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導學案(一)
2.抄寫詞語,多音字組詞 掙 zhèng( )
3.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悟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
2、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數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學生齊讀)
2.課題中的“厄運”這個詞語你理解嗎?課文寫誰遭遇了厄運?
交流板書:談遷
過渡:談遷遭遇了什么樣的厄運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的語句。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談遷遭遇了什么樣的厄運。誰來說說
交流語段:一天夜里,小偷溜進他家偷東西,見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里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部珍貴的書稿就下落不明。板書:書稿被偷
2.教師:對于談遷來說,書稿被偷不僅是一個天大的厄運,更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這是為什么呢?
板書:致命打擊
請同學們好好讀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在關鍵的語句下面圈圈畫畫,寫寫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體弱多病的老人了
▲二十多年心血
出示句子:談遷自幼刻苦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喜愛歷史,立志要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買書,只得四處借書抄寫。有一次,為了抄一點史料,竟帶著干糧走了一百多里路。經過20多年的奮斗,6次修改,談遷終于在50多歲時完成了一部500多萬字的明朝編年史——《國榷》。
(1)自己再讀讀這段話,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交流引導體會:
★談遷治學刻苦、認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點、一百多里”對比體會)
教師:當你讀到“帶著干糧走了一百多里”時,你仿佛看到怎樣的情景?
(腳底走出了血泡,風餐露宿,累了就地休息一會,渴了喝口路邊的冷水,餓了就啃幾口干糧)
教師:談遷這樣風餐露宿,啃干糧喝冷水去抄史料僅僅是只有一次么?不,肯定還有許多許多次。
★二十多年的追求,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20多年,6次修改,50多歲,500多萬字)這句話中有一種獨特的語言現象,作者運用了一組數字,用心讀一讀,看看從這組數字中你讀懂了什么?
預設:20多年、6次修改、500多萬字——治學刻苦、信念堅定。
6次修改——治學嚴謹
500多萬字——是鴻篇巨制
(3)指導朗讀句子,把談遷經歷的磨難,不怕苦,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自由練讀——指名讀——指名讀——齊讀
教師:就這樣,為了這部500多萬字的鴻篇巨制,談遷熬紅了雙眼,熬白了頭發,奮斗了二十多年,從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變成了一位白發蒼蒼、體弱多病的50多歲的老人,可是二十年的心血卻在轉眼間化為烏有,這怎么能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呢。
4.談遷在遭受到如此的厄運之后,他的表現如何?指導看圖,教師談話:談遷是什么人?請同學們看書上插圖,他是一個飽讀詩書、性格內向的文人,是一位飽經風霜、嘗遍人間疾苦的老人……可以說,一生中他就流過這一次淚。是啊,54歲的他歷經千辛萬苦、省吃儉用,直熬到兩鬢斑白,不就是為了編寫這部明史嗎?如今書稿被偷,他怎能不傷心?帶著這份情感再讀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