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于永正先生——淺談課文閱讀
于先生對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得多么深刻,對朗讀的指導多么到位!通過于先生的一指導一示范這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一些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粗枝大葉,不求甚解來;或者過于遷就學生,患得患失。擔心隨意打斷是不尊重學生吧,其實質是延誤了指導和訓練的時機。一些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緣何膚淺,關鍵在于對課程標準學習思考的膚淺度。其結果是,總是將閱讀中一個轉瞬即逝的指導步驟不能給以足夠的重視,學生也總是不能夠美美的閱讀。沒有閱讀,就沒有對語言的感覺,就沒有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閱讀教學是第一范文教學的重頭戲。新課程標準認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們要認認真真學習課程標準,準確領會改革精神,學習鉆研名家之法,并且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讓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深深扎根于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心底,讓課堂里有朗朗的讀書聲,讓閱讀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