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薛法根老師課有感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 聽薛法根老師課有感
小河中心小學 周紀新
XX年6月3日,我和中心小學的五位老師一起到揚中市第二實驗小學聽課。這次活動安排:有揚中市第二實驗小學的老師上觀摩課,有特級教師的展示課,還有大學教授的講座。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一是揚中市第二實驗小學的老同學的盛情款待,二是特級教師薛法根的風采。——為人的謙和坦誠,治學的嚴謹求真,教書的智慧藝術。
聽薛老師教《爺爺的蘆笛》,薛老師第一課時的教學,讀字、寫字、讀詞、讀課文,環環相扣,行云流水,巧妙點撥,扎實訓練。一節課下來,學生生字詞掌握了,書也讀通讀順了,最難得的是,還有了些自己獨特的體會,有了自己準備深思探討的問題。我不由得感慨,在看了太多“浮躁”的語文課后,能欣賞到如此平實、高效的語文課,真是一間幸事!
欣賞薛老師的“傾聽”:那是真正地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發言中,迅速捕捉有價值的信息,或肯定并深化,或更正并引導,促進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原有的認識水平上有所提高,讓更多的學生分享思考的快樂。
欣賞薛老師的“評價”:那是對教材的深刻把握,是對學生的無限期待和鼓勵,是教學智慧和藝術的積淀。“你說的很好,也很有自信,大家都要向你學。”“你別擠牙膏,我在等你呢?”“請你再想一想,一會兒還請你回答。”……學生笑了,很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進步與不足。
欣賞薛老師的“點撥”:不著痕跡卻又恰到好處,給學生的思維指明了一個方向,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無論是提問或講解,讀書或想象,薛老師在用不同的方式,點撥不同的學生,拉近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真正著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欣賞薛老師對學生足夠的等待;他在課堂上等學生讀書,等學生發言,等學生寫話……薛法根老師曾說過:要讓學生真正得到長進,教師得有足夠的耐心。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尤其需要老師細致的指導和耐心的等待,有時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我們應該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他們一樣能學得很好。我們往往因為擔心在他們身上會耽誤時間,所以常常放棄對他們的指導與幫助,其實,課堂上對一位學生的幫助,對其他相似的同學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啟迪。
教學中我們要學會等待,于學生“似解未解”時等待;于學生“靈光一閃”時等待;于學生“不憤不悱”時等待,在“等待”中營造氛圍,讓學生思考有活力;在“等待”中巧妙點撥,讓學生思考有方向;在“等待”中精心設疑,讓學生思考有深度;在“等待”中加強互動,讓學生思考有廣度……
欣賞薛老師對教學的深刻反思,他在講座中說到了他的語文組塊教學。他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他認為: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體現“簡約之美”,即教學目標簡明,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環節簡化,教學方法簡便,教學媒介簡單,教學用語簡要。
希望,從明天開始,自己的語文教學會有些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