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說課稿
4、視頻欣賞,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從學生的發展方面進行考慮,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創設良好的情境,實現師生互動,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利用不同方式的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我通過設置情境、合作、體驗、觀看相關視頻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感知猴子的特點。
(六)品讀課文,感受古典語言的魅力。
1、作者抓住了那些描寫方法,寫出了猴王的性格特點。
2、再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或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細細讀一讀,去感受古典語言的魅力。
3、帶上你的感悟,把句子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抓重點句子,在精讀中引導學生感悟名著語言之精妙。(如:感悟花果山的天造地設、感悟石猴出世的非比尋常等)這樣既解決了課文中的難點,又能達到長課文短講的目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使語文為更加濃厚。
(七)回顧梳理,整理思路,統觀全文。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板書:石猴出世-----石猴探洞------報告喜訊-----石猴稱王
(八)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西游記中的那些故事?
2、聽唱《白龍馬》
3、作業:閱讀《西游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說原著中的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非常自然地滲透了課外閱讀的指導。從而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總之,在教學程序的設計上,我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運用“讀、議、悟”點撥與自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使教學既能落實“長課短講”的教學理念,又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讓趣味貫穿課堂始終,把學生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