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與反思
課題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清平樂·村居》 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教材是以童年為專題來編排的。第5課《古詩詞三首》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兒童生活的畫面,最后一篇《清平樂·村居》寫了農村孩子童年的無憂無慮。 教學這組古詩詞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二是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古詩了,對古詩詞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學生對古漢語文本有畏難情緒。他們往往能把一篇古詩背下來,但卻不能很好的體會和分析文章美在哪里,但他們對朗讀文本還是很感興趣的。鑒于此,課堂上我主要以各種形式的朗讀為平臺,引導學生品析《清平樂·村居》,并能向同學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借助字典和課后注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難點:憑借詩詞想象田園生活的景象。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了解詞這種文學體裁 1.我們已經學過古詩了,今天我們要接觸一類與古詩相似的體裁:詞。“詞”也是一種文學體裁。說白了,“詞”就是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代配樂而唱的詩,因先有樂,后有詞,所以也稱“曲子詞”。(板書“清平樂·村居”)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2.那么,認識了詞,再讓我們響亮地讀一讀這首詞的全稱吧!注意詞牌名和題目中間要略有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