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黃山奇松》教學設計、自評分析、教學反思、活動總結
教師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文本有完整的認識。在默讀課文后,教師應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使學生對文本形成粗略的整體印象。本文以“黃山奇松”為題,直接點出所描寫的對象,“奇”字點明了松樹的特點。 第一自然段“天下第一奇山”是世人對黃山的評價和贊譽,點明黃山的特點,“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具體說出黃山奇在何處。“更是”一詞突出人們對“黃山奇松”的喜愛之情。 “處處”可以看出黃山奇松隨處可見,說明它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瀟灑、挺秀”寫出黃山奇松挺拔、秀麗的特點。 第二自然段交代觀松最妙的地點是玉屏樓。“黃山絕勝處”說出玉屏樓是黃山最優美的地方。 “樓前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段中過渡句承上啟下,引出下文描寫對象,結構清晰,在描寫時句式結構類似,由松樹的形態引發聯想,其中“迎客松”描寫最詳細,是按總體特點------名字由來------在黃山的地位,這樣就把握住了全文的脈絡。 對“陪客松、送客松” 略寫,突出祥略得當。 第三自然段運用排比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省略號留給我們無窮的遐想空間。 三、探討探究 三、探究學習。 1、黃山上還有哪些名松?他們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黃山上會有這樣的奇松? ①小組內交流 ②匯報 通過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中動手、動腦、整理、分析的能力;通過匯報來學會傾聽;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可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角色體驗 回顧課文,我們知道黃山松奇在哪些地方?能不能贊美一下它們。 通過角色體驗,讓學生感悟文本,感受黃山奇松的美,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質疑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你還想知道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嗎? 本環節有利于學生梳理對本節課的學習 六、課外延伸 1、擴充資料類容當一次小導游,給爸爸媽媽介紹黃山奇松。 2、十堰教育旅行社準備開辟“黃山三日游”的游覽線路,請你代寫一句廣告詞。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作業的設計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應用語言,內化語言,形成良好的語感;設計學生寫廣告詞意圖,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課堂充滿濃濃的創新氣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把學習語言文字與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融為一體,使語文學習展現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