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之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并能理解“搖曳”“清冽”“朦朧”“凌空飛降”等詞語的意思。
2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句。
3能領悟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仿照批注,批寫課文描寫的三峽秋天的特點及感受。
4通過讀課文想畫面,激發學生對三峽美景的熱愛。
教學重點
讀課文,想畫面,了解三峽美景在各個時段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在不同時間抓不同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師生均收集有關三峽的圖片、文字、音像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說三峽
1. 學生用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介紹三峽
(出示幻燈片)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河,中國10大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全長6300余里。它滿載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東海。長江是僅次于南美亞馬遜河和非洲尼羅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孕育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二. 整體感知,掌握生字。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 學生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 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三峽景物的
三,再讀課文,理清調理。
1. 瀏覽課文,勾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出示幻燈片)
2. 學生匯報交流(早晨,中午,下午,夜)
3. 教師:課文按時間順學描寫三峽美景,主要體現在哪些自然段?
4. 教師導讀:作者在文章的開頭與結尾的兩個自然段各有什么作用?
5. 指名反饋(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完整)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三峽的 秋天充滿著成熟的氣息,課文右怎樣通過一日中三峽不同的景色的描寫,突出三峽秋天的氣息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研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 默寫本課生字新詞。
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峽之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并能理解“搖曳”“清冽”“朦朧”“凌空飛降”等詞語的意思。
2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句。
3能領悟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仿照批注,批寫課文描寫的三峽秋天的特點及感受。
4通過讀課文想畫面,激發學生對三峽美景的熱愛。
教學重點
讀課文,想畫面,了解三峽美景在各個時段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在不同時間抓不同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師生均收集有關三峽的圖片、文字、音像資料。
第二課時
一, 交流學習,理清條理。
1. 提出難讀易讀錯的字。
2. 學生按要求自瀆課文。
3. 勾畫出你喜歡的句子,旁批寫體會。
二, 集體交流,品味美。
1. 教師出示三峽不同景色特點的圖片。你能指出這幾幅畫分別是什么時候的三峽嗎?(早晨,中午,下午,晚上)
2. 教師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詞語概括三峽秋季一天中不同景色特點。
早晨:明麗 中午:熱烈 下午:朦朧 晚上: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