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說課稿
(二)初讀,整體感知。
這一程序旨在激發的求知欲望,整體感知內容,培養的概括能力。
先讓自由讀,自學字詞,然后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讓知道:主要寫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中國臺灣一所鄉村小學里,見到一位在教孩子們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三)再讀,理清層次。
在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讓默讀,思考:著重描寫了哪兩個主要場面?可分幾段?只要引導找出“祖國文字”和“參觀禮堂”這兩個場面,文章的層次自然就清楚了,這時就讓分段并備段大意。接著,讓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中國人,愛中國!”這句話。這既串聯內容的主線,又作者表達情感的主線。因此,緊緊抓住這條主線,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每次出現這句話,作者怎樣具體敘述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樣導入第四個步驟。
(四)抓重點詞句,以讀促解。
1.講讀第3—6節。
先讓自由朗讀,劃出作者具體敘述“中國人,愛中國!” 第一次出現的關語句,然后仔細體會這些語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受。這里,主要抓住“一筆一畫地寫”、“一遍一遍地讀”、“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感情”等語句讓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中國臺灣人民祖國文字的認真態度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懂得這里作者抓住他在中國臺灣小學里所看到的師生認真祖國文字這一感受最深的事來敘述,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對于難理解的重點句如“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則利用幻燈出示,抓住關鍵詞語“真摯”的理解,讓邊品詞品句,邊朗讀,在反復朗讀中加深理解,再把理解后的意思和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使在朗讀中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與感染。并要求會運用“真摯”這個詞。
至此,已理解了這部分內容,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及時地進行小結,使初步掌握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這樣的:“這部分,作者抓住了他在中國臺灣鄉村小學里所看到的師生認真祖國文字這一使他感受最深的事進行具體敘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們這部分時,運用了“朗讀——理解——朗讀”的方法。
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指導7—12節。
2.導讀理解7—12節。
首先,范讀、分組接讀后,思考:①“中國人,愛中國!”這句話第二次怎樣出現的?②師生們看到作者和他們一起,什么反應?然后,組織討論最能反映中心的一個問題:“作者個陌生人,突然走進教室和孩子們一起,他們卻不感到‘意外’,這為什么?”讓各抒己見,能體會到這共同的愛國之心,愛國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彼此親近,把他們融合在一起。最后,再讓按作者和中國臺灣師生當時的情景那樣大聲地、整齊地朗讀“中國人,愛中國!”這句話,把體會到的感情表達出來,還要求注意第二次出現這句話與第一次出現時的讀法何不同,使作者、編者、教者、讀者之心聚在一起,并引起共鳴。
3.自讀理解第13—16節。
因為教為學服務的,教的最終目的為了不教。中要充分調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給方法,培養“自能讀書”的能力。所以,第13—16節時,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方法,帶著設計的幾個思考題自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