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教學設計
(2)體會綠色之網:一顆樹能成網嗎?兩棵?三棵?四棵?那怎樣才能是一張海上的綠色之網呢?就像書中所說的:“一株株……”
此時我們就坐著小船,穿行在這張綠色之網中,你驚喜地看到了這樣的奇觀,會怎樣表達呢?誰能通過讀書來展現?
(3)談其它體會:我們滿眼是藍色的海水和碩大的樹冠,那一朵朵小花不時的逸出淡淡的幽香,抬頭可見海鳥在林間飛翔,低頭便見魚蝦、螃蟹在穿行。見到這樣奇異的景觀你最想說什么呢?
3.匯報第4自然段:
板書:胎生繁殖
(1)體會奇觀:在大海里,在漲潮與落潮之中,在潮水的涌動中,紅樹靠這種方式來繁殖,而且這種繁殖方式是植物界中獨一無二的!誰能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嗎?
(2)體會頑強:就是因為他們有頑強的生命力,才有了眼前的海上奇觀!我們一起通過讀來贊頌他們那頑強的生命力吧!
(3)紅樹林為了適應環境,它們進行胎生繁殖,一顆繁殖成多棵,多顆繁殖成若干棵,來抵御狂風惡浪。我們親眼看一看這令人嘆為觀止的繁殖過程吧!(看錄像)
相信最偉大的思想家,在它們面前也得俯首沉思!再來讀出頑強的精神。
4.匯報第5自然段:就讓我們懷著這種情感,一起來贊美紅樹林!
你們讀的這樣用情,能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可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談。
板書:奉獻精神
正是由于他們默默奉獻、對大自然毫無索求,數百年來,它給海南人民帶來了幸福和安寧。人民視它們為“保護神”、“風水樹”、“生命之樹”。紅樹林是海上奇觀,是綠色長城,是地球的“綠肺”呀。讓我們懷著贊美的情懷來歌頌紅樹林吧!
四、總結學習,結尾升華
如果說不看看雅魯藏布大峽谷,就不能說看過人世間最壯麗的山河;如果說不看看錢塘江大潮,就不能說看過人世間最壯美雄奇的景象;那么,我們可以說:不看看紅樹林,就沒有真正的看過奇異壯觀的海。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遠觀了紅樹林,近賞了紅樹林,還了解到他那在植物界中獨一無二的胎生繁殖的特點。從中感受到了紅樹林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紅樹林一樣的精神,你能說說嗎?此時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
板書: 絢麗多姿(遠觀)
世外桃源(近賞)
胎生繁殖
奉獻精神
教學反思
一、課前收集資料,創設學習情境。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養成了課前收集資料的好習慣,可以說在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前,查閱資料這一環節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前,我讓學生通過書籍、互聯網等多種方式收集有關紅樹林的圖文資料,配合閱讀理解《紅樹林》,在地圖中找到海南省瓊山的位置。
教學前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收集有關信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展課程空間,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堂上我讓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時,很多學生多介紹了課文中沒有的知識,在豐富了大家的課內外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有很多同學談到了紅樹林的生態環境的優美,它保岸護堤的作用,以及奉獻的精神。有很多同學介紹了一些生態環境遭破壞的現象,流露出了為之焦慮的心情。還有的同學呼吁大家要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學生帶著這些情感來學習課文,對課文會理解得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