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教案
18.我和祖父的園子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生字、詞。
(2) 熟練朗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2) 培養學生語言積累及口語表達能力。
3)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美,尋找親情,從而提高審美觀。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難點:通過學習課文,每一個學生都能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 先展示、交流學生搜集的有關女作家蕭紅的資料,再多媒體展示教師搜集的資料如下:
簡介作者: 蕭紅原名張乃瑩,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她從小生長在一個比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卻是在可憐的陰影中長大的,在侮辱與損害的惡境中孤零零的掙扎過來。他的父親張庭舉是一個典型的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奴仆。他冷酷、貪婪,甚至因為蕭紅是個女孩而歧視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溫暖和愛,祖父和他的后園是她童年時代的一束陽光,因而她對于和祖父一起時的那段童年時光有著強烈的眷戀之情。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她筆下的祖父以及充滿樂趣的后園。
(三)學習目標:(多媒體出示)
1、 掌握課文生字詞。
2、 熟練朗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四)朗讀課文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 交流自己預習時查找的生字、詞,然后集體訂正如下詞語:
谷穗 玩膩了 衣襟 地櫬 嘴饞 玫瑰
3、 教師范讀課文,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五)整體感知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學習,鍛煉學生整體閱讀、歸納、概括能力。重點解決如下問題:
1、 祖父和“我”在后園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簡單復述。
2、 我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你喜歡文中的祖父么?為什么?
(小組派代表發言,其他組補充完善,最后多媒體展示討論結果)
第一問答案:
(1) 種小白菜
(2) 鏟地,重點寫“狗尾草”事件
(3) 我在后園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揚水“下雨”。
(4) 我和祖父討論“櫻桃樹為什么不結櫻桃”,“為什么櫻桃樹不開花”等問題。
(5)插花事件。
第二問:
祖父:勤勞慈愛、幽默風趣,有一顆童心。
“我”:天真活潑、頑皮可愛,有一顆自由的心
(六)小結:
作者通過回憶童年時代快樂、自由、溫馨、美好的后園生活,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對濃濃親情的眷戀,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與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七)作業: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任意選擇一題做答。
a 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五個詞語解釋并各自造一個句子。
b 在下列詞語中任意選出五個,把它們連接成一段話(不少于50字)。
嘴饞 玫瑰 玩膩了 明晃晃 毛嘟嘟 藍悠悠 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