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②這里用“芳香”形容“音韻”,突出了這種“音韻”給孩子的心靈感受。
6、拓展:歌謠一首:
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甥也要去。
18、《祖父的園子》
一、 多音字:
撮:zuǒ(一撮兒) cuō(撮藥)
興:xīng(興奮) xìng(高興)
沖:chōng(沖刺) chòng(沖壓)
二、 易錯字:
趿拉一塌糊涂 踱步
三、 重點解釋:
1.衣衫不整:形容衣服不整潔。
2.納悶:感到疑惑,驚奇
四、 按課文內容填空
1、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了一位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2、本文的順序: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3、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19、《談禮貌》
一、多音字:
校:jiào(校場) xiào(學校)
二、易錯字:
幸虧 無稽之談 和諧 師傅
三、 重點解釋:
1.出言不遜:遜:謙讓,恭順,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
2.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吁人:有道德的人帶熱播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出言不遜。
3.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禮節周到,就會讓人感到溫暖,沒有禮貌,就會讓人感到討厭。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
2、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訓,意思所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3、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和別人交往。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4、關于禮貌的名言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5、關于禮貌的成語:
彬彬有禮 平易近人 謙虛謹慎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洗耳恭聽 相敬如賓 虛懷若谷
練習五
一、積累有關言語的成語:
口若懸河 夸夸其談 闊論高談 老生常談 海闊天高 海闊天空 胡說八道 頭頭是道
第六單元復習資料
20、《七律 長征》
一、重點解釋:
萬水千山:這里的千、萬都是泛指,形容山無數,水無數,隱含著困難多、艱險多。
等閑: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細浪:小浪花。
烏蒙:指烏蒙山,在云南、貴州兩省之間。
磅礴:氣勢雄偉,這里指山勢高大、險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腳下滾過去。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
三軍:指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當年沒有編制紅三方面軍),也就是整個紅軍。
盡開顏:全都喜笑顏開。
二、填空:
1、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全詩共四聯,記載了著長征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包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
4、“暖”字暗示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的歡快心情,“寒”字暗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5、面對一切艱難困苦,紅軍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閑”,這充分顯示出紅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給全詩定下了輕快豪邁、氣度不凡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