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憶鐵人(通用11篇)
7 憶鐵人 篇1
教學目標 :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的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生活,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出讀課文,知道鐵人是怎樣一個人,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得、咳、數、還”,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解釋字詞。
3、讀儀課文第一段概寫部分。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揭題,簡介“鐵人”。
《選學讀本》中有鐵人的故事,課前布置閱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回憶了鐵人一件什么事?反復朗讀3—5遍。
2、聽后交流。交流主要內容為自己的感受。
三、自學字詞,讀通課文。
1、認讀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隨機解決詞義。
四、理清文章結構,分段。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鐵人去托兒所這件事的?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給課文分段。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四人小組學習這一段。
2、交流,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完成作業 本上1、2、3題及第五題9(1)。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細讀課文第二段,找出描寫鐵人言行的句子,體會內心想法,概括人物品質特點。
2、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勇于改錯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
1、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2、回憶課文錄第一段內容以及學習方法。
二、扶學第二自然段,加深感受。
1、聽課文錄音,看課文插圖,思考:鐵人幾次來到托兒所?用“/”給這段話分層。
2、學習第二層,嘗試用法。
重點指導:“剛踏進……眼淚”一句。
3、學習第二層,鞏固學法。
(1)默讀第二層,繼續用“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學習方法分組討論。
(2)組織討論,教師點撥,重點指導:鐵人睜大……咳!
4、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作業 本第4題中的(1)(2)題。
2、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閱讀“單元學習提示”,概括學習方法。
2、完成作業 本第6題,寫一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學了第1、2自然段,你知道鐵人有哪些品質特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讀懂“學習提示”
1、齊讀“單元學習提示”。
2、劃下第一句。
3、注意了人物的言行,怎樣體會人物的特點?
(1)劃出——
(2)體會——
(3)概括——
三、學寫一段話。
1、議一議:根據鐵人“默默地卷煙抽”這一動作,想象他當時會想些什么?
2、完成作業 本第6題。
四、朗讀課文,深刻體會。
1、討論:鐵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以生動的語言總結概括鐵人的高貴品質。
2、交流。
五、作業
完成作業 本第5題。
板書設計 :
憶鐵人
行動 語言 特點
管不上串的事 不能……光 關心群眾
白天 急步推門 哦?……咳! 勇于認錯
托兒所錯批阿姨
晚上 輾轉反側 少做低水平的事 嚴于律己
7 憶鐵人 篇2
佚名
教學目標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個;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J凸群眾生活、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同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自學生字新詞,讀議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簡介“鐵人”。
1.從課題看,這是一篇記事還是寫人的文章?
2.簡介“鐵人”。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課文錄音,要求:
說說課文著重寫了鐵人的什么事?
(課文著重寫鐵人去托兒所所發生的一件事)
三、再讀課文,自學字詞。
1.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并拼讀。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先解釋帶點字)
3.逐節朗讀,讀通課文。
四、檢查字詞。
(1)讀音。生字:淳(chún) 諍(zhéng )
多音字:總得(děi) 咳(hài) 卷(juǎn)煙
歷數(shǔ)還(huán)嘴輾轉(zhǎn zhuǎn)反側
①川流不息:川,河:指來來往往的人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②敦實淳樸:指人結實、厚道。
③良師諍友:諍,直爽地相勸:好老師,能夠直言相勸的朋友。
④輾轉反側: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2.分段:
(1)提示:課文哪幾節寫鐵人去托兒所這件事?
(2)討論上述問題,在課文中標上分段記號。
五、讀議課文第一段(即第一節)
(1)這——段回憶了鐵人的哪些事? (聯系2、3兩句話)
(2)還回憶了鐵人的哪些話?
1.什么叫“不上串”?不上串的“事”指哪些事?
2.說說“咱們不能把馬列主義和黨的政策,光放{書架上文件夾子里嘛!”這句話的意思。
3.從“我”回憶鐵人的這些事和這些話,可以看出鐵人是怎樣的人?
4.朗讀后提問:這一段是用什么寫法? (概括介紹)。
六、課堂作業 .
1.《作業 本》l、2。
2.課后題3。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瀆議課文第二段,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
教學過程
一、讀議課文第2段。
1.讀第2節;要求:
(1)這一節具體回憶鐵人的什么事?
(2)在文中找出回憶鐵人行動、語言、神態的句子。
(用各種符號表示)
2.具體閱讀理解鐵人三方面的語句。
(1)分析鐵人動作的語句。(第2句)
①先找出這句話:
(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左,只見一個小娃坐在地上哭鼻子抹眼淚。)
②再體會鐵人當時心里的想法。
(怎么?鉆工們在野外苦戰,他們的孩子得不到照顧怎么行?)
③從中反映鐵人怎樣的思想品質?
(對鉆工子女關心愛護,關心群眾生活)
(2)總結出分析鐵人動作語句的方法。舉一反三。
①找出描寫語言、神態的浯句。
②體會鐵人當時心里的想法。
③從中概括出鐵人的思想品質特點。
(3)運用這一方法,分析語言、神態等語句。
①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激動地批評”寫出了鐵人怎樣的心情?
B.這句話的省略號表示什么,鐵人可能還說些什么話?
C.從鐵人說的話(語言),表示他的什么特點?
②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A.“哦?”表示了鐵人怎樣的心情? (由驚疑到醒悟)
B.“咳!”表示了鐵人怎樣的心情? (由后悔到自責)
(想想,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鐵人明白了事情真相)
C.“掉頭,回去!”表達了鐵人怎樣的特點? (勇于認錯)
③鐵人第二次回托兒所的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④那位阿姨的表現又說明了什么?
(4)朗讀第2節,小結:
寫“我”回憶鐵人去托兒所的事,通過人物的動作、浯言、神態,反映了他勇于認錯的品質特點。
3.運用方法,學習第3節。
(1)回顧閱讀步驟,分析下面的語句。從中表達了鐵人怎樣的品質特點。
①鐵人開完會回來,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著默默地卷煙抽。
②好—陣子,他還在床上輾轉反側。
(2)晚上,鐵人從白天的事聯想到什么?他最后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4.總結第二段。
二、回顧第一單元訓練點,要求:
簡述課文內容。
三、課堂作業 。
1.《作業 本》第4題。
2.填表格:
┌────────┬───────┬─────┐
│ 時間 │鐵人的語言行動│說明了什么│
├────────┼───────┼─────┤
│ 第一次去托兒所│ │ │
├────────┼───────┼─────┤
│ 第二次去托兒所│ │ │
├────────┼───────┼─────┤
│晚上,開完會回來│ │ │
├────────┼───────┼─────┤
│ 熄燈的時候 │ │ │
└────────┴───────┴─────┘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閱讀“學習提示”,概括學習方法,完成其它作業 。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回答問題。
1.說說課文著重寫了一件什么事?
2.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句子,說說鐵人這些動作、語言、神態分別表現了他的什么特點?
(課后題(1) (2) (3) (4) (5))
二、閱讀“提示”,概括方法:
1.讀提示,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注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點。)
2.聯系文中有關語句,結合訓練點進行訓練。
(1)找出文中鐵人言行的句子,讀一讀。
(2)想想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3.概括訓練的方法。
三、結合訓練點,運用鞏固。
練習五第7題:
1.閱讀短文,完成要求。
(1)用“_______”劃出文章中寫小女孩說的話,用“~~~”劃出寫小女孩行動的句子。
(2)小女孩的言行說明她是一個怎樣的一個人?
2.討論小結:
小女孩是一個誠實,純潔、熱心助人的人。
四、課堂作業 。
1.課后題部分。
2.(作業 本》3、40
本課板書設計 :
13 憶鐵人
(一)概括寫 關心群眾
哦?……咳!”
(語言) 勇于認錯
(二)具體寫 “調頭,回去!”
闖進、舉起、摟、 嚴格要求
(動作)
抽、輾轉反側
(抓住人物的言行) (概括人物的品質)
7 憶鐵人 篇3
《憶鐵人》是浙江省編教材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寫人的課文,要注意人物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想想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教學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應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要堅持以"讀"為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過程 如下:(第二課時)
一、 導題、復習"單元提示"。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3課,一起把題目讀一遍。
(生讀)
師:學習這類寫人的課文,我們可以怎樣進行學習?
(生少數舉手,指一生回答)
生:我們可以先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所說的這個人是個怎么樣的人。
師:沒錯,關于學習方法單元提示已告訴我們,請大家打開課文
自由讀-指名回答---概括-齊讀(板書)
板書:抓住人物言行 概括人物特點
(反思: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此課一開始,教師就讓學生領悟一些獲得知識所要運用的方法,從而提高自覺學習的能力,喚起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和強烈的欲望,并促使學生把這些動機和欲望最大程度地持續下去。)
二、 學習課文第二段。
師:這堂課就用單元提示告訴我們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二段。
師:自由讀。
邊讀邊劃邊寫:一邊讀一邊用不同的記號標出言語和行為詞句,并思考人物的特點,在旁邊概括寫出。
(反思: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限于讀一讀,還要有邊讀邊思考邊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這樣可讓受教育者更好地獲取文本信息。)
(學生停止朗讀,部分舉手)
師:可以跟邊上的同學討論討論,把找到的句子讀一讀。
(反思:學生之間存在著不置可否的差距,無論我們承認與否,差距都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強,有些相對弱一些,教師讓快的同學先交流交流,一方面可以給慢的同學爭取思考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在交流中產生一些碰撞,開拓自己的思路。)
1、 交流答案。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自己所找到的句子。
生: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
師:你能把這句話完整地念一遍嗎?
生念。
師:我也把這句話找出來了。(出示幻燈片)
(1)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只見一個小娃娃坐在地上哭鼻子抹眼淚。
師:自己讀一讀找出鐵人的動作詞。
生說師劃。
師:動作找出來了,我請男同學來念一遍,思考:鐵人這時聽見哭聲,他心里會怎么想?
(男生讀)
師:在回答剛才的問題前加一個問題,女生對他們的朗讀沒有意見?
女生:太慢了。
另一女生:應該快一點,因為鐵人是"急步推開"。
師:女生來試試看。
(女生讀)
(反思: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在讀中可以聽出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在讀中可以培養語感,在讀中學生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大聲朗讀可以使靜穆地課堂升溫,令學生神奮氣爽。)
師:鐵人這時心里會怎么想?
生:焦急。
師:這是一個表示心態的詞語,那他會怎么想?
生:他們的孩子得不到照顧怎么行?
生:要是被娃兒的父母看見該要有多心疼哪!
生:阿姨上哪去了?
師:說到這里,你覺得鐵人是個怎樣的人,也就是他有什么特點?
生:疼愛小孩子。
生:關心鉆工的家庭生活。
生:關心群眾生活。
生:把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
師:對,多好的干部呀!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除了應該強調鐵人的動作詞之外,用怎樣的語氣?
生:我認為用敬佩的語氣來讀。
生:我認為用贊賞的語氣來讀。
師:好,那我們就用敬佩的、贊賞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反思:從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開始,到人物的品質,再是讀出自身的感受,一氣呵成。人物的心理,文章中沒有顯信息,只有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展開合理的想象,把鐵人的內在心理具體化,表面化,所以說這是次創造思維的訓練,還是次學生思想品德的小考驗。正是這樣,學生設身處地的想,才能更恰當地概括出鐵人的道德品質,也才能在后面的朗讀中表現得聲情并茂。)
師小結學法:剛才我們在分析這句話時,我們是怎么學的?
先找出動作的詞,后好好地體會一下鐵人的心理,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概括出人物的品質特點,再是有感情地讀一讀,這樣我們能夠比較好的理解一句話。
(反思: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達到預期學習目的的最佳途徑,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最有效的行動順序。"學法"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學法有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時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出現了兩次學法的指導。就是這一次,在有實踐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總結,相信大多數學生可以掌握此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在后面的訓練中加以鞏固。而未掌握的呢?在訓練中可以達到掌握的目的。)
師:你還找出了哪句話?
生說。
師出示幻燈片。
(1)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師:很好,同學們,這個句子在這篇文章中最難,自己用勁讀,用心讀,讀懂了什么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鐵人想回去。
師:回去干什么?
生:向阿姨道歉。
師:在這里覺得鐵人有什么特點?
生:知錯就改。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我覺得鐵人很后悔。
師:哪里看出?
生:"咳!"
師:鐵人這時心里在怎么想?
生:我批評錯了阿姨。
生:阿姨是對的,我不該批評。
師:是啊,鐵人這時心里可后悔了,他覺得自己這急性子又做錯了事,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批評人。在這里,鐵人除了后悔,他還在怎么?
生:自我批評。
師:鐵人的又一優秀品質表現出了,什么品質?
生:嚴格要求自己。
(反思:教師說"你讀懂了什么"的本意是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學的學習心得,這應該說是一個學生各抒己見的良好時機。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讓學生有一個自身、完整的認識闡述,也不讓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總是不放心地牽著他們走,把學生的思維局限于一個很小的框框。這個環節設計是成功的,但操作中是失敗的,表現得太拘泥,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說,大聲地說。)
師:這句話的標點符號比較復雜,來看一下。
師:"哦?"表示鐵人這時--
生: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生:"咳!"(很輕,似嘆氣)
師:感嘆號,我們以前標點歌里學到過,嘆號表示強烈的感情,鐵人這時在深深的自責,我們該怎么讀?
師指導-生較輕--師說重點--生拖長聲音-師說短點---生讀-師說再重點再短點
師:最后一個也是什么號?讀來聽聽。
生讀"唉!"
師:對,要非常的堅決、干脆。
(朗讀訓練)
師:自己先試試看,要讀出鐵人那種后悔、急于承認錯誤的語氣。
生自由讀-齊讀
師:在問號和嘆號之間有什么號?
生:省略號。
師:這時鐵人是在干什么?
生:想。
師:所以應該---
生:停一會。
師:男女生比比看,誰更像鐵人。
生讀,師覺得還是不夠理想。
師:我也要來當當鐵人。(師范讀,特別注意"哦?……咳!")
(反思:這句話是此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所在,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利用不同的標點符號理解文中所要表現而又未表現出的隱信息。教學中通過反復的多形式的朗讀來實現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從讀中教師獲取學生理解的程度信息,來加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在還不理想的基礎上進行了范讀,使鐵人當時的心態在師生的默契合作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師:我們一起來讀,最好把鐵人的神態也表現出來。
師:還有哪些是鐵人的言行?
生說師出示幻燈片。
(3)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師:鐵人的心情是---
生:激動的。
師:你是鐵人,你來試試看。
生讀。
師:有沒有激動。
生:有。
師:跟著他一起來激動地批評一下。
師:后面是省略號,鐵人可能還怎么批評?
生:父子連心哪!你叫他們如何有精神干工作。
生:孩子哭累了,哭病了,你怎么向他們的父母交代。
師:鐵人這時應該也是激動的。在說時也應該把這種語氣表現出來。
(反思:一個小小的省略號卻是有很多的信息含蓋在里頭,教師就抓住這個省略號進行了簡單的想象說話的練習。在學生的匯報中體會到學生的善良,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課文的情境,對阿姨進行了"教育"。)
生再說。
師:從鐵人的話中我們又可以知道鐵人的什么特點?
生:坦率。
生:關心群眾。
師:哪個更合適一些?
生:坦率。
師:鐵人坦率地批評阿姨,該怎么批評就怎么批評,也很能夠看出他是關心群眾的好干部。
3課文中還有許多言行舉止,自己讀一讀,直接來交流一下你找出了什么,可以看出鐵人的什么特點?
生說,師評讀,生跟讀。
(鐵人嚴格要求自己那段)
師:鐵人有沒有達到那些人的要求?
生:有。
師:我說他有著鐵人的精神,什么樣的精神是鐵人精神?
生: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4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一一找了,把自己找到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反思: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要解決的問題是無限的,一篇課文的篇幅是有限的,但其中蘊涵的信息是無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拿來解決,只能是教給方法,而后依據學情進行有輕有重、有詳有略的教學。本課時就有重點的解決了三句話,其他的言行都進行了略處理,以更高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
5現在來概括一下人物的品質。
從哪句話可看出。
(三)小結。
師;我們可以向鐵人學習什么?
生:知錯就改。
師:你平時做到了嗎?
生搖頭。
師:那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的一件事嗎?
生不說。
師:我們平時經常說,知錯就改就是個"好孩子",不愿意告訴大家也沒關系,要把這種教訓印在心里,下次不要犯了。
生:嚴格要求自己。
師:你做到了嗎?
生依然不語。
師:鐵人的很多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懷著敬佩的心情來念第二段。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鐵人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有著鐵人的精神,教師就想到這一點,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雖然學生不愿把自己的做錯的事當眾說出來,并不是說他們不說就不改,我相信他們是把改的意識深深的銘刻于心。)
綜合思考:
在課始提出了一個研讀主題:找出鐵人的言行并概括出他的特點。在教學中利用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進行自學指導。在施教過程中盡量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交流中能認真傾聽,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一針見血的點撥。如果學生回答精彩,則用激情飛揚的語言來鼓動學生,而不是拘于一種表揚的形式。但在課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教師怕學生不會,總是學生有點對頭了,就加以沒有必要的引導,結果適得其反,根本不利于學生系統完整的把握知識點及思維的培養。而且這樣可能會給學生一種誤解,就是教師希望他們少說,最后一個環節學生不愿吐露心聲就是很好的體現,所以還應該鼓勵學生說,不但要能說,還要會說。
7 憶鐵人 篇4
唐立春
教學目標 :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的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生活,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出讀課文,知道鐵人是怎樣一個人,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得、咳、數、還”,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解釋字詞。
3、讀儀課文第一段概寫部分。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揭題,簡介“鐵人”。
《選學讀本》中有鐵人的故事,課前布置閱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回憶了鐵人一件什么事?反復朗讀3—5遍。
2、聽后交流。交流主要內容為自己的感受。
三、自學字詞,讀通課文。
1、認讀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隨機解決詞義。
四、理清文章結構,分段。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鐵人去托兒所這件事的?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給課文分段。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四人小組學習這一段。
2、交流,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完成作業 本上1、2、3題及第五題9(1)。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細讀課文第二段,找出描寫鐵人言行的句子,體會內心想法,概括人物品質特點。
2、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勇于改錯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
1、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2、回憶課文錄第一段內容以及學習方法。
二、扶學第二自然段,加深感受。
1、聽課文錄音,看課文插圖,思考:鐵人幾次來到托兒所?用“/”給這段話分層。
2、學習第二層,嘗試用法。
重點指導:“剛踏進……眼淚”一句。
3、學習第二層,鞏固學法。
(1)默讀第二層,繼續用“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學習方法分組討論。
(2)組織討論,教師點撥,重點指導:鐵人睜大……咳!
4、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作業 本第4題中的(1)(2)題。
2、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閱讀“單元學習提示”,概括學習方法。
2、完成作業 本第6題,寫一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學了第1、2自然段,你知道鐵人有哪些品質特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讀懂“學習提示”
1、齊讀“單元學習提示”。
2、劃下第一句。
3、注意了人物的言行,怎樣體會人物的特點?
(1)劃出——
(2)體會——
(3)概括——
三、學寫一段話。
1、議一議:根據鐵人“默默地卷煙抽”這一動作,想象他當時會想些什么?
2、完成作業 本第6題。
四、朗讀課文,深刻體會。
1、討論:鐵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以生動的語言總結概括鐵人的高貴品質。
2、交流。
五、作業
完成作業 本第5題。
板書設計 :
憶鐵人
行動 語言 特點
管不上串的事 不能……光 關心群眾
白天 急步推門 哦?……咳! 勇于認錯
托兒所錯批阿姨
晚上 輾轉反側 少做低水平的事 嚴于律己
7 憶鐵人 篇5
佚名
教學目標 :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嚴格要求自己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的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憶鐵人》,現在請打開聽寫本,聽寫幾個詞語。
功勞 過失 輾轉反側 良師諍友(當堂校對)
2、理解“輾轉反側”的意思。
3、借助上面的幾個詞語說說鐵人為什么輾轉反側?
①因為鐵人在處理托兒所的事中,把阿姨的功勞當過失批,心里覺得對不住那位阿姨,所以晚上輾轉反側。
②因為鐵人覺得自己今天在托兒所的表現是低水平的,有愧于良師諍友,所以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
二、緊扣中心,研討課文
1、鐵人為什么會把阿姨的功勞當過失批呢?讓我們認真學習第三段,默讀。
邊讀邊劃出描寫鐵人的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反映了鐵人的什么品質特點?
2、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分析、體會。
①出示: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
A、指名讀,其他學生思考: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抓住什么詞讀懂的?
B、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練習:
鐵人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心想,于是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從而我們可體會到。
C、讓我們帶著鐵人對鉆工子女的疼愛來朗讀,注意帶點的字讀重音。
②出示: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比較鐵人生氣(或嚴厲)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男女生分讀。b、比較兩句話有何不同,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生氣”只寫出了對阿姨的不滿。“激動”是多種感情的交織,對鉆工子女疼愛,對鉆工關心,對阿姨的不滿。
B、讓我們懷著與鐵人同樣的感情把這句話讀一讀。
③出示: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A、輕聲讀,想一想:鐵人為什么會說“哦?……咳!”
B、鐵人說這兩個同時,心里想些什么呢?投影出示練習。
“哦?,咳!
a、哦?這是真的,那我批評錯了。咳!我真不該啊!
b、哦?原來阿姨手里抱的是別人的孩子,在地上哭的倒是自己的娃,咳,我真糊涂!”
……
C、現在,誰能說說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哦?”和“咳!”各表示了鐵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D、于是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這里能否將“喊”改為“說”?應怎樣讀。
E、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④他一把舉起了小娃娃看著,看著,緊緊地摟在胸前。
A、輕聲讀,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最好?結合課文插圖。
B、你認為“摟”字好在哪里?
a、寫出了鐵人抱孩子的動作很真實,表現了他對孩子很疼愛。
b、從“摟”字也可看出鐵人知道自己錯了,他能知錯就改。
……
⑤出示:鐵人開完會回來,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著默默卷煙抽。
A、輕聲讀,說說為什么劃這句話?
⑥出示:“好一陣子,他還在床上輾轉反側?(方法同上)
3、學到這里,你覺得鐵人捫心自問的三個問題能回答了嗎?為什么?
4、鐵人的確是一個關心群眾,嚴格要求自己,知錯就改的人,那么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抓言、行)講得好,這就是閱讀寫人文章的一種方法,也是本單元著重時行訓練的,出示“學習提示”齊讀提示中的第一句話。
三、深化單元訓練
1、通過鐵人的言行,我們知道了鐵人的品質。現在我們來說說阿姨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哪兒看出來?
3、出示“那位阿姨……不做聲。”
A、輕聲齊讀這句話。
B、教師給出幾組關聯詞,讓學生任選一組說說為什么阿姨不辨解,不做聲?
雖然……但是……只有……才……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為……
a、因為阿姨覺得鐵人雖然錯怪了她,但也是出于對鉆工子女的關心和愛護,所以不辨解,不作聲。
b、因為阿姨知道只有鐵人心中有鉆工子女,才會錯怪她。
……
四、總結全文
課文通過鐵人的言行來表現鐵人的品質,我們在學習文章時,就應認真讀課文,抓住人物言行,去體會人物品質。
五、板書
7 憶鐵人
“哦?……咳!” 急步推開 關心鉆工
“掉頭……回去!” 闖舉看摟 知錯就改
“你能……你能……” 輾轉反側 嚴格要求自己
你能……
(抓) 語言 行為 (想)品質
7 憶鐵人 篇6
教學目標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個;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j凸群眾生活、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同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自學生字新詞,讀議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簡介“鐵人”。
1.從課題看,這是一篇記事還是寫人的文章?
2.簡介“鐵人”。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課文錄音,要求:
說說課文著重寫了鐵人的什么事?
(課文著重寫鐵人去托兒所所發生的一件事)
三、再讀課文,自學字詞。
1.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并拼讀。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先解釋帶點字)
3.逐節朗讀,讀通課文。
四、檢查字詞。
(1)讀音。生字:淳(chún) 諍(zhéng )
多音字:總得(děi) 咳(hài) 卷(juǎn)煙
歷數(shǔ)還(huán)嘴輾轉(zhǎn zhuǎn)反側
①川流不息:川,河:指來來往往的人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②敦實淳樸:指人結實、厚道。
③良師諍友:諍,直爽地相勸:好老師,能夠直言相勸的朋友。
④輾轉反側: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2.分段:
(1)提示:課文哪幾節寫鐵人去托兒所這件事?
(2)討論上述問題,在課文中標上分段記號。
五、讀議課文第一段(即第一節)
(1)這——段回憶了鐵人的哪些事? (聯系2、3兩句話)
(2)還回憶了鐵人的哪些話?
1.什么叫“不上串”?不上串的“事”指哪些事?
2.說說“咱們不能把馬列主義和黨的政策,光放{書架上文件夾子里嘛!”這句話的意思。
3.從“我”回憶鐵人的這些事和這些話,可以看出鐵人是怎樣的人?
4.朗讀后提問:這一段是用什么寫法? (概括介紹)。
六、課堂作業.
1.《作業本》l、2。
2.課后題3。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瀆議課文第二段,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教學過程
一、讀議課文第2段。
1.讀第2節;要求:
(1)這一節具體回憶鐵人的什么事?
(2)在文中找出回憶鐵人行動、語言、神態的句子。
(用各種符號表示)
2.具體閱讀理解鐵人三方面的語句。
(1)分析鐵人動作的語句。(第2句)
①先找出這句話:
(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左,只見一個小娃坐在地上哭鼻子抹眼淚。)
②再體會鐵人當時心里的想法。
(怎么?鉆工們在野外苦戰,他們的孩子得不到照顧怎么行?)
③從中反映鐵人怎樣的思想品質?
(對鉆工子女關心愛護,關心群眾生活)
(2)總結出分析鐵人動作語句的方法。舉一反三。
①找出描寫語言、神態的浯句。
②體會鐵人當時心里的想法。
③從中概括出鐵人的思想品質特點。
(3)運用這一方法,分析語言、神態等語句。
①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激動地批評”寫出了鐵人怎樣的心情?
b.這句話的省略號表示什么,鐵人可能還說些什么話?
c.從鐵人說的話(語言),表示他的什么特點?
②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a.“哦?”表示了鐵人怎樣的心情? (由驚疑到醒悟)
b.“咳!”表示了鐵人怎樣的心情? (由后悔到自責)
(想想,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鐵人明白了事情真相)
c.“掉頭,回去!”表達了鐵人怎樣的特點? (勇于認錯)
③鐵人第二次回托兒所的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④那位阿姨的表現又說明了什么?
(4)朗讀第2節,小結:
寫“我”回憶鐵人去托兒所的事,通過人物的動作、浯言、神態,反映了他勇于認錯的品質特點。
3.運用方法,學習第3節。
(1)回顧閱讀步驟,分析下面的語句。從中表達了鐵人怎樣的品質特點。
①鐵人開完會回來,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著默默地卷煙抽。
②好—陣子,他還在床上輾轉反側。
(2)晚上,鐵人從白天的事聯想到什么?他最后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4.總結第二段。
二、回顧第一單元訓練點,要求:
簡述課文內容。
三、課堂作業。
1.《作業本》第4題。
2.填表格:
┌────────┬───────┬─────┐
│ 時間 │鐵人的語言行動│說明了什么│
├────────┼───────┼─────┤
│ 第一次去托兒所│ │ │
├────────┼───────┼─────┤
│ 第二次去托兒所│ │ │
├────────┼───────┼─────┤
│晚上,開完會回來│ │ │
├────────┼───────┼─────┤
│ 熄燈的時候 │ │ │
└────────┴───────┴─────┘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閱讀“學習提示”,概括學習方法,完成其它作業。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回答問題。
1.說說課文著重寫了一件什么事?
2.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句子,說說鐵人這些動作、語言、神態分別表現了他的什么特點?
(課后題(1) (2) (3) (4) (5))
二、閱讀“提示”,概括方法:
1.讀提示,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注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點。)
2.聯系文中有關語句,結合訓練點進行訓練。
(1)找出文中鐵人言行的句子,讀一讀。
(2)想想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3.概括訓練的方法。
三、結合訓練點,運用鞏固。
練習五第7題:
1.閱讀短文,完成要求。
(1)用“_______”劃出文章中寫小女孩說的話,用“~~~”劃出寫小女孩行動的句子。
(2)小女孩的言行說明她是一個怎樣的一個人?
2.討論小結:
小女孩是一個誠實,純潔、熱心助人的人。
四、課堂作業。
1.課后題部分。
2.(作業本》3、40
本課板書設計:
13 憶鐵人
(一)概括寫 關心群眾
哦?……咳!”
(語言) 勇于認錯
(二)具體寫 “調頭,回去!”
闖進、舉起、摟、 嚴格要求
(動作)
抽、輾轉反側
(抓住人物的言行) (概括人物的品質)
一、我會感受。
讀了課文后,我想可能是因為( ),所以稱王進喜為鐵人。
二、我會選擇搭配恰當的詞。
批評( ) 代表( ) 辯解( ) 歷數( )
懷念( ) 擔任( ) 嚴格( ) 排解( )
三、對號入座。
過:①經過,度過;②超出;③錯誤;④表示曾經或已經;⑤從這兒到那兒,從甲方到已方。
過江( ) 過冬( ) 過半( ) 改過( ) 看過( )
委:①委派,托人辦;②曲折,婉轉;③推托,推卸;④確實;⑤委員。
委任( ) 推委( )委實不錯( ) 班委( ) 委婉( )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四、縮句。
1、他懷念著嚴格要求過他、啟發教育過他的良師諍友。
2、剛踏進托兒所大門,他就聽見娃娃的哭聲。
3、這篇課文表現了鐵人關心群眾、勇于認錯、嚴以律己的崇高品質。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這些不上串的事,總得有人管嘛!家屬大嫂沒柴燒,十幾公里外的鉆工就覺著冷了。”
(1)“不上串”的意思是( ),“不上串的事”指( )。鐵人管這些不上 串的事說明( )。
(2)這句話運用了( )的手法,說明了鐵人( )。
2、一下車,鐵人就闖進門四下里找,發現那小娃已經洗凈了臉,坐在小凳上抱著球玩呢。他一把舉起了小娃,看著,看著,緊緊地摟在胸前。
這段話是對人物( )描寫,通過( )、( )、( )、( )等一連串動作詞,表現了鐵人( )、( )的急切心情。
六、語文營養菜。
請你為下列廣告正字。
默默無蚊( ) 無與輪比( ) 腸治久安( )
樂在騎中( ) 一氣喝成( ) 讀占鰲頭( )
7 憶鐵人 篇7
教學目標: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嚴格要求自己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的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憶鐵人》,現在請打開聽寫本,聽寫幾個詞語。
功勞 過失 輾轉反側 良師諍友(當堂校對)
2、理解“輾轉反側”的意思。
3、借助上面的幾個詞語說說鐵人為什么輾轉反側?
①因為鐵人在處理托兒所的事中,把阿姨的功勞當過失批,心里覺得對不住那位阿姨,所以晚上輾轉反側。
②因為鐵人覺得自己今天在托兒所的表現是低水平的,有愧于良師諍友,所以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
二、緊扣中心,研討課文
1、鐵人為什么會把阿姨的功勞當過失批呢?讓我們認真學習第三段,默讀。
邊讀邊劃出描寫鐵人的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反映了鐵人的什么品質特點?
2、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分析、體會。
①出示: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
A、指名讀,其他學生思考: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抓住什么詞讀懂的?
B、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練習:
鐵人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心想,于是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從而我們可體會到。
C、讓我們帶著鐵人對鉆工子女的疼愛來朗讀,注意帶點的字讀重音。
②出示: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比較鐵人生氣(或嚴厲)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男女生分讀。b、比較兩句話有何不同,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生氣”只寫出了對阿姨的不滿。“激動”是多種感情的交織,對鉆工子女疼愛,對鉆工關心,對阿姨的不滿。
B、讓我們懷著與鐵人同樣的感情把這句話讀一讀。
③出示: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A、輕聲讀,想一想:鐵人為什么會說“哦?……咳!”
B、鐵人說這兩個同時,心里想些什么呢?投影出示練習。
“哦?,咳!
a、哦?這是真的,那我批評錯了。咳!我真不該啊!
b、哦?原來阿姨手里抱的是別人的孩子,在地上哭的倒是自己的娃,咳,我真糊涂!”
……
C、現在,誰能說說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哦?”和“咳!”各表示了鐵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D、于是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這里能否將“喊”改為“說”?應怎樣讀。
E、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④他一把舉起了小娃娃看著,看著,緊緊地摟在胸前。
A、輕聲讀,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結合課文插圖。
B、你認為“摟”字好在哪里?
a、寫出了鐵人抱孩子的動作很真實,表現了他對孩子很疼愛。
b、從“摟”字也可看出鐵人知道自己錯了,他能知錯就改。
……
⑤出示:鐵人開完會回來,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著默默卷煙抽。
A、輕聲讀,說說為什么劃這句話?
⑥出示:“好一陣子,他還在床上輾轉反側?(方法同上)
3、學到這里,你覺得鐵人捫心自問的三個問題能回答了嗎?為什么?
4、鐵人的確是一個關心群眾,嚴格要求自己,知錯就改的人,那么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抓言、行)講得好,這就是閱讀寫人文章的一種方法,也是本單元著重時行訓練的,出示“學習提示”齊讀提示中的第一句話。
三、深化單元訓練
1、通過鐵人的言行,我們知道了鐵人的品質。現在我們來說說阿姨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哪兒看出來?
3、出示“那位阿姨……不做聲。”
A、輕聲齊讀這句話。
B、教師給出幾組關聯詞,讓學生任選一組說說為什么阿姨不辨解,不做聲?
雖然……但是……只有……才……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為……
a、因為阿姨覺得鐵人雖然錯怪了她,但也是出于對鉆工子女的關心和愛護,所以不辨解,不作聲。
b、因為阿姨知道只有鐵人心中有鉆工子女,才會錯怪她。
……
四、總結全文
課文通過鐵人的言行來表現鐵人的品質,我們在學習文章時,就應認真讀課文,抓住人物言行,去體會人物品質。
7 憶鐵人 篇8
《憶鐵人》是浙江省編教材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寫人的課文,要注意人物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想想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教學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應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要堅持以"讀"為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反思:
在課始提出了一個研讀主題:找出鐵人的言行并概括出他的特點。在教學中利用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進行自學指導。在施教過程中盡量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交流中能認真傾聽,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一針見血的點撥。如果學生回答精彩,則用激情飛揚的語言來鼓動學生,而不是拘于一種表揚的形式。但在課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教師怕學生不會,總是學生有點對頭了,就加以沒有必要的引導,結果適得其反,根本不利于學生系統完整的把握知識點及思維的培養。而且這樣可能會給學生一種誤解,就是教師希望他們少說,最后一個環節學生不愿吐露心聲就是很好的體現,所以還應該鼓勵學生說,不但要能說,還要會說。
7 憶鐵人 篇9
一、教材分析
1.《憶鐵人》是一篇人物回憶,課文通過鐵人在一次檢查托兒所工作中知錯就改的事例,表現了鐵人關心群眾,勇于承認錯誤、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全文可分兩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鐵人的情況。第二段(第2-4自然段)具體寫了鐵人去托兒所時發生的一件事。這是全文的重點段。課文多處寫了鐵人的實際言行,有些言行寫得十分細膩、含蓄,從平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反映出鐵人不閏凡的心靈美。
2."注意人物的言行"是本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寫入的文章,人物的品質特點、性格特點,總是通過人物具體的言行反映出來的。閱讀時要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行,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概括出人物特點。
二、教學目標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生活、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品質。
四、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投影片。
五、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新詞。學會9個生字,讀準多音遼"得、咳、卷、數、還",理解詞語意思。
3.給課文分段,讀議課文第一段,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出示課題:你知道"鐵人"是誰嗎?(簡介"鐵人")
"鐵人"名王進喜,是全國的勞動模范,大慶油田工人的英雄代表。他出身在甘肅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給地主放牛,15歲就在玉門油礦做苦工。解放后,在開發大慶油田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帶領鉆井隊勘探石油,為我國石油工業作出了貢獻,"鐵人"的名稱就是在油田大會戰中流傳開來的。后來,他擔任鉆井指揮部副指揮,1970年因病逝世。
從課題來看,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寫人)
課文是一篇人物回憶,他回憶了鐵人的什么往事,我們一起聽課文的錄音。
2.聽課文錄音。
聽了錄音,你對鐵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解釋帶點字的意思,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川流不息敦實淳樸過失
良師諍友排解輾轉反側
(2)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總得(dédéi)咳(hāikē)卷(juǎnjuàn)煙
歷數(shǔshù)還(huánhái)嘴輾轉(zhuǎn)
(3)讀通課文,說說課文寫了"鐵人"哪些事,著重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反饋。
(1)指名認讀生字,注意字形:矛、策、輾
(2)讀準多音字,結合完成作業1,并給別一個讀音的字組詞。
(3)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著重寫了一件什么事?是哪幾個自然段?
5.給課文分段。
6.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這一段有幾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第1句:我和鐵人同往。
第2句:鐵人身邊人很多。
第3句:他們找鐵人的目的。
第4句:"我"對此的感覺。
第5句:鐵人的內心表白。
(2)你對哪句話的印象最深?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擔任了……仍舊像……在家……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出去……團團的人群"
"你走到哪兒,啊兒就是接待站。"
"有什么辦法?咱們是共產黨員嘛!這些不上串的事,總得有個人管嘛!家屬大嫂沒柴燒,十幾公里外的鉆工就覺得冷了。咱們不能把馬列主義和黨的政策,光放在書架上文件夾里嘛!"
"家屬大嫂沒些燒,十幾公里外的鉆工就覺得冷了"真是這樣的嗎?是哪里覺得冷了?鐵人這樣說明什么?
"馬列主義和黨的政策"是什么?
怎樣做是"把馬列主義和黨的政策,光放在書架上文件夾里"?
"不能把馬列主義和黨我政策,光放在書架上文件夾里"又該怎么做?
句子中的"咱們有個人咱們"各指誰?(王進喜、共產黨員、共產黨員)
整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3)齊讀鐵人說話的話。
(4)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鐵人怎樣的思想品質?
7.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8.完成作業1、2、3題。
和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議課文第二段,結合課后2題,抓住人物言行體會鐵人關心群眾、勇于承認錯誤、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2.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二)教學過程
1.復習第一段主要內容。鐵人是怎樣"把馬列主義和黨的政策"
落實到行運中去的?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實例。
2.讀議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完成填空:
課文第2、3、4自然段具體敘述了鐵人(去托兒所時發生的一件事)。鐵人到家屬基地去,聽見孩子哭聲(就急步推門進去氫阿姨批評了一頓),后來知道(那位阿姨抱的是別人的孩子,坐在地上哭的是她的親骨肉,就讓司機把車開回托兒所表示歉意),到了晚上(他又深深責備自己做了低水平的事,贊揚那位阿姨的高尚品質,直到熄燈,他躺在床上還在思考)。
(2)從這件事中,體現了鐵人鐵人怎樣的品質特點呢?我來看看他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默讀課文,要求:
①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劃出寫鐵人語言、行動和神態的語句。
②聯系上下文體會鐵人當時心里是怎第想的?
③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鐵人是怎樣的人?
和學習小組的同伴討論上述問題。
(3)集體交流:
①"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鐵人心想:怎么?這些鉆工的孩子在托兒所為什么哭?鉆工們在野外苦戰,他們的孩子得不到照顧怎么行?(體現了鐵人關心愛護鉆工子女,關心群眾生活。)
②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激動地批評"寫出了鐵人當時對托兒所阿姨沒有照顧好孩子的不滿和氣憤之情,表現了他對鉆工子女的疼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鉆工生活的關心。)
④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哦?……咳!"兩個嘆詞加三個標點符號,寫出人鐵人聽了那位干部的話,明白了事情真相后的反應。"哦?……"表達了鐵了由驚疑到醒悟的心情:竟有這樣的事?我怎么說沒想到也不去了解一下?
"咳!"表達了鐵人從后悔到自責的心情:我怎么不調查清楚就亂批評人?我讓那位阿姨受委屈真太不應該了!我這急性子又做錯事了!……"掉頭,回去!"果斷而干脆的語言,表達了鐵人立即去向那位阿姨承認過錯的決心。表現了鐵人嚴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過錯的思想品質和擔率、直爽的性格。
⑤鐵人開完全回來,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著默默地卷煙抽。
"……坐著默默地卷煙抽"寫出了鐵人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休息時間,還在思索白天在托兒所的事。他在深刻反省自己的過錯,表現了他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對自己思想作風的嚴格要求。
⑤好一陣兒,他還在床上輾轉反側。
"輾轉反側"寫出了鐵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想自己該怎么向那些可敬的無名英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水平?表現了鐵人虛心、真誠、嚴以律已的好品質。
(4)有感情朗讀這幾句話。朗讀指導。
3.小結
4.完成作業4、5(2)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閱讀"學習提示",概括學習方法。
2.完成全部書面作業。
3.有感情朗讀全文。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鐵人怎樣的思想品質?鐵人的這種品質特點,我們是怎樣體會出來的?(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特點,這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
2.根據學習方法,學習"提示"。
(1)自讀"學習提示",劃出重要的句子。
(2)怎樣閱讀寫人的文章?
找出--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
體會--人物內在的心理活動
想想--反映人物怎樣的特點
3.小結:通過人物外在的語言、神態和動作描寫,我們可以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人物的品質特點。
4.練習:
(1)根據鐵人"默默地卷煙抽"這一動作,聯系上下文內容,想像他當時會想些什么?
(2)根據"他一把舉起了小娃,看著,看著,緊緊地摟在胸前。"這一動作描寫,想像,此時此刻,鐵人會想些什么?
(3)看到這里,身旁的那位阿姨又會想些什么?
5.有感情朗讀全文。
6.完成全部書面作業。
7 憶鐵人 篇10
教學目標: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的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生活,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知道鐵人是怎樣一個人,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得、咳、數、還”,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解釋字詞。
3、讀儀課文第一段概寫部分。完成部分書面作業。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揭題,簡介“鐵人”。
《選學讀本》中有鐵人的故事,課前布置閱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回憶了鐵人一件什么事?反復朗讀3—5遍。
2、聽后交流。交流主要內容為自己的感受。
三、自學字詞,讀通課文。
1、認讀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隨機解決詞義。
四、理清文章結構,分段。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鐵人去托兒所這件事的?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給課文分段。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四人小組學習這一段。
2、交流,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完成作業本上1、2、3題及第五題9(1)。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第二段,找出描寫鐵人言行的句子,體會內心想法,概括人物品質特點。
2、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勇于改錯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2、回憶課文錄第一段內容以及學習方法。
二、扶學第二自然段,加深感受。
1、聽課文錄音,看課文插圖,思考:鐵人幾次來到托兒所?用“/”給這段話分層。
2、學習第二層,嘗試用法。
重點指導:
“剛踏進……眼淚”一句。
3、學習第二層,鞏固學法。
(1)默讀第二層,繼續用“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學習方法分組討論。
(2)組織討論,教師點撥,重點指導:鐵人睜大……咳!
4、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作業本第4題中的(1)(2)題。
2、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單元學習提示”,概括學習方法。
2、完成作業本第6題,寫一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學了第1、2自然段,你知道鐵人有哪些品質特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讀懂“學習提示”
1、齊讀“單元學習提示”。
2、劃下第一句。
3、注意了人物的言行,怎樣體會人物的特點?
(1)劃出——
(2)體會——
(3)概括——
三、學寫一段話。
1、議一議:根據鐵人“默默地卷煙抽”這一動作,想象他當時會想些什么?
2、完成作業本第6題。
四、朗讀課文,深刻體會。
1、討論:鐵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以生動的語言總結概括鐵人的高貴品質。
2、交流。
五、作業
完成作業本第5題。
板書設計:
憶鐵人
行動 語言 特點
管不上串的事 不能……光 關心群眾
白天 急步推門 哦?……咳! 勇于認錯
托兒所錯批阿姨
晚上 輾轉反側 少做低水平的事 嚴于律己
7 憶鐵人 篇11
教學目標:
1、懂得閱讀寫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9個,理解22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鐵人王進喜關心群眾,嚴格要求自己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的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憶鐵人》,現在請打開聽寫本,聽寫幾個詞語。
功勞 過失 輾轉反側 良師諍友(當堂校對)
2、理解“輾轉反側”的意思。
3、借助上面的幾個詞語說說鐵人為什么輾轉反側?
①因為鐵人在處理托兒所的事中,把阿姨的功勞當過失批,心里覺得對不住那位阿姨,所以晚上輾轉反側。
②因為鐵人覺得自己今天在托兒所的表現是低水平的,有愧于良師諍友,所以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
二、緊扣中心,研討課文
1、鐵人為什么會把阿姨的功勞當過失批呢?讓我們認真學習第三段,默讀。
邊讀邊劃出描寫鐵人的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反映了鐵人的什么品質特點?
2、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分析、體會。
①出示: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
a、指名讀,其他學生思考: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抓住什么詞讀懂的?
b、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練習:
鐵人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心想,于是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從而我們可體會到。
c、讓我們帶著鐵人對鉆工子女的疼愛來朗讀,注意帶點的字讀重音。
②出示: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比較鐵人生氣(或嚴厲)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a、男女生分讀。b、比較兩句話有何不同,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生氣”只寫出了對阿姨的不滿。“激動”是多種感情的交織,對鉆工子女疼愛,對鉆工關心,對阿姨的不滿。
b、讓我們懷著與鐵人同樣的感情把這句話讀一讀。
③出示: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a、輕聲讀,想一想:鐵人為什么會說“哦?……咳!”
b、鐵人說這兩個同時,心里想些什么呢?投影出示練習。
“哦?,咳!
a、哦?這是真的,那我批評錯了。咳!我真不該啊!
b、哦?原來阿姨手里抱的是別人的孩子,在地上哭的倒是自己的娃,咳,我真糊涂!”
……
c、現在,誰能說說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哦?”和“咳!”各表示了鐵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d、于是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這里能否將“喊”改為“說”?應怎樣讀。
e、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④他一把舉起了小娃娃看著,看著,緊緊地摟在胸前。
a、輕聲讀,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最好?結合課文插圖。
b、你認為“摟”字好在哪里?
a、寫出了鐵人抱孩子的動作很真實,表現了他對孩子很疼愛。
b、從“摟”字也可看出鐵人知道自己錯了,他能知錯就改。
……
⑤出示:鐵人開完會回來,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著默默卷煙抽。
a、輕聲讀,說說為什么劃這句話?
⑥出示:“好一陣子,他還在床上輾轉反側?(方法同上)
3、學到這里,你覺得鐵人捫心自問的三個問題能回答了嗎?為什么?
4、鐵人的確是一個關心群眾,嚴格要求自己,知錯就改的人,那么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抓言、行)講得好,這就是閱讀寫人文章的一種方法,也是本單元著重時行訓練的,出示“學習提示”齊讀提示中的第一句話。
三、深化單元訓練
1、通過鐵人的言行,我們知道了鐵人的品質。現在我們來說說阿姨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哪兒看出來?
3、出示“那位阿姨……不做聲。”
a、輕聲齊讀這句話。
b、教師給出幾組關聯詞,讓學生任選一組說說為什么阿姨不辨解,不做聲?
雖然……但是……只有……才……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為……
a、因為阿姨覺得鐵人雖然錯怪了她,但也是出于對鉆工子女的關心和愛護,所以不辨解,不作聲。
b、因為阿姨知道只有鐵人心中有鉆工子女,才會錯怪她。
……
四、總結全文
課文通過鐵人的言行來表現鐵人的品質,我們在學習文章時,就應認真讀課文,抓住人物言行,去體會人物品質。
五、板書
7 憶鐵人
“哦?……咳!” 急步推開 關心鉆工
“掉頭……回去!” 闖舉看摟 知錯就改
“你能……你能……” 輾轉反側 嚴格要求自己
你能……
(抓) 語言 行為 (想)品質
《憶鐵人》是浙江省編教材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寫人的課文,要注意人物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想想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教學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應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要堅持以“讀”為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過程如下:(第二課時)
一、導題、復習“單元提示”。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3課,一起把題目讀一遍。
(生讀)
師:學習這類寫人的課文,我們可以怎樣進行學習?
(生少數舉手,指一生回答)
生:我們可以先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所說的這個人是個怎么樣的人。
師:沒錯,關于學習方法單元提示已告訴我們,請大家打開課文
自由讀-指名回答---概括-齊讀(板書)
板書: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
(反思: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此課一開始,教師就讓學生領悟一些獲得知識所要運用的方法,從而提高自覺學習的能力,喚起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和強烈的欲望,并促使學生把這些動機和欲望最大程度地持續下去。)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師:這堂課就用單元提示告訴我們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二段。
師:自由讀。
邊讀邊劃邊寫:一邊讀一邊用不同的記號標出言語和行為詞句,并思考人物的特點,在旁邊概括寫出。
(反思: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限于讀一讀,還要有邊讀邊思考邊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這樣可讓受教育者更好地獲取文本信息。)
(學生停止朗讀,部分舉手)
師:可以跟邊上的同學討論討論,把找到的句子讀一讀。
(反思:學生之間存在著不置可否的差距,無論我們承認與否,差距都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強,有些相對弱一些,教師讓快的同學先交流交流,一方面可以給慢的同學爭取思考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在交流中產生一些碰撞,開拓自己的思路。)
1、交流答案。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自己所找到的句子。
生: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
師:你能把這句話完整地念一遍嗎?
生念。
師:我也把這句話找出來了。(出示幻燈片)
(1)剛踏進托兒所大門,就聽見哇哇的哭聲,鐵人急步推開保育室的門進去,只見一個小娃娃坐在地上哭鼻子抹眼淚。
師:自己讀一讀找出鐵人的動作詞。
生說師劃。
師:動作找出來了,我請男同學來念一遍,思考:鐵人這時聽見哭聲,他心里會怎么想?
(男生讀)
師:在回答剛才的問題前加一個問題,女生對他們的朗讀沒有意見?
女生:太慢了。
另一女生:應該快一點,因為鐵人是“急步推開”。
師:女生來試試看。
(女生讀)
(反思: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在讀中可以聽出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在讀中可以培養語感,在讀中學生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大聲朗讀可以使靜穆地課堂升溫,令學生神奮氣爽。)
師:鐵人這時心里會怎么想?
生:焦急。
師:這是一個表示心態的詞語,那他會怎么想?
生:他們的孩子得不到照顧怎么行?
生:要是被娃兒的父母看見該要有多心疼哪!
生:阿姨上哪去了?
師:說到這里,你覺得鐵人是個怎樣的人,也就是他有什么特點?
生:疼愛小孩子。
生:關心鉆工的家庭生活。
生:關心群眾生活。
生:把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
師:對,多好的干部呀!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除了應該強調鐵人的動作詞之外,用怎樣的語氣?
生:我認為用敬佩的語氣來讀。
生:我認為用贊賞的語氣來讀。
師:好,那我們就用敬佩的、贊賞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反思:從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開始,到人物的品質,再是讀出自身的感受,一氣呵成。人物的心理,文章中沒有顯信息,只有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展開合理的想象,把鐵人的內在心理具體化,表面化,所以說這是次創造思維的訓練,還是次學生思想品德的小考驗。正是這樣,學生設身處地的想,才能更恰當地概括出鐵人的道德品質,也才能在后面的朗讀中表現得聲情并茂。)
師小結學法:剛才我們在分析這句話時,我們是怎么學的?
先找出動作的詞,后好好地體會一下鐵人的心理,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概括出人物的品質特點,再是有感情地讀一讀,這樣我們能夠比較好的理解一句話。
(反思: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達到預期學習目的的最佳途徑,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最有效的行動順序。“學法”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學法有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時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出現了兩次學法的指導。就是這一次,在有實踐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總結,相信大多數學生可以掌握此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在后面的訓練中加以鞏固。而未掌握的呢?在訓練中可以達到掌握的目的。)
師:你還找出了哪句話?
生說。
師出示幻燈片。
(1)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
師:很好,同學們,這個句子在這篇文章中最難,自己用勁讀,用心讀,讀懂了什么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鐵人想回去。
師:回去干什么?
生:向阿姨道歉。
師:在這里覺得鐵人有什么特點?
生:知錯就改。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我覺得鐵人很后悔。
師:哪里看出?
生:“咳!”
師:鐵人這時心里在怎么想?
生:我批評錯了阿姨。
生:阿姨是對的,我不該批評。
師:是啊,鐵人這時心里可后悔了,他覺得自己這急性子又做錯了事,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批評人。在這里,鐵人除了后悔,他還在怎么?
生:自我批評。
師:鐵人的又一優秀品質表現出了,什么品質?
生:嚴格要求自己。
(反思:教師說“你讀懂了什么”的本意是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學的學習心得,這應該說是一個學生各抒己見的良好時機。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讓學生有一個自身、完整的認識闡述,也不讓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總是不放心地牽著他們走,把學生的思維局限于一個很小的框框。這個環節設計是成功的,但操作中是失敗的,表現得太拘泥,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說,大聲地說。)
師:這句話的標點符號比較復雜,來看一下。
師:“哦?”表示鐵人這時--
生: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生:“咳!”(很輕,似嘆氣)
師:感嘆號,我們以前標點歌里學到過,嘆號表示強烈的感情,鐵人這時在深深的自責,我們該怎么讀?
師指導-生較輕--師說重點--生拖長聲音-師說短點---生讀-師說再重點再短點
師:最后一個也是什么號?讀來聽聽。
生讀“唉!”
師:對,要非常的堅決、干脆。
(朗讀訓練)
師:自己先試試看,要讀出鐵人那種后悔、急于承認錯誤的語氣。
生自由讀-齊讀
師:在問號和嘆號之間有什么號?
生:省略號。
師:這時鐵人是在干什么?
生:想。
師:所以應該---
生:停一會。
師:男女生比比看,誰更像鐵人。
生讀,師覺得還是不夠理想。
師:我也要來當當鐵人。(師范讀,特別注意“哦?……咳!”)
(反思:這句話是此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所在,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利用不同的標點符號理解文中所要表現而又未表現出的隱信息。教學中通過反復的多形式的朗讀來實現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從讀中教師獲取學生理解的程度信息,來加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在還不理想的基礎上進行了范讀,使鐵人當時的心態在師生的默契合作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師:我們一起來讀,最好把鐵人的神態也表現出來。
師:還有哪些是鐵人的言行?
生說師出示幻燈片。
(3)鐵人激動地批評她說:“鉆工們在一線苦戰,你卻任由他們的孩子哭?……”
師:鐵人的心情是---
生:激動的。
師:你是鐵人,你來試試看。
生讀。
師:有沒有激動。
生:有。
師:跟著他一起來激動地批評一下。
師:后面是省略號,鐵人可能還怎么批評?
生:父子連心哪!你叫他們如何有精神干工作。
生:孩子哭累了,哭病了,你怎么向他們的父母交代。
師:鐵人這時應該也是激動的。在說時也應該把這種語氣表現出來。
(反思:一個小小的省略號卻是有很多的信息含蓋在里頭,教師就抓住這個省略號進行了簡單的想象說話的練習。在學生的匯報中體會到學生的善良,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課文的情境,對阿姨進行了“教育”。)
生再說。
師:從鐵人的話中我們又可以知道鐵人的什么特點?
生:坦率。
生:關心群眾。
師:哪個更合適一些?
生:坦率。
師:鐵人坦率地批評阿姨,該怎么批評就怎么批評,也很能夠看出他是關心群眾的好干部。
3課文中還有許多言行舉止,自己讀一讀,直接來交流一下你找出了什么,可以看出鐵人的什么特點?
生說,師評讀,生跟讀。
(鐵人嚴格要求自己那段)
師:鐵人有沒有達到那些人的要求?
生:有。
師:我說他有著鐵人的精神,什么樣的精神是鐵人精神?
生: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4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一一找了,把自己找到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反思: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要解決的問題是無限的,一篇課文的篇幅是有限的,但其中蘊涵的信息是無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拿來解決,只能是教給方法,而后依據學情進行有輕有重、有詳有略的教學。本課時就有重點的解決了三句話,其他的言行都進行了略處理,以更高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
5現在來概括一下人物的品質。
從哪句話可看出。
(三)小結。
師;我們可以向鐵人學習什么?
生:知錯就改。
師:你平時做到了嗎?
生搖頭。
師:那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的一件事嗎?
生不說。
師:我們平時經常說,知錯就改就是個“好孩子”,不愿意告訴大家也沒關系,要把這種教訓印在心里,下次不要犯了。
生:嚴格要求自己。
師:你做到了嗎?
生依然不語。
師:鐵人的很多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懷著敬佩的心情來念第二段。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鐵人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有著鐵人的精神,教師就想到這一點,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雖然學生不愿把自己的做錯的事當眾說出來,并不是說他們不說就不改,我相信他們是把改的意識深深的銘刻于心。)
綜合思考:
在課始提出了一個研讀主題:找出鐵人的言行并概括出他的特點。在教學中利用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進行自學指導。在施教過程中盡量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交流中能認真傾聽,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一針見血的點撥。如果學生回答精彩,則用激情飛揚的語言來鼓動學生,而不是拘于一種表揚的形式。但在課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教師怕學生不會,總是學生有點對頭了,就加以沒有必要的引導,結果適得其反,根本不利于學生系統完整的把握知識點及思維的培養。而且這樣可能會給學生一種誤解,就是教師希望他們少說,最后一個環節學生不愿吐露心聲就是很好的體現,所以還應該鼓勵學生說,不但要能說,還要會說
反思
《憶鐵人》是浙江省編教材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寫人的課文,要注意人物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想想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教學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應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要堅持以"讀"為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反思:
在課始提出了一個研讀主題:找出鐵人的言行并概括出他的特點。在教學中利用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進行自學指導。在施教過程中盡量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交流中能認真傾聽,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一針見血的點撥。如果學生回答精彩,則用激情飛揚的語言來鼓動學生,而不是拘于一種表揚的形式。但在課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教師怕學生不會,總是學生有點對頭了,就加以沒有必要的引導,結果適得其反,根本不利于學生系統完整的把握知識點及思維的培養。而且這樣可能會給學生一種誤解,就是教師希望他們少說,最后一個環節學生不愿吐露心聲就是很好的體現,所以還應該鼓勵學生說,不但要能說,還要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