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精選5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 篇1
案例片段: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已經領略到了威尼斯小艇外形獨特、行動靈活輕快的特點,見識了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假設此時此刻我們就在威尼斯,每個學習小組共同經營一條小艇,作為船夫,你們會怎樣借鑒課文中的內容向游客推銷自己,招攬生意呢?”
學生隨即進行了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均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表述,答案涉及到了課文的方方面面,在交流中,我適時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的描寫手法、
生:因為我的小艇外形美觀,里面有皮墊子,像沙發,你可以坐在里面看書聊天,其樂無窮。
生:我的小艇外型很特別,又窄又深,兩頭彎彎像天邊的新月,行動起來像田溝里的水蛇一樣,輕快靈活。坐在里頭感覺很不一般……
師(適時引導生掌握比喻句等知識點)
……
生: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它一共有四百座橋梁和一百七十多條水街,坐我的小艇,保證你暢通無阻。
生: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我的駕駛技術可高超了。不管多窄的河道我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
師:你是怎樣擠過去的?能演示一下嗎?
生:(在教室的課桌間演示,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解體會)
生:我會唱意大利歌劇……
生:我可以給您當導游……
……
師:想不到有這么多的船夫參與競爭,作為同行,他們有哪些方面值得你們學習呢?
生:我發現船夫在介紹自己時顯得很大方……
生:我覺得船夫在推銷自己的時候,能結合一些威尼斯的課外知識,很能吸引游客。
生:在招攬生意的時候,能利用自己的唱歌特長……
……
師:在剛才的發言中,大家各抒己見,從內容、表達等方面對自己同行的表現作了肯定。當然,為了更好地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提高船夫們的服務水平,大家是否可以互相提些建議,共同進步呢?
生:我發現船夫在介紹自己時說錯了一個地方……
生:我想向船夫提個建議,在介紹自己的駕駛技術時,要想清楚了再說,不能結結巴巴。
生:我覺得在介紹自己的小艇時,沒有用自己的話說,是照著書念的。
……
師:大家的發言都有自己的見解,說明在交流時都能做到認真聽仔細想,我很高興地發現在表達上更加流暢了,的膽子更大了……(對以上發言作小結)接下來,我希望大家能集思廣益,為威尼斯的小艇精心設計一段廣告詞,吸引更多的游客光顧你們的小艇吧。
……
案例分析:
教師應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本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我以“爭當船夫招攬生意”為題創設情境,以競賽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內化文字語言,同時把口語交際的方法引到閱讀教學中來,使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學習全文。關于語文學習的效果有幾個層次(或方面)這一問題,同行們各有表述,但多少都包含了三個方面:其一,讀得懂,即知識目標方面的要求,能把文章讀通讀順,理清文章脈絡,理解大意。其二,有所悟,即情感目標方面的要求,能領悟文章情感,借助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這是由語文學科人文性特點決定的。其三,能運用,即能力目標方面的要求,這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的體現,要求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在授課過程中,我驚喜地看到,學生們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不僅較好地完成了讀懂的任務,而且借助口語交際這一語文學習方式,利用了文本的資源,傾注了自己的情感,鍛煉了自己的表達。在馬克吐溫筆下,威尼斯的小艇別具特色,那奇特的外形、輕快的身姿、完善的內部設計以及威尼斯的風土人情,都被學生輔以自己的理解感受,在口語交際中活潑生動地再現出來,盡管他們的語言仍是那樣的稚嫩,表達仍不免磕磕絆絆。通過本次嘗試,我認為這樣的課堂設計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充分信任和積極鼓勵。可見,教師若能創造性地對教材進行處理,放手課堂教學,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就能使得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輕松,進而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教師應努力創設交流型的課堂文化。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渴望愉快地學習,渴望成功。交流型的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知識獲得的過程,而且是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是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形成過程。要創設交流型的課堂文化,教師就必須尊重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的自覺性、自主性、創造性和學生的獨立人格,這是課堂交流的前提。在本教學環節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共同設計語言,一同為小艇招攬生意,并在班級交流中師生配合,展示自我,互相評議。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師在課堂中僅與幾個學生進行孤獨對話的尷尬場景。課后有幸拜讀到特級教師王崧舟對本課的設計,從課堂實錄中看到,王老師亦設計了這一環節,其安排一學生當游客一學生當船夫,教師恰倒好處的引導,使本教學環節的設計意圖得到淋漓盡致的演繹,其目的正是在于創設一個師生對話、生生互動的平臺,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帶到情境中主動實踐、體驗、探究,以此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平等互動的交流氛圍中,引發學生的身心潛能,擦燃學生的創新火花。
教師應引導學生體會評價的樂趣。新課標指出,實施語文教學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應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本教學環節中,我引導他們以“同行”的身份去認識其他“船夫”在表達上的優點和不足,以情境激發起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給予他們充分的參與評價的機會。把評價的權利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評價中交流,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同時適時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把握評價的方向,從“招攬生意”時的語言內容和表達過程等方面,點撥他們評價的方法和要領。從課堂實踐的效果看,引導學生參與評價,能較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動腦、動口、動中開展學習。活躍的課堂交流,不僅改變了原來課堂上的沉悶氣氛,激活了整個課堂教學,還有效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長遠的角度看,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對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 篇2
課文簡介:
《威尼斯的小艇》是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著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然后講了船夫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后說了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文中的新詞。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密切關系。
3、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4、領會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小艇的特點和它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并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關于威尼斯水城的資料;
教師:搜集威尼斯風光的圖片及視頻資料,結合課文內容制成教學課件。
教學內容:第一課時:領略威尼斯水城的獨特風情,了解小艇的特點和它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置疑激趣
1. 課件出示一組威尼斯水城的圖片,學生邊欣賞邊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全班交流)
2. 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誰來補充你在課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的相關資料。
資料:在意大利北部的亞德里亞海濱,蔚藍色的海水中散布著118個小島,勤勞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這些小島上營建了一個又一個幸福的家園,整座城市內117條水道縱橫交*,400多座橋梁橫跨水道,連接著118個小島。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橋之城”“水上城市”“百島城”之稱。)
【將配樂圖片欣賞、學生交流資料與教師補充參考資料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直觀感受威尼斯水城的異域風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出示課題(齊讀),學生置疑:除了剛才大家所講述的,你還想從課文中了解些什么呢?學生提問,教師相機板書有價值的問題:小艇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作用等等。
【讀課題提出問題是一種有效的思維訓練方法,能加強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讀書學文的效果。】
二、充分閱讀,整體感知
1、請帶著提出的疑問自由閱讀課文一兩遍,要求正確、流利,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巡回指導)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你最突出的感受。
三、師生合作,探究交流
1、老師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艘小艇(課件出示小艇示意圖),大家看后能用自己的話描述小艇的樣子嗎?(學生對照圖片口述)同學們都說得很好,觀察得也很仔細,現在請你快速閱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小艇的樣子的。(指名讀,課件出示相關內容)
與你們剛才口頭描述的相比,作者的描寫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呢?(學生自由交流,課件出示重點詞句,領悟寫法)
既然作者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寫出了小艇長、窄、深的特點,請你用朗讀來表現小艇的特點,看誰讀得最形象。
【讓學生通過觀察小艇的樣子進行口述,這是學生的直接感受,再通過讀書與課文描寫相對比,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學生積累語言,遷移寫法。】
2、這么獨特的小艇不知道坐在里面會是什么感覺?你能通過讀書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乘坐小艇的感受介紹給大家嗎?請準備一下吧。(學生讀文、想象、介紹)
3、我們已經了解了威尼斯的小艇樣子獨特,坐在里面別有情趣。好奇的你還想從課文中知道些什么呢?
【根據學生的學習愿望靈活處理課文內容4至6自然段,即按照學生的思維需要來確定學習的順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尊重學生的意愿。】
4、大家快速找找看,文中那一句話點明了小艇的重要作用。
你能用填寫表格的方法把小艇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展示出來嗎?相信你一定行!(學生填寫后交流,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內容。)
【表格能將內容簡單化,便于學生抓住要點,利于學生理解,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除了這些人用小艇做事以外,你再想想,還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情呢?請仿照課文內容說一說。
【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的合理拓展,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大家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內容的延伸。】
小結:看來,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小艇。這是威尼斯的小艇給水城帶來的獨特風情,使這座古老的城市變得更加迷人,更加美麗。
5、當小艇行駛在水面上時,威尼斯水城熱鬧非凡;當小艇休憩時,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動與靜都充滿著情趣,讓我們在輕柔的樂曲聲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夜色的寂靜。(配樂欣賞威尼斯的夜景,指名讀,評價,齊讀)
【第6自然段動靜結合,文字優美,語言極富魅力,要通過音樂、圖片、語言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朗讀、品味與積累。】
6、圍繞著威尼斯的小艇,我們從文中了解了不少異國風情,看看課文還介紹了什么?(船夫的駕駛技術好)品讀這一段,你從哪些詞句能看出船夫的駕駛技術好呢?(相機理解“操縱自如”、“手忙腳亂”)請你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
四、視頻感受,寓情于景
欣賞了馬克·吐溫筆下獨特的威尼斯小艇,現在就讓我們乘坐著小艇去古老的威尼斯水城游覽一番,看看你有何感受。( 視頻欣賞,交流感想。)
【通過直觀形象的視聽感受,進一步感悟水城的風情、小艇的獨特,讓學生在暢游與暢談中融情于景。】
板書設計:
特 點:長、窄、深、翹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技術:操縱自如
作 用:主要交通工具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
1、《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介紹異國風情的散文,結構十分嚴謹,語言功力十分深厚,值得學生去品味與欣賞。因此,在教學時,我有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領悟、去感受這獨特的異國風情,并在讀中感悟到美的熏陶,從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2、課文圍繞著小艇寫了三部分,如果逐個部分來講,就又落入了俗套,不符合新課標精神,因此,學習新課時我提出問題:“能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嗎?”學生不受我的限制,自由發言,大膽展示自我。然后我根據學生的回答來決定教學思路,整個教學過程不是我牽著同學的鼻子走,而是以他們為主體,以學定教,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學小艇的樣子這一部分,我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讀,可以畫,激起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學生紛紛動手、動口、動腦,在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中感受到小艇的獨特美,尤其是末了,我出示小艇的紙模,讓大家看著模型去回憶小艇的樣子,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達到能背誦,擺脫了“要我學”的精神枷鎖,讀起來輕松,背起來愉快。“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一部分,我讓學生通過想象、表演去感受、去領會,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興趣盎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領略到小艇的獨特,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在教學中,我感覺教學過程比較順暢,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學生收集的資料有限,對課文背景的理解還不深不透。又如:教學小艇的樣子時,對比喻句的分析不夠到位,使學生對小艇的結構領會得不夠準確清晰。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學中仍需改進。
4、總而言之,講授《威尼斯的小艇》這課時,從備課到上課,都有所收獲和體會,受益匪淺。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課堂緊湊,層次清楚,學生分析、理解等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是一節成功的課。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學生把讀思結合,思說結合。學生在朗讀中,能讀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過程中,學生感情朗讀三次,每次都有層次上的不同要求。第一遍眼中要有語言,第二遍腦中要有形象,第三遍心中要有感情。這只是基本達到了預期的要求,但學生感情朗讀還差,也就是學生的語感還差,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細心加耐心地培養訓練。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 篇3
在很多文章中,作者往往為了表現的需要,常常運用“留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自己。在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好這些“空白”,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馳騁,對感悟文章主題會有極大的促進,而在想中、說中,自然也提高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麗獨特的風情。學習作 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了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小艇的特點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師伴樂描述,揭示課題。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這樣一座城市:寬闊碧藍的大運河從市中心穿過。運河的兩岸是一座座臨水的建筑物:有巍峨的大教堂、華美的王宮和古老的民宅,它們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隨著水波動蕩,運河兩岸的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無論是在有風浪的海邊,還是在平靜的小河里,艄公操槳自如,看他那悠閑的樣子,簡直就像天空中隨著船兒翱翔的海鷗,坦蕩自然,而乘坐這樣的小船,就像是浮云里的輕舟在藍天中翱翔。(播放課件,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聽到剛才老師的描述,說說你的感受。
生:a、我覺得這座城市非常美、非常神奇。
b、我覺得這座城市美得如詩如畫,我非常想去游覽一番。
(評:優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面對威尼斯這個水城的特色,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探索興趣,形成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2、是啊,這座城市的確非常美,而且還很獨特,它就是世界有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齊讀兩遍)。課前請同學們查閱了資料,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生: a、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
b、威尼斯是個水上城市,有“水城”“百島城”和“橋 城”之稱。
師引導:為什么這么說?
a、威尼斯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梁橫跨在117條水道上,連接118個小島,所以有“水城”“百島城”和“橋城”之稱。
b、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艇,因為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人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
師總結:是啊:可見小艇確實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板書:小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
二、生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1、 生讀
2、師總結:讀的非常認真、非常投入,課文讀完后,老師想問一下,這篇課文讀完后,你想跟大家說些什么呢?
生:威尼斯太神奇了、太美麗了。
生: 威尼斯無愧是世界有名的水上城市,真想去游覽一番。
生:我知道了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很大,就相當于大街上的汽車。
生:我知道了船夫的駕駛技術很高。
(評:提出牽一發而動全局的問題,讓學生帶問題自讀、自悟,在理解作者為什么選小艇來寫的過程中,引發對課文內容的大體的認識。)
三、分四人小組合作:
一人大聲讀課文,其余三人邊聽邊想:威尼斯小艇的獨特表現在哪里?找出不懂的問題來提問。
a 生分小組合作。
b 生匯報。
(一)小艇的獨特表現在它的特點上(具體談談)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長,有點像獨木橋,船頭和船艙向上翹,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它的特點,板書:長、窄、深、翹。可有個詞我不理解,什么叫“新月”?
2、學生回答:什么叫“新月”?農歷月初的時候叫新月。
3.師引導:新月像什么呢?
4 生想像回答:像眉毛、像鐮刀、像小船。
5(幻燈出示第二自然段)默讀這段話,看看哪些詞直接寫出了小艇的特點,作上標記。
師:誰來說說你標了哪些詞?
生:“長”、窄、深、輕快靈活 ”板書。
師:除了這些,作者還用什么方法來寫不艇的特點(比喻)、幾個比喻(3個)、同是寫小艇卻用了3個不同的比喻,寫出了小艇的特點,分別寫出了什么?
生:比作獨木舟,寫出了小艇的長、窄、深的特點。
生:比作新月,寫出了小艇行動輕快的特點。
生:比作水蛇,寫出了小艇行動輕快的特點。
師:理解得非常好,就讓我們欣賞美麗的威尼斯的小艇吧。(播放課件,學生欣賞),
(評:先讓學生想像,后出示課件,有效地解決了電教媒體對學生思維所產生的定勢,避免了對學生想像力的扼殺,使學生既認識了小艇的外形,又創造了機會讓學生想像,訓練了思維的發散性。)
師: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抓住了小艇不同,描寫得很精彩,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一下吧!
a 同桌對讀、一人讀直接寫特點的句子、一人讀打比方的部分。
b生評:他們讀得通順流利,但讀輕快、靈活要加速、要讀出小艇獨特與輕巧。
c男女生分讀。
6.坐在這么獨特的小艇里,又會有什么感受?(齊讀第三自然段)
(二)我覺得小艇的獨特表現在船夫的技術高超技術上,他行船的速度非常快,還能作急轉彎,操縱自如。
1、文中哪個詞最能說明船夫技術好(板書:船夫技術——操縱自如)
2、請一個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說說他讀的怎么樣?
3、生評:讀普通話標準,但輕重緩慢還不夠到位。(生讀)
4、好,讀得很精彩,咱們一起來讀,老師讀開頭,你們接下去讀(師生讀)
5、此時此刻,你就在威尼斯,就在小艇旁邊,你面對船夫你想說什么呢?
生:船夫你的技術真好!
船夫你辛苦了,能教我駕駛技術嗎?
船夫小艇看慢一點,我想看看這如詩如畫的風景呢!
師:現在從四人小組中,推薦一個人做船夫,其他同學當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攬你的生意,把顧客請上你的船,最好用上課文里的詞語、,游客也可以提出問題。
師:做船夫的舉手,請上臺。
一號船夫:各位游客,我的游船可以幫你們去很多景點,我的駕駛技術很好,船內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你們可以看書、觀賞。
二號船夫:我是二號船夫,我知道你們一定是來自中國的小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讓我來帶你們游覽這座獨特美麗的水上城市吧。
三號船夫:大家好,我是三號船夫,大家快來坐我的船,你要快點,我就開快點,你要慢點,我就慢點。(表演)
師: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厲害,有精湛的技術又有經商的頭腦,愿意上一號船的舉手,愿意上二號、三號的分別舉手。
(評:進行活動化教學,先說自己的感受,再讓學生扮演船夫和游客。讓學生多讀以后,抓住船夫“操縱自如”來吆喝,介紹船夫技術,引導學生把這些語言運動出來。以活動形式內化課文語言和積累運用課文語言,同時把口語交際的方法引到閱讀教學中去。)
四、那么威尼斯到底有什么美麗的風景,能夠吸引這么多游客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把你認為最精彩的語句畫下來。
⑴、生:“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這一句寫得精彩。
師:精彩在那里呢?
生:精彩在作者這里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威尼斯,寫得很生動。
師:哪個詞讓你覺得作者用上了擬人手法?
生:“沉沉地入睡”。
師:多么富有詩情畫意,而且點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樣的特點(靜)
生齊讀。
⑵、生:“小艇消失在彎曲的河道里”這句寫得精彩。
師:精彩在哪里?
生:精彩在它告訴我們,威尼斯小艇在夜里給人們帶來歡樂
⑶、“水面上漸漸沉寂…碼頭上”
生:這一句寫出了威尼斯夜的美,水的美小艇停泊了,水面靜下來了。
師:正因為小艇停泊了,我們才看到——
生: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師:我們才注意到——生:高大的石頭建筑矗立在河邊。
師:我們才注意到——生:古老的橋梁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
(評:相機穿插,或補充、或提示、或贊許、或指正,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向更深層次拓展,可見學生自主,并不否定老師的主導。)
五、威尼斯充滿活力、充滿情趣,無論動也好、靜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優美。下面由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感受一番,同學們邊聽邊想象,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配樂朗讀)
生:我仿佛看到了女教師提著手提包,匆匆忙忙坐小艇去學校上課,小學生背著書包坐在小艇里大聲地朗讀課文《美麗的威尼斯》
生:我仿佛看見科學家坐著小艇來考察這座美麗獨特的水上城市。
生:我仿佛看見了游客們在觀賞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筑,跟來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說不完的情趣。
生:我看見一群小朋友在小艇里過生日,他們唱呀跳呀,多么的幸福。
(評:讓學生在聽中想像,既鍛煉了學生的思準,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并在感情朗讀中進一步深化。使學生的自主性明顯增強。)
六 師引導:威尼斯人們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小艇,這是威尼斯的小艇給威尼斯帶來獨特的風情,使這個古老的城市變得更加美麗迷人,你想夸夸威尼斯嗎?夸夸威尼斯的小艇嗎?把你對威尼斯的真實感受、感覺、想法用一句話寫下來。
生:威尼斯的小艇真可愛,我想上去坐一坐。
生:威尼斯的船夫的技術真好,我很佩服他們。
生:我愛威尼斯,愛它的美麗,愛它的迷人,愛它的生機與活力。
總結:大家講得很好。的確,課文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個威尼斯。我希望大家能投入生活、熱愛生活,那么你就會感到生活充滿快樂!
教學評析: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教學不能只滿足于學生對課本知識和內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濃厚而又和諧的情景和氣氛,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景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生發情感,提高認識,把學生帶入學習的境界中去。
另外,從這個教學過程中看出,我還注重了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關鍵還在“導”的有法,“導”的有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成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麗獨特的風情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3、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下列詞語“威尼斯”“小艇”“交*”“聳立”“橋梁”“靜寂”“操縱自如”。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教學思路】
1、關注學生的課前預習,培養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借此,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課堂教學起了鋪墊作用:
⑴ 我指導學生課前自主搜集有關意大利威尼斯市的資料,讓學生初步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及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為小艇,并根據課文內容把威尼斯小艇畫畫出來。
⑵ 出示威尼斯風光的課件,領略威尼斯獨特的風光,激發學習興趣。
⑶ 教師簡介作者(馬克·吐溫)來創設情景,然后提出問題:作者為什么在眾多的事物當中,只選擇“小艇”來寫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激發求知欲望。
2、課堂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探究意識,接受情感熏陶,接受思想教育,增強語感:
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本人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充分地讀,用自主閱讀取代老師分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溶入情感中進行閱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注重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引導,培養合作探究能力,倡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學習“船夫高超駕駛技術”這段落。我首先讓學生談談為什么喜歡這個段落,接著讓學生提出質疑,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了解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時,應抓住一個關鍵詞“操縱自如”,讓學生明白“操縱自如”的含義,并用它造句加深對其意思的理解,接著請伴隨著大家的朗讀聲演示駕駛動作體會技術的高超,并啟發學生想象: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會說些什么?然后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3、從課內拓展延伸──培養創新能力:
我們知道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從學會語文轉變為會學語文,如何指導學生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發揮想象及發散思維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⑴ 讓學生想象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人用小艇?他們坐小艇做什么? ⑵ 指導學生用“操縱自如”說話,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⑶ 假如你坐在小艇里會說些什么呢? ⑷ 課外引導學生收集有關蘇州圖片或資料比較一下蘇州和威尼斯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這樣激活了想象創新的訓練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知識拓展延伸了,創新意識也得到了培養。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趣探究
1、師引入: 同學們有誰去過威尼斯嗎?好,我們現在就到威尼斯去領略一下那兒獨特的異國風光,好嗎?但老師要先請同學們把搜集有關威尼斯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來暢談一下。
2、學生匯報后師述: 老師也想帶同學們走進威尼斯領略獨特的風光,希望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中有哪些景物,有何感想? (播放課件后學生發言。)
請欣賞。(播放課件,學生觀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那里的河特別多,除了建筑外全是水。
生2:我發現那里的建筑很特別,和我們這兒的不同。
生3:我發現那里的橋特別多,而且形式都不相同。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這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401座形式不同的石橋橫跨在117條河道上,連接著118座小島,又稱為“水城”、“橋城”、“百島城”。想對它有更深的了解嗎?
(反思:優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面對威尼斯這個水城的特色,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探索興趣,形成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3、師述: 本文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大作家馬克.吐溫在游覽威尼斯時,進行了仔細觀察,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給我們展示了異國風情,可他為什么在這眾多的事物當中只選擇“小艇”來寫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 板書課題:
威尼斯的小艇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帶著“為什么只寫小艇”的問題,以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閱讀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小組交流。
師:請大家打開課文,自讀,邊讀邊想。你對威尼斯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學習過程中遇到什么疑惑?用筆做上符號,自學后進行小組交流。 (學生學習,教師巡視。)
師:能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嗎?
生:我發現了威尼斯的小艇樣子美,行動靈活。
師:你是從哪兒發現的,能給大家讀一下嗎? (生朗讀課文第二節。)
師:還有誰愿意讀? (出示課件中的文字,指導學生朗讀。)
生:朗讀課件中的文字,其余學生閉著眼睛想像。
師:你看見的小艇像什么?
生1:它在我腦中像新月。
生2:它在我腦海中像香蕉。
生3:它在我腦海中像鐮刀。
(評析:啟發學生自讀、自悟,并引導學生想像,感受小艇的樣子。不僅理解比喻的精彩,還認識到作者多種的比喻是來自于多方面的觀察。)
師:老師也做了一只小船。 (展示課件:小船有點長,兩頭有點翹,行動點快。)
生讀:你能想像出它的樣子嗎? (學生自讀想像。)
生:想不清楚,你沒有具體寫出船多長,像什么。
師:謝謝你的指導,我知道了在描寫事物時一定要寫具體,還應作一些比喻,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們明白嗎?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體會作者寫法。
生:齊讀課文第二節。
師:小艇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睹它的真面目。 (播放課件,學生欣賞。)
〔反思:先讓學生想像,后出示課件,有效地解決了電教媒體對學生思維所產生的定勢,避免了對學生想像力的扼殺,使學生既認識了小艇的外形,又創造了機會讓學生想像,訓練了思維的發散性。)
師:大家還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師:大家都發現嗎?下面請我們班讀書冠軍來給大家表演一下,其余同學閉眼想像,先讓我們掌聲歡迎。 (學生朗讀、想像。)
師:讀得真好。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生1:我看見小艇的速度非常快。
生2:我看見河面十分擁擠時,小艇也能穿過。
生3:我看見小艇能急轉彎。
生4:我感覺坐在上面很平穩。
師:你也能像她一樣讀出這樣的感覺嗎?
(生自己練讀,朗讀。)
(反思:讓學生在聽中想像,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并在感情朗讀中進一步深化。參與評價使學生的自主性明顯增強。)
師:船夫技術這么好,那人們與小艇的關系怎么樣呢?做一做填空題:
在威尼斯,白天,商人( ),青年婦女( ),小孩( ),老人( )。晚上,看完戲的人( )。
師:從此看來,小艇與人們的關系息息相關,那么還有哪些人與小艇有關系,能不能用課文中句式說一說。
生:警察坐著小艇去巡邏……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威尼斯的夜景。(出示課件)誰來說說?
生:威尼斯的夜晚真美呀,我也想去玩一玩。
生:威尼斯晚上燈火輝煌,真美呀!
生:燈光倒映在水里,把船都照亮了。
(評析:讓學生在看中說,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師:課文是怎么樣描寫的呢?請大家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認為哪些語句寫得精彩。
生:“小艇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嘩笑……聲音。”寫得精彩。它告訴我們,威尼斯小艇在夜里給人們帶來歡樂。
師:你理解得很好,但這一句中,還有更精彩的地方。你們發現了嗎?
生:我覺得這一句寫出了夜里的許多的聲音,但是顯得很寂靜。
師:是啊,你們看,這半夜里傳來的嘩笑和告別的聲音,卻讓我們感到這夜,更加的──
生:安靜了。
師:作者雖然寫的是聲音,但卻顯出這夜是靜的,寫得多精彩啊!還有其他的語句嗎?
師:你找的非常好,還有其他的語句嗎?
生:“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這一句寫得精彩。作者這里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威尼斯,顯得很生動。
生:“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一句精彩。月影搖晃給我的感覺很好。
(評析:讓學生感悟哪些詞句精彩,鍛煉了學生自主感悟的能力。在此期間,老師相機穿插,或補充、或提示、或贊許,點點撥撥,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向更深層次拓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
師:是啊,白天的威尼斯很熱鬧,晚上的威尼斯很美麗,這是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的城市。你們喜歡嗎?(生:喜歡)好!讓我們通過朗讀來欣賞威尼斯城月夜的靜寂的美景吧!
四、總結
五、課外作業
讀懂課文,并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讀一讀,查找有關東方威尼斯蘇州的有關資料,并與威尼斯比較一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是我精心準備的一節教研課。從選材,鉆研教材,了解學生,選用課件, 讓學生繪畫、表演,我都認為自己的課萬無一失,一定會按預定的教學環節進行,但由于課的結構安排不合理,內容又多,師談話導入,讓學生介紹搜集有關的資料,讓學生交流談感受占用的時間多,出現前松后緊的現象,我也希望按預定的環節進行教學又精彩所在的內容在后面,所以在教學中急于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出現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讓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不充分,就產生教學不夠深入,沒有較好地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不過也正是這些“意外”,使我抓住了教育契機, 對學生進行了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課堂上學生經過討論交流獲得知識的同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解疑,比如:林星宇同學忽然間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還有朱思雨同學也提問:坐在小艇里為什么如此舒服,充滿情趣?他們的問題猶如平靜的湖面扔進了一塊巨石,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經過一番爭論解決了兩個問題。于是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提問:“兩邊的建筑為什么飛一般地往后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那哪處好?”“操縱自如”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要解決這些問題,這節語文課就要成為綜合課了。但眼前的情景使我捕捉到了教學信息,我就想方設法去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發揮以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求知欲,順著學生的思維發表自己的見解,創造性的火花也不斷閃現。
上完這節課后我也受益無窮,也有深深的感悟,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的余地,在讀中感悟,應該從兒童的視角去探索他們的思維方式,為學生構建無過錯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張揚。今后無論什么類型的課,它的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應一環套一環。自己設計的課自己的學生要能接受,在老師的頭腦中要有清晰的思路,敏銳的洞察力,當你有“指揮”不動學生之感時,就要調控學生,讓學生再一次“活”起來。教學才會有活力,體驗才會真切。更要學會欣賞學生,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采用激勵性的評語,要從正面加以引導。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停泊、威尼斯、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積累自己喜歡的語句。
3、通過學習課文,能說出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關系。
4、能說出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難點:
重點是能歸納出小艇的特點和它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難點是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并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
學習準備:搜集有關威尼斯的資料。
一、預習檢測
1、聽寫詞語。
2、把課文讀通順,思考: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二、合作交流,匯報展示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
此處的“大街”指的是( ),“汽車”指的是( )。由此可見小艇在威尼斯的( )。
(1)讀一讀上面的句子,想一想前半句與后半句之間的關系。用一個恰當的關聯詞把它連起來?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1)這句話用了幾個比喻?(2)寫出了小艇的什么特點?(3)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你能用簡筆畫畫一畫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嗎?
(5)你能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嗎?試著有感情地朗讀。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這么獨特的小艇不知道坐在里面會是什么感覺?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覽威尼斯,會有怎樣的感受?
(2)為了幫助同學們學習,可以收集威尼斯和小艇的資料。(上課時展示)
(3)有感情地朗讀此段,讀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讀后師生評價。
4、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想一想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畫出中心句。
(2)學生默讀課文。用鉛筆劃出描寫船夫技術好的詞句。
(3)理解詞語“操縱自如、手忙腳亂”。
現場演示。
邊讀課文,邊演示,邊體會。把桌面當著河面,把書本擺放在“河面”上當作來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自己當船夫,根據課文的描述,駕駛小艇穿梭河面。
師生配合朗讀,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5、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快速瀏覽課文5、6自然段,說一說:人們用小艇做什么?然后小組合作制成表格。幻燈出示表格。
(2)、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3)、除了書上這些人用小艇做事外,再想想,還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請像課文一樣說一說。(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說話。)
(4)、用自己的話說說威尼斯的夜景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練習朗讀第六自然段。
三、展示提升
(1)默讀課文,聯系有關語句,說說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系。
(2)想一想,你從課文中學到了什么表達方法?
四、拓展延伸
用一段話,寫寫家鄉的某處景或某個物,要寫出特點來。
反饋練習
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 )。它的樣子( )坐在里面感覺( )。作者通過對小艇的( )、( )船夫的( )這三方面介紹的。
7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中,船夫的駕駛技術( ),文章是用( )的寫法把這段寫具體的。先概括地寫出( )
然后通過( )( )( )這三種情況具體說明。
8 “在疾馳的時候,他能夠拐彎;在擁擠的時候,他能夠擠進擠出。我們看是極險極窄的地方,小艇能夠穿過去,而且速度非常快,兩邊的建筑物飛一般地往后倒退。”
這句話中的三個“能夠”具體寫出了( )。
9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常,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新月的樣子。
(1)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威尼斯的小艇的特點是( )。
(2)作者寫威尼斯小艇的特點,運用了( )的手法。這樣寫很形象,能讓讀者想象出威尼斯小艇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