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一》教案(精選12篇)
《練習一》教案 篇1
練習一
1、語文與生活①認識輕聲這一注音方法。②能區別同一詞語是否輕聲在詞義上的區別。③會運用輕聲的注音方法。
2、誦讀與欣賞:熟讀并背誦《愛我中華》,體會歌詞中的思想感情。
3、寫好鋼筆字:描紅古詩《示兒》,注意行款整齊,字體工整。
4、口語交際①通過查資料,了解一種以上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
②會用語句通順、條理清晰的語言介紹一種少數民族。
5、寫好毛筆字:學寫毛筆字“陪”“將”,注意字形左窄右寬。
語文與生活和口語交際是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
活動目標:
1、會搜集整理信息,當眾作介紹。
2、能積極參與討論,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讓他們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活動準備:
學生方面: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資料,制成小卡片。
教師方面: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資料,寧多勿缺。
活動材料:一張中國地圖,mtv《愛我中華》、《中華大家園》
第一課時一、語文與生活 二、誦讀與欣賞 三、總結第二課時一、寫好鋼筆字 二、寫好毛筆字 (一)1、讀題 2、討論:古詩中“妻子”該怎么讀? 3、教師小結(二)1、出示題目 2、學生比較,交流 3、教師小結(三)1、小組討論選擇 2、全班交流1、自由讀歌詞2、指名讀,正音3、討論理解4、欣賞歌曲5、教師小結1、布置作業 1、觀察字帖2、交流觀察所得3、教師補充:詩歌書寫應注意的問題4、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5、評比書寫情況1、復習毛筆字書寫要點2、讀帖①字形特點②筆畫特點3、教師示范書寫,講解要點4、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指名讀題交流 指名讀交流 交流 自由讀指名讀交流學唱歌曲 觀察交流 練習 交流觀察 交流 三、總結第三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二、創設情境,走進民族 三、自組小組,自選介紹 四、發展思維,內化積累! 5、評講書寫作業1、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 1、觀看mtv《中華大家園》,啟發談話:看到這精彩的畫面,聽到這動聽的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說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嗎? 2、學生們暢所欲言! ∵^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別具一格,你們想走進他們嗎?老師和同學們一塊到“中華大家庭”中認認親吧! 1、出示四幅民族圖,說說分別講的是那些民族? 2、小組探究:根據搜集來的資料,判斷圖上是哪幾個民族,說說你是從什么地方判斷的! ∫螅盒〗M長要讓組員都有發言的機會,要互相傾聽他人意見。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發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過渡: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真實豐富多采,你能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家庭成員向大家介紹嗎?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風采! 2、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組成小組,練習導演! 3暢所欲言的介紹會,師生共同評議! 4、談談這次旅游的感受。 1、搶答:隨意出示一張民族照片,讓學生判斷是哪個民族,并說說這個民族的代表性節氣、風俗! 2、出示一張中國地圖,請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區! 3、觀看mtv《愛我中華》,你想對祖國說些什么?你打算怎樣為祖國貢獻力量? 觀察,交流 交流小組合作 交流 展示 評議 游戲 交流觀看,交流 課外延伸:全班共同努力,多種渠道搜集資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資料,整理成一本《中華民族薈粹》。
《練習一》教案 篇2
練習一(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較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對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較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解決教材第7頁第7、8兩道綜合性較強的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開火車練口算。教師用口算卡在全班開火車做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練習,抽查學生對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
2、教材第6頁第1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全班訂正時抽取幾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6頁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填寫“〈”“〉”或“=”,組織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教材第6頁第2題。先讓學生自己獨立理解題意并解答第一問,組織交流后再開始第二個環節“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教材第6頁第4題。尋找本題中的數學信息,學生獨立解決題中提出的四個問題,組織學生對前三個問題進行匯報,說一說是根據什么信息來解決問題的。第四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合作解決。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不同的購買方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教材第7頁第6題。尋找本題中提供的數學信息,學生說一說“3倍”“2倍”的含義,學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頁第7題。
。1)引導學生了解題中的數學信息,明確題意。
。2)小組討論交流:怎樣檢查交來的錢數對不對?
(3)列式解答。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學會了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口算,我們還要積極運用它來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教材第7頁第8題。
。1)創設情境:求教師和同學們共80人去參觀科技館,怎樣租車合算?
(2)了解題目中的數學信息。
。3)小組學習,共同研究設計方案,然后匯報交流。
。4)組織學生從“省錢”的角度討論“哪一種租車方案最合算?”
2、教材第7頁第5題學生獨立作業。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相關作業。
教學反思:
《練習一》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練習一》
教學目標:
1、 不認識的字能通過查字典認識;能根據成語想象畫面根據畫面選擇成語;寫好鋼筆字,熟記4條成語和一首古詩;練習口頭表達的訓練;學習毛筆字。
2、 學用字詞句,積累豐富的詞匯,培養學生豐富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由課內向課外拓展,積累詞匯。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聯系生活理解詞語,積累運用詞語。2、練習寫好鋼筆字。
一、學用字詞句
第一部分教學
1、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我的十分鐘。
讓各學習小組根據題目要求,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僭囎x每個詞語。遇到不認識的字解決方案:
△ 查字典。
△ 問同學或請教老師。
△ 聯系詞語猜一猜。
②小組內交流每個詞語所描繪的畫面。
△ 小組長主持,組內成員依次介紹。
△ 小組長負責記下沒有能夠理解的詞語。
3、組織匯報。讓學習小組匯報以下內容:
①讀詞語。
師指導其他學生認真聽并糾正讀音。
、趨R報詞語所描繪的畫面。
4、反復朗讀詞語,多辦法、多形式美讀(可由學生自主選擇)
第二部分教學
1、學生在上一題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觀察圖畫,自己試連線。
2、交流連線的結果,說說連線的原因。
第三部分教學
1、學生認真觀察圖畫,教師指導觀察圖畫要有順序,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
2、分小組合作,收集描寫這些景物的詞語,可以是成語,也可以是約定俗成的俗語。(教師相機板書詞語)
3、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說。小組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詞語豐富、用詞準確。并加以鼓勵。
二、寫好鋼筆字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僬f說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②出示:味、塔、愉,指名讀一讀,并說說這三個字是什么結構,有什么發現?(三個字中都有撇和捺畫)
③在寫的時候,左右的比例怎樣,哪些筆畫要收,哪些筆畫要放。
④出示“味”,指導書寫,學生書空。
、萁處煼秾,注意左部收右部寬,撇要縮,捺要伸。
、迣W生練習在田字格里描紅“味”,并臨寫。
⑦按以上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塔、愉”兩個字。(教師巡視指導)
⑧反饋寫字情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夠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四個成語和古詩《夜書所見》,結合插圖理解成語的意思。
一、讀讀背背
(一)教學成語
1、指導學生看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師生一起回顧《做一片美的葉子》。
3、我的十分鐘。
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認讀成語。把成語讀正確。
、谛〗M合作,組長主持,依次說說每個成語的意思。
、塾山M長記下組內經過自主學習仍然沒有理解的成語。
④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匯報。
師相機點撥:
、 指導學生理解“葉落歸根”的本義和引申義。
、 四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每一個成語中都有“根”字。)
練習背誦
、 多次連續詞語,體會詞語的整齊美和節奏美。在誦讀中了解詞語之間的聯系和意思。②自由練讀,同座互背。
、壅故颈痴b。
。ǘ⿲W習古詩
1、學生看圖,說說圖意。
2、師范讀古詩。
3、生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4、小組內互讀,指名讀。
5、說說古詩大意,聯系圖畫理解:晚秋的風打著梧桐葉沙沙作響,陣陣秋風觸動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深夜難眠,他看見籬笆邊一盞燈亮著,便知道小孩在玩蟋蟀呢。
6、指導有感情朗讀。
7、練習背誦。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向別人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書。
2、能夠掌握橫畫的運筆方法,并按照運筆方法書寫長橫和短橫。
一、我的十分鐘: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帶來最近讀的一本書,摘抄書的作者、主要內容和精彩片段。
(一)談話導入:
1、 師生談話:同學們,最近讀了什么書?(學生自由談)
今天咱們來開個“小小讀書交流會”,一塊分享讀書的收獲與快樂!
2、 指名讀題,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
提示:組織語言時注意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中。聽別人發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禮貌。
(二)指導交流
1、分組介紹自己最近讀過的書,說清楚是本什么書,書的作者是誰,主要寫的什么事,摘錄的精彩片段。每人在小組里介紹。
2、小組里推薦一個代表向全班同學做介紹。
例:我讀的書是《十萬個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賓。它主要介紹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識,如“為什么太陽會發熱”“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應。
3、教師評價:聽別人發言,同學們要精神集中,注意禮貌。你們對她的發言還有什么建議嗎?
4、全班同學評議。
。ㄈ┬〗Y:
1、老師出示多條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鼓勵學生從小養成多讀書、勤積累的好習慣。
2、小結:與他人分享讀書的樂趣,你會得到雙倍的快樂。今天的“小小讀書交流會”是我們同學攀登書籍高峰的開端。多讀書,多讀好書,多與家人、同學、教師等人交流,你將成為一名知識豐富、充滿智慧的人。
二、書法指導
。ㄒ唬┙榻B握筆姿勢
“五指執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書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于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里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里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
(二)學習橫畫
1、一個筆畫的書寫都有以下幾個步驟:起筆、行筆、收筆。橫畫也不例外。它的書寫方法如下:
、傧蛴疑夏驿h起筆;②提筆圓轉;③中鋒向右行筆;④提筆圓轉;⑤回鋒收筆。
智慧瞬間
《練習一》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認清筆順。
2、讀一讀對話,學習部首檢字法
3、習寫字 ,注意 寫好橫多的字。
4、熟記4個成語。
5、口語交際――說話要注意姿勢。
教學時間。喝n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認清筆順。
1、審題。
2、指導。
(1)示13個生字,讓學生讀讀,并說說各字的結構。
(2)討論這13 個字中,哪些字的筆順容易寫錯?(小組討論)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對話,學習部首檢字法。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同學們,當我們在看課外書或讀報紙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我們可以用部首檢字法來查字典,解決讀音,理解字義。怎樣用部首檢字法來查字典呢?讀了下面的對話,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2、自由練習讀對話。
3、邊讀練習邊歸納部首檢字法查字的幾個步驟。
4、練習。
。1)出示練習(一),讀讀題目,明確題目要求。
。2)出示表格。
。3)先讀讀要查的幾個字。
。4)找一找這4個字的部首各是什么?
。5)在字典上查到這4個字,然后根據表格的要求,自己試著填一填。
填好后交流。
5、出示練習(二),讀讀題目,明確題目要求。
(1)出示第一個句子。
。2)“腔”在字典里是怎樣講的,有幾種解釋?
。3)小組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
。4)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學習剩下的兩個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鉛筆字。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說說寫字的要求和描紅要注意的問題!
(2)出示“拜”,指導書寫。
(3)學生說說這個字是什么部首,是什么結構的字,擺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拜”字,提醒學生橫畫多的字,上下要寫得緊湊些才好看。
3.學生練習寫“拜”字。
4、按以上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書寫“瞄”、“鼻”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4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
1.教師仔細觀察,收集學生一些說話姿勢不正確的實例。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一、揭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說話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師曾提過一些要求,誰還記得?誰能來說一說?
2.將學生的回答引導到說話“要注意姿勢”時出示話題:說話要注意姿勢。
3.引導學生自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看圖,引導討論
1.第一幅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師和一位女同學在辦公室里說話)
2.你覺得女同學說話時的姿勢正確嗎?(不正確)
3.她說話時的姿勢怎么不正確?為什么?
4.指導學生看二、三幅圖,要求同座邊看邊討論。討論主要圍繞三個問題: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覺得他們的姿勢正確嗎?
(3)為什么說他們的姿勢不正確?
5.按二、三幅圖的順序,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6.教師根據討論情況作一個簡要的小結!
三、利用課本插圖,幫助學生弄清說話時的正確姿勢
1.引導學生再次看圖,想一想:圖上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才對?
2.根據圖的內容,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將正確的說話姿勢表演出來。教師在學生表演時,要根據表演情況及時給予指導。
四、擴展訓練,讓學生進一步進行口語交際的實踐
1.啟發思考: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還見到過哪些不正確的說話姿勢?(問題提出后讓學生分組充分討論)
2.交流發言:引導學生說出平時口語交際中的一些不正確的說話姿勢。
3.選擇一些實例,指導學生進行嘗試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讓學生說說:表演得怎么樣?有什么問題?你覺得應該怎樣演?
五、教師小結
要點: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說話,除了要把話說好之外,還要注意有大方、得體的說話姿勢。這樣不僅會增加說話的表達效果,還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學們平時說話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說話姿勢。
《練習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 在括號里填上時態助詞“著”、“了”、“過”。
4.給句子加標點符號。
5.熟記成語。
6.口語交際:學會請教別人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學習使用鋼筆字描紅。
2、 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 在括號里填上時態助詞“著、了、過”。
4、 給句子加標點符號。
5、 熟記成語。了解成語的意思,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題目要求。
2.指導。
(1)朗讀這段話,說說這些鋼筆字的特點。
(2)默讀這段話,想想楷書的運筆方法。
3.練習。
(1)描紅觀察整體,注意一氣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體會整體章法。
4.反饋。
(1)評議學生作品。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寫。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題目提出幾個要求:①找出錯別字,②把正確的字寫在后面括號里。
2.指導。
(1)讀句子,句中有幾個錯別字?
(2)依據句意,畫出錯別字。
(3)引導學生理解字義,口頭糾正。
3.練習。
(1)學生默讀句子。
(2)糾正錯別字,如:“帶”應改為“戴”,“帶”作為動作是隨身拿著的意思,“戴”是把東西放在人的頭上、臉上或胸前的意思。
帶(戴) 像(向) 已(以) 頌(誦)
4.反饋。
(1)指名學生上黑板改錯。
(2)集體評議。
(3)用錯的字重新組詞,加深印象,如:帶(帶領)。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讀題。
(2)說明本題的要求,在括號里填上“著”、“了”、“過”。
2.指導。
(1)出示句子,指名學生逐題朗讀。
(2)想一想:憑借語感每句話中該用哪個詞?
3.練習。
(1)動筆選填“著”、“了”、“過”。
4.反饋。
(1)檢查學生填寫的詞是否正確。
(2)同桌互改。
(3)指名讀句,進一步體會“著”、“了”、“過”的用法。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集體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復習逗號、句號用法。
(2)認識書名號和“<>”。
(3)書名號在什么情況下用?
(4)舉例:“他的文章在《小學生學習報》上發表了。”
(5)“小學生學習報”為什么要加上書名號?(“小學生學習報”是一種報刊的名稱)
3.練習。
(1)讀第1~3句,把該用書名號的地方用上書名號,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巡視檢查。
4.反饋。
(1)三個人各在黑板上給句子加上標點。
(2)集體批改,糾正錯誤。
(3)抄寫句子,并加上標點,注意書名號的書寫格式。
(4)小結:表示書籍、文件、報刊、文章等的名稱用書名號。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
要求是熟記成語。
2.指導。
(1)正確朗讀成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韻句連讀,每排兩個成語連讀。
(3)說說你了解的成語意思。
(4)教師說出學生不懂的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誦讀記憶,形成積累。
(2)同桌互背。
(3)對背,如一人讀“鐵面無私”,另一人背“執法如山”。
4.反饋。
(1)“開火車”朗讀。
(2)成語填空。
鐵面無( ) 執法( )山( )( )在后
( )( )在前一( )不( ) 扶( )濟( )
排( )解( ) 見( )勇( ) ( )義( )言
唯( )是( ) ( )人( )賢( )( )清風
(3)教師說意思,學生說出成語。
(4)記成語競賽,看誰先記住成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口語交際:學會請教別人
課前準備: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的題目:學會請教別人
2.讀一讀,明確口語交際的兩點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導
1.讀一讀每題的文字。
2.打幻燈,啟發合理想像,思考:在這幾種場合怎么向別人請教?
三、練習
1.自由練說。
2. 指名試說。
3. 同桌根據人物年齡、身份的不同互相練說。
4.教師巡視,進行個別糾正與輔導。
四、反饋
1.指名一學生說,評議有沒有達到兩點要求。
2.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3.評議。(說話是否清楚,是否有禮貌)
4.評價小結。
我們向別人請教問題,要把請教的問題說清楚,同時還要注意有禮貌,稱呼要符合別人的身份,要用“請”、“能告訴嗎”,最后還要說聲“謝謝”。
《練習一》教案 篇6
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按筆順正確描紅。
2、認識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對應的漢字并連線。
3、按課文內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確描紅、仿影、描寫。
5、熟記8條成語。
6、朗讀,背誦《新三字經》節選。
7、練習在不同場合,用適當的語言勸阻不安全、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數:4課時
三、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指名讀題目。
教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板書斷學生回答一般書寫規則(先左后右)練習書空。
指導書空并說出筆畫。
3、練習
指導學生坐正握好筆,在田字格里描紅,要求一筆描成,邊寫邊想筆順。
行間指導,及時糾正。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指名讀題,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出示第一行8個部首,老師講解,這8 個漢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讓學生認讀。
認讀每個部首的名稱。
小結:弄清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據。
將卡片發至學生手中,教師指導學生在起始筆畫中尋找部首。
3、練習
學生在自己書上連線,然后找一學生到黑板上連線,及時糾正并進行矯正訓練。
三、作業 :
1、寫第三課的筆順
2、找出第三課生字的部首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學生認讀題目。
教師幫助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指導學生回憶課文中的這兩個句子,比一比,看誰背得正確流利。
出示填空題,讓學生回頭填空。
指導學生書面填空,要求學生坐姿要正確。
指導學生讀好句子并口頭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驕陽似火得意思。(讓學生根據句子說一說),指導學生用驕陽似火造句啟發學生回憶夏天烈日當空時人們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該詞造句。
3、練習:
重點指導反復朗讀,在讀準字音得基礎上積累和鞏固詞句。
二、教學第四題:指導書寫七、大女永并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三、作業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
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學習要求。
2、指導:
學生自由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讀,并說出8個成語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奮努力的樣子。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3、練習
自由讀
同桌互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指導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指名試讀
教師范讀。
教師結合插圖講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講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恒心,鐵棒可以磨成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句講的是再窮也不放棄學習。第三句講的是學習是無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師再次范讀。
3、練習: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糾正字音。
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反饋。
檢查朗讀。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1、審題。
教師談話,揭示話題:學會勸阻。
學生自讀題目下面的一段話。
2、指導。
指導觀察四幅圖,了解發生了什么事。
讓學生觀察四幅圖,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場所,發生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逐一板書:
高壓線下放風箏打谷場上點燃爆竹
公共汽車站扔香蕉皮在操場邊喝生水
指導練習在第一種場合下的勸阻。
讓學生假設處在這種場合,你會怎么想。
讓學生說說江小寧是怎樣勸阻的,要求學生能展開說。
指導學生能各自練說,并與同桌同學配合表演。
請同學上臺表演,老師作直指導。
3、練習。
分別選擇一幅圖,以第一種場合為例,自由練說。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師在巡回過程中作有重點的輔導,注意發現好的配對,讓他們準備在全班表演。
4、反饋。
請同學站起來說一說勸阻的內容,盡可能照顧到那些膽子不太大的同學,讓他們有機會練習說話。四幅圖內容都要能說到。大家聽后評議,教師總結。
請同桌起來分腳色表演,同學評議,教師指導后,再同學上臺來表演。
最后請四個同學在模擬的情境中表演,教師作課堂小結。
二、教學第八題
見寫字備課
《練習一》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學用字詞句,積累豐富的詞匯,培養學生豐富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由課內向課外拓展,積累詞匯。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的第一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自讀詞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3、開火車檢查讀詞,并說說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自然風光)
4、你知道哪個詞語的意思?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1)在想像情境感知詞義時,可以根據詞語中的個別熟字的意思來推想整個詞語所描繪的情景,也可以結合下一題中的畫面,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摹詞語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2)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師作適當解釋。
5、情景交融,朗讀詞語。
二、教學第二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分別出示六幅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3、將詞語與之匹配的畫面連線。
4、情景交融,朗讀詞語。
5、看到這些畫面,你還想到了哪些詞語?傾盆大雨大雨如注瓢潑大雨夕陽西沉連綿不絕山清水秀
6、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
三、教學第三部分
1、審題,讀題。
2、指導觀察,說說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1)要求仔細而有順序?
。2)圖中描繪了夏季的小河邊,環境非常優美。一位小朋友釣到了一條小魚,他高興地笑了。
3、小組活動收集有關描寫這些景物的詞語,可以是成語,也可以是約定俗成的詞語。
4、描述圖中景物,比一比哪組的詞匯豐富,運用恰當。
四、小結解詞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了練習1的第一部分“學用字詞句”。回憶一下,同學們用了什么方法來理解這些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的?
1、根據詞語中個別認識的字的意思來推想整個詞語所描繪的情景。
2、結合書中的畫面,描摹詞語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其實,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同學們今后要多中積累,大膽運用。
作業設計:
1、收集描寫自然風光的四字詞語,寫在好詞佳句本上。
2、把練習中用“釣魚圖”的一段文字描述出來,并努力用上一些描寫自然風光的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寫好鋼筆字,學寫毛筆字,積累成語和古詩。
教學重難點
1、鋼筆字要求正確、規范,掌握毛筆字的基本運筆方法。
2、理解成語和古詩。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1、審題,讀題。
2、觀察三個字的間架結構及書寫要求。
。1)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且左窄右寬。
(2)左部收,右部放,彼此照應,收放自如。
。3)結合具體字具體分析。
3、注意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在田字格里正確描紅、仿影和臨寫。
4、練習、反饋。
二、教學第三題
1、讀題,審題。
2、自由讀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3、理解成語,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教師做適當的點撥、提示及講解。
4、觀察插圖,聯系舊知,揣摩含義,幫助記憶。
5、自由讀,集體讀,熟讀成誦。
三、教學第四題
1、讀是,解題,簡介作者。
2、這首詩主要寫晚秋之夜,詩人的所見所感。
3、詩意:晚秋的風打著梧桐的葉子沙沙作響,使人感到天氣就要涼了,江上的陣陣秋風,觸動了游子的思鄉之情。深夜難眠,只見籬笆邊有一盞燈亮著,便知道孩子們正在捕捉蟋蟀玩呢。
4、指導感情吟誦,注意重音和停頓。
5、熟讀成誦。
四、教學第五題
1、書法是中國的“國粹”,在世界上眾多的文字中,惟有漢字的書寫成為一門藝術。從本學期開始,我們要學寫毛筆字。
2、看圖,觀察,認識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3、學習基本筆畫——橫。
4、先書空,體會運筆方法,再練習。
作業設計:
1、組詞。
愉( 。⊙恚ā 。【d( ) 澆( 。
偷( 。∮ⅲā 。∶蓿ā 。±@( 。
2、背熟成語、古詩。
3、練習寫毛筆字。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口語交際——小小讀書交流會
教學重難點
能夠用通順的語言將讀書的樂趣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和圖案裝飾一個主題黑板報報頭。
教學過程
一、讀題,揭示審題。
1、這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是什么?(讀書交流)
2、交流什么內容?
3、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書名,作者,主要內容,精彩語句)
4、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也可簡要地談談自己的感受等。
二、揭示目的。
1、質疑:讀書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2、介紹書實際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著把自己的收獲告訴別人,這樣才能達到吸引別人也來讀你介紹的這本書,這是最終目的。
三、指導練說。
1、小組展示自己帶來的書,再全面展示。
2、請一位學生介紹,同學評議,教師小結。
3、小組交流,巡視檢查。
4、全班交流,盡量以鼓勵為主,讓學生能大膽表達,相機指導。
四、通過小組及全班的交流,進行讀書交流。
五、教師總結。
與他人分享讀書的樂趣,你會得到雙倍的快樂。今天的“小小讀書交流會”是我們同學攀登書籍高峰的開端。多讀書,多讀好書,多與家人、同學、教師等人交流,你將成為一名知識豐富、充滿智慧的人。
《練習一》教案 篇8
一、教學要求:
1、按筆順正確描紅。
2、認識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對應的漢字并連線。
3、按課文內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確描紅、仿影、描寫。
5、熟記8條成語。
6、朗讀,背誦《新三字經》節選。
7、練習在不同場合,用適當的語言勸阻不安全、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數:4課時
三、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指名讀題目。
教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板書斷學生回答一般書寫規則(先左后右)練習書空。
指導書空并說出筆畫。
3、練習
指導學生坐正握好筆,在田字格里描紅,要求一筆描成,邊寫邊想筆順。
行間指導,及時糾正。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指名讀題,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出示第一行8個部首,老師講解,這8 個漢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讓學生認讀。
認讀每個部首的名稱。
小結:弄清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據。
將卡片發至學生手中,教師指導學生在起始筆畫中尋找部首。
3、練習
學生在自己書上連線,然后找一學生到黑板上連線,及時糾正并進行矯正訓練。
三、作業 :
1、寫第三課的筆順
2、找出第三課生字的部首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學生認讀題目。
教師幫助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指導學生回憶課文中的這兩個句子,比一比,看誰背得正確流利。
出示填空題,讓學生回頭填空。
指導學生書面填空,要求學生坐姿要正確。
指導學生讀好句子并口頭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驕陽似火得意思。(讓學生根據句子說一說),指導學生用驕陽似火造句啟發學生回憶夏天烈日當空時人們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該詞造句。
3、練習:
重點指導反復朗讀,在讀準字音得基礎上積累和鞏固詞句。
二、教學第四題:指導書寫七、大女永并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三、作業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
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學習要求。
2、指導:
學生自由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讀,并說出8個成語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奮努力的樣子。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3、練習
自由讀
同桌互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指導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指名試讀
教師范讀。
教師結合插圖講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講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恒心,鐵棒可以磨成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句講的是再窮也不放棄學習。第三句講的是學習是無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師再次范讀。
3、練習: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糾正字音。
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反饋。
檢查朗讀。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1、審題。
教師談話,揭示話題:學會勸阻。
學生自讀題目下面的一段話。
2、指導。
指導觀察四幅圖,了解發生了什么事。
讓學生觀察四幅圖,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場所,發生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逐一板書:
高壓線下放風箏打谷場上點燃爆竹
公共汽車站扔香蕉皮在操場邊喝生水
指導練習在第一種場合下的勸阻。
讓學生假設處在這種場合,你會怎么想。
讓學生說說江小寧是怎樣勸阻的,要求學生能展開說。
指導學生能各自練說,并與同桌同學配合表演。
請同學上臺表演,老師作直指導。
3、練習。
分別選擇一幅圖,以第一種場合為例,自由練說。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師在巡回過程中作有重點的輔導,注意發現好的配對,讓他們準備在全班表演。
4、反饋。
請同學站起來說一說勸阻的內容,盡可能照顧到那些膽子不太大的同學,讓他們有機會練習說話。四幅圖內容都要能說到。大家聽后評議,教師總結。
請同桌起來分腳色表演,同學評議,教師指導后,再同學上臺來表演。
最后請四個同學在模擬的情境中表演,教師作課堂小結。
二、教學第八題
見寫字備課
《練習一》教案 篇9
《練習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擬人”的方法,并加以運用。
2、 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匯。
3、 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 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游。
5、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⑴自讀引語,重點引導讀“小溪嘩啦啦地流著”和“小溪唱著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⑵讓學生比較:哪一句更生動?
⑶思考:為什么第二句更生動?
2、教學第二部分:
、艑W生反復、認真讀三組句子。
、茖W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⑶讓學生寫一寫:讀完每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為什么會生動有趣?⑷交流讀句子的感受,師生共同得出:因為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所以更生動、有趣。
3、教學第三部分:
、沤處熞龑叵肷钪凶约合矚g的事物,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情感。
、茖W生讀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菐熒u議,師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抛杂烧J讀。
、仆懻撛~語的意思。
、窍胂螅鹤x著這些詞語,你腦海里浮現出怎樣一副畫面?這副畫面中發生著什么故事?
、缺磉_:你能用其中四、五個詞語描述這個畫面嗎?或者簡單講講在這里,發生著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詞語更好!
2、積累:
⑴練習背誦。
、萍w練讀、練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抛x這段話,指出出處——《煙臺的!贰
、埔龑ёx帖。重點觀察整體布局,行款的優美,每個字的間架結構。
2、練習:
⑴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⑵師小結。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⑴啟發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鄉參觀訪問,請你做個小導游,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
、浦该x題,明確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潘伎迹杭亦l有哪些特點?自己準備選擇哪方面介紹?寫好導游詞有什么要求?
、茖W生討論后寫出導游詞。
⑶分組分方面練習介紹。
、雀鹘M推薦出“優秀小導游”上臺介紹。請幾個同學演游客。
3、評議小結。
《練習一》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數學書p5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除數是整十數除法口算和筆算的計算能力;
2、 進一步加強學生除法運算的正確率,數步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培養認真負責的態度,提高學生計算的品質;
3、 進一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除法運算的能力和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用電腦出示練習一第1小題。
出示題目時,最后一行一行出示,指名學生出結果。然后出示下面一行后進行小的比賽,把結果寫在自己的本子上,最后看誰算的快而正確率高?梢宰寣W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2、電腦出示第5題
先讓學生觀察,發現這兩道什么特點,然后指名學生回答。
最后可以采用火車接龍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二、筆算練習
1、出示練習一第2題。
先指名學生說說各題的商是幾?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再讓學生來計算,驗證試商的正確性。
2、完成練習一第3題
學生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并說明要驗算,注意自己驗算的方法和格式。選擇兩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可以選擇容易出錯的學生,這樣有利于集體糾正)集體點評后,同桌互相校對,并指出錯誤的地方。同時說一說,在計算整十數除法的注意點。
三、解決實際問題
完成練習一第4題。
讓學生自己看書,然后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四、填表規律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填表,再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體會“商不變的規律”
五、思考題
。1)讓學生自己默讀題目,然后思考分析題意;
。2)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然后集體交流;
。3)通過交流,集體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解決問題,讓學生完全明白題意,知道怎么解決問題。
注意: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第1次轉換起恰好發生在5時,經過10分也就是經過600秒,那么這600秒里轉換的次數是600÷30=20,然后加上5時發生的1次總共是20+1=21次。
六、課堂小結
總結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
七、完成《課堂練習》
《練習一》教案 篇11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注意積累背誦古詩;誦讀理解古詩,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詩歌所寫的內容。
。2)引導學生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
都是以“風兒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碧岢鲆蓡,以“風兒已從那里走過”收尾。
(3)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旁邊的插圖,進一步理解詩歌。
。4)你能模仿這兩小節續寫這首詩歌嗎?充分展開想象,注意觀察插圖。
學生自由續寫。
同桌相互交流,小組交流。
(5)指名交流,選擇寫得好的師范讀鼓勵。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過的古詩有很多,指名背誦幾首。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帶有“風”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組交流,共同回憶。
。3)將全班分成兩組,比比哪一組背得多。
。4)選擇其中的一兩首齊讀背。
二、小結
在課外注意古詩的積累,還可自己嘗試著寫一些簡單的詩歌或兒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古詩。(教師正音)
2、指名讀古詩,齊讀古詩。
3、簡單介紹古詩的作者。
4、仔細觀察古詩邊上的插圖,圖詩結合,嘗試著理解。
分小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拔。
從這首古詩中,你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6、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認讀要寫的一段話。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師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指導學生書寫。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認真描紅。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三、小結
作業:抄寫古詩;寫習字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啟發談話:當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就要向別人請教。那么,請教別人要注意什么呢?
(2)指名讀題,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
2、指導。
。1)回憶自己遇到過的請教別人的生活場景。(指名說)
。2)不同的說話方式帶來的結果相同嗎?
體會請教別人的方法的重要性。
(3)選擇下面的實例,想想應該怎么說,怎么做。
分組練說推薦理由。
。4)每組推薦代表發表講話,師生評議。
3、反饋。
二、教學第五題
授后小記:
《練習一》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 在括號里填上時態助詞“著”、“了”、“過”。
4.給句子加標點符號。
5.熟記成語。
6.口語交際:學會請教別人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學習使用鋼筆字描紅。
2、 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 在括號里填上時態助詞“著、了、過”。
4、 給句子加標點符號。
5、 熟記成語。了解成語的意思,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題目要求。
2.指導。
(1)朗讀這段話,說說這些鋼筆字的特點。
(2)默讀這段話,想想楷書的運筆方法。
3.練習。
(1)描紅觀察整體,注意一氣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體會整體章法。
4.反饋。
(1)評議學生作品。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寫。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題目提出幾個要求:①找出錯別字,②把正確的字寫在后面括號里。
2.指導。
(1)讀句子,句中有幾個錯別字?
(2)依據句意,畫出錯別字。
(3)引導學生理解字義,口頭糾正。
3.練習。
(1)學生默讀句子。
(2)糾正錯別字,如:“帶”應改為“戴”,“帶”作為動作是隨身拿著的意思,“戴”是把東西放在人的頭上、臉上或胸前的意思。
帶(戴) 像(向) 已(以) 頌(誦)
4.反饋。
(1)指名學生上黑板改錯。
(2)集體評議。
(3)用錯的字重新組詞,加深印象,如:帶(帶領)。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讀題。
(2)說明本題的要求,在括號里填上“著”、“了”、“過”。
2.指導。
(1)出示句子,指名學生逐題朗讀。
(2)想一想:憑借語感每句話中該用哪個詞?
3.練習。
(1)動筆選填“著”、“了”、“過”。
4.反饋。
(1)檢查學生填寫的詞是否正確。
(2)同桌互改。
(3)指名讀句,進一步體會“著”、“了”、“過”的用法。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集體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復習逗號、句號用法。
(2)認識書名號和“<>”。
(3)書名號在什么情況下用?
(4)舉例:“他的文章在《小學生學習報》上發表了。”
(5)“小學生學習報”為什么要加上書名號?(“小學生學習報”是一種報刊的名稱)
3.練習。
(1)讀第1~3句,把該用書名號的地方用上書名號,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巡視檢查。
4.反饋。
(1)三個人各在黑板上給句子加上標點。
(2)集體批改,糾正錯誤。
(3)抄寫句子,并加上標點,注意書名號的書寫格式。
(4)小結:表示書籍、文件、報刊、文章等的名稱用書名號。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
要求是熟記成語。
2.指導。
(1)正確朗讀成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韻句連讀,每排兩個成語連讀。
(3)說說你了解的成語意思。
(4)教師說出學生不懂的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誦讀記憶,形成積累。
(2)同桌互背。
(3)對背,如一人讀“鐵面無私”,另一人背“執法如山”。
4.反饋。
(1)“開火車”朗讀。
(2)成語填空。
鐵面無( ) 執法( )山( )( )在后
( )( )在前一( )不( ) 扶( )濟( )
排( )解( ) 見( )勇( ) ( )義( )言
唯( )是( ) ( )人( )賢( )( )清風
(3)教師說意思,學生說出成語。
(4)記成語競賽,看誰先記住成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口語交際:學會請教別人
課前準備: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的題目:學會請教別人
2.讀一讀,明確口語交際的兩點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導
1.讀一讀每題的文字。
2.打幻燈,啟發合理想像,思考:在這幾種場合怎么向別人請教?
三、練習
1.自由練說。
2. 指名試說。
3. 同桌根據人物年齡、身份的不同互相練說。
4.教師巡視,進行個別糾正與輔導。
四、反饋
1.指名一學生說,評議有沒有達到兩點要求。
2.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3.評議。(說話是否清楚,是否有禮貌)
4.評價小結。
我們向別人請教問題,要把請教的問題說清楚,同時還要注意有禮貌,稱呼要符合別人的身份,要用“請”、“能告訴嗎”,最后還要說聲“謝謝”。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