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
《練習3》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用鋼筆描紅。
2、對歸類簡體字,讀一批繁體字。
3、將句中加點的詞改成重疊式,再讀一讀。
4、將關聯詞語分別用到3個句子中。
5、熟記12個成語。
6、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
7、寫毛筆字:“土”、“牛”。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寫字;2、熟記成語。
教學用具:小黑板、掛圖
教學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激趣導入
師:第三單元幾篇課文學完了,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做一些習題鞏固一下,相信大家一定會學得更好。
2、教學第一題
(1)審題。
指名讀,明確要求。
(2)指導。
①指名讀,②生細細觀察每個字的起筆、主筆,③學生找出難寫的字,說說難在什么地方,④師指導寫“唯”、“裝”。
(3)練習
學生描紅,師及時小結,學生再仿寫。
(4)反饋
3、教學第二題
(1)審題。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
①分別讀出左邊簡化字。
②一一對應真情為之后再讀。
③讓學生觀察相對應的繁簡字,說說它們的異同。
4、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指名讀,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指名讀。
②要求學生將“認真”改成重疊詞。
③比較改后與之前的異同。
④能否將“認真”改成“認真認真”,為什么?
⑤教師歸納做題方法。
(3)練習。
①讓學重用上面的方法做并驗讀2、3句。
②教師根據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
(4)反饋。
第二課時
1、復習檢查
(1)讀簡體字與繁體字。
(2)讀讀書中第3題。
2、教學第四題
(1)指名讀,明確要求。
(2)指導。
①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②請學生思考:“天氣冷”和“爺爺晨練”這兩個關系。
③哪一組關聯詞語符合這樣的關系。
④考慮放在什么位置。
⑤指名讀,檢驗。
⑥教師歸納方法:一分析,二選擇,三讀句。
(3)練習。
讓學生用上述方法自行練習下面兩題。
(4)反饋。
讓學生匯報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
3、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幫助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①讓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可查字典。
②教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讀,理解意思。
(3)練習。
①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②同座位練習背誦。
③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①指名讀。
②集體齊背、指名背。
第三課時
1、復習檢查
指名學生背誦成語。
2、教學第6題
(1)審題。談話揭題,介紹自己喜歡的節目。指名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教師進一步明確要求。
(2)指導。
①你們經常看的節目有哪些?
②其中你最喜歡的節目是什么?
③你為什么喜歡它?它有什么不同之處?
④指名匯報。
⑤當時的情景怎樣?你自己根據回憶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描述一下。
⑥指名說,或小組推薦。
(3)練習。
學生列寫提綱,學生按提綱的內容及順序準備說一段邊疆話。
指名匯報。
3、教學第七題
(1)出示帶有“土”、“牛”偏傍的字。
(2)指導書寫。
(3)練習(師指導)。
(4)反饋(師評點)。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2
《練習5》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
3、讀一讀對韻歌。
4、給下面的文字加上標點符號。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小詩《問到底》
7、口語交際:給家鄉環保提建議8、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給家鄉環保提建議
[作業 設計、安排]
[課內]
習題二~四題
[課外] 練習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用鋼筆描紅。
2、練習輕聲的讀法,正確區重音和輕聲。
3、讀一讀對子,培養語感,理解對子的大體意思,并練習對對子。
4、加標點,學習頓號的用法。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讀貼,注意這句話中每個字的筆畫各布局。
對重點字進行指導
3、練習描紅
反饋、評點、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分小組讀讀議議,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有什么異同。
(2)討論完后,請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說討論的結果。
(3)請同學讀一讀,注意把輕聲讀好。
(4)再讓全班同學讀一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一讀,標出自己讀得可能不夠準確的字詞。
(2)讓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或請教別人解決,也可以查字典解決。
(3)理解后再請同學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清麗雅致的校園生活情味。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2)用鉛筆給這兩個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3)分小組討論正確答案。
(4)指導,歸納總結。
(5)讀一讀。
3、練習
今天媽媽從超市里買了蘋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開學了我來到商場的文具部買了尺子鉛筆橡皮盒等嶄新的文具
4、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熟讀成語。
2、讀一讀《問與底》這首小詩,理解詩意。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請學生讀成語,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2)糾正讀得不正確的成語,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強人意”這兩個成語。
(3)再請學生正確朗讀。
(4)讓學生說說這些成語中自己已經大體理解的成語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語請教別人。
(5)讓學生自己再讀讀,找找這些成語有哪些共同之處。
(6)齊讀成語,讀出成語歌的韻味。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小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討論這首小詩的意思。
(3)理解詩意,再請學生讀,聽聽他是否讀得好。
(4)全班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3、練習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給家鄉的環保提建議。
教學口語交際
一、課前準備
到生活環境中進行污染源調查,有條件的可延伸到農村和野外。
二、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話題:給家鄉環保提建議
(2)學生自讀課題要求。
3、指導
(1)引導學生閱讀書上的要求
(2)指導學生說說書上的要求。
(3)指名說說調查到的情況
4、練習
(1)根據學生調查的內容,組成討論小組。
(2)請小主持人來主持討論交流。
(3)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4)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對大家說說調查到的環保情況。隨機指導。
(5)學生交流發言。
5、強化。
(1)要求學生將調查的結果和建議加以整理,再當眾說一說。
(2)寫一份建議書。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3
《練習4》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用鋼筆描紅。
2、看圖認識部首。
3、詞語搭配。
4、讀句子,再分別照樣子寫句子。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三句名言。
7、推薦一本好書。
8、學寫筆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準備推薦的書
[主要板書計劃]
推薦原因
推薦一本好書談感受體會
[作業 設計、安排]
[課內] 習題二~五。
[課外] 練習冊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2、用鋼筆描紅。
2、看圖認識部首。
3、詞語搭配。
一、教學第一題。
1、指導。
(1)認讀這段話。
(2)用手指在桌上寫,體會書寫方法。(3)觀察書中的語段是如何做到書寫整齊的。
2、練習。
3、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看最左邊的四幅圖,分別說說它們是什么。
(2)再讓學生觀察中間一豎行的古文字分別和相對應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3)比較每組的古文字和部首,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4)說一說圖形、古文字、部首三者之間的聯系。
3、練習。
4、課堂作業 。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A用小黑板出示上面兩行詞語
B指名認讀
C口頭將括號里能與前面搭配的詞語找出來。
D組織討論:為什么能搭配?
E你是用什么方法來確定的?
F總結方法:一搭、二讀、三選。
3、練習
(1)后面四小題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選擇。
(2)根據自練情況,教師進行針對性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4、讀句子,再分別照樣子寫句子。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三句名言。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文中的兩句話。
(2)指讀兩句話。
(3)說說“捧、貼、邁、踏”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4)同一組的兩個動作順序能否調換?
(5)“捧”和“貼”是一個人的舉動嗎?這兩個動作之間有間隔嗎?“邁”和“踏”呢?
(6)小結:像這樣具有兩個連續動作的句子叫連動詞。
3、練習
(1)引導學生上臺做出兩個連續的動作,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觀察,醞釀用詞。
(2)根據臺上同學的表演寫出連動詞。
4、反饋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成語。
(2)理解成語的意思,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
(3)仔細想想,每一橫行的兩個成語在意思上有什么關系?
3、練習
4、反饋
(1)指名讀
(2)指背。
(3)齊背。
教后感:
教學時讓學生讀準字音,弄清大體意思,看成語間的聯系,最后反復誦讀、熟記。這里還可以組織一個“成語速記比賽”。增加他們的詞匯量。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自讀三句名言。
(2)指名試讀
(3)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分別講解三句名言的意思。
3、練習。
(1)自由讀
(2)指名讀,也可開火車讀
(3)練習背誦
3、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通過推薦一本好書,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認識能力.
一、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說說這次的要求是什么?
(考慮自己最喜歡的書是什么,想想為什么喜歡,說出喜歡的原因)
二指導
1同學們一定喜歡看書,說一說你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
2你為什么喜歡它?(和同桌互說)
3指名說一說
4讓學生根據要求列好提綱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
原因:
我的感受,體會:
三練習
1學生列提綱
2讓學生按提綱的內容準備說一段連貫的話
3指名說說,其他學生隨時提問,讓他解答.補充
4總結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4
《練習6》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用鋼筆描紅;
2、認識繁體字;
3、選詞填空;
4、照樣子寫句;
5、熟記成語;
6、讀背古詩《望岳》
7、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8、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目標中的3、4、5(重點)
目標中的7(難點)
主要板書計劃:
奇思妙想
發現的源泉
作業 設計、安排:
課內:完成練習一~五
口語交際:說說奇思妙想
課外: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用鋼筆描紅;
認識繁體字;
選詞填空;
照樣子寫句;
熟記成語;: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復習描紅要求
2、指導描紅
3、描紅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讀對照,認識繁體字
3、同桌互讀
4、指名朗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明確要求(選詞填空)
2、學生自讀
3、交流反饋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明確要求(照樣子寫句)
2、例句指導,例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寫清了說時的神情。
3、學生照例寫句子。
4、反饋交流。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明確要求(熟記成語)
2、讓學生反復讀
3、熟讀記憶并說說成語大體意思。
六、作業 :
練習3、4做在2號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
一、學第六題
1、審題明確要求(口語交際:漫話奇思妙想);
2、說說”奇思妙想”有什么意義;
3、在小組里全合作說說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勵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二、學寫毛筆字(略)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5
《練習2》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把字寫正確、端正、美觀。
2、看圖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會讀對韻歌。
5.熟記成語。
4、學會修改病句。
6.口語交際:介紹世界名城。
7.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指名讀題目,弄清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句子。
(2)我們在描紅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一要注意字的筆順,二要注意每個筆畫要一筆成形
3.練習。
(1)學生各自在書上描紅。
(2)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1)展示描紅好的同學的字,并進行表揚評點。
(2)指出存在問題,進行矯正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弄清題目要求。
(先要看圖,了解象形部首字的演變情況,然后分別寫出疏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出示馬的圖片。
(2)古代人用什么樣的文字來表示馬呢?請同學們看書。
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有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來的,部首也是如
(3)由圖畫上的馬演變成文字“馬”,這中間有什么聯系嗎?
(4)用以上的方法教學其他三個部首。
(5)教師小結:“馬”、“牛”、“羊”和“魚”這幾個部首原來都是象形字,由這部首組成的字,大都與它們各自代表的事物有關。
過渡:下面就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哪些漢字屬于這些部首。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指名讀題,明確要求:讀一讀。
2.指導。
(1)這是一首對韻歌。指名讀第一組。
(2)讓學生找出詞義相反或相關的詞語
(3)板書:
來——往去——回
雨雪——風雷松梢——竹葉
馬會
草舍——柴扉
(4)小結。
把一些詞義相反或相關的詞語放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對韻
(5)指名讀第二組。
(6)讓學生弄清這組中含一個三字對(前兩行第三行),一個五字對(后兩行)。
(7)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朗讀。
3.練習。
(1)指名個別讀。
(2)齊讀。(讀熟)
4.反饋。
(1)同桌同學互查。
(2)指名朗讀。(教師及時矯正)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復習修改病句的方法。
(先讀句子,找出病因,然后著手改,正確運用修改符號)
(2)出示第一個病句:
同學們的臉上洋溢著愉快的心情。
①找出病因:“臉上”與“洋溢……心情”搭配不當。
②應改為:同學們的臉上現出愉快的笑容(或表情)。正確運用修改符號)
3.練習。
(1)學生各自在書上修改其他三個病句
(2)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1)學生個別匯報修改病句情況。
第二句:“數量”可以“增加”,但“質量”不好”增加”。應改為:這幾年來,中國畫創作的數量顯著增加,質量也顯著提高了。
第三句:“兩千年前新出土”說法不通。應改為:博物館里展出了新出土的兩千年前的文物。
第四句:“基本上”與“完全”互相矛盾,應刪去其中一個詞語。
(2)及時糾正學生中改錯的句子。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成語,要求能邊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的意思。
(2)教師范讀。
(3)同桌的同學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習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不一定要按成語的順序說,可以由自己挑著說)
(5)讓學生想想每組的兩個成語有什么關系。(意思相近)
例如: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3.練習。
(1)自由練讀。
提示:每組后一個成語都是“X天X地”,讀起來押于熟記。
(2)同桌的同學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六題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要查閱相關資料,并收集整理一部分內容時說給學生聽。
1.審題。
(1)談話揭示話題:介紹世界名城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①選擇一座世界名城,②聽老師講有關材料,③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向同學們作介紹。
2.指導。
(1)你知道世界上的哪些著名的城市?
(2)你對它有些什么了解?(可相互補充)
(3)聽老師給大家說說有關X X城市的情況,可作點簡單記錄。
匯報所列提綱,大家給予指導。
自己準備口述。
組討論。
組選一代表作匯報。
對學生的匯報進行點評
第七題(略)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這個練習共安排了5道題目:
1.學用字詞句
這道題目把學習”字詞句”與”理解、積累、運用“巧妙地結合起來進行練習,使學生對表示顏色的詞有進一步的認識。
2.學寫鋼筆字
重點把握好“駕、碧、望“這三個字的結構。
3.讀讀背背
八條成語都是以“有”字開頭的,讀起來押韻上口有節奏感。
古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該詩語言明白淺顯卻意味深遠。
4.口語交際
此項練習的話題是同學們感興趣的春游活動。
5.學寫毛筆字
本次的練習是“撇折”。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表示顏色的詞語,寫好鋼筆字,熟記8個成語和記誦古詩《清明》。
2.說話練習和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學習并靈活運用表示顏色的詞語,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部分(學用字詞句)
1.自讀短文,用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2.交流找出的詞語。
3.指名朗讀,邊讀邊想象天空的美麗。
4.去掉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朗讀,體會其作用。
5.指導朗讀例文。
6.回憶我們生活或學習中積累的表示顏色的詞語。
7.用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說一句話。
8.自讀教材所給的那段話,填空。
9.討論交流:為什么填這些顏色的詞合適?
10.指導學生朗讀。
11.齊讀。
二、教學第二部分(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駕”,“碧”,“望”這三個字。
(2)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到的描紅要求和寫字要求。
(3)指導書寫“駕”。
①出示“駕”,引導學生觀察它的結構。
②教師在黑板上示范寫“駕”字,提醒學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開。
③學生練習描寫“駕”。
④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寫“碧”和“望”字。仿寫時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動筆寫。
3.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教師個別進行輔導,教室里要保持安靜,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練字。教師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4.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學生書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部分(讀讀背背)
1、熟記成語
(1)審題
(2)指導
①學生自讀八條成語
②教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讀
④理解八個成語的意思
(有難度的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①學生自由練讀
②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
①集體齊背
②指名背
2、背誦古詩《清明》
(1)指名讀題目。
師生談話: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在清明節人們一般會做什么呢?
(2)學生自己試著讀古詩
(3)學習古詩
①讀詩的前兩句,討論:在清明節人們都要去憑吊死去的親友。詩人此時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的前兩句,讀出詩人哀傷苦悶的心情。
③于是詩人想到用酒來排解此時的憂愁,可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歸來的小牧童。詩人會問他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讀讀詩的后兩句,結合插圖說一說。
④看到遠處飄揚的杏花酒家的招牌,詩人的心情又會發生什么變化?請你通過感情朗讀表現出來。
(4)練習
學生自讀,自背
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四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寫毛筆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讓學生說出筆畫的名稱(撇折)
(3)指導書寫“撇折”
“東”的撇折寫時要藏鋒起筆,向左撇出,至折出筆鋒向右橫出,頓筆回鋒收筆。“會”的撇折與“東”略有不同:藏鋒起筆,向左撇出,至折出筆鋒向右橫出順勢變挑。
(4)學生練習描寫“撇折”
(5)指導書寫“東”和“會”
3、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1.審題
2.指導
(1)讀懂題目,知道這個題目提出的要求。
(2)分組討論,這次春游去哪兒,可以安排那些活動,春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3)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小組長匯報,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
(4)每位同學自由練說
(5)同桌相互練說
3、練習
(1)小組里選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學作介紹
(2)全班同學討論,評議,對說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對說得有問題的同學給予糾正和指導。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1.復習本單元部分生字新詞,指導練習1—2題。
(1)用卡片復習以下詞語,讀準音,說出帶點字及詞語意思,對易錯的字提示點撥。
迷惑不解 眼花繚亂 爭先恐后 畚箕
不可開交 大汗淋漓 不由自主 硬幣
毫不氣餒 通宵達旦 嘔心瀝血 斥責
堅持不懈 挑燈夜讀 舉世矚目 靈感
(2)完成作業本1、2兩題。教師巡視,了解作業情況。
(3)檢查。
①第1題要求學生逐組口述,說出形近字的讀音區別、字形區別,各組成什么詞及詞的意思。
②小黑板揭示第2題答案,核對訂正。
(堅持不懈無計可施不由自主一事無成)
2.指導練習第5題。
(1)怎樣給一段話加標點?(回顧已學的課文,在課堂討論基礎上歸納:①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②弄清這段話應該有幾句。——一句話只有一個主語,講一個主要意思。③根據短文意思確定加。?!……或。)
(2)默讀這段話,弄清楚內容,用鉛筆在書上斷句。(其他標點先不管。)交流。議論理由。
(3)根據意思,確定標點。(在書上加。)檢查,核對。有爭論的說出理由。
(4)鞏固方法,完成作業本第5題。
3.指導練習第6題。
(1)說出“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示分句間什么關系。(轉折。)用上這個關聯詞說一句話。(評價:①運用是否正確?②句子的內容有無積極意義?)
(2)指導運用“只要……總是……”。
①黑板揭示例句。“只要下定決心,努力改正,缺點總是可以克服的。”
②認識例句表示的關系。克服缺點的前提條件是什么?通過哪個詞表示?(只要。)“總是”連接什么?(在這個條件下的結果。)
③仿照例句,口頭運用“只要……總是”說話。
(3)完成作業本第6題。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4題。
(1)指名讀題、審題。說出題目有哪幾個要求。(①重讀課文。②思考各篇課文的寫作目的。填空答題。)
(2)速讀三篇課文,思考各篇課文寫作目的。小組討論——課堂交流——完成作業。
參考答案:
《數雞》贊頌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使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富裕。
《梳羊角辮的小姑娘》贊揚小姑娘做事認真、實事求是、誠實、有禮貌、樂于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品質。
《才能來自勤奮》說明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來自勤奮的道理。
2.指導練習第3題。
(1)審題,明確題意。(要點:①在填空格里填上表示動作的詞。②體會填上的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即這些詞表達出什么。)
(2)按課文內容填上動詞。交流檢查。
(3)指導理解填人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讀(1)、(2)兩句,說說填人的動詞都是描寫什么的。
(描寫我怎么數雞的。)
②怎樣的“數”叫橫數豎數?請演示動作。
聯系句子說話,這個詞寫出了什么?(由于雞太多,我反反復復努力數雞。)
③動作演示“開門”、“放”一只、“數”一只。說明這些動詞的作用。(寫出了無論如何要把雞數清楚的態度。)
④運用學到的方法,了解動詞描寫什么。(想象或演示動作,體會作用o)說說第(3)句動詞的作用。(寫出了小姑娘用盡力氣幫助售貨員推車。)
(4)小結。說出這道題的訓練有什么意義。(閱讀時要注意體會詞語對句子表達起的作用;寫作時要準確用詞。)
3.指導閱讀短文。(第7題)
(1)審題。閱讀這篇短文有哪幾個要求?(①聯系句子,解釋多義字“焦”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②領悟〈拔苗助長〉的寫作目的。)
(2)復習“單元學習提示”,怎樣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理解內容,再體會寫作目的,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閱讀短文,理解內容。
①劃出解釋題目的一句話,說出什么叫“拔苗助長”。(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幫助它長得快些。)
②那個農夫為什么要拔苗助長?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是沒有長高嗎?(是說長得慢,人們發現不了,看上去好像沒長高。)
“焦急”是什么意思?
③“拔苗助長”的結果怎么樣’禾苗為什么會枯死的?(違背廠禾苗生長的規律。)
(4)完成作業本習題7。
(5)檢查。
a 為什么取③?選項①、②錯在什么地方? (選項①、②對中心的理解停留在寓言故事本身的人和事上,選項③指出了寓意,有普遍指導意義。)
b.交流“焦”在句子中的意思。
參考答案:①焦急:著急。②燒焦:指火力過猛,衣服呈現黃黑色,發脆。③花兒快烤焦:指失去水分、枯萎。(學生答案只需意思接近即可,課后再查字典驗證。)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8
之一
佚名
第一課時
1.復習本單元部分生字新詞,指導練習1—2題。
(1)用卡片復習以下詞語,讀準音,說出帶點字及詞語意思,對易錯的字提示點撥。
迷惑不解 眼花繚亂 爭先恐后 畚箕
不可開交 大汗淋漓 不由自主 硬幣
毫不氣餒 通宵達旦 嘔心瀝血 斥責
堅持不懈 挑燈夜讀 舉世矚目 靈感
(2)完成作業 本1、2兩題。教師巡視,了解作業 情況。
(3)檢查。
①第1題要求學生逐組口述,說出形近字的讀音區別、字形區別,各組成什么詞及詞的意思。
②小黑板揭示第2題答案,核對訂正。
(堅持不懈無計可施不由自主一事無成)
2.指導練習第5題。
(1)怎樣給一段話加標點?(回顧已學的課文,在課堂討論基礎上歸納:①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②弄清這段話應該有幾句。——一句話只有一個主語,講一個主要意思。③根據短文意思確定加。?!……或。)
(2)默讀這段話,弄清楚內容,用鉛筆在書上斷句。(其他標點先不管。)交流。議論理由。
(3)根據意思,確定標點。(在書上加。)檢查,核對。有爭論的說出理由。
(4)鞏固方法,完成作業 本第5題。
3.指導練習第6題。
(1)說出“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示分句間什么關系。(轉折。)用上這個關聯詞說一句話。(評價:①運用是否正確?②句子的內容有無積極意義?)
(2)指導運用“只要……總是……”。
①黑板揭示例句。“只要下定決心,努力改正,缺點總是可以克服的。”
②認識例句表示的關系。克服缺點的前提條件是什么?通過哪個詞表示?(只要。)“總是”連接什么?(在這個條件下的結果。)
③仿照例句,口頭運用“只要……總是”說話。
(3)完成作業 本第6題。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4題。
(1)指名讀題、審題。說出題目有哪幾個要求。(①重讀課文。②思考各篇課文的寫作目的。填空答題。)
(2)速讀三篇課文,思考各篇課文寫作目的。小組討論——課堂交流——完成作業 。
參考答案:
《數雞》贊頌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使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富裕。
《梳羊角辮的小姑娘》贊揚小姑娘做事認真、實事求是、誠實、有禮貌、樂于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品質。
《才能來自勤奮》說明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來自勤奮的道理。
2.指導練習第3題。
(1)審題,明確題意。(要點:①在填空格里填上表示動作的詞。②體會填上的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即這些詞表達出什么。)
(2)按課文內容填上動詞。交流檢查。
(3)指導理解填人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讀(1)、(2)兩句,說說填人的動詞都是描寫什么的。
(描寫我怎么數雞的。)
②怎樣的“數”叫橫數豎數?請演示動作。
聯系句子說話,這個詞寫出了什么?(由于雞太多,我反反復復努力數雞。)
③動作演示“開門”、“放”一只、“數”一只。說明這些動詞的作用。(寫出了無論如何要把雞數清楚的態度。)
④運用學到的方法,了解動詞描寫什么。(想象或演示動作,體會作用o)說說第(3)句動詞的作用。(寫出了小姑娘用盡力氣幫助售貨員推車。)
(4)小結。說出這道題的訓練有什么意義。(閱讀時要注意體會詞語對句子表達起的作用;寫作時要準確用詞。)
3.指導閱讀短文。(第7題)
(1)審題。閱讀這篇短文有哪幾個要求?(①聯系句子,解釋多義字“焦”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②領悟〈拔苗助長〉的寫作目的。)
(2)復習“單元學習提示”,怎樣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理解內容,再體會寫作目的,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閱讀短文,理解內容。
①劃出解釋題目的一句話,說出什么叫“拔苗助長”。(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幫助它長得快些。)
②那個農夫為什么要拔苗助長?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是沒有長高嗎?(是說長得慢,人們發現不了,看上去好像沒長高。)
“焦急”是什么意思?
③“拔苗助長”的結果怎么樣’禾苗為什么會枯死的?(違背廠禾苗生長的規律。)
(4)完成作業 本習題7。
(5)檢查。
A 為什么取③?選項①、②錯在什么地方? (選項①、②對中心的理解停留在寓言故事本身的人和事上,選項③指出了寓意,有普遍指導意義。)
B.交流“焦”在句子中的意思。
參考答案:①焦急:著急。②燒焦:指火力過猛,衣服呈現黃黑色,發脆。③花兒快烤焦:指失去水分、枯萎。(學生答案只需意思接近即可,課后再查字典驗證。)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5
【教學要求】
1. 學用字詞句,能聯系上下文正確字詞的意思。
2. 寫好鋼筆字,注意帶撇和豎筆畫的字怎樣寫才好看。
3. 讀讀背背,積累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
【教學重點】學用字詞句,聯系特定語境,在字典中選擇正確的意思。
【教學難點】理解讀讀背背中的成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用字詞句
1.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出示: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大家細細讀一讀,想想這句話里的“漾”是什么意思?
2.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個字?(查字典)
3.通過查字典知道“漾”字有兩種解釋,是哪兩種?(生言:水面輕微動蕩;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4.那你們想一想這句話里的“漾”字應該選擇哪種解釋呢?(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5.方法小結:一個字詞的意思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們應該結合上下文來理解這個字詞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含義。我們一起來做個練習。
6.小猴在讀童話書時遇到了幾個不認識的字,你能幫他查查字典找到確切的解釋嗎?
7.出示句子,查出帶點字的讀音,指導生將語句讀通順。
8.小組討論帶點字應該字典中的哪種解釋。
9.集體交流——蔫:在這里比喻小象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這里是說小白兔胳膊上掛著的。
躡:在這里是指小彼得掂著腳尖動作很輕。
10.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你們學會了嗎?請試著用這種方法預習新課文中的字詞(師出示例句,供學生練習。)
第二課時
一、寫好鋼筆字。
1.觀察例字,思考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么寫才好看。
2.同桌交流歸納特點。
3.集體交流得出結論: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師板書范寫)
4.引導學生注意間架結構的特征,規范書寫。
5.學生描紅,用投影儀反饋指導。
二、讀讀背背。
1.這是一組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大家試著去讀一讀,不會讀的字查字典。
2.小組自學,把詞語讀準,讀連貫。
3.集體檢查,指導難點:廈、瓊、壑;曲徑通幽、眼花繚亂、玉宇瓊樓。
4.多種形式練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合作讀、賽讀)。
5.默讀詞語,對照圖畫思考他們的意思。
6.交流詞語的理解,師點撥難點—玉宇瓊樓:華麗精美的建筑物。
錯落有致:安排裝飾得很有規律。
曲徑通幽:彎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7.自由練讀詞語,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結合圖畫想象詞語描繪的情境。
8.反復誦讀直至背誦。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
1、復習學過的全部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認讀字形,讀準字音。
2、復習鞏固學過的18種基本筆畫和45個漢字,能正確書寫。學習熟字組成的新詞。
3、使學生知道要鍛煉身體,愛清潔,講衛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1——4題。
教學過程 :
一、提出學習任務。
我們已經學完了23個聲母,24個韻母(6個單韻母、9個復韻母、9個鼻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還學習了四聲和拼音。另外還學了18種基本筆畫,45個漢字。我們來復習一下,看誰學得好。
二、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韻母表,讓學生按單韻母、復韻母、前后鼻韻母的類別讀,并用卡片認讀。
2、讀整體認讀音節。
復習時為避免學生學得枯燥,可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如“送信”、“找朋友”等。
三、指導練習第2題。
在上一題復習韻母表的基礎上,比較形近、音近韻母第一行是形近韻母,看清字母形狀,不要讀錯。第二行是音近韻母,前后鼻音要區分清楚。
四、指導練習第3題。
1、卡片認讀學過的基本筆畫。
2、說說橫折鉤、豎彎鉤、豎折折鉤、豎彎、橫折彎鉤、撇點這6種筆畫的名稱。再想想這筆畫在什么字中出現過。如:橫折鉤(月、地),豎彎鉤(地、七),豎彎(四),豎折折鉤(馬),橫折彎鉤(九),撇點(女)。
五、指導練習第4題。
1、用卡片“開火車”認讀學過的生字。
2、看音節找漢字或寫漢字。
dì lì qī mǐ tǔ wǔ zhú fù
地 立 七 米 土 五 竹 父
mù yī yù nǚ ɡuǒ duō zuò
木 一 玉 女 果 多 坐
niú liù jiǔ sì shí rì
牛 六 九 四 十 日
3、讀讀寫寫題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5——7題。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讓學生獨立選一個表示圖意的字,可先圈起來,再填在作業 本上。
二、指導練習第6題。
讓學生先認認圖中的事物,再拼讀音節,把圖和音節連起來。答案是:樹葉、熊貓、蝴蝶、臺燈、手表、喜鵲、水牛。
三、指導練習第7題。
1、看圖,說說丁丁、冬冬是怎么做的。
圖1,丁丁每天做早操。
圖2,冬冬跳繩,鍛煉身體。
圖3,冬冬愛清潔,飯前把手洗干凈。
圖4,丁丁也講衛生,常剪指甲。
2、你和丁丁、冬冬一個樣嗎?做到的在圖下方打一個√。
3、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學生像丁丁、冬冬那樣,養成鍛煉身體、講衛生的習慣。
◆[2004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1
姚美英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拼讀音節,讀拼音寫出漢字。
2、能區別同音字、形近字,并組成詞語。
3、根據例句把句子寫具體,會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能看圖把每幅圖意補寫完整。
重點:
音近字、形近字的比較練習,懂得如何把句子寫具體以及怎樣修改錯句。
難點:
修改錯句和看圖補寫句子。
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一教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讀拼音寫出漢字。
2、能區別同音字、形近字,并組成詞語。
3、根據例句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
一、讀拼音寫字
1、自己拼讀音節,指名拼,評議正音
2、填寫,
3、指名板書,校對
4、同桌批改
二、區別形近字、同音字
1、自由說說每組兩個字在音形義上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或相近。
2、給每個字口頭組詞
3、劃去不能搭配的字
4、校對
三、比一比,在組詞
1、自己比較每組字的相同點、不同點
2、反饋,得出結論:
下面一行字是上面一行字加偏旁而來的,說說這個偏旁與字的意思有什么聯系?
3、口頭組詞
4、書面完成,同桌交換批改。
四、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1、讀例句,比較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寫得好?好在哪里?具體在哪里?。
2、指名說,
3、口頭填空,自由說——指名說,評議
4、書面完成
5、小結:我們把句子寫具體可以在“什么”的前面加上“怎么樣”的詞語。
五、作業 :
作業 1——4
第二教時
課時目標:
1、會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2、能看圖把每幅圖意補寫完整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本單元詞語
二、讀一讀,把句子寫下來
1、讀第一句,理解題意
明白每一行都是按字——詞——句的順序排列的
2、學習第一句
a、讀一讀
b、說說“明亮”是有哪幾個字組成的,“明亮”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說明什么?
c、抄寫第一句。
3、按學習第一句的方法學習二、三句。
三、說說下面幾句話錯在哪里,改正后寫下來
1、讀三句話,想想錯在哪里
2、指名說,錯在哪里,為什么是錯的,正確的應該怎么說?
3、反饋:
第一句:把“春天”改成“夏天”,或把“荷花”改成“桃花”
第二句:刪去“和白楊樹”,在“梨樹”前加個“和”
第三句:刪去“月亮和”
4、書面完成
四、看圖,把每幅圖下面的話補寫完整
1、讀題,了解題意,明確要求
2、仔細看圖,看懂圖意
3、想想每句話應補寫什么,才能連成一段完整的話。
4、補寫
地方飛過海釀母菌,沒,那么點忐忑后飛過海發揮
5、交流反饋
五、作業 :
作業 本作業 5——7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2
佚名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地看拼音寫詞語,能根據意思寫出詞語,進一步理解和積累本單元的詞語。
2、訓練正確地進行多種病因修改;體會排比、比喻、擬人句子的作用,積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樣句寫句子。
3、讀懂短文,積累好詞佳句,劃準中心句,能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并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
完成第1、2、4、5(1)(2)題,繼續理解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難點 :
準確修改病句,歸納說理。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指導并完成1——3題,掌握積累好詞語的知識要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講清目標
進一步落實本單元“積累好詞語”的訓練要求,理解積累本單元更多的詞語。
二、看拼音寫漢字
1、學生獨立做,指名板演
2、反饋訂正
三、根據意思寫詞語
1、完成書中練習中的4個詞
2、補充下列解釋:
1)青綠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動。
2)招引朋友、同伴。
四、照樣子寫詞語。
家家戶戶AABB:
活動活動ABAB:
閃閃亮AAB:
金亮亮ABB:
五、修改病句。
1、小黑板出示:
缺主語病句修改
1)從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3)讀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認識。
搭配不當的病句修改
1)聯歡會上的音樂歌舞真好聽。
2)天黑了,風雨越刮越猛。
3)小河兩岸蕩著醉人的桂花香。
4)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現的。
5)造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6)《養花》的作者是老舍寫的。
關聯詞語使用錯位的病句修改
7)由于建設社會主義,我們要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
8)即使你是天才,卻同樣離不開老師的培養。
9)盡管刮風下雨,民警總是站在馬路上,指揮來往的車輛。
2、出示題目——各自閱讀思考試改——四人小組議論,找出一類病因及修改辦法——個人修改訂正。
2、獨立完成作業 本上第3題,修改病句。
3、交流講評:說病因,講修改辦法及修改病句的結果。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完成4——4題。
2、積累佳句,劃出中心句,進行說理訓練。
教學過程
一、單元聽寫
二、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句子的寫法。
1、比較下列句子的異同:
1)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2)春風吹拂著你。
3)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4)桃樹、杏樹、梨樹都開滿了花。
兩組句子的一、二句,句子意思都一樣,但都是第一句生動,讀起來感到親切。把春風比作慈愛的母親的手,那多親切。把書上開滿了花,寫成花兒像人一樣,趕趟兒的爭相開放,又生動又有意思。
自由讀思考——同桌議論——全班交流——齊讀課文中樣句。
2、比較下面的句子與課文第四大段的異同。
春天是美麗的,充滿著活力。你看春天萬物蘇醒,小草泛青,花兒開放。春天給人們帶來希望和積極向前的力量。
相同:思想內容一致。
不同:課本中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很生動很形象,也很容易懂,句子寫得很美。課文中第四段讀起來有勁,越讀越想讀。
自讀——互議——交流——齊讀——小結
(教師簡略講述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句式)
三、閱讀短文
1、閱讀短文,在文中劃出“驚嘆不已”、“前俯后仰”、“津津有味”、“悠閑自得”的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詞語的意思。
2、第二次閱讀,劃出中心句,校對說理。
3、指名讀短文,思考第3小題。
出示說話訓練的借用句式和詞匯:
之所以……是因為……既……又……只有……才……
自由說——指名說——評議學說
四、課堂練習
完成課堂作業 本
五、補充練習
1、《教學參考書》63-66頁
2、模仿第4題寫句子:
1)夏天的太陽像。
2)西北風像。
3)滿天的星星。
4)當烈日炎炎的時候,樹木為我們;當我們;當工廠喧囂的噪音向城市襲來時,樹木為我們,綠葉你真是。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拼音練習: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讀背訓練:讀出韻味,有感情,并背誦。寫字訓練:寫左右結構的字。口語交際訓練: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要求】
1、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
2、照樣子練習寫左右結構的字。
3、熟記4條成語和《三字經》摘句。
4、觀察秋天的變化,動手畫畫或寫句子交流。
5、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借讀拼音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各自試讀題目。
(2)引導學生分角色讀。
(3)引導學生將形狀部分像的字母連起來。
(4)根據對話整理出模樣差不多的大寫字母。
o--q u--v e--f
c--g m--n b--d
(5)整理不像的字母。
(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記呢?
3、練習。
(1)在書上練習
(2)教師出示小黑板讓學生練習: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2)指名對照認讀。
(3)出示填空題,讓學生在括號里寫出相應小寫字母。
f( ) g( ) m( ) q( ) d( )
4、反饋
(1)分小組競賽
(2)大小寫字母配對子
二、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讓學生清楚本題要求。
(2)復習寫字要求。
2、指導。
(1)指名認讀“動、散、都”3個字。
(2)引導學生說說字的結構方式及寫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導寫出“動”。
出示“動”字,學生觀察,注意觀察走的起筆和收筆。
(4)指導學生寫“散、都”。
3、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4、反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
1、熟繼成語。
(1)、審題。
(2)、指導。
①、學生自由讀4條成語。
②、教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讀。
④、理解4條成語的意思。
(3)、練習。
①學生自由練讀。
②同位練習背誦。
(4)、反饋。
2、學習《三字經》摘句。
(1)、審題。
①指名讀練習要求。
②說該項練習的要求是什么?
(2)、指導。
①、借助拼音自由讀。
②指名讀
③教師范讀
④講解意思
⑤教師、學生讀
(3)練習
①學生自由讀
②指名讀
③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4)反饋
①檢查朗讀
②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導學生把課前觀察到的有關事物,用自己的話說說。
(2)出示題目:秋天到了,你發現大自然有什么變化?(小組交流,討論,派代表匯報)
(3)練習:畫秋天,邊說邊畫
第三課時
一、口語交際
1、借助拼音讀題目
2、當我們有事,要向別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應該怎樣想別說呢?
3、李燕在背誦古詩時想請奶奶把電視聲音調小一點,他可能會對奶奶說什么呢?
4、小組討論試說
5、集體匯報交流
6、小組分角色表演
7、創設情景
在我們生活中還可能會遇到哪些事情?當你遇到時,該怎樣與別人交流,怎樣向別人提出自己的請求呢?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4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13
《練習2》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看”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學生積累同義詞和近義詞。
2、誦讀和熟記12個詞匯。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學會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連貫表達意思。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1、學習“看”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學生積累同義詞和近義詞。
2、學會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連貫表達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境。
(2)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比較用“看”和“緊盯”哪個更好。
(3)讓學生通過比較說出什么情況下用“看”,什么情況下用“緊盯”,并得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用“緊盯”的結論。
(4)學生讀出題中所列的“看”的同義詞、近義詞。
2、教學第二部分。
(1)鼓勵學生想想還有哪些和“看”意義相近的詞,然后說出來,看誰說得多。
(2)讓學生思考并說出各個詞的適用場合。
(3)要求學生說出幾個使用所列詞語的完整句子,體會這些詞在句中的作用和好處。
3、教學第三部分。
(1)讓學生讀題中的五個詞,進一步了解它們的意思,辨別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讓學生仔細閱讀五個句子,嘗試在空白處填上最恰當的詞語。
(3)教師評議,看詞語填得是否貼切、生動、準確、通順。
4、教學第四部分。
(1)學生讀八個成語。
(2)教師指出這些詞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讓學生在詞中找找看,拿不準的可以查查字典。
(3)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答案。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1) 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全班交流,教師,指導誰準字音。
(3) 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4) 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5)通過讀講成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查成成語詞典。
2、積累反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導。
(1) 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夢圓飛天》。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 讓學生說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 教師重點指導“浩瀚、腳印”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3、反饋。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根據課前準備,分別就是未來的衣食住用行展開暢想。
(2)分組推選同學上臺將自己對未來的暢想說出來,要求語言表達通順、流暢。
3、反饋。
三、教學第五題
1、出示學生優秀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
2、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感受。
3、審題。
4、指導。
(1)教師邊范寫邊講解“工、母”的書寫方法。
(2) 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再指導。
5、練習。
(1)學生再次繩其祖武,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第一范文首頁>>>>>>www.jcsycorp.com
第十冊《練習2》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要求:
1、讀懂小芳和爸爸的對話,了解有關磁懸浮列車的知識,并為句子加標點。
2、學習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同一種意思。
3、寫好鋼筆字,知道類似的半包圍結構的字被包圍的部分要略伸出來一些。
4、熟記八個詞語和詩歌《真知》。
5、學習續編童話故事。
6、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處處留心、說說寫寫
教學準備:
磁懸浮列車的知識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境:爸爸帶小芳坐了一次磁懸浮列車,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懸浮列車呢!
(2)讓學生自由練習讀爸爸與小芳的對話。仔細分辨哪幾句是小芳說的,哪幾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斷提示語的位置。
(3)請學生回憶:如何根據提示語的位置來加標點。
(4)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加標點的練習,教師巡視。
(5)全班集體訂正。
(6)學生默讀爸爸與小芳的對話,思考:通過和爸爸的交談,小芳對于磁懸浮列車有了哪些了解呢?請學生談談。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這樣多提幾個“為什么”
2、教學第二部分
(1)磁懸浮列車的速度極快了,每小時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懸浮列車,說了什么,又是怎么說的呢?請學生練習讀一讀小芳說的話,要讀出小芳興奮的心情。
(2)小芳的話突出了磁懸浮列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車速快。思考:為了表現列車的快,還能怎么說?
(3)學生自由練說,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寫好鋼筆字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通過談話讓學生明確練字的重點。
2、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啟、戴、氛”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作出小結:“啟、戴、氛”這三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3)示范書寫“啟“。提醒學生注意:寫這三個字時,既要注意被包圍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鉤或橫斜鉤要寫得舒展些。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即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
(2)對于寫得不夠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練習。
讀讀背背
1、熟記詞語。
(1)請學生說一說想怎樣學習詞語。
(2)請學生自主學習詞語。
(3)指名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指導讀準字音,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并體會每排兩個詞語再意義上的聯系。
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比喻學習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鉆研。
囫圇吞棗:把棗子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對所學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上天偏愛于勤奮的人們,付出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
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或找到竅門。
(4)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
2、背誦《真知》。
(1)出示詩歌內容,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試讀,相機正音。
(3)理解詩句意思。
學生再讀。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們要怎樣做才能獲取真知呢?
在小組內談談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4)指導學生正確斷句,讀出節奏。
(5)指導學生朗讀全詩,并能正確、有節奏、有感情地背誦。
(6)課外拓展:課后搜集同樣有關真知地詩句或名人名言等。
第三課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說說寫寫
1、審題
學生讀題,明確本次說說寫寫的具體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講述原《狐貍和烏鴉》的故事,討論:烏鴉會上當,狐貍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當狐貍再次遇到叼著肉的烏鴉的時候會怎么做?
烏鴉又會怎么應付呢?再想想,可能會有幾種結局呢?
(3)學生選擇一種自己覺得最合理的結局續編故事,分組練說,組員之間互相評議。
(4)每一組推薦代表到講臺上說,師生評議。
3、反饋。
同桌互相評改自己編寫的故事,再試說修改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