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劇《一件運動衫》(精選13篇)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1
時間:某一天
人物:康威先生、杰克、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服裝店女售貨員、修理匠吉特勒先生。
道具:屏風、桌椅、絨毛玩具狗、紅色新運動衫、暖瓶、杯子、新鞋、襪子、胡子等。
[場景一:康威老先生的家]
[屏風前面][康威先生坐在椅子上。旁邊有一只小狗]
[杰克上]
杰克:(自言自語地)大清早的,康威老先生叫我到他家去一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這位老先生一大把年紀了,又是一個人住。我呀,跟這位老先生住得最近,經常幫他做點小事情。照顧老年人,這是應該的。不大的功夫,到了。(杰克敲門,當當當)
康威先生:請進。
杰克:康威老先生,您找我有什么事?
康威先生:杰克,你來了。(指著腳)我的鞋子壞了,又沒有替換的,想把這雙舊鞋送到城里修一下。只好又麻煩你了。
杰克:沒關系,能夠幫您做點事我很高興。
康威先生:那就幫我送到城里的吉特勒鞋店去修吧,吉特勒先生的手藝最好。
杰克:您放心吧,交給我了。我來幫您脫鞋。
[兩人做脫鞋的動作]
[小男孩(著新運動衫)、小男孩的爸爸上,邊走邊說]
小男孩的爸爸:這次我們開車出來旅游,玩得高興嗎?
小男孩:高興!田園風光真是太美了。哎呀,就是跑得出了一身汗,太口渴了!
小男孩的爸爸:渴了?你先忍一忍,前面有戶人家,咱們去要口水喝。
小男孩:好的。
[二人止步,小男孩的爸爸敲門,當當當]
康威先生:進來吧,門開著。
小男孩的爸爸:老先生,你好啊!我們是過路的,口渴了,想跟您借口水喝。
康威先生:別客氣。暖瓶里還有熱水。
杰克:我給你們倒吧。
小男孩的爸爸與小男孩:(同聲)謝謝。
[杰克起身倒水,小男孩接過水,站在離小狗很近的地方慢慢地喝水,時而轉個身,吹口氣]
[杰克的眼睛盯著小男孩的運動衫,圍著小男孩轉了一圈]
杰克:(自言自語)好漂亮的運動衫啊。紅得這么鮮艷,上面還有這么好看的圖案。(面對觀眾)我要有這么一件運動衫,那該多好啊!
[杰克想像著自己穿上新衣服的樣子,向觀眾席走了幾步]
小男孩:咦?是誰在咬我的鞋帶啊?(低頭)哇,多么可愛的小狗。你這個小淘氣!
[小男孩將水杯遞給小男孩的爸爸,趕緊抱起小狗玩,小男孩的爸爸喝水]
杰克:(湊到小男孩的身邊)你這件運動衫是從哪里買的?
小男孩:在城里的商店里買的啊!
杰克:多少錢啊?
小男孩:一件才3元錢。不貴吧?
杰克:嗯,好買嗎?
小男孩:咳,怎么不好買?現在城里的貨架上全是這種運動衫,可流行了!
[杰克點頭,作思考狀]
[小男孩的爸爸放下水杯,拍拍小男孩的肩膀]
小男孩的爸爸:喝飽啦。咱們也該走啦!
小男孩(抱著小狗不放,扭動):不嘛,我想再跟小狗玩一會!
小男孩的爸爸:不行,時間不早了,咱們還要去打獵呢!
小男孩:那,好吧。
[小男孩放下小狗,又摸了一下小狗的背]
小男孩與小男孩的爸爸:(一起揮手)我們走了,謝謝,再見。
康威先生與杰克:再見。走好。
[康威先生用舊報紙將舊鞋包好,然后掏錢]
康威先生:這是修理費。唉,才一元四角五分。對不起,孩子,我只有這些錢了。
[杰克點頭,接過錢和鞋子]
康威先生:快點兒把鞋子修好。告訴吉特勒先生,我就坐在這里等你回來。
杰克:好的,我很快就回來。再見!
康威先生:再見。
[杰克轉身跑下]
[場景二]城里商店門口
[服裝店女售貨員、鞋店吉特勒先生各坐在兩邊,前面桌上分別放著“時尚服裝店”和“吉特勒鞋店”的牌子]
[杰克上]
杰克:(自言自語地)呼!呼!來到城里了。今天我來城里呀,同時要做兩件事。一是給康威老先生修理鞋子;這第二件嘛,嘻嘻,就是要給自己買一件紅色運動衫,就要那個小男孩穿的那種,那顏色,那圖案,嘿,真是太棒了!剛才呀,我回了家一趟,跟媽媽要了三元錢,正好夠買一件運動衫了。對了,我先去做哪件事呢?(抬頭,指著牌子念道)咦,時、尚、服、裝、店!那就先去買運動衫吧。
女售貨員:歡迎光臨!
杰克:我想買柜臺上這種運動衫。
售貨員:3元一件。
杰克:好的。
[杰克交錢,接過衣服,馬上穿在了身上,照照鏡子,非常高興]
杰克:(自言自語)對了,該去幫康威老先生修鞋了。(轉身)
售貨員:歡迎下次再來。
杰克:好的,再見!
[杰克來到吉特勒鞋店]
杰克:吉特勒先生,我是來修鞋的。請你看看這雙鞋。
[杰克遞過鞋,吉特勒看鞋]
吉特勒(搖頭,攤開雙手):很抱歉,這雙鞋已經沒法再修了,鞋底全壞了!
杰克(搖頭):唉,只好回去了。
[杰克接過鞋子往回走,忽然停住腳步,看著手里的鞋子。沉思了一會,脫下了運動衫,轉身再次來到服裝店門口]
女售貨員:歡迎光臨!咦,怎么還是你?
杰克:對不起,我不想買這件運動衫了。
女售貨員:為什么呢?這件運動衫多么漂亮啊!
杰克:是的,可是……是這樣的。一位老先生的鞋子壞了,他托我去給他修一修。你看這雙鞋,真是一雙破得不能再破的鞋子了。剛才吉特勒先生說這雙鞋已經沒法再修了,因為鞋底全壞了!
女售貨員:原來是這樣。
杰克:可憐的康威老先生!這雙鞋子可能是他最親近的東西了。他還在小屋里光著腳等著我啊!雖然我很想買這件運動衫,可是,康威老先生已經沒有鞋子穿了,他更需要一雙鞋子啊。所以,我要把運動衫退了,給他買一雙鞋子,行嗎?
女售貨員:噢,原來是康威老先生啊。我認識那位老先生,他來過這里幾次。他一直想買一雙軟點的鞋子。我這兒還有幾雙。(轉身拿出一個鞋盒)你看,很結實。
杰克(離得很近地看鞋盒,讀)標價4.5元?還不錯。康威老先生給了我一元四角五分,加上這件運動衫,買下這雙鞋子好嗎?只差您5分錢了。行嗎?
女售貨員(微笑):(拿起一雙襪子放進鞋盒)當然行。我還要再給你加上一雙長腰的襪子。
杰克:太好了,配這雙鞋子正好。謝謝您了。
女售貨員:不用謝。
杰克:再見!
售貨員:再見,歡迎再來!
[杰克下]
售貨員:(自語)真是個好孩子啊!
[場景三:康威先生的家]
[康威先生坐在椅子上。旁邊沒有了那只小狗]
[杰克上]
杰克:康威先生!(走到近前)康威先生,吉特勒先生說您這雙鞋不能再修了,鞋底全壞了。
康威先生:噢,那就算了。把鞋放在這兒,我自己還能修一修,再穿一段時間。
杰克:可是,您不會光著腳的。看,這是什么?
[杰克打開鞋盒,那雙嶄新的軟皮鞋呈現在康威先生面前。]
康威先生:這……是給我的?
杰克:是的,我知道,您一定需要這雙鞋子。
康威先生:(拿起鞋,不停地撫摸著,淚水從面頰流了下來)謝謝,謝謝。
[康威先生站起身,從枕頭底下拿出一件運動衫]
杰克:(搶上前去接過運動衫,驚喜地)哇!我最想要的運動衫!康威先生,您這是……哪來的?
康威先生:那對父子打完獵又從這兒路過了。他們回來的時候,我用一只小狗,跟那個小男孩換了他的運動衫。
杰克:可是,您怎么知道我想要這種運動衫呢?
康威先生:(把手放到杰克的肩膀上)我早上就看出來了,你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這件運動衫呀!幸好他們又回來了,我想如果送你這件禮物,你一定會很高興的。
杰克:(激動地)是的,我很高興,我當然很高興!
康威先生:孩子,有你這樣的小朋友,我也很高興!
[杰克伸出手,康威先生和杰克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擁抱……]
[背景音樂響起: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重復)]
[劇終]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2
教學目標 :
1、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3、體會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時,你會想些什么?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快速自主讀書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自主性練習設計(以下五題任做三題)
1、“我”喜歡上了一件什么樣的運動衫?
(那些詞語可以體現出我對運動衫的喜愛?)
2、“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得而復失呢?
3、“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失而復得呢?
4、從“我”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課文內容的拓展
說說平時生活中曾經關心過你的人和事。
板書設計 :
21*一件運動衫
喜愛 買到 (得)
買鞋 退掉 (失)
康威 用狗換(得)
教學后記: 同學們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3
改版后的《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刊出肖川博士與文質老師共同執教的《一件運動衫》教學實錄與評析,讀后心情久久不能抹去那份激動。正如肖川老師說課前的談話:"生命化教育的實質是什么?就是要使課堂充滿活力,使人受感動,使內心變得善良、溫柔、細膩。……生命化的課堂,教師得用心去上課,才會有發現和欣賞,才會產生愛和美感,才能體驗自由與快樂。"我深深地被執教者對教育的執著和敏銳所吸引,深邃的思想和大膽的嘗試所折服,自然而然地喚起往日教與學生的一些個情景。因而帶著以生命的名義,進行自我反思。
讓學生念老師的名字!
《一件運動衫》課伊始,肖川老師帶著同學們念了自己的名字并隨即解釋了"川"字,告之這是象形字。初看,覺得不可思議;回味一番,包含著對學生的尊重,帶著一顆純真的童心進入兒童世界,與兒童呼吸與共。還記得在成語知識匯報會上,當學生們一關又一關的創過成語迷宮、成語圍墻、成語方陣……"程門立雪"的故事將學生攔住了,一個又一個的"優等生"面有難色的退卻了。我抖了抖知識行囊,然后相機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將"小題"大"作"起來。學生們都陷入了深思,顯得十分低沉、教室里只回響我擲地有聲的激烈言辭。就在我在暗自歡喜時,有學生站起來"老師,是我們書看得不夠多,不踏實。可是時代不同了,我們接受知識的方式和你們當時不一樣。像電視、電腦等現代媒體,肯德基、麥當勞等場所都是你們以往所不能體會到的……"一連串的回答,再加上其他同學的隨聲附和,讓一向口齒伶俐的我顯得無所侍從……今天看到肖川老師讓學生一上課就和自己平等相處的舉動,不猶得汗顏。忘記了當初如何體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如何探討以生為本的。其實,就是在不經意間,又慢慢將自己封閉,將自己當成圣經,當成絕對的權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生的興趣還會在嗎?學生的自信還會強嗎?我感悟到觀念和行為的統一是多么的重要,否則就會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現象。
我學會給學生時間了嗎?
由張文質老師授課的部分,我清楚的發現對指導學生克服如添字、少字、拖腔等錯誤,張老師耐心的引導歸納、總結,進而讓學生自己體會到要克服老師的這些缺點。細讀深思,張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關注、對學生未來的高度關懷……分量極其厚重。他并不站在一節課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課堂,而是把其當成學生一段學習經歷的組成部分。這當中,沒有了表演成分,也沒有了急于完成教學任務的浮躁。試想一下,久而久之,學生得到了老師充分的引導和激勵,得到了尊重,課堂還會死氣沉沉嗎?心靈還回封閉嗎?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得好:"我們當老師的在習慣的軌道上奔跑慣了,心中最關注的是學生識了多少字,能默寫多少字,能背多少首詩,能做多少道數學題,有怎樣的難度,怎樣的速度,能畫什么畫,彈多少首曲子,等等。滿眼是分數,滿腦子是知識、技能,而恰恰忽略了人的本身,忽略了以知識、技能為教育的第一要義是否壓抑挫傷乃至剝奪了學生的天賦和潛在的智能。"記得我增加的北師大教材第四冊《媽媽的愛》這一組教材的教學。我讓學生課外閱讀《溫柔的手》和《媽媽的愛》之后,說一說感受,畫一畫語句,接著讀一讀、背一背,然后回家為長輩盡孝心。從反映上來的情況看學生們明顯高興,有的為父母洗腳、有的為爺爺、奶奶捶背……實踐證明學生們在不確定的活動中接受了教育,獲得了自我體驗。然而在選學北師大教材第八冊《春之聲》這一組內容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尋找春天,就急于要辦起《春之聲》的展覽,結果可想而之。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當我們漸漸迷失了方向時,就應當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是否用成人的眼光或心理來挑剔、限制、阻擊乃至打擊、扼殺。須知:如果在無意中折斷學生思想的翅膀,會影響他的一生。
課外“功”夫!
在教學中,肖川老師自然的講述了寫作技巧,朗讀了詩《祝福》,引導學生朗讀并背誦下來。這讓我想起《小學語文教師》中刊載的張景一老師教學《難忘的潑水節》處理"突發事件"的情景。當師生討論到"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向人們祝福"一句話時,因"祝福"兩個字既是本課的生字,也是本課的生詞,張老師引導學生對這個生詞的意思進行了探究。這時,有一位男同學問道:"為什么過年貼春聯的時候,有許多人要把這個'福'字頭朝下貼呢?這不是錯別字嗎?"只見,張老師用贊許的目光望著這位男同學,笑瞇瞇地說:"這位小同學,通過你剛才提出的這個問題,老師知道你是一個很細心很注意觀察事物的好孩子,請你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好嗎?"男同學略有些靦腆地點了點頭。張老師略一停頓,接著說:"'福'字現在的解釋通常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運''福氣 '。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人們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倒過來貼,利用諧音'福到了'表示'幸福已經到了',同學們明白了嗎?張老師意猶未盡,"同學們,說到這個倒貼的'福'字,老師還有個小小的故事呢,同學們想聽嗎?"剛才提問題的那位男同學聲音洪亮地首先帶頭響應。隨后張老師邊走邊講"朱元璋用'福'作暗號準備殺人,馬皇后巧救百姓"的故事。為了處理這個"突發事件",張老師大約耗時三分半鐘,但最后并沒有因此拖堂。"課堂一分鐘,課外十年功",像這種課堂隨即閃現的閃光之處,是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有益嘗試,更是對教師素養的一種挑戰。我們正處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的更新容不得自己有絲毫懈怠,"為有源頭活",我們必須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就教學的方法上我們還有許多要學,就教學設計我們還有豐富多樣的設想,但是要明白教育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藝術。教師對教育的理解與熱情,對學生的關懷與呵護,本身的文化底蘊都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成長。這堂特別的課,讓我發現自我的偏差,更確切的意識到應少一些浮躁,多一點寧靜。思索之余,自己深深的期待每一個新的課堂,以期心懷敬畏之情,以生命的名義享受每個四十分鐘。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4
之二
佚名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體會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教學重點:
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
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投影設備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我”的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有關的語句。
1、提示學生抓住“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八個字,找相關的句子。
學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
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掛著那種運動衫的柜臺,毫不猶豫地用三塊錢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滿了自豪。”
“失”去運動衫:“我用這件運動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買下這雙鞋,可以嗎?”“我把那件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從枕頭下面拿出一件印著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
2.給文章劃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
3.按照板書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記敘“我”買一件漂亮的運動衫,但想到了鄰居老先生的一雙不能再補的破鞋,決定用運動衫去換上一雙新鞋送給老先生,最后老先生又送給“我”一件運動衫的事。)
二、重點讀讀課文中有關“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的描寫,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從“情節完整性”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也可以從“表達心意、體現情誼”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學生還可能從“標價(4.5美元)與實付的錢(“三塊錢”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價中”及售貨員外加“一雙長腰襪子”上發現售貨員被“我”退衫買鞋關心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才會以4.45美元售出鞋子還外加一雙襪子。這樣寫,更進一步地突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三、說一說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
學生各抒己見。
1、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當“我”得知運動衫是老人用小狗換來的時候,又有何反應?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說一說當時“我”會怎么想?)
2、小結:我們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3、請你自己讀一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說一說為什么?
四、教師總結
1、這篇課文在結構安排上用了兩條并行的線索,一明一暗。“我”買運動衫、買鞋是明線,康威先生用小狗換運動衫是暗線,最后結尾時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出人意料的結局。
2、你們說說這種表達方法有哪些好處呀?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出: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附:板書設計
21 一件運動衫
文章結構:(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
結尾出人意料——贊美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友誼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一件運動衫》。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2.通過朗讀,感悟人與人之間情誼與關愛的可貴。
[課堂實錄]
一、引發認知沖突,引起閱讀期待
師:“我”對運動衫什么態度?
生:喜歡(師板書:喜歡)。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請舉手!
生:我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小男孩“不喜歡”運動衫(師板書:不喜歡)。“我又一次站在商店門口把運動衫脫下來走進了商店”,如果他喜歡他就不會脫下來。
師:他不喜歡才會脫下來的。好!請坐!
生:我還要給他補充一下,除了他找到的那句外,還有一句——“我把那件印著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的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他不喜歡,他把運動衫放在柜臺上了。
師:小男孩到底喜不喜歡印著大麋鹿的紅運動衫呢?請同學們再去讀一讀課文,勾出你認為能說服對方的證據,一會兒發言。
[評: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運用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學生有預習的基礎,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老師有意制造“喜歡”、“不喜歡”這一認知矛盾,為的是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去閱讀,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組織交流感受,注重培養語感
師: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了,好!你來說。
生:請大家跟我一起看172頁,第三自然段,“這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一件運動衫,前面印著一只藍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我覺得他很喜歡這件運動衫的。
師:你干嗎把“最”字讀得那么使勁啊?
生:因為“這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一件運動衫”,說明“我”認為這件運動衫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師:哦!最漂亮的。請你讀出那份漂亮,讀出由衷的贊美。
生:請同學們跟我看173頁,第八自然段,“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了掛著那種運動衫的柜臺,毫不猶豫地用三美元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心里充滿了自豪”。
師:說說你的看法。
生:到了城里我什么也不干,就先去買那運動衫,說明“我”太喜歡這件運動衫了。
師:好了,孩子們,咱們來看看她找到的第八自然段。(大屏幕展示)來,一起先看看這一自然段,不著急,課文是越讀越有味道,越品越有滋味。來看這段話,剛才她找到一個字。
生:先。
師:(在大屏幕上標出)誰也讀懂這個字了?
生:“先”說明他迫不及待地想擁有這件運動衫。
師:好一個“迫不及待”!就請你讀讀吧。(生著急地讀著)這段話,還有哪個詞你讀懂了?
生:我讀懂了“毫不猶豫”這個詞,這說明他想也沒有想就買了。
師:(指向大屏幕)一起讀這個詞。
[評:在學生閱讀感悟的前提下,老師有效引導,順學而導,隨機抓住最能體現語句表達效果的關鍵詞語,讓學生揣摩感悟,理解涵詠,使閱讀與理解體會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指導,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三、精心創設情境,習得語言、方法
師:“我把那件印著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的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現在再看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生:這一段把運動衫描寫得最清楚,如果他不喜歡,他不會把那件衣服描寫得那么清楚。
師:咱們這樣讀一讀這段話。(大屏幕展示)推薦一位同學來讀讀。
(配樂)
生:“我把 運動衫 放在柜臺上。”
“我把 那件 運動衫 放在柜臺上。”
“我把 那件 印著 大角麋鹿的 運動衫 放在柜臺上。”
“我把 那件 印著 仰著頭的 大角麋鹿的 運動衫 放在柜臺上。”
“我把 那件 印著 驕傲的 仰著頭的 大角麋鹿的 運動衫 放在柜臺上。”
生:讀著讀著,我漸漸感覺到作者對那件運動衫的依依不舍。
師:好一個“依依不舍”。
生:他把那件運動衫退了,但他仍舊認為這件運動衫在他心中是最美的,從“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的”這些詞可以看出作者對這件運動衫還是抱有喜歡之情的。
師:手中放下,心中放不下啊。
生:他把運動衫寫得這樣具體,可以看出小男孩對這件運動衫是看一眼——喜歡,看兩眼——還是喜歡。
師:小男孩非常喜歡這件運動衫。文章沒有直接說喜歡這件運動衫,而是從他的行為、心理或者他人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份喜歡。同學們,咱們以后在寫文章時也可以學習這篇課文的寫法,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或者其他人的描述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評:此處設計精心,把一個耐人尋味的長句子處理得有滋有味。句子每增加一個詞,小男孩的心中就增加了一份留戀,同學們的心中便讀出一份不舍。老師的評價也很有分寸,與學生共同沉浸在小男孩的戀戀不舍中。在此基礎上,老師點明了文章表達上的特點: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表現人物心理活動。體現了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文章的表達方式。]
四、體現略讀特點,落實語文實踐
師:當你第一次讀到這個結尾時,有什么感覺?
生:太奇怪了!康威老先生怎么會有這件運動衫?
生:意料之外!沒想到我惦記著老先生的鞋子,老先生又惦記著我喜歡的這件運動衫。
生:出乎意料!從結尾可以看出不光是我心里惦記著康威老先生,而且康威老先生也很在心里惦念著、喜歡著我。
師:同學們,文章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小男孩,寫他喜歡運動衫——買運動衫——退運動衫換鞋——把鞋送給老人,這是文章的一條明線(板書:明)就在咱們跟著小男孩跑了一大圈,被他的善良感動著的時候,有一個人在默默地惦念小男孩,這個人就是——(康威老先生),這是一條暗線(板書:暗)。一條明線一條暗線在結尾處交織在一起,這樣的結尾讓人回味,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學習。請大家展開自己的想象,以康威老先生為明線,小男孩為暗線,重寫這篇文章。結尾一定要讓人感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評:略讀課文要在精讀課文習得方法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自讀自悟,質疑解疑。同時,略讀課文屬于“閱讀”與“習作”兩種能力之間的結合點,吳老師善于抓住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點,趁熱打鐵,對學生進行扎實的寫的實踐,學生有章可循,有例可參,真正實現了讀寫結合的有效。]
[課后反思]
1.語文教學以趣為先
優秀電影的一個特點是具有強烈的節奏感,我也一直嘗試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具有節奏美,張弛有度。基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在備課時注意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節奏感的課堂流程:以輕松的課前交流及導課形式步入新課,節奏適中;隨著學習的深入,思維的頻率和效率的提高,節奏也為之加快;在突破難點時,留下空白,如音樂中的休止符讓整個課堂陷入沉靜,將他們的思維空白放大,不急于告訴他們答案,我相信那幾秒鐘的困頓,可以使他們的思維更活躍,可以使他們對新知更渴望,可以使他們獲得新知后更快樂。這樣的課堂相信會使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快樂。
2.語文教學以思為主
“教是為了不教”,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安排了一個“小男孩喜歡還是不喜歡這件運動衫”的辯論。以這一環節為點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希望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形成能力,深化思維。此外,我專門選擇了與大部分學生相對立的命題,為學生提供駁倒課堂權威——教師的機會,并通過懸念設置,努力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思維,通過語文學習思考人生,思考價值,成為一名具有哲性的人。
3.語文教學以用為終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雖分工有不同,但在語文教學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即讀中滲透寫,寫中深化讀,讀寫結合。在這節課的結尾處,我引導學生體會這篇文章的特有表達方式之后,為學生提供了仿寫的機會,鼓勵他們來當一當康威老先生,想一想他在這一天中做了些什么事情,然后請大家來以他的口吻來講一講他的故事。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們將習得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鞏固,同時還能將心中那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悟付諸筆端,用文字為自己的情感找一個出口。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6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體會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教學重點:
體會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的描寫,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
設想事情發生的結局。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時,你會產生什么疑問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1.檢查預習,指名朗讀課文。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組自學
(一)思考:
1.我看到了一件什么樣的運動衫會讓我喜愛?
2.我是怎樣購買運動衫的?
3.事情的結局與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
(二)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三)自由討論后,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發言。
(四)評價學生自學情況。
三、反饋自學內容
1.我喜歡上了一件什么樣的運動衫?(讀第三自然段回答)
2.從文中哪些語句可體現出我對運動衫的喜愛?
3.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得而復失呢?
4.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失而復得呢?
5.從我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6.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真情。
四、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感情。
附:板書設計
21*
喜愛→買到 (得)
買鞋→退掉 (失)
康威→用狗換 (得)
教案點評:
通過學習這篇略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的能力,了解課文大意,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為了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師生互動活動:
1、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課文;
2、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引導。
對于教學的難點,設計了這樣的提問:事情的結局與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
思考這個問題的意義在于增強文章對學生的沖擊力,讓學生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真情,目的是進一步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心中有他人,關愛他人的品格是高尚的,也是美的。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7
教學目標 :
1、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3、體會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 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時,你會想些什么?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快速自主讀書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自主性練習設計(以下五題任做三題)
1、“我”喜歡上了一件什么樣的運動衫?
(那些詞語可以體現出我對運動衫的喜愛?)
2、“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得而復失呢?
3、“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失而復得呢?
4、從“我”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課文內容的拓展
說說平時生活中曾經關心過你的人和事。
板書設計 :
21*一件運動衫
喜愛 買到 (得)
買鞋 退掉 (失)
康威 用狗換 (得)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8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通過品析重點詞句,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3、滲透一定的習作技巧,培養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我”買運動衫、買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給“我”換運動衫過程的描寫,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贊美了人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師概述《麥琪的禮物》的故事
美國文學家歐.亨利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叫《麥琪的禮物》(板書),講的是圣誕節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貧窮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個禮物,可是她只有1美元87美分的錢,她知道這點錢根本不能買什么好的禮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的瀑布似的秀發剪下來,賣了,換來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化去21美元,買到一條白金表鏈,她特別高興,因為她丈夫吉姆有一塊祖傳的金表,因為家窮,一直買不起表鏈,所以從來沒有戴過金表,而現在有了這根表鏈,以后吉姆終于可以戴上金表了。而吉姆呢,他也想給妻子一個驚喜,但也沒有足夠的錢買禮物……
同學們,你猜猜看,吉姆會怎么做呢?買來了什么禮物送給妻子呢?
(賣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買了德拉羨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發梳作為圣誕禮物。)
他們犧牲了自己最珍貴的物品,為的是給對方買來的禮物,可是陰差陽錯,兩人珍貴的禮物卻變成了無用的東西,但他們卻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寶貴的東西——愛(板書)
2、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正因為我們有愛心,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美好。今天我們來學習的一件運動衫引起的故事同樣也感人,相信同學們學完課文,對“愛的主題”會有更深切的體會。讀題。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這是一件怎樣的運動衫?課文圍繞著運動衫寫了什么事?
2、讀后交流,了解主要內容。
3、讀讀:“我”為鄰居康威老人送鞋到鎮上修補的時候,買了一件漂亮的運動衫;當我得知老人的鞋不能再修補時,“我”用運動衫換了一雙新鞋送給老人;沒想到老人用一條小狗換了一件運動衫送給“我”。
4、小結:實際上文章就是講了男孩的一件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事。
板書:得——失——得
三、深入感悟
1、這個男孩就是小馬克,小馬克的這件運動衫之所以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是源于他對這件運動衫的格外喜愛。請大家仔細默讀課文1至8,你可以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小馬克特別喜歡這件運動衫?用“——”劃下來。
2、交流匯報,結合朗讀
3、出示這五個句子
“這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一件運動衫,前面印著一只藍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
我大著膽子上前,問小男孩運動衫是在哪兒買的,多少錢一件。
我一邊走,一邊想著那件紅色運動衫。
回到家,我對媽媽講了那個小男孩穿的紅色運動衫以及上面印的藍色大角麋鹿有多棒。
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掛著那種運動衫的柜臺,毫不猶豫地用3美元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滿了自豪。”
朗讀
4、人一旦得到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心中一定特別驕傲與自豪,當小馬克穿上這件運動衫時,他的心中也一定特別驕傲與自豪。可是,就是這么喜愛的運動衫,小馬克卻用它換了一雙新鞋送給康威老人,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再次快速默讀全文,從字里行間尋找依據。
學生交流。
請大家看看課文中的這個句子:我在街角抱著鞋站了一會兒,好像看到老人在小屋里赤腳等著我。我瞥了一眼這雙老人穿得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心想這雙鞋子可能是他最親近的東西了。
你知道小馬克當時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嗎?和同桌探討一下。
5、過渡:患難之處見真情,一邊是自己心愛的運動衫,一邊是坐在小屋里等他歸來的老人,在利益選擇的當口,小馬克忍痛割愛懷著心底的一絲遺憾放棄了自己的運動衫。為了一位貧窮的風燭殘年的老人舍棄了自己的最愛,這是一種多么感人的精神啊。讀到這兒,你想到哪些詞語來贊美一下小馬克?(熱心助人,關愛他人,善良,舍己為人,無私奉獻,極有愛心、)
6、其實課文中還有一些人,我們也可以用這些詞語去贊美他們,你知道是誰嗎?
①售貨員:不但鞋子便宜賣給我,還送了一雙長腰襪子。
②康威老人:其實那小狗陪伴老人渡過了很多孤獨的日子,老人沒有錢,忍痛割愛用其中一條小狗換來了運動衫。
7、奉獻愛心終將獲得愛心回報,小馬克的愛心贏得了售貨員的愛心,也博得了康威老人的愛心,售貨員和康威老人的愛心也從另一個側面襯托了小馬克的愛心。愛是無處不在的,它在空氣里,會化作一點雨;它在清水里,會化成一條魚;它在草地上,會長成一棵美麗的花;它在人心里,會化作涓涓的暖流。
讓我們懷著這暖暖的感動,來讀讀課文那感人的結尾吧。
8、故事到此就結束了嗎?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看看課文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課外時間請你續寫故事,抓住“我”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來寫。
四、拓展延伸
1、一件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老師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出來,是什么字?(板書:愛)是的,一件運動衫把孩子和老人緊緊相連,他們彼此獻出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卻得到了更為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人世間最寶貴的真情——“愛”,就像《麥琪的禮物》中的德拉、吉姆一樣,他們彼此獻出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卻得到了更為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愛”。
2、一件價值三美元的運動衫,在一天中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分明是一次愛的傳遞,就像奧運火炬一樣,能夠傳給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傳給了我們所有坐在教室里的人。這愛的傳遞叫什么?你知道嗎?(板書:愛之鏈)
閱讀《愛之鏈》,交流: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比較《愛之鏈》與《一件運動衫》兩者的相同之處。
3、在讀《一件運動衫》的過程中,你會料到老人用小狗換運動衫送給我嗎?在讀《愛之鏈》過程中,你會料到喬就是女侍者的丈夫嗎?跟前后左右的同學們討論一下,這二篇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出人意料的結局增添了故事的戲劇性,引人入勝,回味無窮,而且讓人心靈震撼,更能使讀者感受到愛心的奉獻終會得到愛心的回報或者好人有好報的道理。)
五、總結下課
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當發現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請你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點愛心,你也會得到愛心的真誠回報。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就會形成一條永不中斷的愛的鏈條,就像歌曲《愛的奉獻》中所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設計:
《麥琪的禮物》 《一件運動衫》
《愛之鏈》
愛 得——失——得
愛 愛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9
一、教材簡析:
《一件運動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描寫了一件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感人故事,文中作者用自己最喜歡的運動衫為鄰居康威老先生換購了一雙新鞋,因為康威先生的鞋已經爛得不能再修補了,當作者把新鞋送給康威先生時,最出乎我們預料的是,康威先生竟送給作者最喜愛的那件運動衫,那是他用心愛的小狗換的。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通過抓重點內容,學習快速讀文的方法。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體會奉獻愛心終將得到愛心回報的道理。
4、學習對事件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品質和性格特點的襯托方法。
三、教學重點: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
四、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
五、教學理念:感悟無言的真情。
本篇課文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沒有很難理解的詞句,對五年級學生來說,具有讀懂課文的基本能力,所以重點應讓學生在個性的閱讀中感悟人與人之間情誼與關愛的可貴,體會奉獻愛心終將獲得愛心回報的道理。在教學中始終抓住“愛”這條主線,從“愛”入手,由“愛”展開。學生在與文本的閱讀對話中整體構建,尋找愛、體驗愛、在愛中成長。
本文寫作方法十分巧妙,出人意料的結局使故事極富戲劇性,引人入勝。小作者用剛買來的一件運動衫換購了一雙軟鞋送給康威先生時,老人卻拿出了用心愛的小狗換來了小作者喜愛的運動衫。事情的結局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文章一開始似乎與本文主要人物毫不相干,當你讀完課文,故事喜劇性的結局卻完全照應了文章開頭的伏筆效應;小男孩穿著一件大角麋鹿運動衫引起了小作者的喜愛,才引發這一戲劇性故事。康威先生沒有意料到小作者幫自己修鞋卻得到一雙新鞋,人們沒有料到售貨員會同意少給0.05美元錢賣給了小作者一雙新鞋,并且還送上了一雙長腰襪子,小作者更沒有意料到康威先生會用心愛的小狗換來了自己失去的運動衫。
是人間真情讓這一切均在情理之中,故事讀完讓人感動,讓人震憾。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課時: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預設:
(一)初讀課文,感受愛的存在
1、“我”的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請同學們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找工具書,或向你的同學請教。了解課文大意。
2、現在,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對生詞的掌握情況。會讀的同學請舉手。(出示幻燈)
3、同學們,我們通過快速讀文了解了課文的大意,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說說你的感受嗎?
4、同學們的感受都很真切,那用一個字表示呢?
板書:愛
(二)自主閱讀,尋找愛的閃現
1、師:現在就讓我們去課文中尋找愛,體會愛。請大家再次快速閱讀課文(1)看看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愛,請你用筆畫下來,并在旁邊做上批注,說說你的體會。(2)重點讀讀課文中有關“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的描寫,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文章開頭與故事結局有什么聯系?
2、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與小組同學交流,也可下位找好朋好交流。
(三)朗讀交流、領悟愛的豐富
1、師:你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到了愛,可以用讀、或者用說的方式與大家交流。
(生自由體會)
2、是啊,愛是無處不在的。它在空氣里,會化作一點雨;它在清水里,會變成一條魚;它在草地上,會長成一棵美麗的花;它在人心里,會化作涓涓細流。
(四)情感升華,創作愛的詩篇
師:你們有一雙愛的眼睛,善于發現愛,你們也是愛的詩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共同創作了一首愛的小詩,讀讀吧!
愛 的 小 詩
愛是一種 ,
愛是一種 ,
愛是一種 ,
愛是一種 ,
愛還是一種 ,
愛更是一種 ,
師:你們都是愛的詩人,讀得那么動人。你們認為愛更是什么呢?
(生自由體會)
師:是啊!愛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語言,一件運動衫凝結了老人的一片真情,也反映了小作者樂于助人的可貴品質。讀了文章,我們更應該學會關愛別人,同時也明白了奉獻愛心終將得到愛心回報的道理。
(五)學習寫法,事件表現人物內心。
師:課文中哪些段落描寫了“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談一談)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師:你料到的故事的結局了嗎?
師:文章開頭與故事的結局有什么聯系?
(六)聯系生活,體驗愛的幸福。
師:老師想交給同學們一個任務,能不能完成?下課后,以《讓我感動的一件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感悟愛的幸福,或者做一件關愛他人的好事,體驗愛的快樂。
師: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讓我們把愛灑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吧!
讓我們再次朗讀這首詩吧!(播放《愛的奉獻》歌曲)。
下課。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2,感悟人與人之間情誼與關愛的可貴,體會奉獻愛心終將獲得愛心回報的道理.
【課前準備】
將《愛之鏈》一文印發給學生,讓學生獨立閱讀,理解.
【教學過程】
一,內外聯系,緊扣主題導入
1,課前兩三分鐘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2,讓學生談談對《愛之鏈》題目意思的理解.
3,小結導入: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當發現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請你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點愛心,你也會得到愛心的真誠回報.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就會形成一條永不中斷的愛的鏈條,就像《愛的奉獻》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件運動衫》,學了課文以后,同學們一定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二,默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讀后反饋.("我"為鄰居老人送鞋到鎮上修補的時候,買了一件漂亮的運動衫,但在知道那雙破鞋不能再補后,"我"用運動衫換了一雙新鞋送給老人,沒想到老人也用一條小狗跟一位小孩換了一件同樣的運動衫送給"我".)
三,重點品讀,體會表達效果
1,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我"喜愛那件運動衫的句子,并說說你是怎么看出"我"對運動衫的喜愛的.既然"我 "對那件運動衫是這樣的喜愛,卻為什么用它換了一雙新鞋送給老人
以下兩個句子特別值得注意:
⑴ 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掛著那種運動衫的柜臺,毫不猶豫地用三塊錢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滿了自豪.
⑵ 我把那件驕傲地仰著頭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
2,作者為什么不厭其煩地多處描寫"我"對那件運動衫的喜愛 (小組討論,交流,小結:突出"我"的愛心以及與老人的情誼.)
3,在讀《一件運動衫》的過程中,你會料到老人用小狗換運動衫送給我嗎 在讀《愛之鏈》過程中,你會料到喬就是女侍者的丈夫嗎跟前后左右的同學們討論一下,這兩篇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出人意料的結局增添了故事的戲劇性,引人入勝,更能使讀者感受到愛心的奉獻會得到愛心的回報或者好人有好報的道理.)
四,二者擇一,當堂進行練筆
1,當"我"得知老人的運動衫是用小狗換來的時候,會做何反應 請你想像當時的情景,用幾句話寫下來.
2,如果要在那件運動衫上題字,你準備寫下什么
(學生選擇其中一題練筆,及時組織交流和評價.)
五,激qing小結,升華情感
1,小結.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11
【教學要求】
1、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
2、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推測故事的結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的描寫,體會我與康威老先生互相關愛的品質。
2、展開想像,推測故事的結局。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展開想象,質疑
1、師口述:“我”的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2、引導學生開展想象:“得-失-得”的過程。
二、快速閱讀課文,讓學生想象正確與否,然后感知課文內容(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的,可依地點變換將課文分為四個部分:
(1)-(6)在康威先生家 (7)-(10)在商店、修鞋店
(8)-(18)回到商店 (9)-(22)回到康威先生家
四、再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自由讀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完成思考題(分三步進行思考、體會、討論)
第一步,讓學生畫出我是怎樣購買運動衫的?
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了小男孩……)
“失”:“我用這件運動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買下這雙鞋,可以嗎?”、“我把那件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從枕頭下面拿出一件印著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
第二步,思考,在讀課文的過程中,你料到故事的結局嗎?
課文并沒有寫“我”得到了紅色運動衫后受感動的情形,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
當“我”得知運動衫是老人用小狗換來的時候,又有何反應?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
通過思考這個問題,讓學生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深震撼。
第三步,思考:
課文用了不少的筆墨寫了“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學生可以從“情節完整性”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也可以從“表達心意,體現情誼”的角度說明還可以從“差價中及售貨號外加一雙長腰襪子”的角度說明售貨號被“我”退衫買鞋關心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更進了步突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五、引導學生弄清心中尚存的疑問,體會感情
1、線索:一明一暗 “我”買運動衫、買鞋是明線,康威先生用小狗換運動衫是暗線,最后結尾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出人意料的結局。
2、聯系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人物感情。
⑴ 康威先生對自己的苛刻與對別人的大方。
第(5)節中老先生自己只有一元四角五分錢,第(9)節中,“破得不能再修了”,倒數第(2)節中“用一只小狗換……”
⑵ 我經常幫老先生做事,關心老人。
第(1)(2)節中“叫我去一趟”、“幫他人做點事是應該的”。
⑶ 售貨員很有同情心。
第(14)節售貨員“和顏悅色”、“來過幾次”、“想要”拿來一雙長腰襪子。
六、齊讀全文,讀出對人物敬佩的感情
七、小結
一件運動衫凝結了老人的一片真情,也反映了小男孩樂于助人的可貴品質,讀了文章,我們應該學會愛別人。
八、作業
觀察生活中一個“討價還價”的場面,并寫下來。
九、板書設計
一件運動衫
鞋 換 運動衫
送 愛 補 買
康威先生 (愛) “我”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12
一、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體會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二、教學重點:
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準備:
投影設備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的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有關的語句。
1、提示學生抓住“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八個字,找相關的句子。
學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
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掛著那種運動衫的柜臺,毫不猶豫地用三塊錢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滿了自豪。”
“失”去運動衫:“我用這件運動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買下這雙鞋,可以嗎?”“我把那件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從枕頭下面拿出一件印著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
2.給文章劃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
3.按照板書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記敘“我”買一件漂亮的運動衫,但想到了鄰居老先生的一雙不能再補的破鞋,決定用運動衫去換上一雙新鞋送給老先生,最后老先生又送給“我”一件運動衫的事。)
(二)重點讀讀課文中有關“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的描寫,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從“情節完整性”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也可以從“表達心意、體現情誼”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學生還可能從“標價(4.5美元)與實付的錢(“三塊錢”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價中”及售貨員外加“一雙長腰襪子”上發現售貨員被“我”退衫買鞋關心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才會以4.45美元售出鞋子還外加一雙襪子。這樣寫,更進一步地突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三)說一說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
學生各抒己見。
1、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當“我”得知運動衫是老人用小狗換來的時候,又有何反應?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說一說當時“我”會怎么想?)
2、小結:我們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3、請你自己讀一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說一說為什么?
(四)教師總結
1、這篇課文在結構安排上用了兩條并行的線索,一明一暗。“我”買運動衫、買鞋是明線,康威先生用小狗換運動衫是暗線,最后結尾時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出人意料的結局。
2、你們說說這種表達方法有哪些好處呀?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出: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六、教學結束:
布置學生學會本課知識點,并復習下節課內容。
課本劇《一件運動衫》 篇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體會課文重點內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教學重點:
體會“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的描寫,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設想事情發生的結局。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時,你會產生什么疑問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1.檢查預習,指名朗讀課文。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組自學
(一)思考:
1.“我”看到了一件什么樣的運動衫會讓“我”喜愛?
2.“我”是怎樣購買運動衫的?
3.事情的結局與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
(二)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三)自由討論后,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發言。
(四)評價學生自學情況。
四、反饋自學內容
1.“我”喜歡上了一件什么樣的運動衫?(讀第三自然段回答)
2.從文中哪些語句可體現出“我”對運動衫的喜愛?
3.“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得而復失呢?
4.“我”的運動衫為什么會失而復得呢?
5.從“我”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6.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真情。
五、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感情。
附:板書設計
21* 一件運動衫
喜愛→買到 (得)
買鞋→退掉 (失)
康威→用狗換 (得)
教案點評:
通過學習這篇略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的能力,了解課文大意,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為了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師生互動活動:1、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課文;2、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引導。對于教學的難點,設計了這樣的提問:事情的結局與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思考這個問題的意義在于增強文章對學生的沖擊力,讓學生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產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真情,目的是進一步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心中有他人,關愛他人的品格是高尚的,也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