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說課(通用2篇)
有趣的漢字說課 篇1
活動開展的目標預設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強烈,對漢字研究也很感興趣。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和能力,有良好的探究學習的基礎。由于學生也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因此,我設立以下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漢字的起源、發展等知識;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制訂研究計劃,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并用文字、圖片、辦報、故事會、制作幻燈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漢字的悠久、神奇、有趣和美麗;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規范用字的意識。
活動實施的理論應用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論指出:全面發展的特征是個人的、自由的,充分的發展,也就是說全面發展是個體的發展,而不是個別的發展,是認識、情意、審美、社會關系等領域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后,不要把他們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語文課堂的框框里,不要讓教室的四堵墻壁把他們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為世界的奧秘中包含著思維和創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美國心理學家加納德的多元智能理論也認為人至少具有八種以上智能,我們應該幫助學生發現他自身各方面的才能,提高他們其中幾方面的智力強項。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了這些理論,它借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把學生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據此,本次綜合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綜合性原則。貫徹綜合性原則,要求我們視野開闊,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廣闊空間去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尋找和發現開展綜合性學習.有關漢字的資源非常豐富,可以通過網絡、報刊等多種途徑獲得關于漢字諧音、歇后語等大量素材,如果只滿足于材料的羅列與匯集,那么,本次綜合性學習就會淪為大拼盤、大雜燴,缺少了深度。整個活動應定位在宏觀、歷史和審美的維度去觀照和策劃,讓學生通過活動對漢字的起源、發展及特點有大略的了解,感受到漢字的趣,感受到漢字與生俱來的歷史的溫度和生命的氣息,并升華凝聚成對漢字的真誠的愛。
(2)實踐性原則. 在活動時,我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學生對漢字的關注和思考。而這些閱讀材料來源于現實生活,反映的是漢字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學生在活動時除從書本里尋找相關素材外,還可以引導他們到現實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語言現象用的就是諧音、會意的表達方式,把現實生活中的鮮活素材充實到活動中來,可以使活動更有趣味,更有實效。同時,把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對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3)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原則。對如何開展好本次綜合性學習,教材里都作了相關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的活動計劃,如何結成活動小組開展活動等等,在完成必要的知識教學后,應該充分發揮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我只以指導者、參與者和建議者的身份對學生的活動提供幫助。
活動組織的方案設計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重視課堂與生活相輔相成,以形式多樣的活動與任務貫穿始終,使活動有序地開展。
有趣的漢字學生匯報展示課教學過程如下:
1、與你的伙伴一起探究完成你們的選題,選用自己比較內行的方式來表達,如圖片、稿件、小報、講故事、擺字謎擂臺等,并整理成一篇內容翔實、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有自己觀點的研究報告。
2、組長主持組內分享各自研究成果。
3、選出幾人代表本組,在班內進行研究成果交流。
這一板塊的設計是學生本次學習的反饋,由于受課內時間的限制,我認為要充分利用課堂的效率,可以壓縮課堂的問題,講得多未必理解得透徹。與其面面俱到、蜻蜓點水,不如深入一點、充分挖掘。一節課只需就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交流。每一種活動的展現都緊扣語文目標,以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使整個學習活動充滿濃郁的語文的芬芳。學生自我評價的設置是讓學生更加明確綜合性學習的方式方法。
有趣的漢字說課 篇2
《遨游漢字王國》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組學習內容,這是一種全新的教材形式──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這一單元要求圍繞“遨游漢字王國”這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加深學生對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同時培養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查找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遨游漢字王國”分為“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大板塊。我今天上的內容是“有趣的漢字”中的一、二兩個內容——字謎七則和有趣的諧音。
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通過了解字謎、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
2.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當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又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首先導入新課時,我讓學生欣賞了一組有關漢字書法的圖片,通過圖片感受漢字字形的優美,激發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漢字王國闖關”游戲,從學生的反應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個很有興趣。第一關是字謎關,主要是學生猜并講講怎么猜的,我適當的為學生總結猜謎方法。
然后通過“大家剛才的表現真精彩,可以說是飛機上掛暖壺——高水平(瓶)”引出第二關——諧音關,看到這個學生的積極性又一下子又高漲了許多。首先我出示的是書上有的諧音歇后語,學生很快的就能說出來。但我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諧音,諧音歇后語有什么特點。掌握了方法,再出示書上沒有歇后語,學生也會試著講一講了。
接下來學習了諧音的笑話,讓學生知道在平時文章,說話時要注意正確使用諧音。通過老師補充的笑話,感受諧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了解漢字的興趣。
這節課是為接下來的一系列綜合性學習服務的,所以最后我讓學生學習制定一個活動計劃,培養合作精神。本來我想讓學生在這節課上就開始制定計劃的,但是發現這部分內容較多,不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所以我提供給學生幾個課題,供他們選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