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美麗的圖案;
教材版本
深圳市電化教育館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2冊
科目
信息技術
教學對象
六年級
課時
1課時(40分鐘 )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教材是深圳市電化教育館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教科書 信息技術》第12冊──第10課《設計美麗的圖案》。通過花朵的案例,讓學生理解logo編程中過程的層層調用,學習層層調用的方法,設計美麗的圖案,讓學生體驗過程調用的過程,掌握過程調用的方法。
上一單位的課程為程序的過程調用,本單元為過程的多層調用。本單位是上一課程單元的鞏固和提高,不但要應關注上單元尚未掌握過程調用的學生,而且還要協助能力強的同學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目標:logo編程中的層層調用規則。
技能目標:logo編程中的調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將問題由繁化簡,分解問題的過程。體驗利用子程序自頂向下模塊化設計作品的過程。讓不同水平能力層次的學生有相應的表現,整體學生都有成功的案例體驗,從而激發保護學生的編程興趣。
三個水平能力目標設定:
1.完成教師講解的案例繪制花朵圖形。
2.繪制規定的復雜圖形。
3.運用層層調用的方法自主設計圖形。
教學重點:在過程中調用已載入的過程。
教學難點:過程定義載入后在程序編寫中的意義理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已經理解了過程的編寫和保存調用。建立了過程的概念。本次學習重點為在過程中調用其他過程。在此次課程之前已經經過了多次過程編寫的練習,保證了此次課程的基礎。但是還要加強少數還沒有建立過程的概念的同學的指導,讓所有同學都有成功的過程調用,層層調用的體驗。
學生通過專門的訓練都已經熟悉了moodle學習網站和課堂活動的流程。部分學生有能力通過完整的程序編寫過程體驗進行自主探究,而部分學生則對完成整個程序的編寫還有存在困難。在整個教學設計中設計了三個水平層次的教學目標和確保第一水平目標實現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協作學習,分8個小組。小組間進行評比,看那個小組的組員全部完成的用時最短。目的在于確保所有同學完成第一目標。
2.多層任務設計,基本任務,較復雜圖形設計,自創圖形設計。
3.通過課堂測驗掌握層層調用的概念,發布、評選作品,小組加分。
4.學生自主選擇評價課堂。對本次課堂滿意的學生和不滿意的學生都發表自己的意見。提供學生反饋課堂的平臺,幫助老師提高課堂活動設計水平。
5.通過moodle系統追蹤學生活動情況,表彰最活躍用戶,關注指導消極用戶。
6.任務驅動法。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網絡教室,moodle教學網站,pclogo軟件,截圖工具mindmanager工具。
自頂向下模塊化設計花朵圖形方法示意圖:
注解:上圖在mindmanager中可以依次點擊出現花朵,葉和枝,并打開注釋出現代碼。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知識講解:
用過程調用的方法繪制花。
引入:回顧雪花圖形的繪制,總結模塊化設計圖形的思維模式。
總結如何利用過程的方法模塊化設計圖形。
引入模塊化設計的概念,鍛煉學生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思維。
出現花的圖形,按照利用過程模塊化設計圖形的概念分解圖形。
分解花的圖形,上機寫出花的第一層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