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圖案
美 麗 的 圖 案——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美麗的圖案”是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32-33的內容。教學重難點: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情況分析: 從年齡上說,大部分學生都在十二歲左右,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階段,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較高;從學習能力方面而言,無論是動手能力、分析能力,還是概括能力都相對高。 教學目標:了解并會畫簡單分形圖形,會計算周長。 知識方面:利用對稱原理畫圖。 能力方面:學生經常在電腦上用flash畫圖,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對分形圖形的認識,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逐步培養學生主動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并通過課件演示和觀察,使學生感受分形圖形的對稱之美,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設計理念: 以新課改理念指導本節課教學,六年學生學習能力較高,將學具盒中提供的材料融入教學過程,最大限度的使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目標較好的完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方法,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同學你都喜愛繪畫嗎? 在神奇的數學王國里呆板的線段,生硬的鐵架圖形經過處理也可變成許多美麗的圖案。 看:一個線段變成了一片美麗樹葉。 小三角變成了晶瑩,潔白的雪花。 一個圓,變成了漂亮的雛菊。 課件配樂動態顯示依次呈現軸對稱圖形對折---打開的畫面。
[讓學生在悅耳的音樂中欣賞對稱美,給學生提供了“學會欣賞數學美”的機會,也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同學們,欣賞之后有什么感受?你還有什么發現?(學生自由發言,闡明自己的觀點。) 通過欣賞我們了解到數學與美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門類的完美結合。發現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是軸對稱圖形。 生活中有很多物體是對稱的,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體也是對稱的? 什么是軸對稱圖形? 這節課我們來用“對稱”知識中的“軸對稱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 (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一個邊長3厘米等邊三角形。(圖a) (a) 想一想,怎樣把這個邊長3厘米的等邊三角形得更漂亮? 美麗的圖案是靠豐富想象和靈巧的雙手完成的,希望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出更多更美的圖案。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好嗎? 1、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設計方案。 2、小組討論后作圖。 3、全班交流作圖過程,展示美麗的圖案。 [在探索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想象的空間,進行獨立的小組合作式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設計方案和作圖過程說給大家聽。(展示學生設計的美麗圖案) 生1:我們小組設計了6個同樣大的等邊三角形。(圖b)
(b) 生2:我們小組把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平均分成兩部分, 找到每條邊的中點,再連接各中點,變成4個小等邊三角形。 (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