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教學設計(精選3篇)
《金屬》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進行探究金屬性質的研究
2、知道金屬有光澤、易傳熱、具有延展性的特點
3、了解常見的金屬性質,知道性質決定了金屬的用途,但同時也考慮價格、資源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它因素。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探究金屬的共同性質
難點:探究金屬具有延展性,即能變形。
課時安排:一課時
活動準備:學生課前準備一些金屬片,如鐵釘、易拉罐(鋁的),粗銅絲,砂紙、鐵錘等。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常見金屬制品
1、出示常見金屬制品,說說是用什么做的?為什么要用這個做?
2、學生交流,師相機板書:鐵、銅、不銹鋼……
3、師:像銅、鋁、鐵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金屬”。(出示課題)
4、你知道我們這個教室里哪些東西也是金屬做的?
5、金屬在人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廚房用具、常用工具、高雅電線、交通工具、金銀首飾等,哪一個方面都少不了金屬。
6、過渡:金屬到底有哪些特殊的本領使得它的用途如此廣泛并深受人們喜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金屬。
二、 探究金屬的共同性質
1、老師出示研究材料及工具,認識實驗器材:砂紙、榔頭、小刀……
2、下面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做完以后,你能更好地發現金屬的一些性質。你準備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做實驗呢?小組討論一下。
3、交流:可以用砂紙摩擦金屬表面,看一看。
用力彎曲金屬,或用榔頭敲打金屬。
用小刀割金屬。
把金屬放在熱水里,過一會再拿出來摸一摸。
……
4、學生分別取出三種金屬:鐵絲、銅絲、鋁絲,開始探究。
5、師巡視指導,特別提醒注意安全,并隨時糾正不正確的實驗方法。
6、實驗后小組內交流實驗現象,回報收獲,并推選一人把組內的成功填寫在黑板上。
金屬的共同性質:
7、全班看板書,說說異同。
8、小結:金屬的質地一般比較堅硬、有光澤、容易導熱、具有延展性、經敲打后比較容易變形。(師補充:金屬還具有導電性質)
9、談話:金屬還具有其它一些很重要的性質,我們會在今后的學習中了解到。
三、 金屬的區別與不同用途
1、同學們剛才通過自己探究發現了金屬有很多共同之處,其實不同金屬之間各方面的性能也是有差別的。你知道哪種金屬強度最大嗎?哪種金屬最貴?哪種導熱最好?哪種延展性最好?
2、學生猜測
3、你們說的對不對呢?快看書上的表格。(看懂圖示,了解不同金屬的特點)
4、由于不同金屬在地球上含量各不相同。“物以稀為貴”,所以它們的價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人們在使用時除了考慮金屬的性質也會考慮到它的價格。
5、討論:根據上面的資料想一想,制作下面的這些物品你會選擇哪種金屬?為什么?(鍋、易拉罐、項鏈、斧頭……)
6、師補充一些特殊金屬:汞也叫水銀,它是很特別,常態下是液體的,所以一般可以做溫度計中的液柱。但汞有毒。鉛也是有毒的金屬,也會使人引起鉛中毒。
7、總結:金屬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同它的性質和價格緊密聯系的。性質決定應用。合理使用金屬可以為生活帶來方便,當然,如果選擇不正確則有可能帶來災難。
8、補充:19xx年,英國斯科特探險隊的船只,在去南極的途中,天氣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卻漏光,以致探險隊員全部凍死在南極冰原。后來發現,原來裝煤油的鐵桶是用錫焊的,而錫卻莫名奇妙地化為了灰塵。1867年冬天,俄國彼得堡的氣溫降到了—38攝氏度,這時海關倉庫的大批錫磚,一夜之間不翼而飛,只留下泥土一樣的灰色粉末。沙俄軍隊的錫制大衣扣也不翼而飛。這些都是什么原因呢?原來,錫在—33攝氏度,會變成灰色粉末狀的晶體。
《金屬》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進行對金屬性質的研究。
2.探究金屬具有光澤、易傳熱、具有延展性的特點。
3.了解常見金屬的性質,知道金屬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屬的用途,同時還需要考慮價格、資源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教學重點:探究金屬的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探究金屬具有延展性、有光澤、易傳熱。
教學準備:ppt、生銹鐵釘、砂紙、鋁絲、鐵錘、塑料棒、竹筷、金屬勺、熱水、燒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首先請看幾幅圖片,看了之后告訴老師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都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
3、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和研究生活中的另一種常見材料——金屬。(板書)
二、認識常見金屬制品
1、在6000多年前,人類就學會了制造比石器鋒利的銅刀等銅制工具。(多媒體)當今社會金屬制品更是應用廣泛,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面,哪些是金屬制成的?
2、觀察,匯報。
3、生活中的金屬制品制品有哪些呢?(多媒體)說說為什么用金屬來制作它們?
4、匯報。
5、所以說每一種金屬材料都有它獨特的價值。那么金屬到底還有哪些特殊的本領使得它的用途如此廣泛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一起來繼續研究金屬。看看金屬有哪些性質?
三、探究金屬的性質
1、我們來做幾個實驗,進一步發現金屬的一些性質。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砂紙,鐵釘,(出示)你們要準備怎么做?
2、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3、我們可以用砂紙打磨生銹鐵釘一端的表面,對比看一看擦過的部分和沒擦過部分,還可以摸一摸磨過的一端,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從中你發現金屬的性質有哪些?(示范)把你看到的現象用簡潔的語言填在表格中。(多媒體出示表格)
4、做完實驗,組織匯報,總結金屬性質:有光澤。(板書)
5、老師還帶來了塑料塊、竹筷、金屬勺子,以及一杯熱水。要是把這三個同時放在熱水里,過2分鐘后摸一摸這些物品的上端,會有什么感覺呢?你人為它們的熱度會一樣嗎?將現象也填在表格中。在做實驗的時候同學們要保持安靜,當老師來加熱水時及時讓道,不能觸摸燒杯和熱水以免燙傷。
6、分發材料進行實驗。然后組織匯報,總結金屬性質:易傳熱。
7、教師出示:鐵錘、玻璃棒、木塊等。提問:如果老師用錘子敲擊他們會有什么現象呢?(玻璃會破碎、木塊會破碎………)
8、分發材料鐵錘和鋁絲,讓學生進行實驗,完成記錄。
9、組織匯報,總結出金屬性質:延展性——在科學上物體(像鋁條)在受到外界錘擊等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或形成薄片而不破裂的這種性質叫做延展性。。
10、金屬的性質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描述,除了剛才我們探究發現的有光澤、導熱性、延展性等外,還有哪些性質呢?請看大屏幕。
11、組織交流。
12、我們剛才說了不同的金屬性質不同,那么想要制作下面這些物品你會選擇那些金屬呢?為什么?(鍋,易拉罐,項鏈)
13、匯報。
14、回答得非常正確,鍋用鐵做,因為像剛才同學們說的便宜,而且堅硬,鐵還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用鋁做易拉罐,是因為它輕,易加工,也就是延展性好,價格也很便宜。用金銀來做飾品不僅因為其光澤度好,不易生銹(氧化),價格昂貴也是重要的原因。
15、金屬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它的性質和價格是緊密聯系的。性質決定應用。合理選擇金屬可以為我們帶來方便。金屬還有其他重要的性質,我們會在今后學習中了解到。
五、總結
1、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關于金屬的哪些知識?
2、總結:金屬性質有光澤、傳熱好、有延展性等。
板書設計:
金屬
有光澤
傳熱好
有延展性
探究金屬的性質實驗記錄單
班第 組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我們的發現)
實驗結論
(我們認為金屬的性質有)
(一)、用砂紙打磨鐵釘的表面,對比看一看擦過的和沒擦過的有什么不同?
(二)、把塑料塊、金屬勺、竹筷放入熱水中。2分鐘后摸一摸這幾種物品的上端,你有什么感覺?
(三)把鋁絲平整地放在地面上,用錘敲打。你發現了什么?
探究金屬的性質實驗記錄單
班第 組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我們的發現)
實驗結論
(我們認為金屬的性質有)
(一)、用砂紙打磨鐵釘的表面,對比看一看擦過的和沒擦過的有什么不同?
(二)、把塑料塊、金屬勺、竹筷放入熱水中。2分鐘后摸一摸這幾種物品的上端,你有什么感覺?
(三)把鋁絲平整地放在地面上,用錘敲打。你發現了什么?
《金屬》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知道金屬具有光澤、能傳熱、導電,有延展性等共同性質,建立初步的“金屬”概念。
2、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金屬具有的共同性質,建立初步的“金屬”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師準備:銅絲、鐵釘、鋁絲、銅勺、鋁勺、木棒、筷子、砂紙、粉筆、燒杯、熱水、電池、小電珠、導線、鐵錘、鐵砧等供分組實驗用。
生準備:金屬小物品3—5件。
教學設想
通過讓學生在觀察、猜測、實驗之后,學生能夠自己歸納出對金屬的認識(金屬的共性)建立初步的金屬概念,并了解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物品的金屬性質的利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哪些金屬材料制成的物品呢?(學生展示金屬物品,師板書其名稱)我們所帶物品有限,平時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用金屬制成的物品呢?(學生加以補充師并板書)在桌子上放的這些物品中,哪些是用金屬材料做成的?(物品分類)
2、這些金屬,它們可能有哪些性質呢?(學生進行猜測,師板書)
3、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二、探究新知
1、觀察、實驗,研究金屬性質
1)、認識銅、鐵、鋁等金屬具有金屬光澤
請同學們用眼觀察一下這些物體或用砂紙打光它們,觀察到什么?
師生交流后,師小結:銅、鐵、鋁等金屬都有光澤,而木棒、筷子等非金屬物品卻沒有光澤。
2)、認識銅等金屬都容易傳熱
學生把適量的金屬和非金屬物品放入盛有熱水的的燒杯中,用手拿著另一端,過一分鐘后,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 金屬物品慢慢變熱,而非金屬物品未變熱。說明金屬都可以傳熱。
3)、認識銅等金屬都可以導電
把不同物品分別接入簡單電路中,看小電珠是否能發光。
小結:鐵釘、鋁勺等接入電路中能使小電珠發光,而木棒等不能使小電珠發光,這說明金屬都可以導電。
4)、認識銅等金屬都有延展性
把不同物品分別放在鐵砧上用鐵錘捶打,看它們各有什么變化。
師小結:鐵釘等金屬都被捶扁了,變寬變長了,而木棒、粉筆被捶破了。說明金屬都能被捶扁變長。
2、歸納金屬共性,給出“金屬”概念
1)、引導學生分步歸納:銅、鐵、鋁等都有光澤;都可以傳熱;都可以導電;都能被捶扁、捶長。
2)、引導學生全面歸納:這些金屬材料都具有金屬光澤,都具有傳熱、導電、延展的性質。
3)、金屬:人們把具有銅、鐵、鋁的共同特點的物體歸為一類,叫做金屬。
3、指導學生了解人們對金屬各種性質的利用。
人們利用了金屬的哪些性質?你能結合日常生活列舉一些實例?
三、鞏固應用。
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金屬的哪些性質?
四、課后延伸
課后請你收集一些你認為是金屬的東西,檢驗一下是否具有金屬的性質。
板書:
4、金 屬
金 銅 都有金屬光澤
鐵 都可以傳熱
屬 鋁 都可以導電
都可以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