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吃魚》說課稿
3.聽老師的口令擺小棒。
擺1根小棒,拿走1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1-1=0)
擺2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2-2=0)
擺4根小棒,拿走4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4-4=0)
擺5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5-5=0)
5-5=0 這個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么?(我們擺的5根小棒)后面的5表示什么?(拿走5根)得數0表示什么?(都拿走了,還剩0根)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同桌之間說一說。(發現相同的數相減,結果等于0)
4.游戲活動:玩“青蛙跳水”的游戲,拿5個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里投,看能投中幾個,有幾個沒投中,(也可先預設自己能投中幾個,)再列出相應的算式。
投中1個,有幾個沒投中?5-1=4
投中2個,有幾個沒投中?5-2=3
投中3個,有幾個沒投中?5-3=2
投中4個,有幾個沒投中?5-4=1
投中5個,有幾個沒投中?5-5=0
投中0個,有幾個沒投中?5-0=5
青蛙跳水的游戲實際上是套圈的鋪墊。
5.課件出示第28頁“試一試”(套圈)。你能根據圖和所給的加法算式,列一道減法算式嗎?
1+3=4 4-( )=( ) 學生可能出現4-1=3 或 4-3=1
說一說,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么?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通過這個練習,體會加法和減法意義的聯系,加減混在一起,也能提高學生興趣)
還有其他的可能嗎?你能列出算式嗎?和同桌說一說。
6.你們玩過“吹泡泡”游戲嗎?課件出示,(吹泡泡)。請你們認真觀察這幅圖, 說說每幅圖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練習應用:
1.29頁第1、2題,可以變換一些形式,比如說:小動物找家;找朋友;摘星星等方式來鞏固5以內加減法的計算。
2.29頁第3題,這是一道開放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培養求異思維。
可能出現:5=4+1 5=1+4 5=3+2 5=2+3 5=0+5 5=5+0
5-4=1 5-1=4 5-2=3 5-3=2 5-5=0 5-0=5
3.29頁第4題,有5個小朋友,桌上只有4個杯子,3把勺。差幾個杯子?差幾把勺?看懂題意,再列算式解決。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學會了得數是0的減法)
出示:□-□=0,你能說幾個?(老師設計了一個開放題)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尊重和體現編者的意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寓教學于活動之中,讓學生輕松地投入學習活動。在情境創設階段,通過學生所喜愛的童話故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產生求知欲。建立數學模型階段,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游戲、思考等一系列活動,讓他們手腦并用,自主探索研究,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應用拓展階段,注意采用多種有效的練習方式,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逐步提高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