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3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
二、重難點
結合數的認識,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數的組成的練習
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5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46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28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二、 學習新知
1、展示主體圖,阿姨拿給媽媽30瓶酸奶又那給小明2瓶,問: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2、解決30+2
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酸奶?應該怎么算?
口頭列式,教師板書:30+2=32
請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3解決32-2
你是怎么計算的?
4解決2+30
教師板書:2+30=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4人小組中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交流。
三、 實踐操作,鞏固練習
1擺一擺,算一算,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展示小棒,仔細觀察后,擺出相應的算式,并由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先擺5捆,在擺6根。
先擺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根據教師的描述先擺小棒,然后根據操作列出相應的算式。
2數學游戲:誰先吃到玉米?
誰能找出結果和玉米前的數字相同的算式,誰就能先吃到玉米。
教師合3名學生進行示范:先將12張寫有算式的卡片排列與黑板上,教師做裁判,其余3名學生每人每次任選一張,算好后將結果告訴老師,正確,教師則發給一張畫有玉米的卡片。
學生分組進行游戲,教師加入到活動能力較弱的小組。參與活動。
四、 反饋練習
1、口算: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第43頁的第5題。
2、做第43頁的第6題
3、按順序填數.第43頁的第7題。
五、 小結
課題五 擺一擺、想一想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 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 重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1、 數位順序。
數位順序哪邊起第一位是什么,第二位是什么?第三位?
個位上的數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數表示什么?百位呢?
2、 用計數器撥數。
師撥數學生讀數說一說這兩個數位上的2分別表示什么?
同桌你說數我來撥
二、 合作求知
1、你能用2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
2學生擺一擺,擺好的說一說你把圓片放在哪個數位上,這個數是多少?
3、 用3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學生動手擺一擺,看看能擺出一 個數?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3 , 12 , 21, 30
4、 從剛才擺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怎樣才能知道擺出的數不遺漏?
5、 用4個5個圓片擺數。
小組合作,共同探索。每個小組發一個匯總表,分工合作,3個同學在數位表上擺圓片,小組長在匯總表上做好紀錄。表的左邊是圓片,右邊是擺出來的數。
6、 學生匯報
7、 探索規律
試一試直接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9個圓片都能表示哪些數?
四、 尋找規律,歸納整理
從我們擺出來的圓片個數和寫出來的數來看,你們觀察到了什么。
五、 小結
今天我們研究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