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和減法(12~21課時)教案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一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練習八⑴本課初備
課時
共10課時,本課第3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熟練地口算得數是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2.熟練地掌握根據一幅圖寫出相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進一步了解加、減法之間的聯系。重點難點: 課前準備: 0~10的數字卡片(兩張3)。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這節課我們就來上一節練習課,重點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 二、基本訓練 1.口算: 3+6= 9-8= 1+9= 5-4= 8+2= 10-8= 5+5= 10-2= 9-3= 3+7= 9-7= 4+5= 口算完后,選一道加法和一道減法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2.出示2+6=8 6+4=10,要求口算出得數,口答每道題相應的3道算式。 三、綜合練習 1.練習八1。 (1)出示練習八1的圖,看圖,說一說圖意。 (2)看著這樣的一幅圖可以寫出幾道加法和幾道減法算式? (3)學生完成書中的填空。集體校對后分小組說一說你的想法。 2.練習八2。 (1)學生算一算,連一連。 (2)集體交流。 3.練習八3。 看誰都能算對。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后,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給予表揚。 四、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練習設計: 一、看圖寫算式。 二、根據3、7、10和2、5、7寫出兩道加法和兩道減法算式。 教后記: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一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練習八⑵本課初備
課時
共10課時,本課第4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能結合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根據圖畫所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重點難點: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練習八4。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練習八5。 (1)引導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 (2)學生獨立解答。 (3)結合圖再說一說,算式表示的含義。 3.練習八6。 (1)出示小白兔采蘑菇圖,數一數地上一共有多少個蘑菇?想像10個蘑菇采了1個剩幾個?采了3個剩幾個?采了5個、7個、9個呢? (2)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想成共10個蘑菇,地上還有1個,采了幾個?地上還有3個、5個、7個、9個,采了幾個? (3)學生在課本上填上得數,集體校對。 4.練習八7。 (1)學生獨立完成。 (2)相互交流訂正。 二、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練習設計: 一、看圖列式計算。 二、連一連。 三、小動物回家。 教后記: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一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課題:連加、連減
本課初備
課時
共10課時,本課第5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和連減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口算能力。重點難點: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儀,學具盒。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4+3= 9-5= 10-4= 2+6= 7-1= 8+2= 7+2= 6-3= 5+5= 2.擺一擺,算一算。 (1)左邊擺6根小棒,右邊擺3根小棒,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計算?為什么用加法算? (2)先擺10個△,去掉2個,求還剩幾個怎樣算?為什么要用減法算? 二、新授 1.教學連加。 (1)出示例題圖,先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原來有4個南瓜,又運來2個,還剩1個沒運。 引導學生看圖:原來有4個南瓜,又運來2個,一共有幾個?怎樣算: (板書:4+2)一共幾個? 4個加2個后,還要運來1個,要算一共有幾個,算式里要怎樣寫? (接著板書:+1) 請小朋友看圖想一想,黑板上4+2+1表示把哪幾部分的南瓜個數合起來?像這樣,把三個數合起來的算式叫連加。(板書:連加) (2)連加算式的讀法。 連加怎樣讀呢?(讀作4加2再加1) 老師領讀,學生齊讀,同桌互讀。 (3)連加的計算方法:, 4+2+1等于幾呢,請同學們想一想,原來有4個南瓜,運來了幾個?還要運幾個?4個加2個是幾個?再加1個呢? 老師板書:4+2+1=7 ↓ 6 4+2+1等于幾,先算4加2得6,6再加1等于7。 指名說說計算過程,再同桌互說一下計算過程。 (4)小結;計算三個數連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用得數與第三個數相加,算出結果。 2.教學連減。 (1)出示例題圖,讓學生弄清圖意:原來有8根絲瓜,先摘了3根放在籃子里,接著又摘了1根。 (2)提問:原來一共有多少根絲瓜?先摘下幾根放在籃子里?算還剩幾根?怎樣列式? (板書:8-3)還剩幾根? 又摘下1根,要算還剩幾根,要用什么方法算?8已經減了3,還要再減幾? (接著板書:-1) 請小朋友看圖說一說,黑板上8-3-1是什么意思? 老師;8-3-1表示從8根里面先去掉3根,再去掉1根,像這樣從8里面連續減兩次的算式叫連減。(板書:連減) (3)連減算式的讀法。 連減怎樣讀?(讀作:8減3再減1) 老師領讀,學生齊讀,同桌互讀。 (4)指導連減的計算方法。 想一想,8根絲瓜,先摘了幾根,剩幾根?5根中再摘掉1根,最后還剩幾根? 8-3-1可以怎樣算?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8-3-1=4 ↓ 5 (5)小結:計算三個數連減,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用得數去減第三個數,最后把結果寫在等號的后面。 三、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先出示小棒圖。 圖上畫了什么?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算? 算式應該是3加幾,再加幾呢?請小朋友先填算式,再填得數,集體訂正。 (2)出示正方形圖。 老師說明虛線框表示去掉。 數數一共有多少個正方形?先去掉幾個?又去掉幾個?怎樣求算剩下的? 算式應該是10-4,再減幾呢?請小朋友先填算式,再填得數,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2。 (1)先出示小鳥圖,指名說一說圖意,樹上原來有4只小鳥,先飛來3只,又飛來3只。 (2)求一共飛來多少只?怎樣列式計算? (3)學生填書,集體校對。 3.“想想做做”3。 (1)先出示小鴨圖,指名說一說圖意,池塘里原來有9只小鴨子,先游走2只,又游走4只。(也可以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 (2)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求剩下的只數。 (3)學生填書,集體校對。 (一)9-2-4=3 (二)9-2-3=4 4.“想想做做”4。 獨立完成,集體校對時選一道連加和連減題說說運算順序。 5.“想想做做”5。 出示圖,請學生列式,學生有可能列出連加或連減算式,但無論哪種都要求學生結合圖說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如9-3-2、3+2+4等。 6.“想想做做”6。 學生在田字格中寫一寫、算一算。 四、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