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積木》
教學目標: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為新課做鋪墊。
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昨天我們又學習了10加幾的加法,下面我們先復習一下,同學們看卡片口算:
6+10= 5+3= 9-2= 8+10= 9+10= 6+3=
10+3= 2+7= 8-6= 10+7= 10+5= 10+10=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搭積木活動: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生說)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搭積木。(板書課題)
(2)請你們用手中的積木玩積木增減游戲(采用猜剪刀、石頭、布的方法),一邊玩一邊說:“再放( )塊或拿走( )塊!
在玩積木時,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再放( )塊 多 +
拿走( )塊 少 -
(3)下面按老師的要求擺積木:(引導學生根據書中的圖意擺)
先擺13塊積木,再放2塊。
2、結合動手操作并根據所用積木的數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你們能根據剛才擺積木的過程提出數學問題嗎?先想一想,同桌之間再互相說一說。
(指學生說)學生提出的問題應該是:一共擺了多少塊積木?
三、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求一共擺了多少塊積木,用什么方法?應該怎樣列式呢?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3+2=
2、13加2等于多少呢?小組內互相研究一下該怎樣算?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算法)
3、試一試:
14+5=□ 16+3=□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結果,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教學20以內不退位的減法。
1、按書上圖意擺積木,根據擺積木的過程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研究計算方法。
3、試一試:
17-6=□ 18-5=□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結果,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五、算一算:
1、電腦先出示“相碰的做加法”的四輛車。4輛車中兩兩相碰共有幾種可能?你能得到哪些結果?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進行匯報。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電腦演示,隨機出示算式和得數:
12+6=18 12+4=16 12+3=15
6+4=10 6+3=9 3+4=7
2、電腦再出示“相碰的做減法”的四輛車。(方法同加法)
六、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1頁第1、2題。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卡片)
14+4= 13+5= 19-8= 15+4=
17-6= 12+7= 16-3= 19-3=
18-2-4= 10+5+2= 7+3+8=
5+5+6= 8+2+4= 10+8-2=
3、在○里填上“+”或“ – ”。
12○7=19 4○14=18 17○2=15 18○3=15
10○6=16 11○5=16 19○4=15 3○11=14
3○3+12=18 19 - 8○3=14 10○3=15○2
4、完成教材第71頁第3題。
5、在○里填數,要使每條線上三個數的和都等于9。
七、回顧小結。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說說你們的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