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認識》教學片斷與反思
評析:這三個反饋練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把“學”寓于“玩”中。使學生在體會了“做數學”后,還可以高興地“玩數學”,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課堂氣氛中不知中不覺地吸取數學養分,親自經歷運用數學解決問題、設計活動的過程,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反思:這節課主要是10的認識。《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在這節課中:1、體現“數感”教學的主要內容,能讓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會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等。2、在數概念數學中重視數感的培養。在教學中使學生“舊”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過程:通過參觀動物園回憶經歷有關的情境和實例,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使學生更深刻地把握數概念、建立數感。3、《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所以課堂上通過幫“老師分智慧花”這個活動的創設,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歷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并有機會分享自己與他人的想法。4、教師把游戲引進活動,也成為游戲的參與者,寓教學于游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一定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節課中與老師對口令,與同桌互伸手指,自己在《找朋友》歌聲中“找朋友“這三個活動具有恰當的銜接性、針對性,使練習的目的不僅關注了知識的教學,更關注了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