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未知加數(通用12篇)
填未知加數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觀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畫一畫,猜一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填未知數的過程,感悟填未知數的逆向思維方法,同時,在解決填未知加數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從實物圖抽象填未知加數算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數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填未知加數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有未知加數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引入
“小狗丟了”
(1) 導語:請同學們看屏幕,是什么來到了樹林玩.
。◣煶鍪課件,以故事形式進行講解,啟發學生自由思考。)狗媽媽有8只非?蓯鄣男」。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小狗們決定到樹林里去玩捉迷藏。于是,它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出發了。在樹林里,它們玩得可高興啦。過了很久,它們玩累了,于是準備回家了?墒,回到家的小狗只有5只了。這可急壞了我們的狗媽媽:“我的8只小狗為什么只有5只了?有幾只沒有回家?”
師:,狗媽媽多著急呀!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好不好?
請小朋友來告訴狗媽媽:它丟了幾只小狗?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原來狗媽媽丟了3只小狗,我們去幫它找回來吧。◣煶鍪菊n件)咦?小狗回來了。同學們看,它們跑得多快!小朋友們出去玩以后,可要早點回家哦。不要讓媽媽在家擔心,你們能不能做到?(能)。
師:我們再回過來看看,開始回來了5只小狗,我們用數字5來表示, 我們把沒有回來的小狗用括號表示, 叫作未知數,那么,回來的與未回來的合起來就是8只,所以加法算式應寫成:5+( )=8 這個算式讀作:5加幾等于8.(學生齊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填未知數.(把課題補充完整)
(2)完成70頁的鋼筆圖
指名回答,說思路
(3)完成旗子圖.
出示:有6面 ,再畫幾面 就是8面 ?請你畫出來,再在( )里填上數.
老師讀題目要求,學生讀算式.
學生在書上畫小旗,正:你們都畫了幾面小旗?為什么畫2面?
括號里填幾?(學生填后回答,并展示)
二、齊唱歌,讓學生稍作放松
三、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
1.看圖填空(教材第70頁第一題)
先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填空.
訂正:括號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畫一畫,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2)做“猜一猜”游戲
老師分別出示不同數量的花生,把花生分成兩份,放在左右手,打開其中一只手的花生,讓學生猜另一只手的花生的數量. 并對猜對的同學進行獎勵.并讓同位學生也做猜一猜的游戲.
(3)提高練習
用搶答的形式完成p71第2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哪些同學表現最好?
板書設計
填未知加數
5+( )=8
填未知加數 來自第一范文網。
填未知加數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用權學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號所表示的意義.會讀有未知加數的算式,能正確填寫未知加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填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有未知加數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老師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2.說出下列各數的組成.
猜一猜:
演示動畫“豬八戒吃香蕉”
在唐僧師徒取經的路上,豬八戒去找吃的,他一共找來10根香蕉準備合回去分給師徒們吃,可是,看著香蕉,八戒直流口水,他忍不信一口氣吃了好幾根,吃完一看,手里還剩下4根香蕉了,八戒想,我剛才吃了幾根呢?同學們你能告訴他吃了幾根嗎?
。ǜ鶕延械闹R經驗,多數學生會答案出:吃了6根.)
繼續演示動畫“豬八戒吃香蕉”出現結果.老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W生可能答出:①4加6等于10.②4和6組成10.③10可以分成4和6.④10減4等于6.)
你們能夠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說明你們很會學習,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鋼筆圖
出示60頁的鋼筆圖
教師指圖提問:
。1)盒子里裝的是什么?(鋼筆)
(2)看一看盒子里一共能放幾支?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數盒子里的空格)
。3)盒子里已經放了幾支?(7支)
再放幾支就能把盒裝滿了?也就是7支再添幾支就是10支了?
師:盒里放了7支鋼筆是題目中告訴我們的,(板書:7)還要放幾支,也就是7支再添幾支?(板書:+)題目中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就把它叫做未知數,(板書:未知數)未知數在算式中用括號表示.左邊寫半個圓“(”右邊也寫半個圓“)”,這就是括號,請你們在桌上用手指寫一寫.
已經放了的7支和還需要放的幾支合起來是10支,所以加法算式應寫成: .這個算式讀作:7加幾等于10.(學生齊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填未知數.(把課題補充完整)也就是填寫加法算式中( )里的數.
沒有圖怎么想?(想:7和幾組成10、10減7等于幾……)7表示什么?括號里的3呢?10呢?
2.教學旗子圖.
出示:有6面 ,再畫幾面 就是8面 ?請你畫出來,再在( )里填上數.
老師讀題目要求,學生讀算式.
學生在書上畫小旗,找一人到前面來畫.
訂正:你們都畫了幾面小旗?為什么畫2面?
括號里填幾?(學生填后回答)
如果不看圖,怎么想6加幾等于8?(6和幾組成8,6和2組成8,所以括號里填2.)
3.動手操作
讓學生先擺3根小棒,想一想再擺幾根就是9根了?怎樣列式?
板書:
先擺小棒,然后回答.
。 )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6表示什么?
三、鞏固提高.
1.看圖填空(教材第60頁第一題)
先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填空.
訂正:括號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畫一畫,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3.口答.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口頭回答.
4.爭當小能手: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完成第61頁第1題.前五名交到老師那里,全對的獲小能手稱號.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呢?你還有什么想法嗎?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找座位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準備
模擬電影票(注明幾排幾號,排數和號數不直接寫明,而是由加減法算式化替,如:10-7排 3+2號).
活動過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擺好(桌子搬出),模擬成電影院的座位,椅子背后貼上號碼.
2.每人發一張模擬電影票.
3.每個學生只有算對加減法,才可以找到自己準確的座位.
4.一次找準座位的同學可以成為“文明觀眾”,并佩戴“文明觀眾”標志.
填未知加數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用權學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號所表示的意義.會讀有未知加數的算式,能正確填寫未知加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填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有未知加數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老師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2.說出下列各數的組成.
猜一猜:
演示動畫“豬八戒吃香蕉”
在唐僧師徒取經的路上,豬八戒去找吃的,他一共找來10根香蕉準備合回去分給師徒們吃,可是,看著香蕉,八戒直流口水,他忍不信一口氣吃了好幾根,吃完一看,手里還剩下4根香蕉了,八戒想,我剛才吃了幾根呢?同學們你能告訴他吃了幾根嗎?
。ǜ鶕延械闹R經驗,多數學生會答案出:吃了6根.)
繼續演示動畫“豬八戒吃香蕉”出現結果.老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W生可能答出:①4加6等于10.②4和6組成10.③10可以分成4和6.④10減4等于6.)
你們能夠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說明你們很會學習,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鋼筆圖
出示60頁的鋼筆圖
教師指圖提問:
。1)盒子里裝的是什么?(鋼筆)
。2)看一看盒子里一共能放幾支?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數盒子里的空格)
。3)盒子里已經放了幾支?(7支)
再放幾支就能把盒裝滿了?也就是7支再添幾支就是10支了?
師:盒里放了7支鋼筆是題目中告訴我們的,(板書:7)還要放幾支,也就是7支再添幾支?(板書:+)題目中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就把它叫做未知數,(板書:未知數)未知數在算式中用括號表示.左邊寫半個圓“(”右邊也寫半個圓“)”,這就是括號,請你們在桌上用手指寫一寫.
已經放了的7支和還需要放的幾支合起來是10支,所以加法算式應寫成: .這個算式讀作:7加幾等于10.(學生齊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填未知數.(把課題補充完整)也就是填寫加法算式中( )里的數.
沒有圖怎么想?(想:7和幾組成10、10減7等于幾……)7表示什么?括號里的3呢?10呢?
2.教學旗子圖.
出示:有6面 ,再畫幾面 就是8面 ?請你畫出來,再在( )里填上數.
老師讀題目要求,學生讀算式.
學生在書上畫小旗,找一人到前面來畫.
訂正:你們都畫了幾面小旗?為什么畫2面?
括號里填幾?(學生填后回答)
如果不看圖,怎么想6加幾等于8?(6和幾組成8,6和2組成8,所以括號里填2.)
3.動手操作
讓學生先擺3根小棒,想一想再擺幾根就是9根了?怎樣列式?
板書:
先擺小棒,然后回答.
。 )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6表示什么?
三、鞏固提高.
1.看圖填空(教材第60頁第一題)
先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填空.
訂正:括號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畫一畫,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3.口答.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口頭回答.
4.爭當小能手: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完成第61頁第1題.前五名交到老師那里,全對的獲小能手稱號.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呢?你還有什么想法嗎?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找座位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準備
模擬電影票(注明幾排幾號,排數和號數不直接寫明,而是由加減法算式化替,如:10-7排 3+2號).
活動過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擺好(桌子搬出),模擬成電影院的座位,椅子背后貼上號碼.
2.每人發一張模擬電影票.
3.每個學生只有算對加減法,才可以找到自己準確的座位.
4.一次找準座位的同學可以成為“文明觀眾”,并佩戴“文明觀眾”標志.
填未知加數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號所表示的意義,會讀有未知加數的算式,理解填未知加數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寫未知加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來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的積極態度和情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正確填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有未知加數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學生反饋
課前談話
介紹一下評價卡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張評價卡,在這張評價卡上,有一些笑臉,如果你表現好,就在評價卡上給自己畫一個笑臉(師示范)會畫嗎 我們來試試看,認為自己這節課能表現好的,給自己畫一個笑臉.但是有一個要求,畫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自己亂畫,好嗎
二, 師生拍手游戲:
如:組成8
師:我拍4,1234
生:我拍4,1234,4和4組成8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剛才小朋友都表現得真不錯,鄭老師打算去商店里買一盒筆獎勵小朋友,當我來到商店,服務員阿姨拿給了我這樣一盒筆
師:仔細看,說說根據這副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你能根據畫面提一個問題嗎 (多請幾個學生回答)
二,探索新知
(1)列算式:7+( )=10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知道,盒子里已經有7枝鉛筆(板書7)一共可以放10枝 (板書10)
再放幾枝,就有10枝鉛筆 (板書 )
就是把7和幾加起來等于10(板書+ =)
師:(指著問號)這里的問號表示什么 我們把沒有告訴我們的,不知道的數叫"未知數"(板書:未知數)
在加法算式中,未知數可以用小括號來表示.
師:誰能來讀一讀這個加法算式
師:觀察一下這個加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師:是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叫什么 這個括號表示什么
師:誰來說說這7+( )=10在這幅圖中表示什么
(2)填未知加數
師:指著例題7+( )=10
問:7加幾等于10,這里括號里可以填幾 你是怎么想的 (這里要多讓學生回答)
對于每種方法,一個學生講了后,多讓幾個學生回答,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
誰聽懂他的意思了
你同意他的想法嗎 說說他是怎么想的
誰能來解釋一下他的想法
你明白他的意思嗎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
比較一下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幾種比較好 把你喜歡的方法告訴同桌小朋友聽
師:說說你的同桌喜歡哪種方法
師:請你想一想,在這道題里,7表示什么 10表示什么 括號表示什么 括號里的3表示什么
(3)試一試
a師:有沒有學會了這個新本領 現在來考考大家,書本中有這樣的兩副圖, 你看得懂嗎 誰來說說
b完成
c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師:剛才我們買來了筆后,小朋友要用手中的鉛筆畫畫.說一說:他們畫了什么 再畫幾面小旗子就有8面
誰能列一道加法算式
師:括號里該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5)試一試
師:你也來根據算式來畫一畫
反饋:說說題目是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師:帶上這些新本領,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王國.
1師:首先我們比一比誰的反映最快(搶答)
4+( )=8 3+( )=6 7+( )=9 7+( )=7 2+( )=8 ( )+6=9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 )+5=10 ( )+4=7
2師:看,我們來到了數學城堡的門口,首先要排隊買票,門票是10元,早上小朋友都抽到了現金抵用券,鄭老師也抽了一張,是5元,
(1)我現在有5元錢,我在補上幾元就有10元,誰能列式
(2)誰也能象我這樣提一個問題 (全班回答)
(3)把你的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同桌回答.
3,師:走進城堡,可是城堡的門上兩把大鎖堵住了我們的去路.
鎖上寫著:( )+( )=9,現在有10把鑰匙,鑰匙上寫著:1,2,3,4,5,6,7,8,9,0
你能為這2把瑣選2把鑰匙嗎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種方法,可是聽起來比較亂.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這些方法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板書)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學到了什么
師:現在每個人看評價卡.數數一共可以畫幾個笑臉 誰能用上這個話,"我再得到幾個就有9個了"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你得到了幾個笑臉.
反饋:對本節課得的小臉最多的幾個小朋友進行頒獎.
生:圖上畫著有7支筆
我看到了一共可以放10支筆,盒子里放了7只,還可以放3支
生:1,盒子里原來有10枝鉛筆,拿走了3枝,還剩幾枝筆
2,盒子里已經放了7枝鉛筆,再放幾枝鉛筆,就有10枝
生:問號表示不知道的數.
生:7加幾等于10(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生:這個加法算式中有一個括號;以前答案寫在等號后面,現在答案在等號前面
生:括號
括號表示未知數
學生匯報:
1,看出來的
2,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號里填3;
3,7和3組成8,所以括號里填3;
4,7加3等于10,所以括號里填3;
5,10減7等于3,所以括號里填3;
生同桌交流
生匯報
生:7表示盒子里原來有7枝鉛筆,10表示一共可以放10枝鉛筆,括號表示未知數,括號里的3表示還可以放3枝,
生:6+( )=8
生:2面,匯報
課后反思:
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建立10以內數的數感,對10以內數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內容的學習, 既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又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來說,這一內容與10以內的減法一樣,屬于同等難度的內容;但是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對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的指導幫助.
教材的編排上從直觀到抽象,先通過一幅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讓學生得出括號里該填幾,再通過問題提示讓學生增畫小旗,并在括號中填上適當的數.教材這樣安排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然后由實物抽象出點子圖,讓學生畫一畫,最后直接抽象成算式, 但無論哪種方法,都表現為:"a+( )=b"這一呈現方式,這容易使學生得到不完全的認識:未知加數一定在加號的后面.如果能呈現"a+( )=b"這一基本形式后,再呈現"( )+a=b"和"( )+( )=b"這樣的形式,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加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學生在本節課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課堂的反應和教學的效果來看都還不不錯,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情境的創設學生不能理解
本節課,我按照課本內容創設了一盒筆,可以放10枝,已經放了7枝,還可以放幾枝學生理解為一共有10枝筆,賣掉了3枝,還剩下7枝筆.學生對于圖意不能理解,我想這主要原因是主題圖的呈現方式有問題,導致學生理解的錯誤,在教學時, 我們應該對教材進行處理,出現動畫:一個空盒子,放進去7枝,叫學生提一個問題.這樣,學生對于題意可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教師的課堂機智還不夠
在本課時,學生在課堂回答的時候,學生出現了問題,教師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是草草了之,其實學生的回答反應了學生最真實的思維,這時,教師應該問問學生,你是怎么想的.在暴露學生的真實思維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所以在課堂中我們要允許學生出錯,在學生的錯誤中解決問題.
填未知加數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用權學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號所表示的意義.會讀有未知加數的算式,能正確填寫未知加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填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有未知加數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老師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2.說出下列各數的組成.
猜一猜:
演示動畫“豬八戒吃香蕉”
在唐僧師徒取經的路上,豬八戒去找吃的,他一共找來10根香蕉準備合回去分給師徒們吃,可是,看著香蕉,八戒直流口水,他忍不信一口氣吃了好幾根,吃完一看,手里還剩下4根香蕉了,八戒想,我剛才吃了幾根呢?同學們你能告訴他吃了幾根嗎?
。ǜ鶕延械闹R經驗,多數學生會答案出:吃了6根.)
繼續演示動畫“豬八戒吃香蕉”出現結果.老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W生可能答出:①4加6等于10.②4和6組成10.③10可以分成4和6.④10減4等于6.)
你們能夠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說明你們很會學習,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鋼筆圖
出示60頁的鋼筆圖
教師指圖提問:
。1)盒子里裝的是什么?(鋼筆)
。2)看一看盒子里一共能放幾支?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數盒子里的空格)
。3)盒子里已經放了幾支?(7支)
再放幾支就能把盒裝滿了?也就是7支再添幾支就是10支了?
師:盒里放了7支鋼筆是題目中告訴我們的,(板書:7)還要放幾支,也就是7支再添幾支?(板書:+)題目中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就把它叫做未知數,(板書:未知數)未知數在算式中用括號表示.左邊寫半個圓“(”右邊也寫半個圓“)”,這就是括號,請你們在桌上用手指寫一寫.
已經放了的7支和還需要放的幾支合起來是10支,所以加法算式應寫成: .這個算式讀作:7加幾等于10.(學生齊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填未知數.(把課題補充完整)也就是填寫加法算式中( )里的數.
沒有圖怎么想?(想:7和幾組成10、10減7等于幾……)7表示什么?括號里的3呢?10呢?
2.教學旗子圖.
出示:有6面 ,再畫幾面 就是8面 ?請你畫出來,再在( )里填上數.
老師讀題目要求,學生讀算式.
學生在書上畫小旗,找一人到前面來畫.
訂正:你們都畫了幾面小旗?為什么畫2面?
括號里填幾?(學生填后回答)
如果不看圖,怎么想6加幾等于8?(6和幾組成8,6和2組成8,所以括號里填2.)
3.動手操作
讓學生先擺3根小棒,想一想再擺幾根就是9根了?怎樣列式?
板書:
先擺小棒,然后回答.
( )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6表示什么?
三、鞏固提高.
1.看圖填空(教材第60頁第一題)
先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填空.
訂正:括號里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畫一畫,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3.口答.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口頭回答.
4.爭當小能手: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完成第61頁第1題.前五名交到老師那里,全對的獲小能手稱號.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呢?你還有什么想法嗎?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找座位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準備
模擬電影票(注明幾排幾號,排數和號數不直接寫明,而是由加減法算式化替,如:10-7排 3+2號).
活動過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擺好(桌子搬出),模擬成電影院的座位,椅子背后貼上號碼.
2.每人發一張模擬電影票.
3.每個學生只有算對加減法,才可以找到自己準確的座位.
4.一次找準座位的同學可以成為“文明觀眾”,并佩戴“文明觀眾”標志.
填未知加數 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頁。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觀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填未知數的過程,感悟填未知數的逆向思維方法,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從實物圖抽象算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數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理解的算理。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引入:
1、師導入 :小朋友,你們玩過撲克牌嗎?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小小的撲克牌游戲,你們有興趣嗎?
2、(師出示兩張撲克牌的背面):我這兒有兩張撲克牌,你能猜出他們是幾嗎?你怎么猜的?(生胡亂猜4、5后)你有什么依據嗎?
3、看來,剛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現在老師再告訴你們一個條件,這兩張牌合起來是9,猜猜,他們可能是幾和幾?(1和8、2和7、3和6、4和5板書在一角)
4、剛才我們想出這幾種可能,現在我告訴大家,這其中一張是7,你能知道另一張是幾了嗎?你是怎么想的?
5、再猜:如果兩張牌合起來是8,其中一張是7,另一張是幾?如果其中一張是2,合起來是10,另一張是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圓珠筆圖
① 師:還想再猜嗎?(出示圓珠筆圖),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
② 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7+( )=10
、 哪個小朋友知道這個算式怎么讀?生試讀,師示范讀,生再次跟讀。( )就用來表示不知道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小括號里的數。
、 誰能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同桌先交流,再匯報。
、 生匯報后師出示答案。
2、教學書P70小旗圖。
① 有一位叫小紅的小朋友現在想考考大家(出示P70的小旗圖),誰會讀小紅提的問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已經畫了6面小旗了,再畫幾面就是8面了。)
、 你能解決小紅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再把小括號里的數填上。
、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幾個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反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小朋友們很快就能填出小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 )+4=7
獨立填好后,說說你的想法。
2、小結:剛才我們表現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填小括號里的數,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拍手游戲吧!
三、課間游戲
拍手游戲: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老師拍:
我們拍:
四、實踐運用
1、P70做一做1
左圖不變,右圖實物圖及算式改為( )+5=9。先觀察,再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說一說想的過程。
2、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點子圖和算式5+( )=8,師:請小朋友把點子圖和算式合起來看看,說說這是什么意思?
應該再畫幾個點子,你是怎么想的?
獨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為( )+2=7
3、填算式,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獨立完成后校對。
2+( )=8 ( )+6=9 ( )+1=7
1+( )=9 ( )+5=7 2+( )=8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游戲;
有幾朵美麗的花,可惜每一朵花都少了一片葉子。請小朋友們給每一朵,再先一片葉子,使每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9 5 7 8 10
4 1 4 2 1
6、9、4、5、3、2
教材分析:填未知數這一內容,是在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這一節的,在這一節里,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是重點,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學生已初步建立10以內數的數感,對10以內數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內容,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來說,與10以內的減法一樣,屬于同等難度的;但是,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這一內容的學習,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又可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對這一內容的編排,教材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用實物圖或點子圖的方式,二是用算式的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表現為“A+( )=B”的呈現形式,這容易使學生得到不完全的認識。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 )+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填未知加數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頁。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觀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填未知數的過程,感悟填未知數的逆向思維方法,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從實物圖抽象算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數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理解的算理。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引入:
1、師導入 :小朋友,你們玩過撲克牌嗎?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小小的撲克牌游戲,你們有興趣嗎?
2、(師出示兩張撲克牌的背面):我這兒有兩張撲克牌,你能猜出他們是幾嗎?你怎么猜的?(生胡亂猜4、5后)你有什么依據嗎?
3、看來,剛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現在老師再告訴你們一個條件,這兩張牌合起來是9,猜猜,他們可能是幾和幾?(1和8、2和7、3和6、4和5板書在一角)
4、剛才我們想出這幾種可能,現在我告訴大家,這其中一張是7,你能知道另一張是幾了嗎?你是怎么想的?
5、再猜:如果兩張牌合起來是8,其中一張是7,另一張是幾?如果其中一張是2,合起來是10,另一張是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圓珠筆圖
、 師:還想再猜嗎?(出示圓珠筆圖),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
、 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7+( )=10
、 哪個小朋友知道這個算式怎么讀?生試讀,師示范讀,生再次跟讀。( )就用來表示不知道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小括號里的數。
④ 誰能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同桌先交流,再匯報。
⑤ 生匯報后師出示答案。
2、教學書P70小旗圖。
、 有一位叫小紅的小朋友現在想考考大家(出示P70的小旗圖),誰會讀小紅提的問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已經畫了6面小旗了,再畫幾面就是8面了。)
② 你能解決小紅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再把小括號里的數填上。
③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幾個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反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小朋友們很快就能填出小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 )+4=7
獨立填好后,說說你的想法。
2、小結:剛才我們表現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填小括號里的數,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拍手游戲吧!
三、課間游戲
拍手游戲: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老師拍:
我們拍:
四、實踐運用
1、P70做一做1
左圖不變,右圖實物圖及算式改為( )+5=9。先觀察,再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說一說想的過程。
2、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點子圖和算式5+( )=8,師:請小朋友把點子圖和算式合起來看看,說說這是什么意思?
應該再畫幾個點子,你是怎么想的?
獨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為( )+2=7
3、填算式,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獨立完成后校對。
2+( )=8 ( )+6=9 ( )+1=7
1+( )=9 ( )+5=7 2+( )=8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游戲;
有幾朵美麗的花,可惜每一朵花都少了一片葉子。請小朋友們給每一朵,再先一片葉子,使每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9 5 7 8 10
4 1 4 2 1
6、9、4、5、3、2
教材分析:填未知數這一內容,是在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這一節的,在這一節里,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是重點,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學生已初步建立10以內數的數感,對10以內數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內容,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來說,與10以內的減法一樣,屬于同等難度的;但是,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這一內容的學習,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又可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對這一內容的編排,教材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用實物圖或點子圖的方式,二是用算式的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表現為“A+( )=B”的呈現形式,這容易使學生得到不完全的認識。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 )+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填未知加數 篇8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頁。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觀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填未知數的過程,感悟填未知數的逆向思維方法,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從實物圖抽象算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數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理解的算理。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引入:
1、師導入 :小朋友,你們玩過撲克牌嗎?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小小的撲克牌游戲,你們有興趣嗎?
2、(師出示兩張撲克牌的背面):我這兒有兩張撲克牌,你能猜出他們是幾嗎?你怎么猜的?(生胡亂猜4、5后)你有什么依據嗎?
3、看來,剛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現在老師再告訴你們一個條件,這兩張牌合起來是9,猜猜,他們可能是幾和幾?(1和8、2和7、3和6、4和5板書在一角)
4、剛才我們想出這幾種可能,現在我告訴大家,這其中一張是7,你能知道另一張是幾了嗎?你是怎么想的?
5、再猜:如果兩張牌合起來是8,其中一張是7,另一張是幾?如果其中一張是2,合起來是10,另一張是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圓珠筆圖
、 師:還想再猜嗎?(出示圓珠筆圖),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
② 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7+( )=10
、 哪個小朋友知道這個算式怎么讀?生試讀,師示范讀,生再次跟讀。( )就用來表示不知道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小括號里的數。
、 誰能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同桌先交流,再匯報。
⑤ 生匯報后師出示答案。
2、教學書P70小旗圖。
、 有一位叫小紅的小朋友現在想考考大家(出示P70的小旗圖),誰會讀小紅提的問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已經畫了6面小旗了,再畫幾面就是8面了。)
、 你能解決小紅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再把小括號里的數填上。
③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幾個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反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小朋友們很快就能填出小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 )+4=7
獨立填好后,說說你的想法。
2、小結:剛才我們表現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填小括號里的數,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拍手游戲吧!
三、課間游戲
拍手游戲: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老師拍:
我們拍:
四、實踐運用
1、P70做一做1
左圖不變,右圖實物圖及算式改為( )+5=9。先觀察,再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說一說想的過程。
2、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點子圖和算式5+( )=8,師:請小朋友把點子圖和算式合起來看看,說說這是什么意思?
應該再畫幾個點子,你是怎么想的?
獨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為( )+2=7
3、填算式,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獨立完成后校對。
2+( )=8 ( )+6=9 ( )+1=7
1+( )=9 ( )+5=7 2+( )=8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游戲;
有幾朵美麗的花,可惜每一朵花都少了一片葉子。請小朋友們給每一朵,再先一片葉子,使每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9 5 7 8 10
4 1 4 2 1
6、9、4、5、3、2
教材分析:填未知數這一內容,是在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這一節的,在這一節里,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是重點,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學生已初步建立10以內數的數感,對10以內數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內容,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來說,與10以內的減法一樣,屬于同等難度的;但是,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這一內容的學習,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又可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對這一內容的編排,教材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用實物圖或點子圖的方式,二是用算式的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表現為“A+( )=B”的呈現形式,這容易使學生得到不完全的認識。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 )+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填未知加數 篇9
《填未知加數》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在教這個內容之前,我設計了好幾套方案:有觀察圖、有動手擺學具的,感覺都不理想,這些方法都只能讓學生在出現的數比較小時知道未知數是幾,有的是數圖中的缺少的部分,有的是猜出的結果,這些方法都不能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順利進行知識的遷移。
在前面學習《用數學》時,我教試著教了“總數”、“一部分”、“另一部分”幾個量之間的關系,沒想到為我今天突破這一難點起了大作用。
我出示例題:7+=10,我讓學生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幾,大部分學生知道是填3,我想是因為數小,可以“湊”出來。我問,你是怎樣想的:有的學生說是因為10可以分成7和3,所以填3;有的說3和7組成10 ,所以填3;我給他們從分的肯定。接著引導學生觀察:那個數是總數?那個數是一部分?要求的數是什么?在學生的描述中,我把7+=10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放在用大括號和問號表示的圖中,學生一看就知道是求一部分,所以用10-7=3來算,。通過教學,大部分學生知道用數的組成來解決未知數是幾的問題,還有一部分學生理解了因為是求一部分,所以要用減法算的道理。這樣不僅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更重要的是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對今后出現的數比較大而不能”湊”、不能擺學具、想組成又麻煩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理解了這個道理,就能順利進行知識的遷移。
這節課,我們沒有用實物圖,也沒有擺學具,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教學效果很好?磥淼湍昙壍膶W生也可以也會明白“大道理”,我們不能小瞧了他們,孩子的潛力是無法估量的。
填未知加數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
2.會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3.培養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的內容,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游戲卡片。
準備練習
1.口算練習。(開火車)
9-6 2+5 4+6 10-4 9-8
10-6 10-9 7-7 1+9 5+3
2.說出下面各數的組成。
7 9 10 9 8
3□ 4□ 6□ 3□ □5
3.猜一猜。
出示圖片:
蘋果樹上結了10個蘋果,我用紙蓋住了一部分,請你們猜一猜,我用紙蓋住了幾個蘋果?(6個)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學生可能答出:4和6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減4等于6;根據蘋果樹的樣子推測大概是6個蘋果)
教師評價:你們都很聰明,能用學過的知識猜對用紙蓋住的蘋果的個數。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看誰學得又快又好。
[教學過程 說明:
第1題的口算題采用“開火車”的形式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第2題數的組成知識,是本節課填未知加數的依據,教師在這里做了重點復習,為下面要進行的新課做好了準備。第3題安排的是猜一猜,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了填未知數的有關知識。
專家評析:
填未知加數是所在章節的難點知識,因此,準備練習的設計從口算到數的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從舊知到新知、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讓學生以此為生長點,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教學鉛筆圖。
出示例題插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匯報)看著這幅圖,你能知道是什么嗎?(學生匯報:盒子里放了7枝筆;如果把盒子放滿,可以放10枝筆;盒子里少放了3枝筆;盒子里原來可能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7枝等)
根據這幅圖,誰能編一個故事,提一個問題?(學生匯報:1.盒子里原來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幾枝?2.盒子里放了7枝筆,再放3枝筆是幾枝筆?3.盒子里放了7枝筆,再放3枝筆就是10枝筆嗎?)
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知道,盒子里已經放了7枝筆(板書:7),還要放幾枝,題里告訴了嗎?(沒有)我們把沒有告訴的、不知道的數叫“未知數”。“未知數”可以用小括號來表示,誰會寫小括號?(學生匯報,全班書空)已經放的7枝筆和還要放的枝數合起來是10枝,誰能列一個加法算式?(學生匯報,教師板書:7+( )=10)這個算式怎么讀?(學生匯報:7加幾等于10)
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ǔ鍪菊n題)
學生分組討論: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號里填3;7和3組成10,所以括號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號里填3;10減7等于3,所以括號里填3;盒子里空了3個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號里填3等。
想一想:括號里的3表示什么?
2.教學小旗圖。
出示小旗圖:
再畫幾面旗就是8面旗?
6+( )=8
再畫幾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請同學們先在橫線上畫一畫,再在括號里填數。(小組活動)
6加幾等于8?括號里應該填幾呢?(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同學們很快就能填出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4+( )=7
2+( )=8 6+( )=10
[教學過程 說明:
通過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讓學生得出在“7+=10”中的括號里該填幾;接著再通過問題提示讓學生增畫小旗,并在“6+=8”中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最后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脫離實物在括號里填數。這樣設計,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主動構建知識,不但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又能啟發他們的思維。
專家評析:
鉛筆圖的教學,教師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大膽嘗試。教學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在討論中動口、動腦,形成多向信息交換與評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說,又通過語言表達,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第一層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又安排了畫圖填數、直接填未知加數等活動,由具體到抽象,體現了教學過程 的漸進原則。]
拍手游戲
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實踐運用
1.談話:學校組織春游,同學們提早就準備好了蛋糕和水壺。
7+( )=10 5+( )=9
7加幾等于10?5加幾等于9?(匯報)
2.帶上蛋糕和水壺,請同學們按票乘車(出示汽車圖)。
票面上的括號里填幾(車票卡片),你就乘坐幾號車。(學生活動)
3.森林公園到了,這里的花兒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葉子。請同學們給每朵花再選一片葉子,使兩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說明:
以“春游活動”為主線設計練習題,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其中“花朵配葉子”是一道有多余條件的題目,通過這個游戲既要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專家評析:
練習設計緊緊圍繞本課重點,目的明確,層次清楚,開放性強,較好體現了《課程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評價體驗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專家評析:
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概括、總結,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
專家評析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過程 中,教者始終以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將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己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在看、想、說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在本課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樣化。如“猜一猜”和“填7+=10”時就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
3.注重習題的開放性。
數學開放題是最具有教育價值的題型,它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課中,準備練習、例題以及練習題的解題方法都注重了開放性。尤其是“花朵配葉子”的游戲,不僅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學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較好體現了《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
執教:河南省焦作市民生街小學 劉海慶
指導教師:河南省焦作市教研室 閆永芳
填未知加數 篇11
教材分析:
《填未知加數》這一內容的安排,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同時又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2、會讀求未知加數的算式,能直接填寫算式中的未知加數。3、培養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1、教富有激情,課堂教學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學習的熱情。2、在創作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的友愛與互助。
重難點:掌握填未知加數的方法,會正確填寫未知數。
教學流程:一、學前準備
1、開火車的形式口算練習:檢驗學生10以內加減法掌握情況,為填未知加數做鋪墊,也能讓老及時了解學生,調整課堂預設。
2、數的組成題:從兩種方法引導學生,如7可以分成2和5,還可以怎樣說:2和5組成7,從這一題的練習中,初步為填未知數的方法奠定思維策略基礎。
3、猜一猜:聯系學生學校生活實際,體育老要準備10個籃球,圖上有6個了,蓋住了幾個?學生會利用學過的知識猜出答案,這里不知道蓋住了幾個,與本節課未知數一詞的教學埋下伏筆,讓未知數的意義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學生的思維體系中。
二、教學圓珠筆圖。
1、課件先出示一個空盒,讓學生觀察后,回答觀察到了什么?(學生:我看到一個盒子,我看到有10個格等等),這讓學生的回答出現預想的一個數10,提問:猜一猜老會在里面放什么?讓學生充満好奇心與參與的熱情,教兒童化的語言,與課堂一體,帶動學生愉快的學習。演示放筆過程(學生數出放了7枝)板書 7,再問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認為可以放幾枝(一共),再次出現10(板書10)提問:你們知道老還要放幾枝嗎?回答:不知道,因此引入我們把不知道的數叫“未知數”。
2、未知數的表示。用小括號,先請學生書空(臺上演示大大的小括號),范寫,此時板書有:710,講解把已經放的和還要放的合起共是10枝,列一個算式:7+=10(這一步沒有讓學生列,因學生并不會念7+幾=10,多數會說成7+3=10,此處要學生掌握7+ =10的讀法),范讀,學生讀。
3、7+=10,括號里應填幾?你怎么想的,讓學生同桌間互相交流想法,再匯報。學生會有多種方法,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并有意識讓學生聯系已學知識,從圖形的直觀到數的組成,初步跳出圖形,同數的組成和加減法的方法來思考。
三、教學小旗圖
1、說圖意。
2、畫小旗
3、說算法
此環節中學生的思路有很多,有先算出來再畫的,有邊畫邊算的,提倡方法多樣性,特別是先算后畫的,讓學生逐漸脫離實物,把直觀感知提升為數的抽象思維。
四、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1、做一做墨水瓶,水壺,同桌計論,交流算法,然后發言。
2、練習題中雞蛋,汽車題目,同上。
把這兩道有圖的題放一起,繼續積累實物的感性經驗。
3、畫小圓圖,嘗試讓學生蓋住圖形,填空,或者有人先畫圖再填空,多種方法。學生根據自已情況選擇喜歡的方式,學自已喜歡的數學。
4、獎品中有題,激發學生在課堂末尾疲勞的思維,再次讓學生熱情高漲,獎品后的一句話,及時的思想教育,這一步的練習完全脫離實物,重在算理的掌握。
5、小貓釣魚!+□=10,3+7=10,由此引入開放題目。□+□=10,如1+9=10,2+8=10等等。
五、你想把今天的學習情況告訴給我們希望小學的小朋友嗎?
自我的評價與認可,讓學生在最后帶著成功,快樂的心情結束本節課。
本節課的預設是好的,課前教與學生的交流,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也為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有了心理準備。啟發示的提問讓學生一步步掌握本課內容,走近學生,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關注,得到認可,體現人文精神,老的熱情與課堂學生融為一體。不僅是語言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生心靈的溝通。盡力體現學生學自已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但對教材理解的不足,重難點的處理上也許會把握的不夠,對學生的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想不夠,會出現課堂紀律混亂等現象,出現非預設現象。
《填未知加數》小學數學說課 來自第一范文網。
填未知加數 篇1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頁。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觀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填未知數的過程,感悟填未知數的逆向思維方法,同時,在解決填未知加數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從實物圖抽象填未知加數算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數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填未知加數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理解填未知加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引入:
1、師導入 :小朋友,你們玩過撲克牌嗎?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小小的撲克牌游戲,你們有興趣嗎?
2、(師出示兩張撲克牌的背面):我這兒有兩張撲克牌,你能猜出他們是幾嗎?你怎么猜的?(生胡亂猜4、5后)你有什么依據嗎?
3、看來,剛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現在老師再告訴你們一個條件,這兩張牌合起來是9,猜猜,他們可能是幾和幾?(1和8、2和7、3和6、4和5板書在一角)
4、剛才我們想出這幾種可能,現在我告訴大家,這其中一張是7,你能知道另一張是幾了嗎?你是怎么想的?
5、再猜:如果兩張牌合起來是8,其中一張是7,另一張是幾?如果其中一張是2,合起來是10,另一張是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圓珠筆圖
① 師:還想再猜嗎?(出示圓珠筆圖),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
② 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7+( )=10
③ 哪個小朋友知道這個算式怎么讀?生試讀,師示范讀,生再次跟讀。( )就用來表示不知道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小括號里的數。
、 誰能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同桌先交流,再匯報。
、 生匯報后師出示答案。
2、教學書P70小旗圖。
① 有一位叫小紅的小朋友現在想考考大家(出示P70的小旗圖),誰會讀小紅提的問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已經畫了6面小旗了,再畫幾面就是8面了。)
、 你能解決小紅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再把小括號里的數填上。
③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幾個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反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小朋友們很快就能填出小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 )+4=7
獨立填好后,說說你的想法。
2、小結:剛才我們表現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填小括號里的數,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拍手游戲吧!
三、課間游戲
拍手游戲: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老師拍:
我們拍:
四、實踐運用
1、P70做一做1
左圖不變,右圖實物圖及算式改為( )+5=9。先觀察,再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說一說想的過程。
2、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點子圖和算式5+( )=8,師:請小朋友把點子圖和算式合起來看看,說說這是什么意思?
應該再畫幾個點子,你是怎么想的?
獨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為( )+2=7
3、填算式,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獨立完成后校對。
2+( )=8 ( )+6=9 ( )+1=7
1+( )=9 ( )+5=7 2+( )=8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游戲;
有幾朵美麗的花,可惜每一朵花都少了一片葉子。請小朋友們給每一朵,再先一片葉子,使每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9 5 7 8 10
4 1 4 2 1
6、9、4、5、3、2
教材分析:填未知數這一內容,是在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這一節的,在這一節里,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是重點,而填未知加數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學生已初步建立10以內數的數感,對10以內數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填未知加數這一內容,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來說,與10以內的減法一樣,屬于同等難度的;但是,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這一內容的學習,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又可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對這一內容的編排,教材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用實物圖或點子圖的方式,二是用算式的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表現為“A+( )=B”的呈現形式,這容易使學生得到不完全的認識。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 )+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