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精選6篇)
《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2、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和7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感知并了解加減法之間的相互聯系。
3、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有序思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發展他們的數感。
4、在運算過程中養成仔細、認真的學習習慣。
5、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6”和“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具準備:6個棋子或糖果、口算卡片
學具準備:學具盒或7個糖。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導入新課
1、師生玩手指游戲。
2、同桌玩游戲。
3、師談話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二、適度引導,自主探索
活動一:通過猜數游戲,學習6的加法
1、老師變,學生猜。
師:(突然舉起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什么?
生:糖
師:左手有幾個?右手呢?一共有幾個?誰來說一個算式? 老師順便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隨機出數字)
生1:2+4=6 生2:4+2=6 (師板書)
師:看,老師再變!(一只手1個,一只手5個)誰能說一個加法算式?
生1:1+5=6
生2:5+1=6 (師板書)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能列出兩個不同的加法算式,老師的戲法也躲不過你們的眼睛,還可以怎么變?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糖來變一變,并把算式讀出來。
2、一生上臺進行變戲法活動,其余學生說算式。
3、全班交流算式,師生共同整理并發現規律。(四人小組展開討論)
4、師小結。
5、手指游戲,鞏固6的加法。
(1)師生玩
(2)同桌玩
(3)請兩個學生代表玩。
活動二:通過猜數游戲,學習6的減法
1、師:還想不想再玩一次?(隨機出數字)
老師這兒有6顆紅棗(兩手一捂,打開一只手,露出2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呢? 生:4顆
師:你是怎么猜到的?你能列一個減法算式嗎?
生:總共6顆,露出2顆,6-2=4 (師板書)
2、學生同桌玩
師:你們想玩玩這個游戲嗎?請拿出課前準備的6顆糖,同桌一個小朋友捂,另一個小朋友猜,并記錄算式。 (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減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3、師生共同整理算式,并小結。
活動三:通過學生自己擺一擺,學習7的加減法。
1、師生課間操。
2、學生動手擺,掌握7的加法。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好的7顆糖,擺擺看:幾加幾等于7?
(2)(根據生回答老師有序地板書算式)
3、學生動手擺,掌握7的減法。
(根據生回答老師有序地板書算式)
4、小結。
三、鞏固提高
(一)1、聽《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
2、讓學生續編故事,并列算式。
3、師小結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練一練
搶答(卡片)
四、數學游戲
同桌兩人玩6和7的數字組成游戲。
五、課堂總結
《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 篇2
教授教化內容:一年級上冊第三單位“加與減(一)”
教授教化目標:
1.經由過程不雅察和把持等進修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懂得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標題,并精確計算6,7的加法及響應的減法。2.在活潑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起學生的進修愛好,培養合作意識,主動摸索的精力。
3.培養學生不雅察、說話表達、著手把持和初步應用數學解決標題標才能。
教授教化重點:掌控“6”和“7”的加減法.
教授教化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惟的才能
教授教化過程:
(一)游戲激趣
師:我們已進修了5的加減法,如今玩個小游戲好嗎?(師長教師與學生伸手指湊5)
……
師:同桌的小同伙互相玩一玩,看看合作得最好的是哪一桌。這節課我們持續來玩猜數游戲。(板書課題)
(二)尋覓新知1.活動一:變變變(6的構成)
師:瞧,師長教師這有幾個好吃的,是甚么呀!(紅棗)
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誰來講說加法算式?(3+3=6)
看,師長教師再變!誰能說加法度榜模樣?(2+4=6或4+2=6)
可以如何變?請小同伙拿出小棒也來變一變,把算式寫在演習本上。
學生活動。(變戲法,記算式)
師:誰來講說本身記下的算式?(1+5=60+6=66+0=65+1=6)
師:剛才我們列出了那么多算式,是不是是有點零亂呢?你能不克不及整頓一下,給它們排好隊,使它們變得有規律呢?
(1)勾引學生不雅察并四人小組展開評論辯論。
(2)師生合營整頓并小結。
2.活動二:猜一猜(猜數3,2,4)
師:剛才小同伙看了師長教師變戲法,如今我們玩個游戲好嗎?
師長教師這兒有6顆紅棗,(兩手一捂,打開一只手,露出3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猜呢?(3顆)
你是如何猜到的?(總共6顆,露出3顆,6-3=3)
學生著手猜小棒,記錄算式。教師指導把持,參與學生活動。
師:誰來講說你的減法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剛才師長教師發明小同伙的算式最漂亮,(什物投影學生教材)勾引學生進行分析,為甚么他的式子最漂亮?
生1: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
生2:差一個比一個少1。
生3:這些式子分列得很有規律。
……
小結:是的,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很多有規律的美。生活中存在很多規律,只要細心留心不雅察,就可以夠發明。
3.活動三:擺一擺(略。學生商量7個圓片的不合擺法,并記錄算式)
4.活動四:編故事
(故事引進情境,計算機出示動畫圖面)
(1)放音樂,7個小矮人快活地起舞。
(2)當第一天太陽升起的時刻,老大年夜扛著斧子出門砍木往了,小板屋里還有幾個小矮人?”)
師:你知道嗎?先和同桌說一說。
生:小板屋里還剩6個小矮人,7-1=6。(屏幕顯示:7-1=6)
(3)老二很愛勞動,第二天,他必定要和老大年夜往砍木,這時候屋里還剩幾個小矮人?(學生自由談話)
(4)第三天、第四天會如何?誰會往下編故事?
生1:第三天,老三也往砍木了,屋里還剩4個小矮人,7-3=4。(學生說,教師把持計算機顯示)
生2:還可以這么列:5-1=4。
生3:第三天,所有的小矮人都往砍木了,屋里一個小矮人也沒有了7-7=0,4-4=0…
師:真高興,我們班有這么多的“故事大年夜王”!
(三)鞏固新知,創新成長
想想,說一說
哎,小同伙,來了一個小壞蛋。(屏幕:出現一個小老鼠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成真不小,我背回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如何啦?(袋子破啦)(計算機屏幕:一個土豆從袋子漏出來。)(1)小同伙,袋子里還有幾個土豆?(2)想想,土豆只會掉落一個嗎?(學生充分想像,勾引他們說清事理。)
(四)總結進步你學會甚么?懂得了甚么常識?在這節課里,你感到本身的表示如何樣?
《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科書32頁“猜數游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得數是6、7的加減法,讓學生經歷由具體情境抽象出得數是6、7的加減法的過程,能夠正確地計算得數是6、7的加減法。
2、通過游戲等方式,使學生在具體的觀察與動手操作活動中學會得數是“6”和“7”的加減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3、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直觀的參與到討論得數是6、7的加減法活動中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6”、“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具準備:磁扣 磁板 掛圖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能說說你們喜歡做什么游戲嗎?今天教師也要和你們一起來做游戲,你們歡迎我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猜數游戲。(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師:對于能夠積極參加游戲并遵守游戲規則的同學老師將會獎勵他一枚笑臉,誰得到的笑臉最多,誰就是今天游戲的獲勝者。
師:游戲規則是這樣的:1、能認真聽老師提出的要求。2、能傾聽小朋友們的發言。3、回答問題聲音響亮,說話完整。聽清楚游戲規則了嗎?好,下面我們先來做一個單手猜數的游戲。
二、猜數游戲
1、數數
師:請同學們數出我在黑板上貼了多少枚棋子?(師貼,生數)
師:好,現在我從中拿出一部分,誰來猜猜我手中有多少枚棋子?
(學生或許猜多了或者是少了,教師給予相應的“多了”或“少了”的提示)
師:他猜的對不對呢,請同學們一起來數數。(師在黑板上貼出來)
2、拆分“2”與“4”
師:現在老師把這6枚棋子分成2堆,注意觀察,老師左邊擺了幾枚棋子,右邊擺了幾枚,一共是多少枚棋子呢?誰能完整的說一說?
生:左邊擺了2枚,右邊擺了4枚,一共擺了6枚。
師:根據這個你能列出2個加法算式嗎?
生:2+4=6 4+2=6 (板書2+4=6 4+2=6 )
師:那么如果老師把這6枚棋子貼在黑板上2枚,誰知道我手中握著幾枚?
生:4枚。
師:你怎么肯定是4枚?
生:因為一共是6枚,減掉黑板上的2枚,所以手中就有4枚了。
師:你能列出減法算式嗎?
生:6-2=4 (板書6-2=4)
師:如果我在黑板上貼了4枚,誰知道我手中又有多少枚呢?
生:2枚
師:你怎么知道是2枚呢?用減法算式表示呢?
生:6-4=2 (板書6-4=2)
3、學生帶領做游戲
師:剛才同學們猜的有理有據,所以都猜對了,那么還是這6枚棋子誰愿意當小老師領大家來做這個游戲呢?
師:你向大家說你是怎么擺的,一共擺了多少個?
師:誰能根據他擺的棋子列出兩個加法和兩個減法算式呢?
生答師板書
4、全體動手操作
師:剛才老師用這6枚棋子擺出一種方法,又找了一名同學也來擺出了一種方法,并且都列出了相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你們也想親自來擺一擺嗎?好,那就拿出你們手中的學具,邊擺邊想,看看這6枚棋子還能擺出哪幾種方法,并把相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記錄下來。
生動手操作,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應的板書。
5、小結:
剛才我們把6枚棋子分成兩堆,擺出了四種不同的方法,除了左右擺一樣多的情況下可以列出一加一減兩個算式,其余每種分法都可以列出四種算式。
三、老鼠偷土豆
1、編故事
師:看到同學們表現的這么出色,老師決定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作為獎勵。有一天,一只老鼠太餓了,就到處找吃的,正巧他經過一片土豆地,看到滿地的土豆他高興極了,于是他找來了一個大袋子裝了7個土豆就往家跑,不料袋子是個漏的,土豆“啪啪”掉出來2個。(師邊講故事邊貼板畫,并注明7個)
2、根據故事列算式
師:那么聽了這個數學故事,你們能根據掉出來的土豆和袋子中的土豆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嗎?
生:5+2=7 2+5=7 7-5=2 7-2=5
(板書: 5+2=7 2+5=7 7-5=2 7-2=5)
師:同學們繼續發揮想象,接下來有可能又會怎么樣呢?
生:又掉下去一個。
師:你還能列出四個算式嗎?
師:如果繼續跑下去,結果會怎么樣?
生:可能到家時就都掉沒了。
師:是啊,那你還能列出四個算式嗎?
師:對于小老鼠這種偷盜行為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師:是啊,我們不能學習好吃懶做,不勞而獲,應該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取,去創造,應該自食其力才是。
四、鞏固練習
師:剛才我們通過做游戲,聽故事獲得了這么多知識,接下來老師要給大家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看看誰能靈活的運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
1、完成教科書上的33頁第一題,讓學生明確圖意再去做。
2、奪紅旗口算比賽
五、卡片游戲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口算速度這么快,那你們想不想再來做一個數字游戲,好,先把你們手中的數字卡片依次擺開放在桌子上,我出一個數字,你們就要很快的找出你手中的數字卡片能與我說的數字組合成6的,然后高高的舉起來并讀出來,看誰的速度最快。
師:同學們知道怎么做游戲了吧?現在你們想不想和同桌小朋友兩個人來玩?但是要求和剛才的不同,你們同桌兩人手中數字合在一起是7,聽懂要求了嗎?開始。
六、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六、七的加減法。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今天智慧老人要帶我們去數學樂園里玩,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你們愿意去嗎?
生:愿意。
師:(老師模仿智慧老人的語氣說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么用嗎?
生:知道。可以寫字;可以畫畫;可以刷牙;可以洗臉……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其實我們的手不僅有這些用途,而且還能做數學游戲呢,你們想用手和老師做游戲嗎?
生:想。
(找幾名學生上講臺和老師一起做游戲。)
師:舉起你的右手。我出“4”(打出四的手勢)。
生:我出“1”(打出一的手勢)。
師:請下面的小朋友用這兩個數字說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生:(齊答)4+1=5;4-1=3。
師:下面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哪組合作得最好。
(我用模仿智慧老人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入游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熱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游戲。)
(二)組織游戲
1.活動一:猜數游戲。
師:剛才我們一起玩了一個小游戲,復習了前面我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減法,小朋友玩得都很開心。下面我們還有個游戲,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
師:老師這有6顆黑色棋子(兩手一捂,打開一只手,露出3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猜呢?
生:3顆。
師:你是怎樣猜到的?
生:因為剛才露出3顆,再加3顆才是6顆。
師:大家已經知道了總共有6顆,看到的有3顆,可以用個什么算式求出捂住的顆數呢?
生:用6-3=3。
師:你們想玩嗎?同桌互相玩,拿出6個圓片,左邊的小朋友捂,右邊的小朋友猜,記錄算式。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減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師:你能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排隊嗎?
(請一名學生上臺來整理排列。學生可能是按照減數的大小來排列,也可能是按照得數的大小來排列,有的是從小到大排,有的是從大到小排。)
師:你是怎樣排列的?
師小結:我們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都排列整齊了。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許多規律,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規律,只要細心留意觀察就能夠發現。
(在這個環節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使學生學會六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同時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空間,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活動二:擺一擺。
師:(貼出6個智慧果)黑板上有幾個智慧果,再添上1個是幾個?怎樣列式?
生:6+1=7,有7個智慧果。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學具盒中的小圓片。先擺2個,再擺5個,一共有幾個?怎樣列式?
生:5+2=7,2+5=7。
師:還可以怎樣擺?小朋友自己動手,邊擺邊記算式,看誰列的加法算式最多。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學生操作,學生做完后集體反饋,并進行排隊整理。
(這個環節的設置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在教學中我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我決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能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實際應用
1.想一想,說一說。[第一范文網更多數學教案]
師:小朋友,你們看,來了一只小老鼠。(屏幕上出現1只小老鼠在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獲真不小,我背回來了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了?
生:袋子破了!(電腦演示:2個土豆從袋子里漏了出來。)
師:根據你看到的情境提個數學問題。
生:袋子里有7個土豆,丟了2個,袋子里還有幾個?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7-2=5。)
(讓學生大膽想像編故事,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會列出不同的算式,讓學生說說每道算式的含義,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
2.練一練。
(1)第1題。
師:這是一道連線題。先看左邊的圖,圖上有六堆好吃的桃子,你看一看哪兩堆桃子的數量加起來是方框里的數字7,就請你用線把它們連起來。比比哪個小朋友連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連好后找個別學生說出連的結果。)
師:再看右邊的圖,有誰能夠說出這幅圖是要我們做什么呢?
生:圖上有五堆菠蘿,哪兩堆菠蘿的數量加起來是6就用線連起來。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請你們自己獨立完成右邊的這幅圖。
(學生連好后集體反饋。)
(2)第2題。
師:小朋友自己看圖,你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嗎?
生:能。這道題是讓我們看圖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師:你能解決這道題嗎?
生:能。
(在學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的基礎上組織交流。本題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作出合理解釋,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3)第3題。
師:現在這里有12道計算題在等著我們,就像12個非常厲害的敵人擋在我們的面前,小朋友,你能夠打敗它們嗎?
生:能。
師:那么現在就請你們拿起武器――鉛筆,用你們的智慧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打敗。現在開始。
(做完后學生集體反饋,要注意學生的正確率和速度。)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毫不吝嗇對學生的贊揚與激勵,俗話說:“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在這個環節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你都有哪些收獲?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
《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有關“6”和“7”的加減法。
2.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思考,并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發展他們的數感。
教學重點:掌握“6”和“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5以內的加減法 手勢游戲
師: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么用嗎?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其實我們的手不僅有這些用途,而且還能做數學游戲呢,你們想用手和老師做游戲嗎?
師左手出示2,右手出示3,再兩手和在一起,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左手出示2,右手出示2,再兩手和在一起,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左手出示1,右手出示4,再兩手和在一起,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出示一只手,彎掉1個手指,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出示一只手,彎掉2個手指,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剛才我們一起玩了一個小游戲,復習了前面我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減法,小朋友玩得都很開心。下面我們還有個游戲,大家想不想玩?
二、探究新知
(一)游戲學習6的加減法(師引導學習)
活動一:師生進行猜數游戲
猜數“1”或“5”
1.教師談話: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游戲好不好?(教師出示一個磁珠,讓學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師的兩只手里一共抓了幾個這樣的磁珠?
2.學生猜數,并說出簡單的理由.
3.教師提問:
(1)老師的手里到底有幾個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教師把左手的4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師把右手的2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4)有誰猜對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個磁珠呀?
(左手有4個磁珠,右手有2個磁珠,合起來一共有6個.)
(5)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
1+5=6 5+1=6
4.教師談話: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磁珠,(教師把這六個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師的兩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訴你一只手里有幾個,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幾個嗎?(教師按照學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數量1或5)誰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幾個?
5.教師提問:
(1)你猜對了嗎?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對了?
一共有6個磁珠,老師左手有1個,右手一定有5個.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1+5=6 5+1=66-1=56-5=1
6.小結:你們猜得有理有據,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勝利鼓鼓掌吧!
猜數“2”和“4”
還是這6個磁珠,誰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玩一玩,(教師悄悄地引導請上來的學生捂住1個)猜一猜他捂上了幾個?
2+4=6 4+2=66-2=46-4=2
猜數“3”
1.我們還用這6個小磁珠,換個玩法好不好?(教師用手捂住3個)猜猜老師用手捂住了幾個?
2.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3+3=66-3=3
你們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數游戲?那同桌的兩位小朋友就來一次猜數大賽好不好?
(二)遷移學習7的加減法(學生自主學習)
活動二:生生進行“猜數游戲”
1、教師談話:同學們從學具盒里數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得快!
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一個同學捂,另一個同學猜,并說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說對了,就可以從學具盒里拿出一個小珠子,放在盒蓋中,表示得一分.比賽結束時,誰得的小珠子多,誰就獲得了勝利.
2、小組活動.
3、你們倆是怎樣玩猜數游戲的,結果怎樣?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4、小結
我們一起玩了猜數游戲,玩得高興不高興?我們今天又結識了許多算式朋友!這些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做許多事,信不信?
(三)小結(數字組合)
對數游戲
師生互動,兩人合起來的數是6和7。
如:我出3,你出3
我出5,你出1
三、鞏固練習
活動三:口算搶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活動四:找朋友
出示圖片:連一連
教師提問:看一看,誰看明白了?(把加起來和是7的數連起來.)
說明:學生在連一連的時候,可能是把兩個數相連,有可能是把三個數相連,只要加起來和是7就是正確.
活動五:小老鼠背土豆
1、出示圖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實在太餓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們看他來了.可能會有什么情況發生哪?
2、學生自編故事
你們能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3、能根據他們編的數學故事列出數學算式嗎?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4、小結:看到你們這么聰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卻不勞動,偷東西吃,心里非常難過,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歸正,自食其力.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你都有哪些收獲?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
猜數游戲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6和7的加減法,難點是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并突破了重點,但是還未突破難點,對于有序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不好。
本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數學游戲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它好比強大的磁場,最大限度的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在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了興趣之后,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動力。在復習鋪墊環節,用手勢游戲來回顧5以內的加減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探究新知環節,師生進行猜數游戲學習6的加減法(師引導學習)可以上的活一點,早點讓學生自己操作探究,引導學生歸納整理,進而遷移學習7的加減法。這樣可以節省操作時間,用來強化訓練。本節課有游戲、有故事、有習題,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仔細斟酌。
《猜數游戲 》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游戲活動,學會“7”和“6”的加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6”和“7”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小豆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數游戲
1、拿出各自準備好的小豆,同桌兩做游戲。
2、邊做游戲邊完成書上的題目。
3、集體交流。
4、整理板書。
二、想一想
1、講故事引入題目。
2、觀察圖,說說圖意,獨立完成書上的兩組題。
3、想像:說一說還可能會有什么情況發生,生說師板演。
三、練一練
1、連一連。根據圖示獨立完成。
2、做一做。先獨立看題,完成題目,再同桌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四、數學游戲
1、知道怎么玩。
2、玩一玩。
3、回家后,找家里人玩一玩這個數學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