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1、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的話。
6、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育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三幅孩子活動的圖畫,一幅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聲、韻母貼圖兩張,拼音卡23個反義詞生字卡。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韻母。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把認字、學詞與認識事物聯系起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前面學習中認識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小朋友還記得嗎?
2、教師依次出示拼音字母卡片,開小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二、找一找
教師貼圖,兩座小房子,分別寫著聲母、韻母。
游戲老師請小朋友把拼音貼到小房子里,看誰送得又快又對。
學生貼完后,指讀、評價。
三、寫一寫
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發拼音練習紙一張,請小朋友把桌上分好類的聲、韻母按要求寫在四線格里。
同桌互相檢查。
教師通過實物投影進行評價。
四、我會連
1、游戲激趣。
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配合做個“反話游戲”,小朋友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來。(老師做,學生做。如大與小 前與后等)
過渡引導剛才老師說的話和小朋友做的動作正好相反,哪個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呢?
2、讀卡片,然后把卡片貼到黑板上,當小老師領全班讀
出──入 左──右 上──下 大──小
同學們把這一題完成到書上。
五、我會讀
1、出示卡片,請學生讀。
把卡片上的字進行分類。指生到黑板上進行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2、全班齊讀。
六、我會連
1、出示電腦課件“翻詞條”(也可用圖片或實物)
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的字可以互相交流,或向老師求助
教師指名,請學生自己選擇詞條,讀對后詞條自動翻轉。如竹子,讀后會顯示竹子的圖形。
在課件上直接顯示詞、圖并對應畫線,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2、試著連一連
學生在書上做練習,指導用尺子連線的方法。
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幫助。教師巡視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在家里,有沒有仔細觀察過,爸爸、媽媽和你常做的事有哪些呢?
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書上的句子,學生讀一讀。(建立句的概念)
二、看圖說句子
1、出示三幅孩子活動的圖畫。
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誰?在做什么?
──踢── ──洗──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