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 學案例與評析
【教材簡析】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說的是郊外優美的景象,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各色的花。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是詩中的畫面,圖二是幫助學生認識和運用十個數字。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1種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
【教學難點】
辯認“八、入”、“九、幾”。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國慶放假七天,爸爸媽媽帶你們到哪兒玩了?
。ㄉ罕本、襄樊……)
師:今天老師也領你們到一個小山村去欣賞風景。瞧!已經有兩個小孩在邊走邊看了……(屏幕顯示畫面,音樂響起)
二、學習新課
1、看圖明意:
出示課件,指導學生看圖后:
、拧煟耗銈兛吹搅耸裁?
、啤W生自由回答(亭子、樹、人家、花……)
⑶ 師: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
。ㄟ@是一個小山村,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六、七座亭子,路兩邊盛開著各種鮮花。)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情境圖幫助學生學習識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在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訓練學生說完整的句子,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讀文激趣:
、拧煼蹲x(屏幕顯示課文):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啤W生邊看圖邊讀書。
、恰¢_展讀書比賽,看誰音讀得準:
、佟W生自由讀。
② 小組互讀、互比。
、邸⊥阑プx、互比。
、堋∧信プx、互比。
、取≌勛x后感。
評析:“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采用讀書比賽的方式鼓勵學生多讀,在競賽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學文識字:
、拧≌疑郑
師:在這首童謠里,有十二個我們要認識的生字,請同學們拿出筆,一邊讀一邊用筆標出來。喜歡做什么記號,就用什么記號。如:“△、· 、○、—”等:
、佟W生自由活動。
② 一生回答(師單擊鼠標,顯示生字):
yī èr sān sì wǔ
一 二 三 四 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六 七 八 九 十
qù lǐ
去 里
⑵ 區分讀音:
、佟 耙弧痹诘谒穆暻耙冋{,念作二聲。
、凇 八、三”都是平舌音,“十”是翹舌音。
4、識記字形:
、拧】磮D,找識字方法,認識數字一至十:
師: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這幅圖可以幫助你,請大家看圖(屏幕顯示畫面2),想一想有什么新發現,同桌互相交流。
、佟W生互相交流。
② 學生交流討論結果。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邸∫龑W生辯認“八、入”、“九、幾”的不同之處。
。ò选叭搿弊址珠_寫就是“八”,“幾”上加頭就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