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 學案例與評析
師:同學們真聰明,還編了順口溜,我們一起來讀:
入字分開八八八,幾字出頭九九九。
析:教師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新的發現”,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過程很有程序,先引導學生從直觀、形象的畫面進行觀察記憶字形,在引導學生根據編順口溜記憶字形,學生在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形式中愉快地學習。
⑵ 出示卡片認識“去”與“里”:
① 出示生字卡片“去”、“里”學生認讀。
② 生給“去”與“里”組詞。
③ 教師講清“里”的意思。
(“里”是長度單位,一里等于500米。相當于圍著我們學校的操場跑兩個半圈。)
評析:教師在解釋“里”的含義時,沒有照搬注解,抽象講解,而是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遠。
4、開火車比一比:
⑴ 小組評比。
⑵ 男女生評比。
三、欣賞
師:看到你們天真可愛的笑臉,老師想起的小時候唱過的一首兒歌《湊數歌》,我們一起來唱。
(屏幕顯示畫面,音樂響起)
全體學生隨音樂自由活動。
四、練習
1、做一做:
師:我來檢查生字認識的怎么樣?請看屏幕。
生自由辯認。
2、一生代表回答:
一只大白鵝在游泳,兩只畫眉鳥挨在一起說悄悄話,七只鴨子排成隊,八朵蝴蝶蘭開的真漂亮,十只麻雀停在樹枝上……
評析:通過觀看“花香鳥語”的課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辨認花、鳥,在欣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會應用文中的十二個生字,使之輕松達到教學目標。
五、拓展活動
1、找一找: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些生字,請大家找一找?
2、生自由討論。
3、眾生舉手踴躍,積極發言。
(今晚我要去奶奶家吃飯。)
(我是一年級三班的學生。)
4、教師小結。
總評:在教學中,教師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活動、游戲,讓全體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活動,教給了學生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生活實際,強化了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因此,課堂上學生情緒高漲,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同時注意改變教學內容單一呈現的方式,以多種形式來呈現。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合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