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實錄
生(自學、交流)
[教會學生學習一直是教育的基本主張。那么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呢?我認為滲透為先導,然后讓學生感悟、提煉、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掌握”僅是知識,還要學會運用,生成能力。本環節體現了這樣的做的,可貴的沒有局限學生的是學生的學習策略,而是鼓勵個性的學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生:我喜歡冬天(師放圖片)冬天,小雪人真頑皮,它戴著紅色的帽子,用胡蘿卜做鼻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小手。
生:我想說說圖片以外有那些變化?
冬天可以溜冰,還能打雪仗,白白的雪真漂亮。
生:還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在雪地上散步、玩耍。
生:我還能讀一讀。
(比賽讀,加動作讀)
生:我想背一背。(生背)
[學生自主的聯系生活談體驗,感受冬天的美麗與快樂;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如加動作)、背課文,學習活動是自我生成的。]
生:我喜歡秋天。(出示圖片)秋天,秋高氣爽,谷穗被重重的果實壓彎了腰,好象在說:“我成熟了,我多棒。”
生:我還能說秋天還有哪些變化?(出示圖片)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
生:秋天果實成熟了,大蘋果紅紅的,綠綠的。
生:樹葉變黃了,像仙女一樣飄落下來。
生:莊稼成熟了,一片金黃,農民伯伯開始收割了。
師:谷穗是什么?
生:谷穗是果實。
師:你們見過真的谷穗嗎?今天老師讓沒見過谷穗的同學看看真的谷穗。(出示實物)
如果你是谷穗,想說什么?
生:我會說:“看我多肥呀,我沉甸甸的都彎腰了。“
生:我會說:“看我多神氣,我又給人類做貢獻了。“
生:我給大家讀一讀。
生:我能背一背。
[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在對話中體驗,在對話中思辯,在對話中想象,總之,對話過程是生命的流動,是文化的再生產。這個環節的對話的亮點是對“谷穗”的探知,教師看來課前有預測,準備了實物,以直觀的方法告訴谷穗是什么樣的,話題一轉,讓學生展開想象——與谷穗對話,以生命來體驗生命,生成了人文精神。]
生:我喜歡夏天(出示圖片),夏天菏葉圓圓的,青蛙在捉害蟲。知了好象在說:“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生:我還知道夏天有哪些變化?夏天可以游泳,我帶著游泳圈穿著游泳衣,可快樂了。
生:我可以在炎熱的夏天吃雪糕,一次吃好幾根呢!
生:我讀一讀行嗎?(讀)
生:我背一背。(有表情的背)
[這個環節看,學生是完全自主的,教師沒有參與,是旁觀者,這是“順理成章”的,因為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學習方式和方法,他們知道學做什么,怎么學了,如果沒有思維障礙,完全放手是應該的。]
師:同學們說出了自己喜愛的季節,現在我們……哎!小鹿乖乖到哪去了,找一找?
小:(課件)我在這兒呢!我到后花園去參加小動物們的表演會了,你們等著我呀。我馬上就回來。
師:小鹿乖乖去參加表演會去了,我們怎么辦呢?誰有好主意?
生:我們也開一個表演會吧!
師:大家同意嗎?
生:(高興地說)同意。
[卡通小動物再次引線搭橋,完成下面的學習內容的銜接和過渡,可謂設計巧妙,別有情趣。]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對他們的喜愛之情,可以用歌舞、畫畫、詩歌、也可以把課前準備好的圖片及照片拿出來與同學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