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學反思
本課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以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瑯瑯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容易創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朗讀的欲望.而且,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學生當裁判的環節,充分發揮本文的"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學會識字,讀好問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12個生字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一次性很難很好地掌握,在試教時梁老師建議我分開識字,三個問句分開讀.我覺得識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點,特別是識字方法的教學,課前每一個字我都想好了識字方法,并結合在短文的學習中,最后再進行一次集體的鞏固.
終于,星期二上午輪到我上課了,是第三堂,當時真有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感覺.上課的思路基本還是清晰地順著教學設計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每個環節的銜接,并且用適當的語言把它們串起來,如,一開始,我采用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動物園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開展一項比賽,邀請每個小朋友做裁判.究竟是一項什么比賽呢 "一下子把同學們的吸引力給集中了,同學們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我,很想知道答案.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還給小朋友了帶來了兩份小禮物,一份是亮晶晶的大星星,是獎給大組的,還有一份是紅紅的小蘋果貼紙,獎給優秀個人的.
在讀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一個問題:到底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 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讀了課文去解決問題.到了最后的時候,我用這樣的語句穿插:"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老師決定獎勵你們!"學生眼前一亮,我不失時機地馬上說:"送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你們."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范讀,錄音范讀之外,我還根據問句的特點, 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后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新課標的要求是要學科綜合,我在教學當中也注意和美術與音樂結合.在學習各種動物名稱時,我及時出現相應的動物圖案,讓學生字詞和動物樣子結合起來,整體認識.課件還配有歌曲,一邊看著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唱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高漲了.
我能夠以認真的態度去上好這節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體現和解決了重,難點.但是,作為一個新老師我有很多的不足與缺陷.上完課后,幾位聽課的專家和語文骨干教師結合我的設計和教學過程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一,教學經驗不足,指導還不到位.
1.因為本課的上聲比較多,對于一年級來說,讀好上聲是一個難點,很多小朋友的上聲沒有讀好,為了使得我的教學任務很好地完成,我就沒有一個個去糾正,而是最后一總告訴他們上聲到底該怎么讀.我想講了一下,全部就應該知道了.可是,袁主任說:"他們才是一年級的孩子啊,不要太高估他們了,一定要出現一次就指正一次,否則你會徒勞無功的."在教學問句時,問句是從第一個字就開始上揚的,而且每一句的感情應該是不同的.而我卻沒有很好地指導.這樣對于問句的讀這個難點就難上加難,學生無法很明顯地理解問句和陳述句的語氣的不同.雖然,老師們只是安慰我說這是經驗不足,但我覺得自己是準備不充分.如果我在解讀文本注意到這個難點,可以聽聽磁帶上的范讀,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讀就不會出現這個不應該犯的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