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語文園地四、口語交際《我會拼圖》。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口語交際《我會拼圖》,內容形象、生動,形式活潑,符合低年級學生興趣。在訓練中既要求學生動手──拼,又要動腦──想,還要動口──說,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配合,綜合培養他們創新、合作、審美的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這是剛進一年級不久的小學生,動手能力并不強,表達也不太規范。但他們喜歡剪剪、貼貼,想象很豐富,而且表現欲強,這就是讓他們“說”的源動力,讓他們認識到“玩”中能到學知識、獲得交際的能力,懂得與別人合作,嘗試成功的喜悅。
【教法和學法】
教學本課時,我根據新入學兒童年齡的特點、心理的特點和認識事物的特點,選擇了生動活潑的教法和靈活多變的學法。首先,指導學生觀察畫面,突出觀察的順序,注意畫面上人與物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模仿、想象、創作;然后,在學生先動手后動口的基礎上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并不斷擴展交際內容,鼓勵創新;最后,放開手腳大膽交流。讓學生看看,學學,做做,練練,說說,打好口語交際基礎,發展兒童語言,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用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能較清楚的向別人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2、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合作精神;初具審美、評價能力:有欣賞美,創造美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用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能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
難點:學生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所拼圖畫的過程,能對別人的圖畫進行評價,并能有所創新。
【教學準備】
cai課件;大小不同的彩色圓和半圓紙片、剪刀、膠水、白卡紙一張。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變魔術”導入:老師取出一大一小的兩張圓紙片、兩張半圓形紙片、 兩張黑色小圓紙片,然后說聲:“變!”(這時老師快速把紙片張貼到黑板上)紙片立即被拼成了小豬頭。
師:同學們,看了這個“魔術”,你們有什么感受?
師:老師還會變出許多小動物呢。你們也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學“變魔術”。板:我會拼圖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眱和煨院闷,當他們接觸了新鮮的事物時,往往會產生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激發兒童的興趣,讓孩子的大腦中樞興奮起來,樂于參與教學全過程。 )
二、觀察圖畫,同桌交流
1、畫面上有哪些小動物?(小白兔、大熊貓、小豬。)[展示課件]
2、誰能說說這些小動物是用什么做的?(是小朋友用大小不同的圓紙片拼出來的。)
3、請小朋友們先認真看這些小動物,教師利用實物投影邊拼邊說,注意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可以按照小動物的身體結構順序說“用一個圓紙片做小白兔的頭,用一個長長的半圓做小白兔的耳朵,用一個大半圓做小折兔的身體,用兩個小半圓做小白兔的腿用一個小小的圓紙片做小白兔的尾巴”;
也可以按照拼的順序說“先用一個大半圓做小白兔的身體,再幫一個圓紙片做小白兔的頭,然后用一個長長的小半圓做它的長耳朵,幫兩個半圓做它的腿腳,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上一個小圓紙片,做它的小尾巴,這樣,小白兔就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