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教學反思
在課上關鍵還在于朗讀的指導!墩Z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要求1~2年級的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對于正處于閱讀起步階段的一年級孩子來說,讓他們初步感受閱讀的樂趣,培養閱讀興趣,從而喜歡閱讀,是這個階段閱讀教學最為重要的任務。因此,我們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課文生動淺顯,語言優美,富有童趣,學生愛讀并且能自己讀懂。在教學設計時,我根據課文的特點,以讀為主線,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引導他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入情入境地讀、有滋有味地讀,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有所創新,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讀出雨點的純真。但是美美地讀一讀,比賽讀一讀,分角色讀一讀,關鍵都要在學生對本篇課文熟悉的情況下,可是這節課學生顯然對文本還不是很熟悉,要想讓一年級的小孩子剛剛接觸這篇文章就能很有感情地朗讀確實目標定得有點高,除非課外教師讓學生去把文章讀通,所以學生在課上讀起來還不能很好的表現他想要表現的感情,甚至還有些拖。這也許也是在告訴我:以后的教學中,有必要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比绾卧诮虒W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情境,通過教材這個文本載體,將學生帶入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其思維在其間任意馳騁,“悟”出文本要表達的情感。在教學《雨點兒》時,我首先用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的從課間活動轉移到課堂中來,為上好這堂課打下基礎。
我認為,孩子們學習語文應該是一種美麗的暢想。在追求自主感悟、個性體驗,人文熏陶的新課標環境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應該給學生的學習提供美麗暢想的情境和空間,讓他們在美好的環境中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培養語感,張揚個性,陶冶行情,提高學習興趣,更好地體現語文學科豐富的人文內涵。所以,在課文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元的學習策略,如用多媒體課件圖文、聲響并茂的效果,為學生學習創設美好的想象空間,提供學生體驗、感悟,引導學生美美地學習課文……如,在課始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讓學生跟著音樂數雨點兒,把雨點請到我們的教室里來,和雨點兒交朋友,很好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在第5段教學中,我運用cai課件的動畫效果,再現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通過電腦課件展示雨過天晴,滿眼是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葉片上滾動,蜻蜓、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種子開始發芽、長葉、開花,田野里冒出了各色的野花,嫩綠的小芽的畫面。讓學生看著畫面內容,感情朗讀第五小節。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