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村居》改寫教學設想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林實驗小學 戚秋月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要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2、展開豐富的想像,擴充古詩的內容,并寫成一篇記敘文。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活,鋪墊感情
陽春三月,同學們到野外去游玩之后,有怎樣的感受呢?
(確定一個表達的中心。)
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選擇材料。)
請你具體地說說有這種感受的經過。
(練習表達。)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課題,實際上意義并不大。
二、復習《村居》,指導選材
春天的景色是美麗迷人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歷代的詩人、作家都用自己的筆贊頌春天,反映春天的特點。我們學過的一首古詩《村居》,詩人高鼎是怎么來反映春天,贊頌春天的特點的呢?
出示古詩,討論要求學生說出兩點:
1、作者選取一個典型的地方描寫具體的事物,反映春天的美麗。
2、他具體描寫春天一群孩子放紙鳶的情景,反映春天生機勃勃的特點。
這理解這首古詩的重點,也是改寫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復習來解決它,是對的。
三、指導改寫,意譯古詩
1、確定改寫的人稱:
假如你看到了這美麗的景色和動人的情景,該怎么來告訴別人呢?
通過討論,明確可以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來改寫。
2、想象經過,確定重點:
寫這個故事時,想一想,作者在春天去游覽,靜靜地欣賞美麗的景色。他僅僅只是看了一處嗎?不是的。但他選取了一個典型的地方和事物來表現春天的特點。那么,我們在描寫春天的時候該注意什么呢?
要求學生想像作者觀賞的經過,提示突出寫好詩中的兩個情景。
3、練習改寫:
學生用十多分鐘的時間,自己動筆改寫。
4、交流: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指導、表達、批改、評講揉合在一起。不僅要評講學生所選擇的人稱、文章重點、還要注意基本的語言表達。
四、欣賞例文,歸納方法
課本中的例文可以作為學生欣賞、比照的對象,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在語言表達上與例文不相同,與同學不一致的地方。在具體指導學生進行改寫的基本上,欣賞歸納古詩、改寫古詩的一般方法,幫助他們提高改寫的能力。
江蘇省宜興市徐舍小學 周 婕
【目標預設】
1、熟練背誦古詩《村居》,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一步說出對這首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感受。
2、根據古詩《村居》的內容展開豐富想象,按要求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3、激發學生讀古詩、學古詩的興趣,提高對古詩的賞析能力,養成愛觀察、勤動筆的良好習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把這首古詩改寫成現代文,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探究中想象和幻想,抒發學生個體的內在生命體驗和真情實感。
【設計思路】
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描寫田園風光的有名詩作。該詩語言自然無華,詩情淳厚濃郁,為學生想象的自由馳騁提供了依據。本設計準備從以下四個方面指導學生習作:1、以范文為例,讓學生在習作初始階段有模可仿,明確寫作方法;2、學生根據古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象早春美好的景色及兒童放風箏的情境。3、讓學生把所說的,所體驗到的,所感受到的用筆寫下來。4、賞析評價,將寫好的習作讓學生互評,全班點評,以鼓勵為主,激勵學生愿意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共同分享習作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