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春曉、村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教學準備】有關春天的圖片及春天的古詩。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畫面導入,揭題簡介
1、出示圖1:多漂亮的畫面呀!誰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看出?
2、師述:桃花靜靜地盛開著,花瓣是那么新鮮,像剛被雨水洗過似的。各種各樣的鳥兒從巢里飛出來,有的站在枝頭歡叫,有的在樹間飛來飛去,自由歡快,沒有人來打攪,這是一天中的什么時候呢?
(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麗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描寫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詩《春曉》。
(板書課題)
4、(指“曉”)這個字讀什么?日字旁表示與什么有關?“曉”是什么意思?
師:在文中指“早晨”。
5、齊讀“春曉”。
“春曉”的意思就是──?
6、過渡:理解詩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啟發(fā)學生質疑)
(出示卡片理解詩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錄音范讀。
2、自讀。
3、指讀。
4、過渡:下面我們來理解詩句,在這基礎上體會詩情。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前兩句:
⑴ 出示圖2:詩人本在干什么?詩中哪個詞表示睡覺的意思?
(眠)
正音。
你怎么看出來它表示睡覺?“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氣候暖和,睡起來會睡得怎樣?
(很香)
那“春眠”的意思就是──?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⑵ (指“覺”)這個字讀什么?
再讀。
我們平時常用到這個字,誰來組詞?這兒是什么意思?
(覺得)
⑶ “曉”呢?跟詩題中同一個字,是解釋為“天亮”呢,還是“早晨”?
(天亮)
⑷ 指說第一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地天已亮了。)
⑸ 指導讀第一句:春眠/不覺曉。
(師范讀、指讀、齊讀)
⑹ 詩人睡得很香,朦朦朧朧中聽到什么?
(鳥叫聲)
你從哪句看出?“聞”什么意思?
(聽到)
“啼”是一個生字。齊讀。意思是什么?
(叫)
“啼鳥”解釋的時候倒一下,為“鳥啼”,就是──?
(鳥叫)
這句話的大意是什么?
(到處聽到鳥的叫聲)
⑺ 看圖1,想想可能有哪些鳥在叫?這些鳥在唧唧地歡叫,我們來聽一聽。
(放錄音,聽鳥叫)
練說:( )的鳥叫聲
再來說說第2句的意思,把( )填的詞放進去。
⑻ 想想這時候詩人的心情怎樣?
(喜悅)練讀:處處/聞啼鳥。
⑼ 請大家把自己當作詩人,閉上眼,睡覺。
師述:“睡著,睡著,朦朧中聽到鳥的叫聲,一聲,兩聲(放鳥聲)你睡意全消,睜開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觸景生情,于是哼出了兩句詩:──?(讀 1、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