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活力的課堂──人教版一下《識字2》教學案例
同時在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本課教學中,這個創新點是由學生自己挖掘的。沒有胡宇杰小朋友的“好問”,就沒有了“給韻文加標題”的“創舉”。而我只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和諧、質疑的環境,讓他們大膽地想、盡情地說,不斷地進行創造性思維。
原因之二在于我“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上這一課時,我把多數時間讓給了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地方,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解決不了的生字詞,再讓能干學生幫助解決,讓學生自己閱讀感悟課文……充分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發現,積極參與沒一個教學環節,讓他們切身感受學習的快樂,品嘗成功的喜悅,而自己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參與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彼,要成為新課程改革下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語文教師,就不應該讓語文學習局限與讀和背,而是鼓勵孩子們不斷創新,并努力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他們一個鷹隼試翼的藍天,真正意義地讓學生在自己的舞臺上真切地交流與碰撞出屬于自己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