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
(老師出示卡片摘松果、栽松樹,摘和栽要紅色的,指名學生讀,大家一起讀準音,還可以怎么記住他們?學生觀察字形,一個用手摘,一個栽樹木。教師表揚識字方法板貼“摘松果”“栽松樹”并小結)
其實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時時都可以識字,一定要做一個用心觀察的孩子。
6、我們一起合作把課文再讀一遍好不好?邊讀邊想,課文寫的松鼠和松果的什么事啊?
師讀: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他高高興興地走進了大森林,摸頭一人讀一句把課文讀完。
7、誰能說說寫的是松鼠和松果的什么事?
師引:在大森林里有兩只聰明活潑的小松鼠……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從整篇文章、整段文章中去認識生字,然后提煉出一兩個常用的方法,并通過教師的引導把易錯的生字以板貼的形式出示,適機完成板書。同時用教師引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童話的情境,用教師引導的方式復述課文的內容。在一年級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書寫生字、感情朗讀。(15分鐘)
1、第一段:重點理解活潑,讀出小松鼠的活潑和自己喜歡小松鼠的心情。
同學們,在剛才的讀課文中,老師認識了一只活潑的小松鼠,你看他高高興興地走進大森林去摘松果,摘了一個又一個,上躥下跳的,這就是——活潑,它吃得那么香、那么甜,多高興啊,你覺得他高興嗎?那就帶著高興的表情,用高興的語氣來讀讀第一段吧!
學生讀
2.第二段:重點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明白為什么沒有松果就沒有松樹。理解“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在這一段中我們認識了一只活潑的小松鼠,你讀讀下一段,看看這還是一只怎樣的小松鼠。學生讀回答:這是一只聰明的小松鼠。師追問,從哪兒讀出松鼠聰明了?你讀給我們聽。(學生讀第二段)為什么說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呢?(學生自由說)
是呀,這棵松樹老了,死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的松樹了,那棵松樹老了,也沒有新的松樹了,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小松鼠在吃松果的時候還想到了松果能長出松樹來,這真是一只聰明的小松鼠!
3、第三段:重點,寫“以后”,理解小松鼠的擔心。
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都光禿禿的,小松鼠住哪兒呢?吃什么呢?同學們,還認識這個詞嗎?(出示以后)跟老師一起寫,指導在田字格中寫這兩個字。以后就是后來的意思,課文中的以后是多久以后呢?是很久很久以后。好一起來讀讀這一段。
小松鼠還想到了以后的事,真是挺聰明的!更聰明的是他還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4、第四段重點:寫主意,理解為什么是一個好主意。
5、第五段重點:讀出喜悅的心情
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五段
四:拓展說話——表達對松鼠的贊美之情,潛移默化的進行保護環(huán)境教育,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同學們,真的像課文開頭所說,這是一只聰明活潑的小松鼠!(舉聰明活潑卡片)讀了這篇童話,你想對小松鼠說什么呢?
作業(yè),畫一畫將來的松樹林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