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所見、小池
一、設計理念
1、古詩教學重在反復的吟誦,由于這兩首詩課前學生都已經會讀了,所以課中我著重讓生吟,吟得有滋有味。2、我們班是小班化教學,課中對詩的理解我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解決(低段詩的教學對意思并沒有強調,而且這樣還可以真正發揮小組的作用提高孩子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3、分散寫字是寫好字的關鍵,因此我把生字分開兩課時來學習,而且有比較的學習“黃、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反復吟誦詩歌。
難點: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三、教具準備:掛圖、小詩人頭飾、生字卡片、輕音樂、簡筆畫
第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a)逐幅出示簡筆畫圖,讓生用背過的古詩句來猜一猜
例:“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b)師小結: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字的確是非常的了得,竟然短短地幾個字就能把一幅畫表達得淋漓盡致,你們覺得有趣嗎?這節課,我們也來學學古詩吧!
suŏjiàn
c)出示課題:“所見”(1)教學“所”準平舌音并進行生字開花。(2)理解題意。
導語:袁枚在鄉間到底看到了什么美景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
(二)、初讀古詩,體會意境
1、出示掛圖(師:這就是袁枚的所見),誰來說說袁枚看到了什么?
導語:那你知道袁枚是怎么向我們介紹這幅美景圖嗎?
2、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至少5遍。
3、小組合作讀,注意互相正音。
4、齊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導語:剛才小朋友找出了一些不懂的詞句該怎么辦呢?生討論得出須自己解決。
1、自由讀,小組合作談談自己學懂了哪些,解決不懂的地方(可借助掛圖來理解。)
2、生談談通過小組學習學到了什么,師相機指導,重點抓住:“意欲捕鳴蟬”理解這是一幅描寫夏天的古詩。
3、生看掛圖,師簡述詩意
4、指導朗讀(師范讀→小組合作朗讀→小組競賽讀,評評爭取從不同角度理解→自由讀→齊讀→配樂讀)
5、生帶上小詩人的頭飾配樂讀。
6、想想詩中的牧童捉到蟬了嗎?
(四)、小詩人背誦會
1、準備階段2、小組選代表背3、齊背
(五)、指導書寫“詩、林、閉”
1、觀察“詩、林、閉”在田字格的位置。
2、師范寫并講注意點
3、生書寫,互相評價
4、師反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看口型猜生字游戲“所、枚、蟬、閉、立、捕”
2、有感情地背誦“所見”,引出今天再來學習一首夏天的古詩“小池”,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池”
二、初讀感知,理解詩歌大意
1、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至少5遍。
2、小組合作讀,注意互相正音。
3、齊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3、自由讀,小組合作談談自己學懂了哪些,解決不懂的地方(可借助掛圖來理解。)
4、師簡述古詩意思
三、再讀感悟,體會詩歌韻味
d)配樂自由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生對古詩讀起來朗朗上口。)
e)說說覺得這首古詩哪里寫的最美?你能用簡單的幾筆把它畫下來嗎?
f)生作畫。
四、學習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