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北師大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6單元中一首富有海邊漁村生活氣息的詩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感悟到大海邊漁民愉悅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巧妙設計教學各環節,使學生了解了大海,初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自己動手搜集材料的能力,達到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讓學生感受大海美麗的景色和海邊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2、滲透看圖識字、聽讀識字、隨文識字、偏傍識字的方法,認識14個生字,認識兩個筆畫和兩個偏旁,會寫5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識記14個生字,學寫5個生字。
2、幫助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培養學生的識字熱情。
教學難點:采用多種形式識記14個生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2、錄音機。
學習方法:自主、交流,探究。
教學方法:
在教學本課時,首先引導學生看圖,在觀圖中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詞語再識字,滲透看圖識字法、有順序觀察圖畫的方法;其次在自讀聽讀詩歌中,邊讀邊聽邊圈畫詩歌中的生字滲透聽讀識字法、聽讀課文法,為認讀生字、熟讀課文打下基礎。在具體教學單個生字時,引導學生觀察這個字的結構特征,滲透偏傍識字方法。寫字教學時,主要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按照正確的筆順和結構書寫漢字,通過老師范寫,學生描紅,再照著寫字,來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和書寫習慣。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丁丁的圖像:小朋友想認識他嗎?請聽他的介紹。
2、聽錄音:
①我叫丁丁,家住大海邊,今天來到北方想邀請大家到我的家鄉去玩,你們愿意去嗎?
②好!請大家閉上眼睛,坐上我的飛船去大海邊,嗚……
3、課件出示插圖,按序觀察。
①丁丁的家在哪里?大海邊有什么?(由近到遠說一說)
②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詞語:月亮灣、一條船、老爺爺、打魚、講故事、大海。
(先指名認讀,再讓學生帖在相應的部位)
4、出示課題并齊讀:我家住在大海邊
6、下面我們繼續游覽丁丁的家鄉,請大家打開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我家住在大海邊
(設計意圖: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绷己玫拈_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本環節通過聽錄音、談話、觀圖等,將學生帶入了“丁丁的家鄉”極大的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培養了學生聽話、觀察的能力。)
(二)朗讀感知
1、課件播放課文錄音,學生一邊觀圖一邊仔細聽錄音。
2、學生自由讀詩歌(兩遍)。(要求:邊讀邊對照生字條把課文中的生字找出來做上記號。)
3、同桌一起讀詩歌(齊讀、互讀)。要求:把字音讀準,語句讀通順,并互相幫助。
4、聽老師范讀詩歌,把自己讀不準的字記一記。
5、指名讀詩歌,師生評一評。
6、看課件齊讀詩歌。
7、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看大海的畫面,再次感受大海的美麗和漁民生活的愉悅。
8、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丁丁告訴他家住在大海邊,他還想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大家能告訴他嗎?(練習用“ 住在 ”的句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