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通用17篇)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
小學語文作為人文學科,對學生心靈的震撼和影響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遠的。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本身蘊含的理念和感情,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會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語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教語文同時也在教中華民族的文化、中華民族的思想、中華民族的感情。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語文綜合素養是指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持續性發展前景的語文素養,教育與生活必須緊密結合。因為生活的本質在于它的豐富性。當學習與生活建立緊密聯系時,就可以利用生活資源豐富的優勢,使教育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活潑。
我們說的語文素養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體現。語文素養包括語文能力,這是它的工具性;還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是它的人文性。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這就必須尊重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即通過語文實踐,培養語文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尊重個體的健康發展、情感熏陶和內心體驗,看重想像、直覺和創造性。
新《課標》同時還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提升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因為語文學科是一門具有濃郁人文特色的課程,應革除片面強調語文工具性的弊端,革除知識至上、分析為主的僵化模式,努力挖掘人文內涵;一改過去教參、教案加課本,教師“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在把握新《課標》的同時,還要將環境保護與生態意識滲入到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奠定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基礎。我在處理新教材第一冊第十一單元的兒歌《我家住在大海邊》一課時,正是貫徹了新課標的要求,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培養審美情趣入手,利用課文圖文并茂,意境優美的特點,激發了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們對大海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美好幻想。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把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及審美情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貫穿于我的教學過程 中呢?
一、熏陶感染、潛移默化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因為語言文字除了達意,還有傳情的功能,本篇兒歌屬于文質兼美的選文,課文里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又凝集著強烈的感慨,教學中我采用多媒體把靜態變為動態,首先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大海美麗富饒的風光畫面,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對大海有一個粗略的印象,激起他們對學習本課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視聽器官。隨著播放海灣、帆船、藍天的優美畫面,標準的課文朗讀,也隨著字幕的節奏逐步顯現,浪花的拍打聲,漁民們釣到魚的喜悅,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他們忘了此刻是在課堂,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大海的向往與企盼中,被大自然的美麗、海洋世界的神秘所傾倒。每個人都在自己幼小的心靈深處去悟、去思、去想自己心目中的大海。從而使學生真正地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寓美育于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生從認知入手,借助形象,引發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開想像,起動思維,從中感受、體會、理解并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正如教育家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說:“通過情感的向往,是通過情緒來完成的”。這種對神秘大自然的向往,抓住了每一個學生的幼小心靈,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引發了情感共鳴,產生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二、創設情景、激趣學習
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認識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學中,遵照課標要求,針對一年級學生愛動、好奇的特點,采用聲像并茂、視聽結合的手段導入 新課。我恰當地使用電教手段,把課本換了一個面孔,把抽象變具體,把靜態變動態,把枯燥無味變得趣味生動,通過一幅幅的電影剪輯,使學生們對美麗富饒的大海有一個整體感知的過程,一邊出示畫面,一邊出示詩句,一邊配樂朗誦。一個個的生字從畫面藍天上的詩句中落下來,使學生印象深刻,便于記憶,認讀起來非常輕松,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12個新朋友——生字。這種方法為整篇課文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加強閱讀、加深理解
我們知道: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朋友交談;正如高爾基所說:“讀書越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增強審美情趣,讀書是行之有效的一個重要途徑。為了避免學生枯燥無味地讀課文,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輕音樂,動聽的樂曲再配上波瀾壯闊的大海畫面,先讓學生聽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再逐步讓學生自讀、幾人讀、分組比賽讀,營造了一個開放的、活而不亂的課堂氣氛。慢慢使其進入老師創設的情境世界,真正達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提高其對語文的感知能力。讓學生感悟藍藍的天、藍藍的海那幅誘人的美景,引導體會漁民們打魚滿載而歸的那種喜悅心情,達到提升其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的目的,真正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四、手腦并用、畫出心中的大海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有了想像力就能在腦海中再現各種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出種種新形象。
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小學生思維活躍,富于想像。我抓住這一特點,樹立多元意識,開發課程資源,打破課堂界限。不但要引導學生發現美,同時還要引導他們積極體驗美、表達美。讓學生把在課文中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過議論、交流的形式講述出來,激發他們的想像力,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最后循環低聲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讓學生用水彩筆畫出他們心目中想像的大海畫面。于是大海、日出、帆船、海鷗、波浪、大鯊魚等等,都紛紛出現在孩子們的筆下,形成了活而有序的課堂氣氛。
通過以上教學環節和手段,突出新“課標”要求的體驗性學習目的。這一目的弘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其自主創新性學習,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大學習觀。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學生學習不僅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動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其全面成長的需要。
整篇課文借助影像,視聽結合,誘發情感,從視覺、聽覺兩方面調動其智能空間,憑借豐富的想像進入美妙的意境;用優美的樂曲調動其音樂智能,打通大腦發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種信息進入人的潛意識;借助表演,打開運動智能的窗戶,使學生在生機盎然的情境教學之中,展開想像、啟發思維,再由情感驅動,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物我兩忘,如癡如醉的境界?傊ㄟ^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抒情的朗讀,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豐富并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真正把提升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落到實處。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2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
——《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貴州省貴陽市南小學 周迅波
小學語文作為人文學科,對學生心靈的震撼和影響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遠的。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本身蘊含的理念和感情,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會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語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教語文同時也在教中華民族的文化、中華民族的思想、中華民族的感情。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語文綜合素養是指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持續性發展前景的語文素養,教育與生活必須緊密結合。因為生活的本質在于它的豐富性。當學習與生活建立緊密聯系時,就可以利用生活資源豐富的優勢,使教育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活潑。
我們說的語文素養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體現。語文素養包括語文能力,這是它的工具性;還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是它的人文性。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這就必須尊重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即通過語文實踐,培養語文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尊重個體的健康發展、情感熏陶和內心體驗,看重想像、直覺和創造性。
新《課標》同時還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提升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因為語文學科是一門具有濃郁人文特色的課程,應革除片面強調語文工具性的弊端,革除知識至上、分析為主的僵化模式,努力挖掘人文內涵;一改過去教參、教案加課本,教師“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在把握新《課標》的同時,還要將環境保護與生態意識滲入到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奠定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基礎。我在處理新教材第一冊第十一單元的兒歌《我家住在大海邊》一課時,正是貫徹了新課標的要求,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培養審美情趣入手,利用課文圖文并茂,意境優美的特點,激發了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們對大海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美好幻想。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把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及審美情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貫穿于我的教學過程 中呢?
一、熏陶感染、潛移默化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因為語言文字除了達意,還有傳情的功能,本篇兒歌屬于文質兼美的選文,課文里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又凝集著強烈的感慨,教學中我采用多媒體把靜態變為動態,首先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大海美麗富饒的風光畫面,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對大海有一個粗略的印象,激起他們對學習本課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視聽器官。隨著播放海灣、帆船、藍天的優美畫面,標準的課文朗讀,也隨著字幕的節奏逐步顯現,浪花的拍打聲,漁民們釣到魚的喜悅,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他們忘了此刻是在課堂,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大海的向往與企盼中,被大自然的美麗、海洋世界的神秘所傾倒。每個人都在自己幼小的心靈深處去悟、去思、去想自己心目中的大海。從而使學生真正地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寓美育于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生從認知入手,借助形象,引發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開想像,起動思維,從中感受、體會、理解并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正如教育家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說:“通過情感的向往,是通過情緒來完成的”。這種對神秘大自然的向往,抓住了每一個學生的幼小心靈,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引發了情感共鳴,產生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二、創設情景、激趣學習
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認識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學中,遵照課標要求,針對一年級學生愛動、好奇的特點,采用聲像并茂、視聽結合的手段導入 新課。我恰當地使用電教手段,把課本換了一個面孔,把抽象變具體,把靜態變動態,把枯燥無味變得趣味生動,通過一幅幅的電影剪輯,使學生們對美麗富饒的大海有一個整體感知的過程,一邊出示畫面,一邊出示詩句,一邊配樂朗誦。一個個的生字從畫面藍天上的詩句中落下來,使學生印象深刻,便于記憶,認讀起來非常輕松,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12個新朋友——生字。這種方法為整篇課文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加強閱讀、加深理解
我們知道: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朋友交談;正如高爾基所說:“讀書越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增強審美情趣,讀書是行之有效的一個重要途徑。為了避免學生枯燥無味地讀課文,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輕音樂,動聽的樂曲再配上波瀾壯闊的大海畫面,先讓學生聽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再逐步讓學生自讀、幾人讀、分組比賽讀,營造了一個開放的、活而不亂的課堂氣氛。慢慢使其進入老師創設的情境世界,真正達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提高其對語文的感知能力。讓學生感悟藍藍的天、藍藍的海那幅誘人的美景,引導體會漁民們打魚滿載而歸的那種喜悅心情,達到提升其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的目的,真正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四、手腦并用、畫出心中的大海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有了想像力就能在腦海中再現各種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出種種新形象。
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毙W生思維活躍,富于想像。我抓住這一特點,樹立多元意識,開發課程資源,打破課堂界限。不但要引導學生發現美,同時還要引導他們積極體驗美、表達美。讓學生把在課文中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過議論、交流的形式講述出來,激發他們的想像力,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最后循環低聲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讓學生用水彩筆畫出他們心目中想像的大海畫面。于是大海、日出、帆船、海鷗、波浪、大鯊魚等等,都紛紛出現在孩子們的筆下,形成了活而有序的課堂氣氛。
通過以上教學環節和手段,突出新“課標”要求的體驗性學習目的。這一目的弘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其自主創新性學習,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大學習觀。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學生學習不僅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動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其全面成長的需要。
整篇課文借助影像,視聽結合,誘發情感,從視覺、聽覺兩方面調動其智能空間,憑借豐富的想像進入美妙的意境;用優美的樂曲調動其音樂智能,打通大腦發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種信息進入人的潛意識;借助表演,打開運動智能的窗戶,使學生在生機盎然的情境教學之中,展開想像、啟發思維,再由情感驅動,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物我兩忘,如癡如醉的境界?傊,通過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抒情的朗讀,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豐富并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真正把提升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落到實處。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3
[教學目標]
1.基礎性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12個生字,寫好本課要求的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兒歌。
(3)能借助圖畫感知兒歌內容。
2.發展性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尤其是使用漢語拼音拼讀識字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表達能力。
(3)激發學生對大海、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借助拼音自主識字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通過想象把文字變為畫面的能力和通過朗讀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談話: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樂曲,叫《藍色的夏威夷》。讓我們跟著節奏動起來……我看見好多小舞蹈家在沙灘上跳舞。你們開心嗎?我們今天就一起去看看海邊的景象,好嗎?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用富有激qing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貼圖營造情景,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緒,引導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1.觀看大海視頻資料。
2.揭示課題,認讀生字“邊”和“住”。
(1)板書“大海”,讀一讀。
(2)畫海面,勾畫月亮灣,再讀“大海”。
(3)你們知道大海里有什么嗎?(教師貼海洋動物圖片)
(4)板書“邊”字,學生讀準字音,記憶字形。
(5)課件出示兒歌題目,補充完成板書課題,學生讀準“住”的字音,記清字形。
導語:兒歌中描寫的大海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讀兒歌。
二、讀通兒歌。識記生字
(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體現漢語拼音對識字的作用,引導學生理解相關的詞語,落實識字效果。在識字游戲中鞏固所識的字,滲透環保教育。)
1.學生輕聲自讀兒歌,圈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聽聽丁丁要告訴我們什么?(播放丁丁的話)學生按要求輕聲自讀,教師巡視。
2.同桌同學相互練讀,聽聽對方的字音是否讀準了。
3.用手指著兒歌,自己試著輕輕讀兒歌。
4.按句抽讀檢查。
5.齊讀整首兒歌。
6.做“送海洋伙伴回家”的識字游戲。
(1)讀準“海洋伙伴”背后的生字、詞語。
(2)聽丁丁講故事。
(3)我們身邊也有海里的小伙伴,該怎么做呢?(學生貼圖)
7.高興地把兒歌讀一遍。
三、讀懂兒歌,感受美景
(在從文字到圖畫,又由圖畫到文字的朗讀中感知大海的情景,鞏固識字效果,使學生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初步培養學生把文字變為畫面的能力和通過朗讀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課件和音樂適時地輔助學生達成以上目標,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與人合作。)
導語:剛才,同學們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兒歌,感受到了海邊美妙的生活。
那么,我們能不能讀得更好一些,讓別人也感受到呢?聽一聽,丁丁又有什么好方法。
1.聽丁丁的方法,學生練讀。
2.讀了這首兒歌,你們好像看到了什么?
3.配樂表演、朗讀兒歌。
四、指導書寫。點評展示
(指導學生自主觀察,感受漢字結構及書寫規律,體會識字、寫字的方法,調動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
導語:你們太能干了,不僅生字讀得準確,而且把兒歌也讀得很美!
瞧,幾個調皮的生字朋友又都跳到屏幕上了。
1.出示“他”“住”“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指導書寫“他”字。
重點指導“他”字中“橫折鉤”的寫法。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點評,學生修改。
五、拓展閱讀。升華情感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拓展閱讀。
導語:同學們,你們能讀會寫,老師要獎勵你們。獎品在哪兒呢?看,下一篇上有一首優美的兒歌《大!,這就是獎品,F在,你們就利用拼音朋友好好讀一讀吧!(學生自由拼讀)
2.課后拓展,送《大!穬焊。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4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悟大海的美麗和漁民生活的幸福愉悅。
2、能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地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錄像、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誰愿意跟老師、同學們說說你家住在哪里嗎?
(句式:我家住在_______。)
那么,我們的小伙伴丁丁家住在哪里呢?仔細聽。
。ㄕn件:丁丁說話:“我家住在大海邊”。)
師:海邊什么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家住大在大海邊”。
(板書課題)
師:把“住”“邊”這兩個字一筆一畫寫在田字格中,請學生仔細觀察。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家住在大海邊優秀教案
就讓我們一起來到大海邊看看吧!
點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學習伙伴,很有情趣。注意了課題中生字的指導。
二、范讀課文
播放錄像:(大海場景)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看到大海高興嗎?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聽老師讀課文。
。ㄙN圖:魚船,老爺爺……)
點評: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三、練讀課文,隨文識字
1、練讀課文
。1)看書自己試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2)丁丁和你們一樣,也想讀課文。
要求做好指讀姿式,遇到剛才畫下來的字要仔細聽。
(課件:丁丁讀課文)
。3)兩人互讀。
要求:如果他讀對了,請你表揚他;如果他讀錯了,請你幫助他。
(4)集體練讀課文。
出示第一句
、賹W生自由練讀句子
、诰氉x句中詞語
快來看,句子中的詞寶寶都跑出來了你們認識他們嗎?
。ㄕn件飛出詞語)快自己讀讀。
(天藍藍住在 海邊 海藍藍)
都來讀讀吧!誰認識,就快迅讀出來。
、壑笇Ю首x
出示第二、三句
學生自由練讀。
出示第四、五句
(課件演示:打魚船老爺爺 故事 說不完)
自己讀讀。搶讀。
(5)師生共同讀。
師:快看,詞寶寶都跑回課文中去了,都來讀讀吧!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好嗎?咱們用什么方式來讀?
。▽ψx、接讀)
點評:教師注意采取多種方式方法進行讀的練習和積累。注意了以學生為主體,處處尊重學生。
2、隨文識字
。1)看課文中的認字表,兩人互查,如果認對了畫“☆”不認識的,請你幫幫他。
。2)問:誰愿意把新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大家?
(課件演示認字表中生字)
、賹W生選自己認識的字進行教讀
②讀對了,字寶寶就會跑回課文中(課件演示)。
、圩屑毧匆豢矗銈儼l現什么?
。ㄕn件演示,他位 住,發現,三個字都有單人旁)比一比,記一記。
點評: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多種方式生動呈現生字,幫助學生記憶。
3、鞏固識字
。1)猜字游戲
一個同學上來,蒙住眼,師向全班指定一個字,全體學生默記在心蒙住眼的學生來猜字。
(2)組字游戲
師:誰剛才得到了老師獎給的小浪花?快上前面來。看他們多棒!舉起來讓大家看看!
師:咦,小浪花后面還有字和偏旁呢!
仔細看看,他們誰和誰是好朋友,兩個人小聲說說,拼一拼。
大家一起讀一讀。
。3)師:你們想像中的月亮灣怎么樣?
學生自由發言。
4、指導書寫難字——有
。1)你們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學生經過觀察,確認“有”字最難寫。)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是怎么寫的
。2)演示:“有”字的筆順,請學生認真觀察
第一遍演示:請同學們看清字的筆順。
第二遍演示:再看清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書空練習
(4)描一描書上的字。
。5)在本上認真寫一個。
(6)實投出幾個學生寫的字,進行講評。
。7)學生再認真寫一個,要比前面的字寫得漂亮。
5、自主積累詞語
。娔X演示生字寶寶手拉手。)
師:你們寫的真認真,生字寶寶為你們高興,看,他們手拉手是一個詞,讀讀吧!
生讀出詞語。
師:誰能用“有”組一個詞?
生擴詞練習,班內交流。
點評:識字部分比較扎實,老師非常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的培養,并注意鼓勵學生把字寫好。多媒體輔助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朗讀課文
師:你們說得真好,生字寶寶都回家了,現在,讓我們和丁丁比一比,看誰讀課文,讀得最棒。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
學生評讀。
3、展示讀
還想讀嗎?就讓我們隨著那動人的海濤聲再來讀出自己的感受。
點評:此時設計讀的練習,提升的學生讀的能力,培養了學生讀的興趣。
五、引發聯想
師:老爺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他會講哪些好聽的故事呢?
六、總結
多么好聽的故事呀!看!這美麗的大海看也看不夠,看也看不厭,老爺爺的故事講也講不完,聽也聽不夠,下節課,讓我們再來聽老爺爺講浪娃娃的故事吧!
點評:老師的語言注意了書上內容的上下連接,為以后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5
《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反思
使用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已有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里,我和學生共同感受著新教材帶來的新奇。同時也不斷地對自我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改進,從中探索新的方法、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墩Z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對閱讀的要求第一條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其實,讓6、7歲的學生在讀課文中感受美也不是太難的事。通過較充分的備課,我在《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學文感受大海的美,F結合《我家住在大海邊》一課的教學片段將我的點滴體會做以總結。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一首富有海邊漁村生活氣息的詩歌。旨在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和今天的幸福快樂生活。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美、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有朗讀的興趣和熱情。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能掌握詩歌的音律,能有節奏的讀出詩歌。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充分讀,盡量在讀中感悟小漁村的生活氣息。再配以觀察圖畫使學生更加入情入境。通過課外資料的加入讓學生擴大視野,了解海之美、海之富饒。
一、創設情境,興趣先導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回憶大海的樣子,說一說他們看到的大海,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入手,導入課文。當學生們看到大屏幕上的藍天、大海,再讀著“天藍藍、海藍藍,我家住在大海邊” 時,對大海充滿了向往;又看到了沙灘、漁船、皎潔的月亮,讀著“海邊有個月亮灣,灣里有條打魚船”,學生們多想到沙灘上玩呀!再看到船上的老爺爺在給“丁丁”講故事,多羨慕,多渴望呀!這時我又相機引導:“請同學們去大海邊,到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家玩,好嗎?”較充分的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有激qing的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兒童的思維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開的。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感情,讓學生與作者同喜同悲,教會學生敢愛敢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尤其是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規律。做到以“興趣先導”,讓學生先喜歡語文,再去學習語文,逐漸由樂學到愛學再到主動去學!
當我發現“丁丁、冬冬”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時,就經常設計有“丁丁、冬冬”的教學內容,如:欣賞“丁丁、東東”寄來的圖片;和“東東”比識字;幫“丁丁”解決難題;替“丁丁”介紹他的家等。逐漸地學生仿佛真的把“丁丁、東東”看作了自己身邊的一員,喜歡和這兩個小朋友共同學習、分享快樂。由此可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是多元化的,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換位思考”,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用兒童的眼光去觀察兒童的世界,這樣也許要比富于成人化和理性化的思考更有價值!
二、搜集信息,實踐創造
《課程標準》里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在課堂上出示海星、海螺、貝殼這些實物的圖片,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大海里的生物不但種類多,而且形狀各異,還很有用。從而,有感而發的說出:“大海你太美了,我愛你!”這一教學環節使我深深感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而,應該讓學生把課堂的知識延伸到課外,更多地搜集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我在品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找到了許多的不足之處,如識字教學時間過長,教學時不應平均使用力量,把每個字都講的過細,應有所側重、突出重點;另外,在小組評議讀的過程中,應及時在全班做以反饋,這樣更有利于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推廣,使學生在匯報的同時掌握相應的方法。我想:只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多一點教學反思,就多一些教學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其樂無窮!
《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反思
華育小學 王海燕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丁丁為主線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讓學生感覺和自已的小伙伴一起學習,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后又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學生對大海的認知較少,我通過讓學生看大海的圖片及聽海潮聲,以直觀的形象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大海邊,充分地感受到大海的美麗與聲勢.以致于我問學生看到大海,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敢于大膽地發表自已的看法,有些同學還高舉著小手說有不同意見.那暢所欲言的境頭,精彩的回答令我倍感欣慰.學生對于美也有感覺,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們很了不起,老師要多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去發現.可見課堂氣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猶為重要.
二,趣味游戲,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自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我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符合學生的需求及年齡特點.
讓學生具有很好的評價能力,對朗讀的同學給予正確的評價,同時能看出大部分學生能發自內心地欣賞他人,但由于在課堂中我提供的是寬松的氛圍,學生誰想說就說,在這學生個人展示讀的過程,每個學生都很想表現自己,樹立學習自信心. 小組合作讀這一環節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有的小組就采用分句讀的辦法,有的采用男生齊讀前面部分,女生讀最后兩句的辦法,有的邊讀邊比動作,有的運用加上表情讀的辦法……學生在讀中盡情感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及讓語文學習與生活相連,又可讓學生體驗到把語文學習應用到生活的樂趣.
小組同學在合作的過程中,能當好小老師及監督員的角色,公正地為小組成員判斷其識字的多少,讀音是否準確.本節課我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符合學生的需求及年齡特點.訂正,形成生生互動的學習局面.教學后我發現學生很喜歡這種識字方法,而且又輕松地完成識字任務.
三,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提問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美麗,富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課堂上交流,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看完課件畫面后,談到自己來到大海邊,心中最想問的一句話時,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如:大海,大海我想問你,你有多深大海,大海我想問你,你的肚子里為什么有那么多魚 ;大海,大海等等.
學生在問大海問題時,說得精彩紛呈,興趣盎然.這制造了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了課堂的壁壘,將學習活動立體化,極大地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外延.我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學生的知識面不寬,對任何事物都有有很強的求知欲,同樣他們對大海充滿好奇,想揭開大海神秘的面紗,在向大海提問中,學生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
四, 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教育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法習慣.而好的學習習慣應從小抓起,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在指名讀時問一問,你是怎樣學會的.在自學生字時我讓學生通過拼讀拼音及讀課文認讀生字 ,這既鞏固拼音,又初步放手讓學生自學.
不足: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走進學生中間,了解到學生自己各自喜歡的學習方式都很有特色,但我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對于課文早就會讀了,可在讀的過程中,卻沒有看著書讀,個別同學讀的習慣還未正確形成
《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反思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一首充滿海邊漁民生活氣息的小短詩,描繪了海邊漁村的美麗景色和“老爺爺講故事”的情景,意境優美,情景交融。學生讀起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我在教學本課時,緊扣課題,以學生為主,創造了一種置身于大海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去感悟詩中蘊蓄的內涵和詩意,品味海之美,海之富饒。但教學過程中還有諸多的不足:
一 、入情入境貫穿知識
一年級語文教學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年齡的特點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告訴學生說“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去海邊玩兒”,然后播放大海的圖片和聲音(海浪和海鷗的聲音)。學生的心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不但感受到大海的美麗還有一種對大海的親近之情。緊接著通過學習伙伴丁丁導入課題,學習課文。但因教學經驗尚淺,沒有把握住教材特點學生識字應分散學習,而我在這里卻沒有提到課題中出現的生字“住”,對板書的書寫上也沒有嚴格要求自己。以后,在這些方面還需多加學習。
二、尊重學生 關注學生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讀文。我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手段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或聽讀、自由讀文、或同桌合作學習、或獎勵小紅花……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和動機,積極地去創造一種“我要學”“我想學”的學習氣氛。當我在問到誰愿意到講臺帶著大家讀時,我看到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墒,在這個時候,我卻很少考慮那些沒有被我叫到的學生的心理,很多孩子因為沒有叫到他而灰心、氣餒。這時做為老師的我卻沒有及時的鼓勵學生,引導學生,一下子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應當注意的問題,讓孩子們保持回答問題的熱情。在教學中應及時告訴學生當老師看到你們那充滿智慧的雙眼,高高舉起的小手,就知道你們已經會了。老師沒叫你們,是想給你們一次當老師的機會,如果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同學沒有回答正確,老師再叫你們,你們不就可以成為他們的榜樣,小老師了嗎?以后要嘗試通過多種渠道去保護孩子們發言的積極性。
三、感情讀文 張揚個性
我們班的孩子活潑好動,對韻文和詩的學習興趣很高。而我在熟讀背誦教學這個過程中卻沒有很好利用教學資源,沒有起到引導作用。學生只是一味地讀,根本沒有理解怎么樣才能讀出感情,更不能說在讀的過程中有感情。在這個環節中我應該給學生范讀或再一次展示大海的圖片、聲音,還可以把孩子們在大海邊的照片拿來讓孩子們介紹。運用多種手段使學生直接感悟領略到怎么樣才能讀出自己對大海的喜愛之情,使孩子們在讀文的過程中張顯自己的個性。
總之,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還需加強鍛練,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對待低年級的孩子,要親切、和藹、耐心,要用兒童化的語言去教育每一個學生,去上好每一節課。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更快的成長起來。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6
之二
佚名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11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因為我們地處內陸,見過大海的孩子不多,對大海不熟悉,所以在教學過程 中,我注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巧妙設計教學各環節,使學生了解了大海,初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自己動手搜集材料的能力,達到了教學目標 。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
1、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和漁民生活的愉悅,培養熱愛大海的感情。
2、復習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及其它方法識字,學習動+不+(補)短語,積累語言材料。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初步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二、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1、熟讀至背誦詩歌《我家住在大海邊》,認讀11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學習短語:動+不+(補)。
2、了解大海,培養熱愛大海的感情。
3、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三、精心做好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大海的圖片、照片,其他文字資料。(可讓家長幫忙)
2、多媒體課件。
3、發下生字檢查卡。
四、巧妙設計教學步驟 。
(一)利用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 新課。
因為離大海較遠,見過大海的學生不多,但我了解到學生在幼兒園時學過一首和大海有關的歌《小螺號》,所以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歌曲并提示會唱的學生一起唱,從而縮小大海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到的大海是什么樣的,自然導入 新課《我家住在大海邊》。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學課文。
因為學前教育的不同,學生的識字水平也不一樣,充分發揮優秀生的作用,讓識字較多的學生在學習課文中起到帶頭作用,既能給優秀生以成功的體驗,又能激發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先利用優秀生范讀課文,然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學課文。從范讀課文到自讀課文,教師只起推波助瀾、積極引導的作用。
1、指名優秀生讀題目“我家住在大海邊”,其余學生把題目中不認識的字畫出來,想想讀什么?(如不認識可提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利用拼音拼一拼;問同桌或其他同學;問老師;前后文連起來猜一猜。)然后將“我家”和“在大!鄙釛墸磸妥x“住、邊”,增強記憶。
2、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3、能讀課文的同學齊讀課文,其余同學用手指著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
4、學生嘗試自己指讀課文。(鼓勵學生大聲讀)
5、同桌合作,檢查課文。
(1)同桌齊讀,訂正讀不準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課文讀得是否正確。
(3)同桌合作讀課文。(可以接讀、齊讀、輪流讀)
6、全班交流,比一比哪兩個同學合作讀得好。(因為是兩個同學齊讀,所以學生在練習中必須合作才能讀好)
(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針對性地學習生字。
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內容做鋪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識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本課要求認識12個生字,其中有的生字一部分學生已經認識,所以把學生都不認識的字作為識字重點,這樣有的放矢,能提高識字的效率。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自己讀一遍,說說哪些字是認識的,想一想不認識的字用什么辦法認識?(提示學生:可以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用記偏旁的方法,用記筆畫的方法,用組詞語的方法等)
2、指名讀生字,無論能認識幾個,都可以來讀,并說說是怎么記住的,這樣反復認讀。
3、結合生字學習,進行語文綜合活動,鞏固生字,發展學生的思維。(生字組詞、照樣子說詞語、句子:“說不完”“我家住在大海邊”“船上有位老爺爺”)
4、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能讀下來的在檢查卡上涂紅大蘋果。
(四)交流搜集的材料,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
課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動手動腦尋找和大海有關的圖片、文字資料等,既能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美麗、富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交流,旨在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大海的圖片和資料,對同桌說一說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的主要內容。
2、指名在實物投影下展示,并說說自己的圖片或資料的內容。(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去考慮語言的連貫性,概括的準確性。)
3、說說你知道大海里還有什么?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珊瑚、海螺、魚類、海藻等”。
4、指導觀察課文中插圖,說說面對這樣美麗富饒的大海,你想說什么?(激發學生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5、帶著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再讀課文。(鼓勵學生發揮想像,愿意怎么讀都可以)
6、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想像課文描繪的美麗景色。
(五)動情時結束新課,留給學生無窮的回味。
在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課件再展示出:海水、海浪、海產、白帆、海邊的漁民,加深學生對大海的了解,使學生熱愛大海的情感得到升華,達到教學高潮。此時,教師宣布下課,會產生余音繞梁,不絕于耳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加強師生、生生互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效進行自學,同時逐步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搜集所需的材料,擴展視野,讓學生逐步養成勤學、好問、多思、善疑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7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6個生字和筆畫。
2、 通過理解課文,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
3、 通過學習課文,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嗎?見過海邊的漁村嗎?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朋友丁丁一住在海邊,他也想給你們講講漁村里的故事,你們愿意聽嗎?(這種導入可以使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入手,讓學生感受一種似曾相識的情景,然后再引入課文中,體會作者用美妙的語言所概括的情景時時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 自學
1、 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漢語拼音,再把這些字讀給同桌聽一聽,讓他檢查你讀得準不準。
2、 跟同桌互相指著生字條讀一讀生字。
3、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一起讀。
4、 小組合作,幫助那些還有不認識字的同學把生字學會。
5、 師出示“故”“條”,讓學生當小老師幫助認字。
。ㄟ@種學生自學的活動方式能讓學生有充分、自由的時間來進行支配。學生知道自己認識生字的情況,一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學習。在實踐中發現讓學生當小教師比老師講解時學習效果好,學生更加喜歡這種平等的交流方式。)
三、 誦讀
1、 你喜歡兒歌的哪一句,讀一讀。
2、 誰能把整個兒歌讀一讀。
3、 聽老師讀一讀好嗎?
4、 學生練讀后,指名配樂讀。
5、 全班配樂朗讀。
6、 評價:每句評價(斷句、感情、重音);整文評價(標點符號、流利、感情);
(這種生生之間的評價能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這種評價比師生之間的評價更容易接受,更加自然。讓課堂充滿民主的氣氛。)
四、 教師展示大海里的物產圖片,布置學生回家搜集有關大海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家住在大海邊》課文內容,誰能把課文讀一讀?
二、 練習背誦
1、 去掉兒歌中每行的后5個字,讓學生練習背著填一填。
2、 那么老師把“拐棍”拿走你會背嗎?
3、 學生有感情背誦。
三、 對話交流
1、 能把你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讀一讀嗎?
2、 聽了他們的介紹,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
3、 誰找到圖片給同學們展示一下好嗎?
4、 說一說你對大海的印象。
。ㄓ胁贾靡灰袡z查,這種收集資料并交流的方法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多和語言能力的增強可讓學生更開放地交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四、 寫字
1、 師先讓學生寫一寫自己能寫好的字,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 師范寫“事”。先教筆順,再教間架結構。
3、 互相看著同桌寫得好不好,如果好就獎勵給他一個小五星。
第三一課時
一、 導入: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或是背一背?
二、 練習
(一)1、課文中的老爺爺有說不完的故事,你們想請他也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嗎?
2、那你們可要注意聽啊,這個故事里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樣了?
3、聽后學生匯報。
4、讓手磨轉的那句話怎么說?什么話能讓它停下來呢?
5、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1、老師這里有兩句話,你能讀一讀嗎?
展示臺出示:我家住在大海邊。船上有位老爺爺。
2、能像這兩句一樣說一說嗎?
我家住在,有位。
3、 你們認為誰說的句子好,把它記住好嗎?
4、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叫“句子接龍”。比如老師說“小鳥住在大森林”,你就要接著說“大森林里有只啄木鳥”……就這樣頭接尾,尾接頭地說下去。
(練習中的游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即興造句的能力,可以在今后的練習中經常練習。)
教學反饋: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8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里面包含著大海的生活畫面,詮釋完整的情感、簡單的話語,體現出漁村的生活環境。經過這篇文章的了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大海的美麗。通過背誦朗讀,更具了解詩歌的意境。在文中還配有幅畫插圖,以最直觀的形象地幫助學生加深了解課文,讓同學們更加深刻的喜愛大海。
【教學目標】
1、 識讀本課12個生字,識會6個生字和生字的筆畫。
2、 經過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經過對課文的加深了解,滲透給學生熱愛環境和大自然的生活教育目的。
一、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課文,加重培養學生富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6個生字和筆畫。
【教學難點】
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導入(5分鐘)
小朋友,今天我們將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第六單元的主題是——大海,誰能美美地讀一遍 2/3個,齊讀)師板書:大海,問:誰來讀讀,誰能讀得更好些。師評價語:你讀得真美,你讀得真可愛,你讀得真快樂找優點,這是……有氣勢、可愛、溫柔的海。……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兒的?開始說到大海,是呀,藍藍的大海真美麗,海水真多呀,多得一眼都看不完了)瞧,這是誰,他們在干什么?展示學生照片……當時在做什么,玩得開心嗎?老師如果在那兒肯定也覺得很開心。
無邊無際的大海真美麗呀,它給小朋友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美好的回憶,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愛大海。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家就住在大海邊,瞧他正邀請我們到他家去玩一玩呢。(出示丁丁圖)。丁丁請老師把他的話寫在黑板上,小朋友注意看老師寫的是什么?齊讀題目。是帶著什么樣的心情說這句話的呢?快樂讀師范讀題目得更美些,讓孩子模仿讀。
丁丁的家住在大海邊,你們的家呢,能跟大家介紹一下嗎?住在錦州瑞苑,錦州瑞苑就在我們學校旁邊,那我們就可以說,我家住在學校邊,哪位小朋友的家你們又住在哪兒呢?(這么多小手都舉著,說明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你們真棒。大家都知道真厲害,我們一下子就能學著丁丁的樣子介紹清楚了)
二、初讀文章
【聽課文】
小朋友,丁丁還有許多悄悄話想跟大家說呢?大家想聽嗎?老師覺得丁丁最喜歡了,因為他做得。誰來說說看,你聽到了些什么?評價語:你很認真。你聽得更仔細了。哇,你聽到的可真多呀!簡單評價
[自讀]
大家想不想自己讀讀丁丁送給大家的小兒歌呢?老師告訴你,這篇課文就藏在課本第27頁,請大家輕輕翻開書本27頁。老師想問問大家,當讀兒歌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怎么辦?誰來說說看遇到不懂的字應該怎么辦?讓學生說方法,同學們說的都是識字的好方法,運用這種方法來讀一讀這首兒歌,看誰能讀得最準確,最流利。(1看拼音2問同桌3問老師)
[同桌]
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現在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小朋友們當小老師,聽聽你的同桌讀得對嗎?對了就表揚他,錯了就幫幫他,好嗎?開始。(同桌讀)評價:老師發現這兩位同學合作得,他們懂得……(手指筆指著,一個個認真讀,不懂的時候看拼音,問同桌)
[個別]
現在老師請做得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個別讀)小老師準備好了,聰明的小朋友們手指筆也準備好了嗎?(邊聽邊巡視手指筆)
[齊讀]
老師知道認真傾聽的小朋友也一定能讀好小兒歌,現在咱們帶著手指筆去讀讀小兒歌吧。(齊讀)沒有老師的幫助,你們就把課文讀得這么好,真厲害。來,掌聲送給自己。
三、細讀文章,隨文識字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同學們可不要驕傲呀。丁丁還想問問大家,他的家美嗎?美在哪兒呢?出示第一句。天藍藍,海藍藍,我家住在大海邊。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再讀第一句。(天藍藍,中間有個小逗號,停一下,再讀海藍藍。海邊的景色真美)
讀得真美呀!丁丁還想問問大家:海邊還有什么呢?
出示第二句。海邊有個月亮灣,灣里有條打魚船。飛出四個字寶寶,亮 灣 條 打。
讓生說說,你都認識了哪個生字寶寶。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老師要變個小魔術,好睜開眼睛,看看。
哎呀,有幾個字寶寶迷路了,你們能幫他們找到家嗎?(灣、彎字卡)老師請做得最端正的幾位小朋友來把它們送回家。(請三名同學)
亮(訣竅 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一點一橫溝 誰記住了訣竅 組詞)
彎 ,這個字你認識嗎?(字卡)給彎組詞。再出示灣(字卡),這兩個字,你發現什么了,(一個有三點水,一個沒有三點水)哪個是有三點水的灣,為什么要有三點水,你知道嗎?課文里組的是哪個詞?(月亮灣)出示圖,月亮灣呢,就是海水一直往海岸上沖,海岸就被沖成彎彎的形狀了,看起來像個月亮一樣。天空上有個月亮,海邊有個月亮灣,都是彎彎的,真美呀。想著這樣美的景色,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帶上表情再讀。齊讀。
打字誰會記呀?生答。手指筆,左邊是提手旁,橫、豎鉤、提。生重復,左邊橫、豎鉤、提。打魚就是用手撒網打魚,這雙手還能做什么呢?(拍手手勢,還可以拿掃帚,握手手勢,還可以和她拉拉手)板書拍、掃、拉,F在請你看這些字,你發現什么了?生答。都有一個提手旁。這說明他們都是用手來做的。小朋友們,你們看,咱們今天還學了哪個有提手旁的字呢?(打)打可以組什么詞呢?2、3生回答。我們課文當中的打組了什么詞?(打魚船)齊讀。這是載滿了爺爺和丁丁的歡聲笑語的打魚船(讀)。
出示第三句。船上有位老爺爺,他的故事說不完。齊讀。字寶寶飛出來,位、故、事、說、不、完。讀字寶寶。我們丁丁多么尊敬老爺爺呀,除了可以說一位老爺爺,還可以說一位什么呢?(老師、客人、長輩、軍人等)可以試著用------有位--------說一句完整的句子嗎?小朋友們真聰明,看到“船上有位老爺爺”,就能造出這么多句子,真厲害。小朋友們還知道,船上的這位老爺爺他在做什么嗎?(說故事)丁丁聽著爺爺的故事,心情怎么樣呢?想象著自己就是丁丁,你正聽著爺爺講各種各樣好玩的故事,來讀讀這句話。老師仿佛就在打魚船上和丁丁一起聽故事了。
爺爺的故事真是說也說不完,丁丁怎么聽也聽不完。海邊的美麗景色“看不完”,貝殼真多,“揀不完”,作業真多,“寫不完”,垃圾真多,“掃不完”。外國人說話不說普通話,小朋友們聽不懂。(出示課件,橫線為生回答部分)小朋友們可以自己試著這樣說一說嗎?
丁丁看到大家這么愛動腦筋,它可開心了,如果能聽到你們美美地讀,就更開心了。
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題目,想著海邊的美麗畫面,你能不能讀得更美呢?老師把內容隱藏起來,有信心背下來的站起來吧。練習背誦。
這節課,我們跟著丁丁認識了丁丁的家,還和一些字寶寶成為了朋友,下節課,我們要和字寶寶玩分身魔術游戲,還要和字寶寶一起做健康操。
四、布置作業
回家美美地讀這首小兒歌給爸爸媽媽聽。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9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愛大海、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會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說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磁帶、碟片、投影片、貝殼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導入 :今天這節課,老師繼續帶領小朋友去海邊玩兒。
2、誰上來寫一個“!弊,評評寫得怎么樣?
過渡:哪兒是大海?哪兒是海灘?我家又在哪兒呢?我們來看圖片!
(教師放幻燈?圖片一)
二、理解課文第一段
1、學生上臺指出位置,教師板書:大海、海灘、海邊
2、小朋友,你們看大海多美。ㄊ种富脽羝┈F在。【驼埿∨笥岩黄鸶懤蠋熑タ春?
3、放錄像(教師制作好像帶)
4、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隨意交流)還看到了什么?注意讓學生充分發言,盡可能說完整。)
小結:多美的大海!海浪一遍遍沖洗著沙灘。
5、沙灘是怎么樣的,請小朋友從書上找一找!(出示句子:家門口不遠,就是金色的海灘。)
6、對呀!這就是金色的海灘!(手指投影片)為什么說是金色的海灘?
7、導讀:金色的海灘多美!我們讀讀這個句子!
三、理解課文第三段:
1、過渡:你們去過海邊嗎?玩過什么呀,說說看!(學生介紹玩沙子的情景,又要讓學生說話說完整,說清楚)
2、啟發誘導:(沙子是怎么樣的呢?)又松又軟(讀好又松又軟)
為什么這樣讀(如果你在又松又軟的沙子上散步會覺得怎么樣?)再引導讀這個句子;
小結:海灘是金色的,沙子又松又軟,真舒服!
四、出示幻燈,引入我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出示句子:“我們躺在上面,聽大海嘩嘩地歌唱。”
。1)誰愿意讀讀這個句子?誰再來讀!
(2)我們躺在沙子上,聽到了什么呀?(聽聽錄音)
(3)歌唱:大海是怎么歌唱的?嘩嘩地(讀好這個詞語)嘩嘩地歌唱就是指(誰知道?)(浪濤的聲音)(教師點:對呀!就是剛才我們聽到的海浪聲。)
。4)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讀以上句子。問:你有什么感覺?讀好這個句子。(要引導學生出情)
激情過渡:在又松又軟的沙子上躺下,聽這么動聽的海浪聲,真舒服啊!
下面,我們就來讀這一段。ㄖ笇Ш美首x)
五、理解第三段
過渡:我們在大海邊不僅能聽大海歌唱,還能干什么呢?請聽(放第三段課文錄音)
1、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撿貝殼
2、這就是貝殼,(拿出實物)。你們看,陸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想不想撿貝殼。(學生分組撿貝殼,并放音樂“小螺號”)
3、交流:你們撿到貝殼是什么顏色?(學生上臺自由發言,要讓學生發散好)
4、書上是怎么寫貝殼的呀?從書上找找!
5、教師出示句子:“海灘上有各種顏色的貝殼,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綠的。”
。1)誰先來讀讀這一句!
。2)你們說貝殼美嗎?從哪兒看出來?(放幻燈,出示名種色彩的貝殼。)
教師引導理解:各種、幾種顏色
。3)導讀,同心殼多美呀!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6、句式訓練:(我們也來學學書本,說說我們的貝殼。)
。1)海灘上有各種顏色的貝殼,有的,有的,還有的形的。指名回答。
(2)交流:你撿得貝殼是什么顏色的?指名上臺說。
(3)出示句式:海灘上有各種形狀的貝殼,有形的,有形的,還有。(先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7、貝殼真漂亮,小朋友是怎么撿貝殼的?(我們看書封面,學生說說)
8、書上是怎么說的?教師出示句子:“我們在海灘上撿貝殼,一會兒就撿了一小籃!保ㄗx好這一句)
9、有感情朗讀第3 段。
六、理解最后一段:
大海嘩嘩地歌唱著,在金色的沙灘上,我們可以靜靜地躺在又松又軟的沙子上,聽聽這美妙的聲響,還可以一起撿撿美麗的貝殼。多么幸福的海邊的生活,多么幸福的漁家孩子的生活!我為自己生活在海邊而高興,齊讀最后一段。
七、朗讀深化
小朋友,學了課文,你們愛金色的海灘嗎?你們喜歡海邊的生活嗎?下面,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讀讀全文。(配樂)
八、作業 :
1、課后1;
2、連一連讀一讀(練習冊)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0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11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因為我們地處內陸,見過大海的孩子不多,對大海不熟悉,所以在教學過程 中,我注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巧妙設計教學各環節,使學生了解了大海,初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自己動手搜集材料的能力,達到了教學目標 。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
1、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和漁民生活的愉悅,培養熱愛大海的感情。
2、復習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及其它方法識字,學習動+不+(補)短語,積累語言材料。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初步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二、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1、熟讀至背誦詩歌《我家住在大海邊》,認讀11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學習短語:動+不+(補)。
2、了解大海,培養熱愛大海的感情。
3、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三、精心做好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大海的圖片、照片,其他文字資料。(可讓家長幫忙)
2、多媒體課件。
3、發下生字檢查卡。
四、巧妙設計教學步驟 。
(一)利用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 新課。
因為離大海較遠,見過大海的學生不多,但我了解到學生在幼兒園時學過一首和大海有關的歌《小螺號》,所以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歌曲并提示會唱的學生一起唱,從而縮小大海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到的大海是什么樣的,自然導入 新課《我家住在大海邊》。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學課文。
因為學前教育的不同,學生的識字水平也不一樣,充分發揮優秀生的作用,讓識字較多的學生在學習課文中起到帶頭作用,既能給優秀生以成功的體驗,又能激發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先利用優秀生范讀課文,然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學課文。從范讀課文到自讀課文,教師只起推波助瀾、積極引導的作用。
1、指名優秀生讀題目“我家住在大海邊”,其余學生把題目中不認識的字畫出來,想想讀什么?(如不認識可提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利用拼音拼一拼;問同桌或其他同學;問老師;前后文連起來猜一猜。)然后將“我家”和“在大!鄙釛,反復讀“住、邊”,增強記憶。
2、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3、能讀課文的同學齊讀課文,其余同學用手指著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
4、學生嘗試自己指讀課文。(鼓勵學生大聲讀)
5、同桌合作,檢查課文。
(1)同桌齊讀,訂正讀不準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課文讀得是否正確。
(3)同桌合作讀課文。(可以接讀、齊讀、輪流讀)
6、全班交流,比一比哪兩個同學合作讀得好。(因為是兩個同學齊讀,所以學生在練習中必須合作才能讀好)
(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針對性地學習生字。
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內容做鋪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識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本課要求認識12個生字,其中有的生字一部分學生已經認識,所以把學生都不認識的字作為識字重點,這樣有的放矢,能提高識字的效率。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自己讀一遍,說說哪些字是認識的,想一想不認識的字用什么辦法認識?(提示學生:可以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用記偏旁的方法,用記筆畫的方法,用組詞語的方法等)
2、指名讀生字,無論能認識幾個,都可以來讀,并說說是怎么記住的,這樣反復認讀。
3、結合生字學習,進行語文綜合活動,鞏固生字,發展學生的思維。(生字組詞、照樣子說詞語、句子:“說不完”“我家住在大海邊”“船上有位老爺爺”)
4、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能讀下來的在檢查卡上涂紅大蘋果。
(四)交流搜集的材料,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
課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動手動腦尋找和大海有關的圖片、文字資料等,既能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美麗、富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交流,旨在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大海的圖片和資料,對同桌說一說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的主要內容。
2、指名在實物投影下展示,并說說自己的圖片或資料的內容。(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去考慮語言的連貫性,概括的準確性。)
3、說說你知道大海里還有什么?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珊瑚、海螺、魚類、海藻等”。
4、指導觀察課文中插圖,說說面對這樣美麗富饒的大海,你想說什么?(激發學生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5、帶著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再讀課文。(鼓勵學生發揮想像,愿意怎么讀都可以)
6、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想像課文描繪的美麗景色。
(五)動情時結束新課,留給學生無窮的回味。
在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課件再展示出:海水、海浪、海產、白帆、海邊的漁民,加深學生對大海的了解,使學生熱愛大海的情感得到升華,達到教學高潮。此時,教師宣布下課,會產生余音繞梁,不絕于耳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加強師生、生生互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效進行自學,同時逐步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搜集所需的材料,擴展視野,讓學生逐步養成勤學、好問、多思、善疑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1
教學目標:
1、結合插圖,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和漁民生活的愉悅,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感情。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初步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播放大海錄音):請大家注意聽,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師:在我們蔚藍色的地球上,有許多的地方都被海水覆蓋著。大海波瀾壯闊,蔚為壯觀。你們想欣賞欣賞嗎?(課件出示:大海的風光片。)
師解說:(放錄像)這就是美麗的大海,藍藍的海水無邊無際,好像和藍天連在了一起。你看,海浪沖上了礁石,被撞成了無數的浪花落下來?靵砜,這是海底的珊瑚,魚兒在它身邊游來游去…… 師:你們喜歡大海嗎?
生:(齊聲)喜歡。
師:那好,現在這一節,我們繼續來學習這個單《我家住在大海邊》(板書課題)--誰能來讀讀課題?--還有誰愿意讀?--大家齊讀。
師:真巧,丁丁家就住在大海邊,我們讓丁丁做我們的導游,和丁丁一起去海邊一游,好不好?
生:(齊聲)好。
師:(師板書課題《我家住在大海邊》)誰能來讀讀課題?還有誰愿意讀?--大家齊讀。
二、學習新課
。ㄒ唬┱w感知課文師:現在就請大家把書平放在桌面上,用小手指著把課文讀一讀。
生:生用手指讀課文。
師:丁丁向我們介紹大海邊有什么?
生1:海邊有個月亮灣。
生2:海邊有條打魚船。
生3:船上有位老爺爺。
(隨著發言,師按生的回答出示卡片“月亮灣”、“打漁船”、“老爺爺”,請學生認讀后把詞語卡片貼到黑板上,變成“月亮?”、“?漁船”、“老??”。
生若說錯,老師加以糾正和引導)
師:這些字寶寶都到哪里去了?在這里呢!
。ɡ蠋煶鍪咀挚ā盀场潯⒋颉敔敗,貼在黑板上)師:我們幫字寶寶找找家吧!
(請一組同學上黑板前摘字卡,讀字,放到詞語卡片中,再帶讀詞語)
(1) 爺。生摘“爺爺”字認讀,放入詞卡中讀讀“老爺爺”。
。2) 打。生摘“打”字認讀,放入詞卡中認讀“打漁船”。
。3) 灣。生摘“彎”后,師引導學生看看書上的句子中月亮灣的灣是哪個灣。生再摘“灣”后,師引導學生區分兩個“彎”:師將“彎”放在“月亮”的前面,變成了“彎月亮”,指月亮的形狀是彎的;師再將“灣”放在“月亮”的后面,變成了“月亮灣”,結合圖片,告知學生“這是一個地名,海浪沖擊著海岸,把海岸沖得像彎彎的月亮,這樣的地方我們就叫做‘灣’,它是和水有關系的,所以這個 ‘灣’字一定要帶‘三點水’”。
。ǘ├斫庹n文內容
1、學習第一句。
(1) 師范讀,同學們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句話。(三句)
(2) 齊讀第一句,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我家住在大海邊。)
。3) 練習:我家住在大海邊。
我家住在_____。__住在_____。(自由填詞,掌握句式。做語文天地“照樣子說一說”第二題。)
2、學習第二句。
(1) 指名讀第二句,結合插圖說說月亮灣是什么樣子的,也可以說說自己想象中的月亮灣是什么樣子的。(2) 灣里有什么呢?(打魚船)練習:
一個__
一條__
3、學習第三句。
。1)船上有誰?(老爺爺)
師:船上有位老爺爺,還可以說一__老爺爺,為什么要用一位而不用一個呢?
。ū硎咀鹁,用一位才有禮貌)
我們還可以說一位什么?練習: 一位__(可告知“位”的左邊是個“單立人”,所以“一位”一般指人。如一位老爺爺,一位客人,一位老師等。)
船上有位老爺爺。
。呱嫌形唬撸撸。
。撸哂形唬撸撸。
。ㄗ稣Z文天地“照樣子說一說”第三題。)
。3) 老爺爺在干什么呢?(講故事)(師教讀“故事”一詞,指導學生讀準“事”在這個詞語中的輕聲。)
。4) 老爺爺的故事說不完,還可以說老爺的故事什么不完?(講不完)
練習②:說不完
。卟煌
聽不_
看不_
_不_(做語文天地“照樣子說一說”第一題。)
(三)品讀課文。
a) 師:是啊,爺爺的故事說不完,海上的美景看不完,漁民的魚兒打不完,動聽的歌謠唱不完,現在讓我們邊想象著海上的美景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兒歌吧!
b) 師:我剛才看見有的孩子邊讀書,臉上還帶著笑臉呢,讓老師也感覺到丁丁住在大海邊是那么地幸!,F在讓我們帶著笑臉一起來讀出丁丁幸福的感覺來。
c) 師:現在請孩子們想象一下,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海浪敲打著巨石,這時的大海是那么的壯美,F在請男生拿出你們小男子漢的朝氣來,用你們洪量的聲音讀出大海的壯美來。(女生邊聽邊指,讀完評價)男生讀完后,師請女生評價。女生:我覺得他們讀得好,聲音非常洪量。
d) 師:現在我要請女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靜靜的夜里,海面上風平浪靜,只聽到老爺爺在給丁丁講故事,丁丁邊聽著故事邊欣賞著海上迷人的夜景,都入了迷了,F在請女生用你們甜美的嗓音輕輕地來讀一讀這首兒歌,讀出大海的柔美來。(男生邊聽邊指,讀完評價)女生讀完后,師請男生評價。
男生1:我覺得她們讀得不太好,聲音有點托。
男生2:她們有一個字的音讀錯了。“上”字,她們讀成了平舌音,應該讀卷舌音才對。全班同學夸獎會評價的男生后,師教讀“上”。
e) 師:從剛才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聽出了男生的陽剛之美和女生的陰柔之美。聽著你們讀得那么美,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讀讀。現在老師來讀第一行,你們來讀第二行,好不好?
f) 有誰會背這首兒歌?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背,不會背的可以指讀。
師:同學們真能干,一下就會背課文了,來,請會背的同學自信地夸夸自己吧!
g) 師:現在請同學們站起來,隨著音樂,跟著老師邊背兒歌邊做動作。
三、總結
1、師:是啊,老爺爺的故事說不完,那你們猜猜老爺爺會講些什么故事呢?生分別說。(大海的故事,漁民的故事......因為老爺爺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海上,所以,他有講不完的故事。)
2、師:你們都聽過哪些有關大海的故事呢?生分別說,師補充。如《海的女兒》《漁夫和金魚》《漁夫和巨人》等等。
師:孩子們,關*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大海里還藏著許許多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呢。請孩子這周回家問家長,可以讓家長幫著從網上、報紙書刊上收集有關大海的故事和資料,下周來的時候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我家住在大海邊
一個 月亮灣有
一條 打魚船
一位 老爺爺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2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請大家注意聽,你聽到了怎樣的聲音?(聽大海錄音。)
2、觀看大海視頻資料。
3、揭示課題, 板書“我家住在大海邊”,讀一讀。認讀生字“邊”和“住”。
同學們,今天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好朋友丁丁邀請咱們去他的家鄉大海邊玩。你們愿意嗎?(生答)那快快準備好,我們馬上就出發吧。
這節課啊我們要跟著丁丁到他的家鄉去看一看。丁丁的家就住在大海邊,你們聽,聽到了什么?”
二、初讀小詩,整體感知。
這首好聽的歌謠啊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快打開語文書的第56頁,找到它。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手指課文。
2、看,藍色的大海,美麗的月亮灣,丁丁的家鄉多美呀!我們自己也來讀一讀吧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這篇優美的兒歌就是我們的一篇課文。要想讀好,首先要把字音讀準。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你打算怎么辦呢?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那讀了歌謠,丁丁告訴我們大海邊有什么呀?
【課件演示】: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
教師貼圖:
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 讓學生復習生字
出示“有”
引導學生說大海邊還有什么。(他們那兒許多學生去過大海邊。)學生說大海邊有船,大海邊有海鷗,大海邊有貝殼、扇貝。再問大海里有什么,學生說大海里有魚兒,大海里有珊瑚,又有一個學生說大海里有魚。接著讓學生讀一遍課文。
剛才同學們說了大海邊有貝殼,頂頂也給我們帶來了學多貝殼,想看看嗎?這些貝殼里還藏著好多小秘密呢,我們打開看看
【出示課件】:看貝殼認字
出示“邊”這個字藏在課文中的那句話當中呢?找到他讀一讀。
“位”還知道“一位( )”
“條 亮 他 完“
“故事“ 爺爺會給丁丁講什么故事呢?
是呀,爺爺的故事說不完,海上的美景看不完,漁民的魚兒打不完,動聽的歌謠唱不完,
讓我們隨著美景在讀讀課文吧! 3遍
老師特想把它背下來,誰愿意和老師一起背誦課文。
教學反饋:認識字條中的生字。
認識生字:
開火車讀生字。
在這些字當中有些字長得特別像,誰來找一找。
[出示課件]:住位他
你們識字的本領真強,老師叫你們識字小狀元,你們愛聽嗎?這些字一定難不到你們,誰來讀讀。
[出示課件]:
天邊 河邊 耳邊
打水 打字 打電話
說不完 ( )不完
一條魚
一條( )
[出示課件]:
讀句子:
1、 爺爺月亮灣
2、 好聽的故事說不完
( )住在( )
指導書寫:
第一遍:按筆順寫正確。
第二遍:看清田字格的位置些端正。寫完兩遍后對照田字各中的字,檢查一下哪里寫得好,哪里還有點欠缺改一改,
第三遍:要把這個字寫得更漂亮,寫完三遍就做好。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3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里面包含著大海的生活畫面,詮釋完整的情感、簡單的話語,體現出漁村的生活環境。經過這篇文章的了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大海的美麗。通過背誦朗讀,更具了解詩歌的意境。在文中還配有幅畫插圖,以最直觀的形象地幫助學生加深了解課文,讓同學們更加深刻的喜愛大海。
【教學目標】
1、 識讀本課12個生字,識會6個生字和生字的筆畫。
2、 經過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經過對課文的加深了解,滲透給學生熱愛環境和大自然的生活教育目的。
一、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課文,加重培養學生富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6個生字和筆畫。
【教學難點】
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導入(5分鐘)
小朋友,今天我們將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第六單元的主題是——大海,誰能美美地讀一遍 2/3個,齊讀)師板書:大海,問:誰來讀讀,誰能讀得更好些。師評價語:你讀得真美,你讀得真可愛,你讀得真快樂找優點,這是……有氣勢、可愛、溫柔的海!芨嬖V老師和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兒的?開始說到大海,是呀,藍藍的大海真美麗,海水真多呀,多得一眼都看不完了)瞧,這是誰,他們在干什么?展示學生照片……當時在做什么,玩得開心嗎?老師如果在那兒肯定也覺得很開心。
無邊無際的大海真美麗呀,它給小朋友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美好的回憶,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愛大海。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家就住在大海邊,瞧他正邀請我們到他家去玩一玩呢。(出示丁丁圖)。丁丁請老師把他的話寫在黑板上,小朋友注意看老師寫的是什么?齊讀題目。是帶著什么樣的心情說這句話的呢?快樂讀師范讀題目得更美些,讓孩子模仿讀。
丁丁的家住在大海邊,你們的家呢,能跟大家介紹一下嗎?住在錦州瑞苑,錦州瑞苑就在我們學校旁邊,那我們就可以說,我家住在學校邊,哪位小朋友的家你們又住在哪兒呢?(這么多小手都舉著,說明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你們真棒。大家都知道真厲害,我們一下子就能學著丁丁的樣子介紹清楚了)
二、初讀文章
【聽課文】
小朋友,丁丁還有許多悄悄話想跟大家說呢?大家想聽嗎?老師覺得丁丁最喜歡了,因為他做得。誰來說說看,你聽到了些什么?評價語:你很認真。你聽得更仔細了。哇,你聽到的可真多呀!簡單評價
[自讀]
大家想不想自己讀讀丁丁送給大家的小兒歌呢?老師告訴你,這篇課文就藏在課本第27頁,請大家輕輕翻開書本27頁。老師想問問大家,當讀兒歌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怎么辦?誰來說說看遇到不懂的字應該怎么辦?讓學生說方法,同學們說的都是識字的好方法,運用這種方法來讀一讀這首兒歌,看誰能讀得最準確,最流利。(1看拼音2問同桌3問老師)
[同桌]
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現在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小朋友們當小老師,聽聽你的同桌讀得對嗎?對了就表揚他,錯了就幫幫他,好嗎?開始。(同桌讀)評價:老師發現這兩位同學合作得,他們懂得……(手指筆指著,一個個認真讀,不懂的時候看拼音,問同桌)
[個別]
現在老師請做得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個別讀)小老師準備好了,聰明的小朋友們手指筆也準備好了嗎?(邊聽邊巡視手指筆)
[齊讀]
老師知道認真傾聽的小朋友也一定能讀好小兒歌,現在咱們帶著手指筆去讀讀小兒歌吧。(齊讀)沒有老師的幫助,你們就把課文讀得這么好,真厲害。來,掌聲送給自己。
三、細讀文章,隨文識字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同學們可不要驕傲呀。丁丁還想問問大家,他的家美嗎?美在哪兒呢?出示第一句。天藍藍,海藍藍,我家住在大海邊。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再讀第一句。(天藍藍,中間有個小逗號,停一下,再讀海藍藍。海邊的景色真美)
讀得真美呀!丁丁還想問問大家:海邊還有什么呢?
出示第二句。海邊有個月亮灣,灣里有條打魚船。飛出四個字寶寶,亮 灣 條 打。
讓生說說,你都認識了哪個生字寶寶。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老師要變個小魔術,好睜開眼睛,看看。
哎呀,有幾個字寶寶迷路了,你們能幫他們找到家嗎?(灣、彎字卡)老師請做得最端正的幾位小朋友來把它們送回家。(請三名同學)
亮(訣竅 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一點一橫溝 誰記住了訣竅 組詞)
彎 ,這個字你認識嗎?(字卡)給彎組詞。再出示灣(字卡),這兩個字,你發現什么了,(一個有三點水,一個沒有三點水)哪個是有三點水的灣,為什么要有三點水,你知道嗎?課文里組的是哪個詞?(月亮灣)出示圖,月亮灣呢,就是海水一直往海岸上沖,海岸就被沖成彎彎的形狀了,看起來像個月亮一樣。天空上有個月亮,海邊有個月亮灣,都是彎彎的,真美呀。想著這樣美的景色,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帶上表情再讀。齊讀。
打字誰會記呀?生答。手指筆,左邊是提手旁,橫、豎鉤、提。生重復,左邊橫、豎鉤、提。打魚就是用手撒網打魚,這雙手還能做什么呢?(拍手手勢,還可以拿掃帚,握手手勢,還可以和她拉拉手)板書拍、掃、拉。現在請你看這些字,你發現什么了?生答。都有一個提手旁。這說明他們都是用手來做的。小朋友們,你們看,咱們今天還學了哪個有提手旁的字呢?(打)打可以組什么詞呢?2、3生回答。我們課文當中的打組了什么詞?(打魚船)齊讀。這是載滿了爺爺和丁丁的歡聲笑語的打魚船(讀)。
出示第三句。船上有位老爺爺,他的故事說不完。齊讀。字寶寶飛出來,位、故、事、說、不、完。讀字寶寶。我們丁丁多么尊敬老爺爺呀,除了可以說一位老爺爺,還可以說一位什么呢?(老師、客人、長輩、軍人等)可以試著用------有位--------說一句完整的句子嗎?小朋友們真聰明,看到“船上有位老爺爺”,就能造出這么多句子,真厲害。小朋友們還知道,船上的這位老爺爺他在做什么嗎?(說故事)丁丁聽著爺爺的故事,心情怎么樣呢?想象著自己就是丁丁,你正聽著爺爺講各種各樣好玩的故事,來讀讀這句話。老師仿佛就在打魚船上和丁丁一起聽故事了。
爺爺的故事真是說也說不完,丁丁怎么聽也聽不完。海邊的美麗景色“看不完”,貝殼真多,“揀不完”,作業真多,“寫不完”,垃圾真多,“掃不完”。外國人說話不說普通話,小朋友們聽不懂。(出示課件,橫線為生回答部分)小朋友們可以自己試著這樣說一說嗎?
丁丁看到大家這么愛動腦筋,它可開心了,如果能聽到你們美美地讀,就更開心了。
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題目,想著海邊的美麗畫面,你能不能讀得更美呢?老師把內容隱藏起來,有信心背下來的站起來吧。練習背誦。
這節課,我們跟著丁丁認識了丁丁的家,還和一些字寶寶成為了朋友,下節課,我們要和字寶寶玩分身魔術游戲,還要和字寶寶一起做健康操。
四、布置作業
回家美美地讀這首小兒歌給爸爸媽媽聽。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4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學會認十五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朗讀兒歌,背誦兒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發展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錄音帶 掛圖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課:教師出示一封信,說:“小丁丁給大家寫來了一封信,想讀嗎?”板書
二、 初識課文。1.聽課文錄音 2.小朋友指讀課文3.同桌互讀課文4.畫出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5.熟讀課文
三、 學習生字 1.帶拼音認讀生字.2.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3.開火車讀、個人讀、同座讀,多種形式讀。4、再讀生字、組詞訓練、說話訓練。5、游戲識記。
四、 理解課文:師:大海邊什么樣子?生:(天藍藍,海藍藍)師:大海邊有什么?生:(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請小朋友動手畫一畫。
情景感知,擴展思維:看一看,有關大海的錄相片。說一說,大海里有什么。引申聯想語言訓練:師:在我們祖國媽媽的懷抱里,不僅有大海、還有高山、森林、草原、城市、農村、工廠、學校你能說一說這些地方有什么嗎?生:森林里有許多動物。城市里有許多樓房,學校里有許多小朋友。
擴展練習:你能給丁丁寫一封信嗎?說一說,我們廣饒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
生:略。
小結:大海有無限的資源和財富,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大海,綠化環境,讓生活更美好。
第二課時 學生寫字(略)
教案評析:
本課在教學時,完全從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讀信導課、游戲識字、動手畫月亮灣、給丁丁寫信等)使孩子在生動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本課在進行語言訓練時,不僅完成了編者意愿的“大海里有什么”而且還擴展到了“祖國的什么地方有什么?”如“森林里有——”“草原上有——”學生聯想積極,發言踴躍。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開放性。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你愿意給丁丁寫一封信嗎?說說我們這兒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可愛的美麗的!睂W生馬上來了興趣。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孩子們說出了句句非常精彩的話,可以說孩子們用天真的眼睛,純潔的心靈,靈巧的小嘴唱出了一曲廣饒贊歌:
我家住在廣饒縣,
廣饒是個好地方。
廣饒有藍藍的天,有綠綠的樹。
廣饒有孫子公園和百貨商店。
廣饒有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馬路。
……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5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從這一節課開始,老師和你們一起去認識大海,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八單元《大!罚ò孱})
師:誰見過大海?你能說說見過的大海什么樣子?
生:我在青島見過大海,大?纱罅,可寬了,站在大海邊,望不到海的那一邊。
生:老師,我在電視上見過大海,大海藍藍的,海里還有許多許多的魚、海星、烏龜呢。
師:老師課前為你們找到了一段關于大海的錄像,想不想看一看?
生:(齊聲)想。
師:那好,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放錄像)這就是美麗的大海,藍藍的海水無邊無際,好像和藍天連在了一起。你看,海浪沖上了礁石,被撞成了無數的浪花落下來。快來看,這是海底的珊瑚,魚兒在它身邊游來游去……
師:你們喜歡大海嗎?
生:(齊聲)喜歡。
師:那好,現在我們就去海邊一游。這一節,我們就一同來學習這個單元的第一課《我家住在大海邊》(板書課題)--誰能來讀讀課題?--還有誰愿意讀?--大家齊讀。
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導入 正題,通過問學生:"你見過大海嗎?能說說你見過的大海什么樣嗎?"然后教師遵循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征,為學生出示了大海的景象,同時教師生動的描述把學生的思緒帶進了大海中,這新穎、生動的教學情境,先聲奪人地吸引了學生的全部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
二、閱讀課文
師:海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同學們把書翻到52頁,平放在桌子上,自己能先來試著讀讀課文嗎?
生:能讀(多數學生)。
師:要是遇到了不認識的字,你可以看看拼音,問問旁邊的同學也行。--開始。
生:讀課文。
師:剛才,同學們自己試著讀了課文,很認真,老師都看到了。現在同桌之間再來互相讀一讀。一個讀,一個聽,聽你同桌的讀音正確嗎?看他指讀的方法對嗎?要是他有困難,你就幫幫他。
生:同桌之間讀課文。
師:接下來,我們在小組內讀讀課文怎么樣?如果你喜歡,讀給自己小組的同學聽,也可以讀給其它小組的同學聽。要是小組里認為誰讀得好,就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
生:小組里讀課文。
師:每個人都讀完了,F在,我想知道剛才都有誰得到了別人的表揚?
生:紛紛舉手。師:祝賀你們。誰愿意到前邊來,指著大屏幕上的課文,讀給全班同學聽。
生:一生讀課文。
師:還有誰想讀嗎?那好,想讀的同學就站起來,我們一齊來讀一遍,好嗎?生:紛紛起立,大聲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沒有老師幫忙,自己就把課文讀得這么好,你們真的很棒。來,掌聲鼓勵自己。
生:鼓掌--"嘿、嘿--我真棒!"
教師把教與學的主要活動放在"讀"上,不僅讀書的形式多樣,如指導學生試讀、同桌讀、小組讀、指名讀等,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更注重讀的面,全班同學人人都能夠從頭至尾地讀上幾遍書。在反復讀的活動中,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感知,從而感悟了大海的美麗和漁民生活的愉悅。教師在學生的讀書活動中,始終以表揚鼓勵為主,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當中感受了讀書的樂趣。
三、隨文識字
師: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同學們可不要驕傲呀。現在同學們就拿出筆,我們再把課文讀一遍。這一回要一邊讀,一邊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同桌之間要互相幫助,看哪一組圈得又對又快。
生:讀課文,圈生字。
師:現在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都圈畫了哪些生字?
生:我一邊讀一邊圈,圈了"我家住在大海邊"的"住、邊"。"他的故事說不完"的"他、故、事、完"……(生邊說,大屏幕上邊顯示課文的生字)。
師:現在你們看,這些生字已經在課文下面集合站成了一行,它們離開了課文,你還認識嗎?
生:多數回答認識。
師:誰愿意到前邊來認給大家看,你可以認識哪個讀哪個?
生:一生指認生字(沒有全認下來)。
師:有誰能把這12個生字都認下來?
生:一生指認生字(全認下來)。
師:還有誰會像他這樣?
生:半數以上學生紛紛舉手。
師:現在就由你們作小老師來教給不會的同學,怎么樣?(請不會的同學主動找老師)。
值得稱道的是,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搞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學生個性得以發揮的余地。
師:現在都教會了嗎?那我可要考一考了,我要請每個生字單獨和你們見面,咱們就男女生比一比,看誰認得準,讀得快,男生開始。
生:大屏幕變成顯示生字,男女生比賽認讀。
師:這輪比賽真激烈,看同學們這么大的學習勁頭,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學習了半天,我們來休息休息,輕松一分鐘。課中間休息,作律動。(師同時粘貼生字卡片,并用12生肖圖卡遮住。)
師:同學們已經看到了,黑板上來了許多小動物,誰認識它們?
生:我認識,這是12個屬性。
師:喜歡它們嗎?
生:喜歡。
師:這些小動物聽說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特意趕來和你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嗎?但是他們有個要求,在他們每個人的身后都藏著一個生字,要是你能把這個生字讀出來,再組成詞,他們就會答應和你成為好朋友。--哪一組同學愿意來。
生:紛紛舉手,選一組6人上前來做游戲,認讀生字。
師:(一生認讀"住"),你能再來讀讀課題嗎?
生:"我家住在大海邊"。
師:你能說說你家住在哪?
生:我家住在樂園小區。
師:你不僅認了字,還用它說了一句話,老師要獎給你一顆智慧星。
師:(一生認讀"位",)課文上說船上有位老爺爺,那你知道船上還有位什么人?
生:船上還有位小朋友。
師:照著這句的樣子,你還能說一句話嗎?
生:教室里有位老師。
師:你也說了一句完整的話,老師也獎你一顆智慧星。
教師能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指導學生把識字與語言訓練、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反過來,在實際運用中又學習鞏固了漢字,這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師:現在同學們看,12個生肖動物都高高興興地和同學們做朋友去了,可12個生字都留了下來,他們要考一考你們,看你們是不是都認識了,先自己讀一讀,全都認識了就舉手。
生:積極踴躍地認讀、舉手。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讀得好,我們就請他做我們的小老師。
生:一生認讀。
師:讀得真好,現在就請我們的小老師再領大家讀一遍好嗎?
生:我請同學們再跟我讀。
師:我知道,同學們最喜歡做游戲了,那現在咱們就來做個猜字的游戲怎么樣?誰來猜、誰來指。
生:一人指、一人猜。(其他同學作裁判)是"住"嗎?--不是"住"(2次)
師:沒做夠這個游戲?--沒關系,咱們再接著做開火車的游戲。你們看,是我來指,還是你們自己來指。
生:自己指。
師:誰作火車頭,注意全班都來開,只有每個人都讀得準、讀得快。火車才會開得又快又穩當地達到目的地。嗚--開車了--
生:一生隨意指,大家依次認。
師:經過大家的努力,火車正點到達了。
一節課認識12個生字,這對于入學才2個月的學生來說,是多么大的識字量!但這些學生卻學得那么輕松,在"交朋友"、"猜字"、"開火車"等趣味性很強的游戲活動中,認識了漢字,真正是寓教于樂。
四、朗讀、背誦
師:游戲過后,生字小朋友又回到課文中去了。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來齊讀一遍課文,你們看看還有不認識的字嗎?
生:自由讀一讀。--答:沒有不認識的了。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不想回家背給爸爸媽媽聽聽?
生:想。
師:那好,現在就把書扣過去,自己試著背一背。生:學生紛紛背課文。
師:誰愿意站起來,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生:背課文。師:誰要是能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背一背就更好了。
生:表演背。
師:還有誰想背。那好,會背的就站起來,老師和你們一起背。
背誦課文也生動有趣,采取了自由背、指名背、表演背、師生齊背等多種方式。
五、總結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是不是更喜歡大海了。
生:是。
師:想不想再去海底世界看一看。
生:想。師:那好,今天回家之后,同學們就找一找海底動物、植物的圖片。下節課,咱們在班級進行一次海底世界展覽,怎么樣?
生:齊呼--好。
師:這節課上到這,下課。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實踐的機會,從一年級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渠道。
(執教:寧安市實驗小學 伊艷春)
(點評:寧安市實驗小學 索榮艷)
《觀察蝸!方虒W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親近感。
2.通過觀察蝸牛使孩子們體驗到原來認為熟悉的事物,其實我們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意識到科學觀察可以使我們知道更多的東西。
3.進一步學會用科學的觀察方法來觀察事物,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4.培養學生用觀察工具(放大鏡)觀察物體細小部分的能力。
5.知道蝸牛的身體結構、運動方式,了解蝸牛喜歡的食物。
6.學會表達交流自己觀察的情況,學習如何整理事實。
教學重點
1.學生用探究的方法觀察蝸牛,獲得新的發現。
2.通過對觀察現象的交流,整理觀察事實,形成觀察結論。
教學難點
1. 對蝸牛細小部分的觀察。
2.整理觀察現象。
教學準備
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以下材料和工具:
蝸牛、放大鏡、記錄卡、筆、尺子、線、抹布、放蝸牛的杯子、供蝸牛選擇的食物(面包屑、菜葉及桿、樹葉、姜、大蔥、肉泥)
教學過程 設計
1.了解已有知識和經驗
。1)上節課我們一起尋訪了蝸牛,看著同學們專注的樣子,我就知道同學們一定發現了蝸牛的許多秘密,是不是這樣的?
。2)你都知道了蝸牛的哪些事情呢?
(3)你還想知道蝸牛的哪些事情?
2. 研討觀察探究方法
。1)應該怎樣才能知道蝸牛的許多事情?
學生回憶已知的觀察方法,討論觀察蝸牛的方法。
我們在學習植物時用了一些觀察方法,用這些觀察方法觀察了大樹和樹葉,誰來說說是怎樣進行觀察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觀察要細心,要有目的,要按一定的順序,要動用多種感官,要做觀察記錄,可以借助儀器等。
(2)用觀察記錄卡指導學生觀察蝸牛
教師介紹觀察記錄卡,并告訴學生要借助觀察記錄卡來觀察,要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觀察記錄卡上。
"蝸牛"觀察記錄卡
班級: 小組: 填卡人:
觀察項目 我觀察到的
蝸牛的身體 可以看到蝸牛的
蝸牛的運動 蝸牛爬的樣子
蝸牛用什么爬
蝸牛能在什么上爬
蝸牛吃食物 蝸牛喜歡吃的食物
蝸牛用哪兒吃食物
其他 我還觀察到的現象
我的問題 在觀察中我提出的問題
。3)安排分組合作觀察的要求
每個桌上都準備了實驗材料,要求學生充分利用這些材料進行觀察。邊觀察邊把觀察到的現象填在記錄卡上。比一比看哪一組的新發現最多?哪一組記錄卡上填的最多?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觀察,小組內的四個成員要有分工,有合作,小組長做統一安排。
3.學生合作,觀察探究
學生觀察蝸牛的身體、蝸牛的運動、蝸牛吃食物,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邊觀察邊記錄。教師巡視輔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4.相互交流,整理事實
(1)了解學生觀察記錄卡上記錄的情況。學生將觀察記錄卡放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2)討論怎樣交流才能使同學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觀察發現?逐項交流蝸牛的身體、蝸牛的吃食、蝸牛的運動以及其他情況。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幫助整理。在學生交流期間,教師進行肯定、鼓勵,并利用課件配合講解有關難度較大的內容(如身體的構造等);對學生有的發現,教師要讓學生 充分展示,讓全班學生共享這些新的發現。教師根據學生的發現做出指導,引導學生整理知識。
5.選定問題,拓展延伸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選擇延伸方向。如:蝸牛是一個小動物,它要不要呼吸、繁殖后代?它是怎樣進行呼吸的?怎樣繁殖后代的?蝸牛有多少種?蝸牛的親戚有哪些?蝸牛有哪些用途?你還能說出生活中有哪些東西象蝸牛殼一樣有螺旋嗎?同學們都知道蝸牛爬得很慢,那么它究竟爬得有多慢呢?能不能設計實驗進行研究?等等,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和研究。
平時我們自認為很常見、很熟悉的事物,其實我們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它。今后同學們一定要做個有心人,認真觀察、努力發現平常事物中的不尋常的地方,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去揭示大自然的奧秘!
(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小學 武立華 廖作永)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6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北師大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展現了一幅海邊的情景圖,其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景物,有大海、藍天、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等等,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氛。
王老師的課堂以聽海浪聲導入,除了激發興趣,引起好奇,更重要的是對于基本不通漢語的外籍學生來說,直觀的感受更能幫助他們理解字詞句的意思。而后的教學中,王老師能夠運用電子幻燈,展現了多幅優美的圖片。同時還引進了歌曲《大海啊,故鄉》的欣賞,學生板畫等多種能讓學生直觀視覺、聽覺感受的手段和方法,促進學生對漢字的認讀,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最讓人感動和佩服的是王老師整堂課上中、英文兩種語言運用都非常自如,顯現了教師良好的個人素質。特別是王老師的發音準確,音質優美,讓學生在學漢語的第一步就接受了純正的語音語調,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王老師上的這節課難度很大,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的強度都很大。整堂課王老師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范讀,非常辛苦,但“不斷重現”又是語言學習的重要手段。
本堂課的教學設計很適合學生,只是在課堂落實的處理上還不夠扎實。比如對于這種面對外籍學生的漢語啟蒙教學,個人覺得是否應該將字、詞、句等與實物、圖片、動畫、音響等直觀事物和手段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從聽覺、觸覺、視覺、味覺等多方面地去理解和感知文本的意思,讓“死”的文本“活”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活起來,使學生更容易記憶漢字,掌握音、形、義。
另外,在“字”到“文”的出現中,不要忽略了詞語和句子,將字、詞、句、文逐漸出現,由易向難逐步過度,就能比較好的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朗讀問題。同時本堂課中的電子幻燈片有一張出示全文的字體顏色選用灰色,顯得太淡,看不清。
本堂課的教案似乎更像一個教學實錄,教案中學生的狀態只是設想、估計,不必要詳細呈現。
最后,感謝王淑芳老師為我們獻上的精彩一課。
附教案:《我家住在大海邊》
《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設計
語言中心 王淑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12個生字“住、邊、亮、灣、條、打、位、爺、他、故、事、完”。
2、能借助拼音及其它方法識字。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能借助圖畫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4、初步培養學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激發學生對大海和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住、邊、亮、灣、條、打、位、他、故、事、完”12個。
2、培養學生在聽說中識字的能力。
3、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培養學生熱愛大海的感情。
[教具使用]
1、自制課文插圖
2、生字卡片
3、關于大海的音樂及圖片課件
[教學步驟]
一、師生互相問候
師:上課了。
生:老師,早上好!
師:大家,早上好!
二、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大海的音樂。
師:大家先閉上眼睛,一定不要睜開哦。ぐl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播放海浪聲、輪船的汽笛聲。)please close your eyes ,don’t open!
2、談話
師:你們仿佛來到了哪里?imagine where you are now .
生:大!
師:你們去過嗎?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before?
生:我家就住在大海邊。my family just live beside the sea.
師:哦!原來你們的家都住在大海邊!那么大海邊有什么呢?so what are beside the sea?
生: ship boat house people seabird shell etc.
3、課件演示:大海、波濤、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和小孩、課本上的詩歌。
4、揭題:看,藍色的大海,美麗的海灣,大海多美。。ò鍟n題----我家住在大海邊)
誰能讀一讀課題?who would like to read the title aloud to us ?
三、初讀課文
1、識字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本到52頁,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把它們圈出來。circl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you don’t know.(師一邊出示生字卡一邊解釋詞義,大家齊讀)
住:live 住在:live at
邊:side 大海邊:seaside
亮:light/bright 月亮:moon
灣:bay/gulf 海灣:bay/gulf
條:measure word (it is often used to modify the things which are long and narrow) .一條船、一條魚:a boat 、a fish
打:beat/hit/strike 打魚:catch fishes/fishing
(打球:play balls 并聯系聽力課內容:哥哥打弟弟,弟弟哭……)
位:measure word (it is often used to modify persons )
一位老師、一位奶奶:a teacher 、a granny
爺爺:grandpa 老爺爺:old grandpa
(“爺”與“爸”區別比較著記憶)
他:he/him (“他”與“她”she/her區別比較著記憶)
故事:story/tale 說故事:tell stories/storytelling
。ㄗ鍪拢篸o things)
完:end 完成:finish/complete
說不完:can’t tell all . (“完”與“玩”及“灣”區別比較記憶)
[識字過程中,教師及時點撥,總結大家的識字辦法,進行表揚和鼓勵。]
2、出示詩歌課件,教師領讀兩三遍,同學們大聲跟讀。
(教師注意及時表揚認真讀、認真聽的同學)
四.感知課文內容。
師:大家想一想,課文中描寫的大海邊是什么樣子的?都有些什么啊? let’s think over, what does the seaside in the text look like ? what are described in the poem?
生:……(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學生自制的圖畫)
2.師:好,大家真得很棒!下面我們一起動手來做一副畫好嗎?ok, now let’s draw the beautiful scenery on the whiteboard.
生:好的。(全員參與的學習模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課堂的容量。)
師:天藍藍,海藍藍,(學生跟讀)哪位同學上來畫出天空和大海?
師:我家住在大海邊。(學生跟讀)誰上來添上美麗的房子?
師:海邊有個月亮灣……(學生跟讀)(教師根據學生的圖畫添上月亮灣,教師參與能調節課堂的氣氛,師生互動,課堂效果佳)
師:灣里有條打魚船。(學生跟讀)誰愿意上來添上船?(學生添上船以后,教師貼上學生自制的小魚圖片,學生可上來幫忙)
師:船上有位老爺爺,(學生跟讀)老爺爺來了。(學生或教師添上爺爺圖片)
師:他的故事說不完。(學生跟讀)
師:我們一起創作了一幅多美的風景畫!美嗎?
生:美。ㄓ脻h語大聲應答)
(跟讀的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讀的好,聲音洪亮的同學)
五.再讀課文,感悟月亮灣和大海的美。
1、課件再次出示有關大海的圖片。
過渡:師:大海風景美麗,物產豐富。你們喜歡月亮灣,喜歡大海嗎?do you like our moon bay? do you like our sea? (教師英漢穿插著說)
生:喜歡,因為‘我家住在大海邊’。
師:老師真的很羨慕你們,以后有空可以帶我去你們家看看嗎?你們能把對大海,對你們家鄉的熱愛之情通過朗讀這首詩歌表達出來嗎?now would you please show your love and passion to the sea and your hometown by reading this poem aloud to all?
2、有感情朗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想象。評價方式:讀得好的大家鼓掌,讀得欠缺的及時鼓勵。
(3)大家齊讀。
。弁ㄟ^不同方式的讀,對詩的意境有了更深的體會,感悟詩的韻律美,體會大海的美麗,讀時一邊輕聲播放大海的濤聲以伴奏]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就讀到這,課下要背誦這首詩。今晚自習時間我們再做生字練習。
師:下課了。同學們再見。ň瞎
生:老師再見。ㄈw起立并鞠躬)
視聽結合提高審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邊》創新教學嘗試 篇17
之五
佚名
教學目標 :
1、 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6個生字和筆畫。
2、 通過理解課文,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
3、 通過學習課文,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嗎?見過海邊的漁村嗎?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朋友丁丁一住在海邊,他也想給你們講講漁村里的故事,你們愿意聽嗎?(這種導入 可以使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入手,讓學生感受一種似曾相識的情景,然后再引入課文中,體會作者用美妙的語言所概括的情景時時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 自學
1、 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漢語拼音,再把這些字讀給同桌聽一聽,讓他檢查你讀得準不準。
2、 跟同桌互相指著生字條讀一讀生字。
3、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一起讀。
4、 小組合作,幫助那些還有不認識字的同學把生字學會。
5、 師出示“故”“條”,讓學生當小老師幫助認字。
(這種學生自學的活動方式能讓學生有充分、自由的時間來進行支配。學生知道自己認識生字的情況,一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學習。在實踐中發現讓學生當小教師比老師講解時學習效果好,學生更加喜歡這種平等的交流方式。)
三、 誦讀
1、 你喜歡兒歌的哪一句,讀一讀。
2、 誰能把整個兒歌讀一讀。
3、 聽老師讀一讀好嗎?
4、 學生練讀后,指名配樂讀。
5、 全班配樂朗讀。
6、 評價:每句評價(斷句、感情、重音);整文評價(標點符號、流利、感情);
。ㄟ@種生生之間的評價能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這種評價比師生之間的評價更容易接受,更加自然。讓課堂充滿民主的氣氛。)
四、 教師展示大海里的物產圖片,布置學生回家搜集有關大海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家住在大海邊》課文內容,誰能把課文讀一讀?
二、 練習背誦
1、 去掉兒歌中每行的后5個字,讓學生練習背著填一填。
2、 那么老師把“拐棍”拿走你會背嗎?
3、 學生有感情背誦。
三、 對話交流
1、 能把你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讀一讀嗎?
2、 聽了他們的介紹,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
3、 誰找到圖片給同學們展示一下好嗎?
4、 說一說你對大海的印象。
。ㄓ胁贾靡灰袡z查,這種收集資料并交流的方法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多和語言能力的增強可讓學生更開放地交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四、 寫字
1、 師先讓學生寫一寫自己能寫好的字,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 師范寫“事”。先教筆順,再教間架結構。
3、 互相看著同桌寫得好不好,如果好就獎勵給他一個小五星。
第三一課時
一、 導入 :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或是背一背?
二、 練習
(一)1、課文中的老爺爺有說不完的故事,你們想請他也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嗎?
2、那你們可要注意聽啊,這個故事里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樣了?
3、聽后學生匯報。
4、讓手磨轉的那句話怎么說?什么話能讓它停下來呢?
5、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ǘ1、老師這里有兩句話,你能讀一讀嗎?
展示臺出示:我家住在大海邊。船上有位老爺爺。
2、能像這兩句一樣說一說嗎?
我家住在,有位。
3、 你們認為誰說的句子好,把它記住好嗎?
4、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叫“句子接龍”。比如老師說“小鳥住在大森林”,你就要接著說“大森林里有只啄木鳥”……就這樣頭接尾,尾接頭地說下去。
(練習中的游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即興造句的能力,可以在今后的練習中經常練習。)
教學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