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說課稿
我們本次教研活動研討的主題是“課外閱讀和科內閱讀相結合”的指導課,這也是我們“課外閱讀序列化研究”的一個項目。下面,我就《王二小》的教學設計談一談我的一些做法。
1、借助課文中的圖畫進行課內閱讀指導。王二小說課稿
《王二小》的故事發生在解放前,如今的孩子不熟悉當時的時代背景,理解課文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文中有三幅插圖,形象地表現了當時的部分情景。根據新課程標準低段目標中的“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這一目標,我緊緊地扣住三幅插圖進行閱讀指導:王二小說課稿
(1)通過根據插圖找相關的段落和直接描寫圖畫意思的句子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根據人物的動作、表情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二小的勇敢。
2、運用歌詞填補文章的空白進行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指導。
上次的教研活動,薛教授幫助我們總結、提煉了一個校本教研研討專題:“如何抓文章的空白點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今天的這節課,我也在這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并且和我們的“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相結合”指導課有機的結合起來。我想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我今天的做法:有效運用課外閱讀材料填補文章空白,充實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語感,增加課外閱讀量。
這節課,我運用課外閱讀材料填補了文章的兩個空白點:(1)“敵人叫王二小帶路。”課文中沒有交待敵人要王二小帶他們到哪里去,而且不是很清楚“掃蕩”這個詞語的意思,所以學生難以想象“如果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會帶來什么樣的嚴重后果?”從而不能全面體會二小的英雄行為。于是我采用讓學生讀《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第二段歌詞的方法,讓學生很自然地感悟到如果王二小給敵人帶了路,山溝里的后方機關和幾千老鄉的生命就會喪失在敵人手上的嚴重后果,從而更加能夠體會二小的英勇行為,并且不自覺地增加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積累。(2)“敵人殺害王二小的情景。”關于這一情景,如泣如訴的歌聲曾經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使無數人對王二小的英勇行為肅然起敬,但是文章沒有對這一情景進行描述。于是,我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并精心地制作了歌詞與樂曲同步出現的課件,讓學生初步感知王二小被殘忍殺害的悲慘情景并初次接觸與此相關的三段歌詞,然后通過讓學生談感受加深對歌詞的理解,再通過老師的引導激發學生朗誦歌詞的激情。使學生對王二小的英勇行為有更深一步的領會,而且訓練了朗讀。
3、指導學生尋找、閱讀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進行拓展。
本課講的是抗日小英雄的故事,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學完本課后讓學生閱讀這個方面的材料一是剛剛受過感染興趣濃厚;二是對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有幫助,所以,我采用了開“英雄故事會”的形式激勵學生自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