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說課稿
一、 說教材:
《王二小》是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篇課文。是小學課本中第一篇講述英雄事跡的文章。全文以“王二小”為中心講述了他怎樣將敵人成功的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并將敵人消滅的故事。課文結構嚴謹,圖文并茂。
二、 說教法
本文共五個自然段,分兩課時完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在教學第一課時時,我根據兒童活潑、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結合教材特點,采用多種方法,如:直觀教學法、體驗法、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來主導學生。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法、發現法、探索法等方式來學習,不但識了字,讀懂了文,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滲透了德育而且培養了觀察、思考、想象等學習能力。
三、 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綜合新課程教學要求和教材、學生等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游戲“摘蘋果”復習生字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圖文結合,品讀感悟。
1、體會第一副圖。
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然后找一找,找出與第一幅圖相對應的課文段落,再讀一讀。接著讓學生質疑:你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說出來。再教學生品一品“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體會這句話中,你覺得王二小是個怎樣的孩子?并照樣子用“一邊…一邊…”說話。最后再指導朗讀,讀出對王二小的贊揚。
2、體會第二副圖。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2段,重點理解掃蕩(敵人向八路軍進攻,殺害百姓、搶東西,燒房子。)再出示句子: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想象敵人會怎么“叫”,指名學生表演。
然后小結學習方法: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前兩副圖的?(看一看、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3、小組合作學習:用“看、找、讀、品”的方法學習第三副圖。
重點指導學習句子: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思考:為什么要“裝著順從”的樣子?
理解“順從”
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王二小聰明、機智、勇敢)
朗讀比較“把”字句和“被”字句。
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敵人被王二小帶進了埋伏圈。
指名讀,男女生對讀,比較意思是否一樣。
說一說:——把——
——被——
想一想:王二小勇敢地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結果會怎樣呢?
4、讀4、5自然段,想象敵人被王二小帶進埋伏圈的情景。
由于第4、5段沒有配插圖,所以只好由教師范讀,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然后議一議:為什么說王二小是小英雄? 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讀第4、5段。
(三)、配樂朗讀,表達崇敬之情。
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小英雄王二小,對他,對八路軍,對敵人……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