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兩只小獅子
(7)看圖,想想獅子媽媽和懶獅子說話時的態度。你能讀好獅子媽媽幫助懶獅子時耐心的語氣嗎?
(8)從課文中選出自己喜歡的內容,與同學合作朗讀課文。
4.表演讀,深化對課文的感悟。
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三)實踐活動
1.“讀讀說說”。學生先練讀題目中的幾個短語,然后仿照例子說短語。為了降低難度,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詞語,讓學生選擇詞語貼在橫線上,再讀補充完整的短語。
2.以“懶獅子的變化”為主題,用童話劇或圖畫的形式續編故事。
四、教學設計舉例
第 一 課 時
(一)導言引入,讀題識字
1.導言: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獅子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被人們稱作獸中之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有兩只小獅子,他們小時候的表現可不一樣呢!那么他們是不是都能夠成為勇猛的動物,成為獸中之王呢?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很有意思的課文。(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注意讀準“獅”。提示:“shī”是整體認讀音節,讀翹舌音。怎樣記住這個字?(反犬旁加上“老師”的“師”字)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
2.教師范讀或聽錄音朗讀全文。
3.學生試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知內容,認識生字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認識其中的生字。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注意生字的讀音和字形。根據需要提醒學生注意:“整”是翹舌音、后鼻韻母;“懶、練”的聲母是邊音“l”;“洋”是后鼻音。
(2)學生各自用不同的方法識記這些字的讀音和字形。如,“整”的下面是“正”,把“正”換成第三聲就是“整”的讀音;“滾”,水燒開了就是滾燙的,所以是三點水旁。
(3)練習用這些生字組詞。
(4)再朗讀這個自然段,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5)指導學生寫本自然段中的五個字。①教師邊示范邊提醒學生注意:“練”的右邊不是“東”;“習”的筆畫雖少,但不容易寫好,要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學生在書上描紅、臨寫。
(6)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相機設問導思:從哪里可以看出第一只小獅子練本領非常刻苦?(整天,滾、撲、撕、咬)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檢查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看圖朗讀
1.投影顯示兩幅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講的內容。
2.指名讀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懶獅子真的很懶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小組討論、探究。(整天曬太陽;不學本領;不愿吃苦頭)應該怎樣讀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
3.你覺得懶獅子這樣做有道理嗎?結合懶獅子的話說一說。
4.朗讀第六、七自然段,說說你從懶獅子和媽媽的對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5.分角色朗讀第三至七自然段,讀出角色的語氣,體會其中的道理。
6.讀讀說說。①學生看課件(或投影、或課后題),讀“懶洋洋地曬太陽”“慢吞吞地說”“興沖沖地走進來”。②填詞補句:懶洋洋地。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多說一些短語,可提示學生要填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
7.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指導認“將、靠、應”等三個生字。
(三)舉行朗讀比賽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好。每個小組在人人朗讀的基礎上,選出一個代表,大家協助他準備,然后到全班朗讀,評一評誰讀得最好。教師根據讀的情況進行朗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