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只小獅子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理念:我執教的是人教版第二冊第27課《兩只小獅子》第一課時的教學。這是一篇生動有趣。極富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不同的生活態度,以及獅子媽媽對小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本文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反映了當代兒童的思想實際,有趣的故事情節,不同人物之間的對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課文,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形象貼切的表演,把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現出來,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讀讀演演中深化對課文的感悟理解。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采用多種方法識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明白獅子媽媽說的話的道理。
教學準備:
圖片、卡片、多媒體課件、角色頭飾。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提問:你知道森林中有哪些猛獸?學生回答。過渡到獅子。獅子被稱為“林中之王”你見過獅子嗎?那么獅子給你什么感覺?生回答。你想知道小獅子是怎么生活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熟悉兩個新朋友。板書課題:兩只小獅子。學生輕聲齊讀課題。識記“獅”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現在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自然段。
2、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通過小老師領讀、搶讀開火車讀準字音。
3、 和生字朋友玩游戲:
1) 教師出示音節,學生舉字卡,并迅速讀字。
2) 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用卡片)
3) 圖片解決一類字,交流識字方法。
過渡:生字大家預習得真不錯,那么這些字寶寶回到課文里,你還能認識它們嗎?
4、 請學生輕聲快速讀課文,并且思考:課文主要講什么事?學生匯報練講。
三、再讀課文,重點認知:
1、 多媒體出示圖片一,讓學生看圖,并找出課文中描寫圖片一內容的自然段。
2、 學生匯報讀。
3、 引導學生看第一只獅子,換詞理解:整天,并找動詞,做動作。提問:從哪兒看出來小獅子刻苦?生答。
4、 指導朗讀,領會第一只小獅子很刻苦。
5、 看第二只小獅子,說一說他怎么表現的?讓生做出懶洋洋的動作讀。
6、 男女生分讀。看圖,可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對比兩只獅子的不同讀。
7、 怎樣才能更好地把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讀出來呢?誰來試一試?指導學生品讀,并評議。
8、根據兩只小獅子這時的表現,你認為哪只獅子可以成為林中之王?(勤奮的小獅子)小樹也和大家一樣,很擔心那只懶獅子。它對小樹說了些什么呢?現在老師就是這只懶獅子,請一個小朋友做小樹,一個做小樹,合作朗讀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其他學生讀旁白。
9、課件出示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進行疑問句和感嘆句的指導。
10、同桌進行對話練習讀,師評議。引導學生讀出懶獅子的得意洋洋,自以為是:驕傲、自夸自大。
11、懶獅子說憑著爸爸媽媽的地位,它會生活的很好?你認為小獅子真會生活得很好嗎?請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生匯報:因為懶獅子不學本領它就什么也不會,將來就會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