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設計與實錄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設計
鄒平縣開元小學 張山業
教學目標:
1、認識“翻、澆”等8個字。會寫“拉、把”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想法。
3、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板書課題。齊讀。(出示課件)。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愿意老師讀課文呢?還是愿意自己讀?(如果教師讀:學生就要認真聽,注意看書的姿勢。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讀完后也像老師這樣讀。如果學生自己讀:則引導學生認真讀通順,找出要求會認的字做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多媒體生字。運用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生字,a拼音讀,b去掉拼音讀。
2、用課件出示沒有音節的詞語讓小老師領讀,齊讀,以鞏固生字的讀音。
四、學文:
1、先請大家讀一下第一自然段。通過朗讀,小朋友知道了些什么?
2、引導小朋友說說面對老山羊的感謝,兩只小兔子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出示課件出示句子)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
小朋友說說小灰兔要的是白菜,小白兔要的是菜子,可是為什么一段時間過后小灰兔沒有白菜了,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白菜?
a、引導學生理解“小灰兔為什么奇怪?”
b、通過朗讀小白兔的話和小灰兔的行為做比較來感悟小白兔說的話的含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對話,出示課文中相關句子。
3、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再回到4、5、6自然段去看看拿到菜子和白菜的小兔子都是怎么做的?用課件出示4、5自然段,指名讀,讓學生說說小白兔回家后都做了哪些事?通過找表示動作的詞和重點理解“常常”一詞,讓學生感受小白兔的勤勞。小灰兔是怎么做的。
五、升華:
那小朋友想一想:聽了小白兔的話,這一次小灰兔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想象,小灰兔明白了“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一定會和小白兔一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豐收。
六,指導寫生字:
拉、把。
《小白兔和小灰兔》課堂實錄
一、直接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哪一課?
生:《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課件)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看到這個課題你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