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學案例
(生拿筆讀書,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漸漸養成)
生:棉花姑娘請了燕子、啄木鳥、青蛙為自己治病。
生:她是這樣請的:她說請你幫我捉蟲子吧!
師出示句子:
1燕子飛來了,棉花姑娘說:“請你幫我捉蟲子吧!”
2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說:“請你幫我捉蟲子吧!”
3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高興的說:“請你幫我捉蟲子吧!”
師:誰來讀第一句話?
(學生紛紛舉手。朗讀熱情絲毫不減。師點生讀。)
師;他讀的怎樣?
生:不行。讀的沒感情。
師:沒感情,應怎么讀?說更清楚些。
(此時無人舉手。師讓孩子多讀幾遍,體會。)
生:棉花姑娘病了,一定很著急。應讀出著急的感情。
(師表揚,并發喜報一張)
師:那同學們再試著讀讀。讀出急切的語氣。
(此時孩子們面露急切之色朗讀。點四位學生朗讀時,將讀的最好的一位請上臺示范,讓其他的孩子感受自己朗讀的不足。)
師:誰來讀第二句?
(點生讀,朗讀的效果沒有突破。)
師:誰能讀好一、二句?
(點生讀,此時孩子們不能體會相同一句話朗讀的微妙之處。)
師:同學們請看圖,燕子來了,棉花姑娘請他治病,可是燕子只會捉空中的飛蟲。不能為她治病。啄木鳥飛來了,她是什么心情?多讀體會。
(多次體會讀后,有人舉手。)
生:讀第二句心情應該更加急切。
師:對。(當即發給喜報一張)請同學們再試著讀這兩句話。
(生自由讀、點生讀、分角色朗讀。男女賽讀將相同的一句話讀出了不同的心情。將棉花姑娘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師:誰能讀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說的話?
(點生讀,讀的很急切。)
師:他讀的怎么樣?
生:很好。
師: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無人舉手)
師:再讀一讀第三句,在句中找到底應該用什么語氣讀?(生再自由的讀,點生讀,評)
生:他讀的好,因為他用高興的語氣讀的。第三句寫的是棉花姑娘高興的說。)
師:你真會讀書。
(此時師由衷的豎起大拇指。發給他學習星的喜報。)
最后師將這三句話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將朗讀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反思
1語文教學讀是貫穿教學始終的。只有書聲朗朗的課堂才是語文教學的課堂。讀是根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是基于讀的重要,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讀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文字中蘊涵的情感。決不通過說教來讓學生理解。如果學生通過讀不能解決的,我也只是提示,引導。然后再通過讀去解決問題。整個教學中只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學生不僅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的步入知識的領域,而且讀的品味越來越濃,在讀中學生的感悟能力越來越強,正因為我在教學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才得以實現。
2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約束力都較差。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除了設計好自己的教學過程,采用好的教學方法,更應采用激勵手段去調控自己的課堂教學。正因為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喜報的發放,孩子們的積極性得以調動,教學才達到良好的效果。
3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教師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