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教學設計
4,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教師引言:課文哪個自然段介紹了大熊貓的樣子,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讀出熊貓的可愛,讀出自己對熊貓的喜歡
2),以評促讀,指導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如:某某小朋友把描寫大熊貓的"胖胖的""圓圓的""毛茸茸的"這些詞語讀得很好,讀出了大熊貓的可愛,表達了自己對熊貓的喜愛.
5,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教師引言:大熊貓那么可愛,那它平時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請小朋友自讀課文第3自然段,看看熊貓小時候和長大后的生活習性有什么不同
2),指名說說:大熊貓小的時候和長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現.
教師相機板書 :小(很活潑)
大(愛睡覺)
3)讓學生表演熊貓小時候的活潑,和長大后那懶洋洋,卻有憨厚可愛的樣子.
4)熊貓睡醒后,它的行走有什么特點 (豐富詞語:扭動,走來走去)
教師引言:我們一起來模仿熊貓睡醒后那懶洋洋的樣子吧.
5),搭檔表演讀課文第3自然段.
教師引言:誰愿意讀一讀課文第3自然段,讀出大熊貓小時候的活潑,和長大后那懶洋洋,卻有憨厚可愛的樣子 誰愿意根據課文內容表演.
請學生自由搭檔,一人朗讀,一人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表演.
以評促讀,讀出大熊貓的活潑,慵懶,可愛.
如:某某小朋友把描寫熊貓小的時候的句子讀得很輕快,讀出大熊貓小時的活潑,描寫大熊貓長大以后的句子讀得比較慢,讀出了大熊貓長大后那懶洋洋,卻又憨厚可愛的樣子.
6,寓學于練:
(1),口頭填空:
大熊貓小時候很_____________,喜歡_____________,像個___________.長大后不大愛______________,愛_____________.
(2),讀一讀,說一說:
大熊貓走來走去找東西吃,
小鳥在風雨中__來__去,迷了路.
小魚在水中__來__去做游戲.
小狗在院子里__來__去,找骨頭吃.
7,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1)播放大熊貓吃竹子的片斷,請學生欣賞一段熊貓吃竹子的可愛吃態.
(2)教師引言:你知道大熊貓最愛吃什么嗎 (竹葉,竹筍)
教師相機板書: 最愛吃 竹葉,竹筍
教師引言:想想,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表情來朗讀第4自然段.
8,指導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教師引言:大熊貓非常可愛,而且,只有我們國家擁有.它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稱為"國寶".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動物協會選為會標,而且還常常擔負"和平大使"的任務,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它那么珍貴,難怪在動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最受歡迎的動物.
(2),讓學生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表情來讀這一段.
9,有感情朗讀全文.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于直接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大熊貓的真實生活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為學生提供感性的學習材料.
讓學生自由地與同伴說大熊貓的樣子是怎樣的.在無拘無束的說中,對熊貓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讀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是新課標對低年級學生確定的具體目標.在教學中,引導,鼓勵學生自由地,有表情,有動作,有感情地朗讀,教師在此過程中給予實在的技巧點撥,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和提高朗讀技能技巧.
抓住學生匯報過程中的出現的"閃光點"進行隨機板書,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
表演讀文有利于提高學生讀的興趣.同時,這也是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讓學生把對語言文字的內在感悟外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