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小解說員——《大熊貓》教學設計
3、體現人文氣息,注重情感熏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在理解課文時,設計了闖三關:第一關,文字關;第二關,朗讀關;第三關,解說關。學生每闖一關,都會感到信心倍增。三關連過,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挖掘出了語文教材的人文底蘊,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
4、重視情感體驗,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在論述語文課程的基礎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為此,本節課設計的訓練內容,重視情感體驗,發展學生思維;重視朗讀方法,打下語文實踐的基礎;聯系生活拓展,打下個性創造的基礎。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放錄像,學生自由談感受。
2、在師生談話中,揭示課題。
(根據孩子們喜歡動物的天性,通過播放錄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并通過自由表述,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為順利學習新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二)學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說員的消息及當小解說員必闖的三關。
(充分利用“學校招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創造性的設計活動,把學生帶到活動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并通過師生共議產生必闖的三關。)
1、闖第一關:生字關
(1)小組內自選方法學習生字。
可以自學,也可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識字,并利用字卡在組內互學互考,給字組詞作動作等,加深對字的記憶和理解。
(2)小老師檢查認讀情況。
請班級中識字最多的同學當小老師,利用小組接力讀和指名讀的方法,檢查字的認讀情況。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字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自選形式,在閱讀中,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自學應學會的字。)
2、闖第二關:朗讀關
(1)學法引導:師生談話,共同回憶朗讀課文的方法。
(2)自由讀,整體感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分段讀,師生評議,進行朗讀指導。
(4)選擇讀,個體感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然段去朗讀,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補充說、評價說,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挑戰讀,展示自我,可以兩個小組選代表挑戰讀,也可以兩個小組集體挑戰讀。
(6)欣賞讀,美感熏陶,邊觀看大熊貓的錄像,邊聽朗讀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多種形式的朗讀,就是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思維碰撞、再創造的過程。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
3、闖第三關:解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