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鈴鐺》教學反思
其次,朗讀指導要技巧與示范相結合。班級學生的朗讀水平與語文教師的朗讀素養有很大的關系。教師的激情、對作品的理解、朗讀情境的創設都會影響朗讀水平的發揮。對于低年級學生,難免有拖拉的習慣,有時候教師講課的節奏都會被學生的朗讀所影響。在朗讀指導的時候,不能簡單的說教式的指導,比如,在指導讀:“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房檐上”這一句的時候,不僅要引導學生去傾聽春雨的聲音(小),讀的時候要小聲,要輕一些;還有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受,當春雨灑在身上的時候,灑在頭發上的時候,我們是沒有一點感覺的,柔啊,再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去讀,朗讀的效果就會好得多。
還有,詩歌教學要注意詩歌的整體性。詩歌教學注重朗讀,在朗讀中理解感悟,在朗讀中升華情感。我們不能把詩歌支離開來講解,這樣既破壞了詩歌的整體性,也不利于學生理解把握。在本課教學中,我們做了以上拓展: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哪兒?丁零當啷……丁零當啷……它在招呼誰?干什么?在這些拓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更高的要求:你當小詩人,也寫一首詩歌?學生對原文有整體的回顧,對拓展的內容也有整體的把握(在原來的教學中,考慮到本班學生仿寫詩歌有一定的難度,取掉了這一環節)。在第二堂的教學中,我又對這一環節的內容作了補充,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作力真的會讓人大吃一驚,孩子們紛紛寫到:
雨鈴鐺
沙沙響,沙沙響,
春雨灑在花園里。
花臺上掛水珠,
好像串串小鈴鐺。
丁零當啷……
丁零當啷……
它在招呼小花苗,
快快開出美麗花!
雨鈴鐺
沙沙響,沙沙響,
春雨灑在森林里。
大樹上掛水珠,
好像串串小鈴鐺。
丁零當啷……
丁零當啷……
它在招呼樹朋友,
快快開花結果吧!
雨鈴鐺
沙沙響,沙沙響,
春雨灑在操場上。
旗桿上掛水珠,
好像串串小鈴鐺。
丁零當啷……
丁零當啷……
它在招呼小朋友,
快快到校讀書吧!
……
一首首美妙的詩歌就是孩子們生活的寫照,學習的寫照。相信我們的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在上面的詩歌教學中,我們已經做足了準備工作,就差把零碎的句子連成整體了。孩子們不僅可以做到,還可以做得很好。還詩歌一個整體,還孩子一個整體,詩歌教學的效果自然不一樣。
每一次研究課都會給我們提供一次很好的交流機會,讓語文組的老師坐到一起,共同探討,共同提升。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學、反思、教學中,我們的教學水平才會不斷地提高。
《雨鈴鐺》教學日記
《雨鈴鐺》這篇課文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兒歌短小新穎,識字量小,留有學生充分發揮的想象空間。低年級的學生樂于動手,喜歡畫畫、唱唱,喜歡用多種感官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這個空間里自由暢想,發揮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通過朗讀詩歌和背誦詩歌,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激發其探索自然的興趣。
今日一得:教師要有目的地對學生寫字提出分層次的要求,使學生寫字時總是有目標可以遵循,這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